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一种湿度试验中计算露点温度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晓晨  张倩  吴飒 《装备环境工程》2016,13(2):88-91,122
目的研究在气候环境试验中如何把露点温度作为控制目标的方法。方法选择干湿球温度表作为测量湿度的传感器,饱和水汽压是计算湿度量的一个重要参数,探究出便于在微控制器上应用的计算饱和水汽压的公式,然后建立露点温度计算模型,得出水汽压与露点温度的关系式。结果通过0~100℃的100组样本值的验证,与《湿度查算手册》值比较,平均误差较小。结论该公式适用于湿度试验箱中微控制器中露点温度的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2.
云南大气降水中δ18O与气象要素及水汽来源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云南昆明、腾冲、蒙自三个地区在2009 年1 月至2011 年12 月3 a 间收集的大气降水以及相关气象要素资料,结合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以及NCEP/NCAR提供的再分析资料,研究了天气尺度下三个地区大气降水中δ18O与降水量、温度、水汽压等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δ18O与高空各气压层(800、700、500、300 hPa)风速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天气尺度下,三个地区大气降水中δ18O与降水量、温度、水汽压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表明三个地区大气降水中δ18O的变化具有显著的降水量效应、反温度效应以及湿度效应;同时,高空各气压层风速与δ18O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表明高空风速也是影响大气降水中δ18O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拉格朗日后向轨迹模型HYSPLIT 4.8 追踪三个地区水汽输送轨迹发现,三个地区大气降水的水汽来源基本一致,表明三地处在同一条水汽通道上。在湿季降水期间(5-9 月),水汽主要来源于孟加拉湾、阿拉伯海以及南海等海域,降水中δ18O偏低;而在干季降水期间(10 月-翌年4月),水汽主要来源于西风带携带的内陆水汽以及局地水汽再循环,降水中δ18O偏高。  相似文献   

3.
为了考察大气水汽浓度变化对温室效应的影响,以全球大气温度探空数据集RATPAC-A为基础,对流层采用固定相对湿度的假设,并根据平流层水汽的历史变化趋势,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对流层绝对湿度的增加,会造成其各处向上出射长波通量的减少,并在层顶处达到最大,且对流层顶水汽含量的变化,对于向上长波通量的影响最为显著;如果地表温度升高1 K,大气水汽浓度增加所导致的对流层顶向上长波通量的减小值为2.22 W/m2,对流层水汽含量变化与地表温升之间存在着强烈的正反馈关系,有能力使二氧化碳所造成的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50%;平流层水蒸汽体积浓度每上升1×10-6,将会使对流层顶的向下长波通量增加0.31 W/m2。  相似文献   

4.
河西走廊中部地区气候条件特殊,小循环过程独特复杂,因而应用降水等各种水体中的氢氧稳定同位素信息来明晰水循环特征,成为近年较为常用的方法.利用GNIP张掖站点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通过研究张掖站11年大气降水的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建立了张掖局地大气降水线方程,结合西水、莺落峡、平川、正义峡4个辅助站点资料,分析了河西走廊中部地区氢氧稳定同位素的时间变化规律,并建立水汽输送模式.结果表明,除西水外,其余站点区域大气降水线方程的斜率与截距均低于全球和中国大气水线,说明河西走廊中部地区降水主要来源于大尺度水汽循环,局地蒸发较为强烈且降水过程中张掖站点的蒸发作用强于其他站点.河西走廊中部地区大气降水中δ18O与温度、水汽压之间呈现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全年尺度下,降水量效应不明显;由于干旱区降水主要集中在气温较高的月份,在暖季,温度效应掩盖了降水量效应,使得降水量效应无法体现.对过量氘和水汽输送的研究表明,西风带的水汽输送为河西走廊中部地区提供了基本的水汽来源,西风带季节变化对其水汽输送通量散度和d值季节变化有直接的作用.从d值的变化来看,河西走廊中部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暖季d值明显小于冷季,且呈现一种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从数值来看,暖季d值小于10‰的次数多于d值大于10‰的次数,冷季d值大于10‰的次数多于d值小于10‰的次数,说明冷季水汽在运行过程中受到地表水汽补给的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5.
托来河流域不同海拔降水稳定同位素的环境意义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为了探讨祁连山中段托来河流域不同海拔降水稳定同位素的环境意义,依据该流域托勒站(3 367 m)和嘉峪关站(1 658 m)的降水样品和气象数据,分析了降水稳定同位素的时间变化、局地大气水线、海拔变化,讨论了降水稳定同位素与温度、降水量、平均水汽压和相对湿度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托勒站和嘉峪关站降水稳定同位素具有一定的季节变化特征,托勒站表现为夏秋较高值,冬春季为较低值,与托勒不同的是,嘉峪关站春季较高,其他季节较低.嘉峪关站降水δ~(18)O和d-excess值展现出显著的反向变化趋势,托勒站则不显著,随海拔升高对应的相关系数呈下降趋势,反映了内陆河流域低海拔地区存在较强的云下蒸发,同时高海拔地区受局地水汽再循环的强烈影响;从嘉峪关到托勒站大气降水线的斜率和截距都明显升高,表现出从低海拔到高海拔的增加趋势;处于高海拔地区托勒站的温度效应比低海拔地区的嘉峪关站更显著,对于气温在10℃以上的降水事件而言,托勒站δ~(18)O与气温呈显著正相关,嘉峪关站则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可能是嘉峪关站云下蒸发对高降水量事件稳定同位素的富集作用减弱,使得呈现降水量效应;从托勒站到嘉峪关站,δ~(18)O和dexcess与平均水汽压的正相关关系减弱,变化幅度也明显减小,原因可能是从高海拔到低海拔地区,水汽压升高,饱和水汽压升高,降水难以形成,降水量较小,降水稳定同位素受云下蒸发影响作用明显,δ~(18)O和δD偏正,高海拔地区受局地水汽再循环的作用明显,δ~(18)O和δD偏负;嘉峪关站降水δ~(18)O与平均相对湿度呈不显著正相关,托勒站则相反.研究结果为托来河流域同位素水文过程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利用NCEP/NCAR 1981—2010年逐月的再分析资料,详细分析了云南省上空的大气可降水量和水汽通量的月际变化情况,得到云南各地30年平均的大气可降水量范围为5~45kg/m2,并在区域分布上呈"U"字型分布,季节上呈现出夏季多、冬季少、春秋居中的特点;水汽输送有着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春季的水气输送最强,但输入远小于输出,夏季的水汽输送较弱,但水汽输入远大于输出;全省垂直积分水汽通量纬向输送比经向输送大得多;每年流经云南省上空的水汽量达到1.72×1012t,且1—5月份,全省水汽为净支出,6—12月份,全省水汽为净收入,全年水汽净收入约2.0×1011t。  相似文献   

