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安全文化是企业有效地控制事故风险的根源驱动力。在事故致因模型24Model的基础上,提出了24Model-5Why事故分析方法。选取了2015—2019年中国海域发生的63起较大及以上等级的船舶碰撞事故作为对象,开展了航运企业事故致因分析和安全文化的薄弱环节诊断,确定了17个航运企业安全文化关键要素。结果表明,安全意识、安全促进、问题识别、安全反应性、风险感知等环节在航运企业安全文化中较为薄弱。讨论了领导层、管理层和员工层等对安全文化建设的决定作用,针对于航运企业安全文化薄弱环节提出了改进措施。研究对于航运企业诊断安全文化薄弱环节和进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民航安全文化在保障民航运行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民航飞行员作为飞机的直接操纵者,对飞行安全起到决定性作用。但是,近年来由于机组原因或其他因素诱发但机组处理不当所导致的飞行事故(征候)时有发生。因此,探讨建立民航飞行安全文化,大力弘扬和践行“当代民航精神”,以“敬畏生命、敬畏规章、敬畏职责”为人文内核,让每一名飞行员都树立起“我要安全”的安全价值观,实现高层次的主动飞行安全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通过福格行为模型在安全文化建设中的构建及应用,并结合应急管理变革以及安全法律体系的要求,分析和阐述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要素、行为安全管控对事故预防的重要作用等,希望通过这种模式丰富安全文化建设中行为安全管控的方法,并有效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安全文化指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且被广泛认同和共享的安全理念、安全行为和安全环境的总称。员工的安全行为构建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关键,而员工的行为特别是操作行为将直接决定员工的作业安全。  相似文献   

4.
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建筑业事故发生率具有决定性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建筑业安全事故出现的原因,发现我国建筑业安全管理主要存在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管理基础薄弱、建筑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建筑安全生产监管机制不健全四点不足、针对建筑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提出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建筑安全科技水平、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和监督机制、发挥市场经济杠杆对安全的调节作用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2012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正在进入紧张的准备之中,活动主题是“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全国性的安全文化活动,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算起来也进行了20多年,通过多年安全文化的创建,一方面,我国生产安全事故和死亡人数大大降低,全国事故死亡人数由2005年的12 7万人,降至2011年8万人以下,说明安全文化正在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另一方面,2011年全国仍发生各类事故34万7 728起,死亡7万5 572人,事故总量仍然较大,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张德江副总理在今年初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上分析,首要原因是:安全发展理念尚未牢固树立,没有做到发展以安全为前提和基础.这说明安全文化建设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6.
基于PDCA模式的化工企业安全文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化工事故屡次发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减少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事故,有的通过HSE管理体系降低安全事故率,有的通过危险性评价来控制危险源.从文化管理的角度探讨化工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问题,以期减少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事故. 根据安全文化管理的优势以及化工生产的特点,引入PDCA管理模型,把化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分4个阶段,系统地讨论了化工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问题,并且形成了一套化工企业的文化建设体系,可供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7.
核安全文化的基本概念及起源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通过对事故的分析和讨论,确认事故源于一系列人因失误—有意识违反操作规程:为完成汽轮机试验不顾反应堆将进入不稳定状态,眼看要发生事故还想试着把试验做完,最终酿成了一场人为的核灾难。1986年IAEA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G)提交的《关于切尔诺贝利核电厂事故后审评会议的总结报告》中提出了“安全文化”(Safety Culture)概念,随后在1991发表了一篇专著《安全文化》(INSAG  相似文献   

8.
安全文化建设在保证企业安全生产经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电力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为了对供电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和评估,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结合供电企业安全文化特点,建立了符合供电企业实际的全面客观的安全文化评价指标,并且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数学模型对供电企业安全文化状况进行评价。通过利用EXCEL,SPSS和MATLAB等软件,结合具体实例,可以方便直观的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为督促供电企业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对安全科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是继三哩岛和切尔诺贝利事故之后又一次世界上的重大核事故。事故的原因和后果虽尚无定论,但在核工业界和学术界已经引起不同层次的种种反思。一方面,从安全科学的角度,分析福岛核事故所暴露出安全科学理论方法存在的诸多问题,主要包括:系统安全分析与评价方法的有效性不足,安全纵深防御体系和机制存在缺陷,安全系统、安全设施设计的理念落后于自然界演变和发展的速度及规律,对小概率事件缺乏深刻认识,安全文化的有效性等。另一方面,通过分析三哩岛和切尔诺贝利事故,表明福岛核事故也将成为安全科学理论方法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契机。  相似文献   

10.
文化一词一般指观念形态的文化,指人类创造的精神世界及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方式。人类的一切生活及生产都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的,都离不开文化的作用和影响。除了目前尚不能预知的自然灾难之外,生活及生产中发生的事故在某种程度上都来源于人的失误。人的安全素质和意识在查找消除潜在危险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建筑企业安全文化对安全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安全文化在建筑业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因此安全文化对于提高安全绩效,减少建筑业事故发生率的作用日益得到重视。文中进行实证研究,探讨建筑企业安全文化对安全绩效的影响。安全文化的维度为安全制度文化、安全物质文化和安全观念文化,研究结果表明,安全制度文化、安全物质文化和安全观念文化均有助于安全绩效提高,研究结果可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建筑企业重视并自觉改善安全文化,有助于减少建筑业安全事故发生率,提升安全绩效。  相似文献   

