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影响我国经济-人口协调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在人口系统福利与经济系统福利方面的冲突环节和发展障碍,从市场体制、人口管理体制、财税体制、领导干部政绩评价制度等方面寻找成因,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为我国主体功能区经济-人口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从辽宁省主体功能区划的实践出发,结合影响主导因素选择的研究区概况,对反应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经济发展水平、交通优势度、人口综合评价,反应区域生态系统的生态系统脆弱性、生态重要性,反应国土空间开发条件的可利用土地资源、可利用水资源、环境容量、自然灾害危害性等多个主导因素的现状特点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辽宁省实际情况对上述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对主体功能区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研究现状,指出当前研究中主体功能区划存在定位与理论基础不明、技术方法不统一、实证研究空间相对集中等问题,提出在未来的发展中应通过主体功能区分类,建立统一的面积比例指标、开发强度指标和基础数据库来规范主体功能区划,完善我国规划体系.  相似文献   

4.
推进形成省级主体功能区的环境政策及保障机制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徐会  孙世群  王晓辉 《四川环境》2008,27(5):122-126
主体功能区实施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环境政策是其中重要一项。针对省级主体功能区划的工作需要,将现有环境政策进行分类完善,结合四类主体功能区环境条件与发展要求提出了区域差异化的环境政策目标,并对重点政策的实施领域、施政力度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此外,为保障基于主体功能区的环境政策落到实处,从法律、资金、监督与管理和信息公开四方面探讨了环境政策保障机制建立的途径和方法。为省级主体功能区划工作稳步推进和后续其他配套政策的研究思路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发。  相似文献   

5.
省域主体功能区区划的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应用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环境规划学等多学科的相关理论,初步界定了主体功能区的概念、内涵及其基本特征,将科学发展观和统筹区域发展的基本理念融入其中,归纳出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指导原则,并根据该原则选取表征主体功能区相关属性的评价指标,构建了省域主体功能区区划的指标体系,提出了省域主体功能区区划的科学理论和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6.
7.
云南省主体功能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河湖众多,降水丰富,水资源总量居全国第三位,然而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云南省水资源分布与利用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从云南省各主体功能区的自然、经济、社会、科技等因素入手,分析了各主体功能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云南省各主体功能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差异化环境政策——以广东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丽旋  许振成  郭梅 《四川环境》2010,29(1):65-69,83
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按照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规范空间开发秩序。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施对环境管理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构建有利于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与各主体功能区环境目标实现的环境政策体系非常紧迫。文章在深刻理解主体功能区战略的环境政策需求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资源环境压力与环境管理目标。按照"主动引导发展"的思想和"分类指导、分区推进"的基本原则,研究提出保障各功能区环境保护目标与全省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所需的"差别化"环境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人口迁移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一直是我国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之一,而人口迁移的历史与实践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理论机制之一.基于我国农村人口迁移发展现状与格局,从实现农村转移人口个人收入水平提升、促进迁入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有效改善迁出区域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农村人口转移的协调区域发展机制,提出了优化我国农村人口迁移的相关政策路径.  相似文献   

10.
在国家推荐的<省级主体功能区划分技术规程(试用)>以及具体建议的基础上,根据辽宁省的实际情况,提出选择区划关键指标的基本原则,并对全省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指标体系进行了选择和优化.基于以上基础工作,进一步以全省100个县(市、区)为基础,将全省合并为58个分析评价单元,采用选择的关键划分指标和实际数据,运用SPSS软件的K-均值聚类方法,初步划分出9个优化开发区、27重点开发区、14个限制开发的农业地区和8个限制开发的生态地区.  相似文献   

11.
昆明市旅游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层次分析法从综合环境效益与旅游效益两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建立了协调发展度计算模型,并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昆明市环境与旅游发展的协调度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昆明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类型。研究结果表明,昆明属于良好协调发展的生态环境滞后型城市,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度呈上升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昆明市今后发展旅游业与环境保护应注意的问题。研究结果为城市旅游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度分析提供了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功能性低聚糖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功能性低聚糖的现状、生理功能、主要种类、结构、生产、特性及其应用,展望了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绿豆贡菊功能性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感官评定和正交试验法对绿豆贡菊功能性饮料的工艺和配方进行了探讨,确定绿豆贡菊功能性饮料的最佳配方,即绿豆液用量6%、贡菊液用量O.25%、柠檬酸用量0.025%、阿斯巴甜用量0.012%。该产品为淡黄色、澄清饮料,其主要功能成分为黄酮类物质,含量为1.08%,饮料pH为4.6,适用于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和普通人群食用。  相似文献   

14.
湖北恩施少数民族地区资源优势与产业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湖北恩施少数民族地区丰富的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析了恩施地区资源开发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产业发展战略,即发展恩施地区的生态旅游业和富硒绿色农产品,建立现代化的中药材生产基地,在发展中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西部矿产资源和矿业概况,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和矿业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6.
鲁西地区资源丰富,开发程度低,经济较落后。京九铁路建成后为鲁西带来了较大的发展机遇,抓住这一机遇加快开发鲁西的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鲁西资源条件、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综合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以我国“一带一路”沿线18个省区为考察区域,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分析和面板数据模型,构建科技创新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评价体系,对两大子系统发展、综合协调发展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我国“一带一路”沿线省区科技创新与旅游经济子系统呈相对稳定或显著上升发展特征,长三角和珠三角等沿海地区发展等级较高,而西北内陆省区较低。②2006—2018年,多数省区科技创新与旅游经济综合评价水平呈稳定上升态势,且优势型省区均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③科技创新与旅游经济系统间联系不断增强并向良性协调方向发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是多数省区实现两系统协调发展的重点。④旅游人力资本、创新支撑环境和科技创新产出是两大系统协调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