7.
乌鞘岭南、北坡降水稳定同位素特征及水汽来源对比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了揭示季风边缘区降水中稳定同位素特征及水汽来源,利用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采集的97个降水样品,采用相关分析和HYSPLIT模型,对乌鞘岭南、北坡降水稳定同位素的特征、大气水线方程、温度和降水量效应、水汽来源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南坡大气降水线的斜率与截距低于全球大气水线(GMWL)和北坡大气降水线;南、北坡的同位素温度效应和季节效应明显,但北坡的温度效应比南坡更为明显;除北坡夏季和南坡降水量小于5 mm时降水稳定同位素表现出微弱的降水量效应,南、北坡其它季节或其它降水量级均无明显的降水量效应;来自西北和北方的水汽占90%以上,北坡受季风水汽影响极少,南坡夏季会受到东南季风影响,局地水汽再循环对乌鞘岭南、北坡水汽也有贡献.本研究可提高对高寒山区降水同位素演化的认知,为寒旱区同位素水文学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基于地面试验,利用土壤蒸发计算公式求算土壤水汽阻力的反推法,论文对土壤表面阻抗进行了估算,并研究了土壤表面阻抗与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关系。反推法所需参数土壤蒸发量由称重法获得,空气实际水汽压由观测的相对湿度和空气温度数据计算而得,土壤表面饱和水汽压由观测的土壤表面温度计算而得,空气动力学阻抗由观测的涡度相关数据计算而得。研究结果表明,土壤表面阻抗与土壤质量含水量之间存在较好的指数函数关系,即土壤表面阻抗随土壤质量含水量的增加呈指数函数递减,由此说明通过土壤含水量计算土壤表面阻抗是一种新的可行途径。另外,在计算过程中也发现空气动力学阻抗的准确计算是应用反推法获取土壤表面阻抗的最关键因素,也是给此方法带来不确定性最大的因素,较大的空气动力学阻抗误差甚至会使土壤表面阻抗出现负值。  相似文献   