12.
结合国内外对航空安全文化定量和定性的研究结果,定义了航空安全文化,并阐述航空安全文化的内涵,介绍国内外航空安全文化研究的进展情况,指出了国内外航空安全文化研究的差距,进而给出我国航空安全文化的研究方向。目的在于使以后的研究越来越关注实证角度,为从人为因素角度加强航空安全提供可靠、可信的数据支持,提高飞行绩效,创造安全飞行周期新记录,最终提高航空公司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对广义安全文化的定义、内容进行综述;基于研究现状,将广义安全文化的内容、结构及特征系统化,建立广义安全文化指标体系;提出符合广义安全文化研究特征的"硬系统"和"软系统"研究方法论;运用"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对广义安全文化发展进行分级。这对安全文化学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安全文化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煤矿企业不同群体员工对安全文化认知的差异,将企业员工划分为管理层、专业人员、班组长和一线员工4类群体。通过问卷和SCAP(safety culture analysis program)系统分析等方法,对南阳矿业公司下属3个煤矿中的150名员工进行了安全文化认知水平测评,并利用SPSS 18.0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不同群体间安全文化认知水平存在显著差异,样本群体对于企业理念理解、安全业绩、员工违章3个要素认知水平较低;管理层、专业人员、班组长和一线员工安全文化认知水平得分分别为74.4,75,76.4和73.2,其中,班组长的安全文化认知水平最高,一线员工的安全文化认知水平最低,且管理层人员的安全文化认知水平较国际上安全业绩最好企业的同类人员偏低,差值达19.2分。  相似文献   

15.
HSE理念与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HSE(健康,安全和环境)的理念和文化建立是非常重要的,文化的建立离不开好的管理系统.员工或领导对工作不熟悉或没有按照生产程序去做,从而导致事故发生.为了预防事故,安全和生产不可分割.公司重视HSE管理,即重视人的生命和价值,热心公益事业,则有高效率的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6.
油田班组安全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推动油田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持续改进,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来评价油田的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现状。针对油田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并与现场实际相结合、验证。本文分析了油田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结构层次关系,以SMART准则为依据,结合行业标准,采用对初选指标逐阶分层的方法逐步重构出针对油田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进一步进行了效度、信度、相关性检验,验证其指标体系的有效性。最后将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于华北油田第一采油厂的班组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实践,有效区分出不同班组的安全文化水平,证明了该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7.
安全文化对于改善企业安全生产、公民安全意识、预防事故都有不可低估的力量。安全文化定量测量数据可以用于定量跟踪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进展,因此证明安全文化定量测量数据的有效性就显得极为重要。本文分析2007年以来已经在39个煤矿测得的安全文化量值和安全业绩数据,得到我国安全文化值在国际最好企业和最差企业之间;分析某集团企业的安全文化水平数据,得到安全业绩和安全文化的逻辑对应关系;应用自2007年以来已经在39个煤矿测得的安全文化量值和安全业绩数据得到百万吨死亡率和安全文化之间的对应关系;调研并得到结论———77%的企业经理认为安全文化定量测量与改善对企业安全业绩的提高很有效果。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论证,证明我们的安全文化测量数据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安全文化的概念被提出以来,国内外出现了多种安全文化的定义,对企业优秀安全文化特征的论述也多种多样。总体看来,优秀的企业安全文化应具有鼓励报告性、公平公正性、持续改进性和灵活可塑性四种基本属性。此外,在拥有优秀的安全文化的企业中,组织的全体成员应具有积极的安全态度、较高的风险认知能力和安全行为能力。优秀的安全文化不是自然形成的,需要正确的安全文化建设方法。基于对如何建设优秀安全文化的分析,建立了安全文化建设和安全管理体系运行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优秀安全文化的特征内容和安全管理体系要素之间的对应关系,提出了通过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来建设安全文化的思路,避免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和安全管理工作的重复和交叉。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优秀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文化作为一种新的安全管理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和接受。国内外优秀的大型企业集团,纷纷依据自身安全管理工作的特点,建立了特色鲜明的安全文化模型,为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安全文化的基本内涵出发,分析了国内外几家优秀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情况,并通过比对总结了优秀企业安全文化应具备的五个特点。研究结果有利于企业更好的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提高企业安全文化体系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企业安全管理中的潜流文化现象与应对方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简介潜流安全文化的内涵,阐述潜流安全文化的隐蔽性、离散性、传承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剖析潜流安全文化形成的根源,提出应对潜流安全文化的扬长避短、因势利导、强化沟通、扩大参与、落实承诺和深化激励的方略。通过对企业安全管理中的潜流文化现象与应对方略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企业潜流安全文化是客观存在的,同时企业管理者是可以对企业潜流安全文化进行有效管理的;认识和管理企业安全管理中的潜流文化现象,可以有力推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