9.
孙俊  张慧  王桥  沈渭寿 《环境科学研究》2011,24(11):1291-1296
利用我国新发射的环境一号小卫星数据,以2010年3月26日环境一号卫星的红外波段为例,尝试根据同步MODIS数据反演大气水汽含量参数,采用Jimenez-Munoz和Sobrino的普适性单通道算法反演地表温度,经MODIS地表温度产品验证,地表温度反演精度满足要求. 将人工目视解译的2009年太湖流域土地利用、地表温度和归一化植被指数作相关性分析. 结果表明:当林地和农田、草地植被指数相同时,林地的地表温度比农田和草地低,因此林地比农田和草地的调节温度效果好,在城市中增加林地的面积,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50年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利用安徽省80站1955~2005年逐日日照时数、云量、水汽压、降水量及合肥市能见度资料,采用t检验、线性趋势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了安徽省日照时数年、季节、月的变化特征以及空间分布特征;同时分析了可能影响日照时数的气象因子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安徽省年日照时数呈显著减少的趋势,平均美10年减少88.3h;除春季日照时数变化不明显外,其他季节日照时数显著减少。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和70年代末都存在明显的突变,且都变少。安徽省日照时数大致呈纬向分布,分布形式为北高南低;除淮北市外,其它各站的日照时数均呈下降的趋势,其中下降趋势最大的是淮北的西部和江淮之间中部地区。能见度、大气水汽压、降水量、云量是影响日照时数的因素;日照时数的显著下降与能见度的下降、大气水汽压的增加、年降水量和年雨日数的增加关系密切,而与总云量和低云量的减少无关。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最近研制成功的CET2000型综合环境试验杌,它是由多 因子加速环境试验主机和振动试验系统相结合的多功能、多综合环 境试验机,拥有温度、湿度、光照、喷雾、降雨和振动等6项因子,用 户可根据需要进行多种功能的单项环境试验和进行综合环境试验。 CET2000型综合环境试验机经过国防第一计量中心的检定,主要技 术参数达到GJB150和美军标MIL-STD-810E的各项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解决目前加速寿命试验一般不用于估计产品可靠度,而采用可靠性预计和应力-强度模型计算可靠度时可能存在因参数误差而影响其估计精度的问题.方法 提出一种基于加速寿命试验的高速列车电子产品使用可靠度计算方法,采用温度、湿度、振动综合应力和广义Egring模型对高速列车电子产品开展加速寿命试验.结果 通过试验数据可评估出产...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舰载方舱的建设构想,在兵器发射前先进行规定时间的温湿度环境贮存处理,再进行实弹发射试验。舰载方舱连同军舰能够形成海上环境试验场的发射阵地,配合海上相关测量设备,能够完成对水中兵器实弹在经过温湿度贮存处理后实际使用性能的环境适应性考核。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种新的环境试验用相对湿度查算表及其编制目的、编制方法,该查算表用较小的篇幅实现更宽的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查算范围(与GB6999鄄86《环境试验用相对湿度查算表》比较)。该查算表中对风速与大气压的修正方法有与其他查算表不同的特点,它对提高相对湿度测量(查算)精度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封套封存环境温湿度变化规律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一种CPE改性PVC封套,对其在典型地区环境下的内部环境温湿度变化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封套可以满足弹药等装备物资防潮封存需要,由于封存空间相对密闭,环境温度变化对封存环境相对湿度影响较大,温湿度交变效应是装备封存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舰载装备环境适应性协同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高温、高湿、高盐雾、污损生物多、风浪大等海洋环境因素对舰载装备的环境影响和危害分析,构建了平台环境数据库和寿命期环境剖面。基于该剖面确定了环境适应性要求,生成了设计准则,用于舰载装备数字化设计;对设计产品的高温、高湿、高盐雾主要环境影响进行虚拟环境试验,作为单一模块用于数字化产品协同设计,形成了基于环境适应性要求的实验室阶段产品协同设计方法,可提高舰载装备设计效率和环境适应性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发防潮防尘防盐雾一体化微环境控制技术与过滤设备,为延长海岛应急保障设备寿命提供技术支撑。方法 通过对比过滤器入口与出口湿度的变化情况,评估其防潮性。在试验棚下测试开启和未开启过滤设备过程中灰尘浓度的变化情况,测试其防尘性。利用吸气法采集过滤器前后端盐雾浓度,对比其过滤效率。利用高精度铜腐蚀片还原法,表征过滤前后盐雾浓度对腐蚀性的影响情况。结果 采用防潮防尘防盐雾一体化控制技术后,相对湿度由94%降至72%,粉尘质量浓度降低至3 mg/m3以下,环境腐蚀等级由G2降至G1,盐雾浓度水平由Sc3降至Sc1。结论 防潮防尘防盐雾一体过滤技术具有良好的防潮、防尘以及防盐雾效果,可为海洋服役环境下的应急保障设备优化使用环境,保障其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8.
湛江临海区域氯离子沉降速率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热带海洋大气环境中SVCl-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方法 在湛江市临海陆地区域,通过湿烛法采集SVCl-样品,利用Cl?选择电极分析样品Cl?含量,获得SVCl-.分析热带海洋大气环境SVCl-与地理位置、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地理位置对SVCl-影响显著,在风大、浪高海区的临海区域,SVCl-是...  相似文献   

19.
大型磷酸-磷铵企业环境风险的防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运用工程分析,物料衡算,综合判断等方法对大型磷酸-磷铵企业的重点污染风险因子进行筛选只别,根据磷石膏库暴雨满溢时氟化物对地表水环境的污染影响,含氟废气(事故)排放对大气环境及农作物的污染影响,氨贮罐泄漏及燃爆对大气环境及健康影响的风险评价结果,重点研究了磷酸-磷铵企业环境风险的防范措施。针对广西鹿化肥公司及国内同类厂的一般情况,提出了保证库周排洪导流沟渠通畅,建设备用磷石膏库等防止暴雨满溢污染地染地表水,改造磷酸尾气洗涤吸收系统防止含氟废气(事故)排放,加强氨系统的安全管理以杜绝氨泄漏等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0.
高温高湿地区集装箱内部温-湿度环境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温高湿地区军用物资开展集装箱运输为背景,在海口地区对集装箱内部温度、湿度和大气温度等数据进行测试,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后,建立集装箱内部温度模型,预测出该地区集装箱内部最恶劣的温度及湿度范围,为危险军用物资集装箱安全储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