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粒径空气颗粒物中11种多环芳烃的分析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五段多孔冲击分级器 (粒径分级 :≤ 1 .1 ,1 .1~ 2 .0 ,2 .0~ 3 .3 ,3 .3~ 7.0 ,≥ 7.0μm)与大流量采样器连接 ,采集呼和浩特市冬夏两季空气颗粒物样品 ,用高压液相色谱仪 (HPLC)测定样品中的蒽 (An)、菲 (Ph)、萤蒽 (Fl)、芘 (Py)、(Ch)、苯并 [a]蒽 (Ba A)、苯并 [a]芘 (Ba P)、二甲基苯并 [a]蒽 (DMBa A)、二苯并 [ah]蒽 (DBah A)、苯并 [ghi] (Bghi P)和晕苯 (Cor)等 1 1种多环芳烃化合物 (PAHs)。数据表明 :呼和浩特市空气颗粒物中 PAHs的浓度较高 ;有约 97%的 PAHs富集于可吸入颗粒中。  相似文献   

2.
对2012年郑州市大气中气态和颗粒态多环芳烃(PAHs)的分布特征与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ρ(∑PAHs)(包括气相与颗粒相)为23.27~194.61 ng/m3,气相中∑PAHs高于颗粒相,四环以下的PAHs大都存在于气态中;在夏、春2季,较小分子质量(≤178)的PAHs占比较高,冬季,较大分子质量(≥252)的PAHs占比明显较高;各功能区ρ(PAHs)排序为工业区交通密集区医疗、文化、行政混合区。郑州大气和颗粒物中PAHs可能主要来自煤和液体燃料(汽油柴油)的燃烧。  相似文献   

3.
2006年秋冬两季图们市大气气溶胶中多环芳烃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气气溶胶是目前大多数城市的首要污染物,其中的多环芳烃是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环境污染物之一。通过图们市2006年9月、12月4个采样点的大气气溶胶样品分析,研究了大气气溶胶中多环芳烃的分布规律。采用超声波萃取法提取样品中的多环芳烃,然后对其进行旋蒸浓缩,氮气吹至1ml,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美国EPA优先控制的16种多环芳烃普遍存在于图们市区的大气气溶胶中。图们市不同时空大气气溶胶中多环芳烃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检测了柳州市大气颗粒物样品中的PAHs,比较了柳州市各区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含量的差异以及不同季节对多环芳烃含量的影响,讨论了其分布规律及污染源.  相似文献   

5.
对贵阳市不同功能区在不同季节大气PM_(2.5)中多环芳烃(PAHs)进行了采样观测,利用UVD和FLD双检测器串联HPLC法分析了16种优控PAHs。结果显示,在贵阳市主城区PM_(2.5)中PAHs有检出,5个采样点全年ρ(∑PAHs)为4. 44~114 ng/m~3,平均值为24. 96 ng/m~3,其值呈现出夏季最低冬季最高的特征,各个功能区在不同季节ρ(PAHs)不同,大小趋势也不同;四季PAHs单体中均以4-6环为主,占ρ(∑PAHs)的68%以上; PAHs来源解析结果显示,贵阳市大气PM_(2.5)中PAHs来源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春、夏和秋季主要来源是石油燃烧排放,兼有少量的生物质燃烧排放,冬季PAHs主要来源是燃煤和石油燃烧排放。PM_(2.5)中PAHs毒性评价结果表明,贵阳市大气中PAHs的春季、夏季和秋季健康风险较小,冬季健康风险较大。四季各功能区ρ(Ba P)大部分均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规定限值(2. 50 ng/m~3),但冬季除背景点外,其他监测点均超标,最大超标倍数为3. 80倍。  相似文献   

6.
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索氏提取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对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索氏提取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的提取液中多环芳烃的分析 ,绘制了索氏提取曲线 ,发现提取效率主要取决于提取循环次数 ,而与提取浸泡时间关系不大。通过比较 1 1种提取液对加标参考物和实验参考物的索氏提取效率 ,发现常用的环己烷、苯等提取液提取效率很低。提取能力的序列为喹啉 乙醇 >吡啶 乙醇 >丙酮>乙醇 >二氯甲烷 >苯 >环己烷 >石油醚 >丙酮 乙醇 环己烷 >氯仿 >四氢呋喃。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莱芜市大气污染源排放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浓度及影响因素,采集机动车尾气尘、扬尘、工业燃煤颗粒物、民用燃煤颗粒物等4种样品,分别测定多环芳烃的含量。结果表明,莱芜市大气环境颗粒物中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和民用燃煤,12种多环芳烃类值分别为(1 536. 48±0. 78)和(299. 83±0. 30)μg/g,机动车尾气尘与扬尘、民用燃煤、工业燃煤多环芳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组分中,苯并(ghi)苝的值最高,为(559. 96±7. 59)μg/g,其次为晕苯,为(445. 36±5. 94)μg/g,城市空气污染呈现煤烟和机动车尾气复合污染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东北地区城市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2008年4月至2009年1月期间,在东北三省(辽宁、吉林、黑龙江)设立30个观测点位,研究了东北城市大气颗粒物中PAHs的浓度水平、分布及来源.结果表明,不同季节14种PAHs总浓度的变化范围是16.3 ~712.1 ng/m3,呈冬季高、夏季低的季节变化特征;PAHs组成以4~5环化合物为主,3~4环化合物受温度的影响较大,表现出较强的季节波动;8个城市中抚顺和吉林PAHs污染最重,城市不同功能区中以工业区污染较重;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是区域PAHs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9.
气溶胶与降尘中多环芳烃的含量分布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通过广东省茂名市区四个不同功能点大气气溶胶和降尘中多环芳烃的含量分布研究发现 :1、气溶胶中优控多环芳烃大大高于降尘中的含量 ,为降尘的 5.97~ 1 9.3倍 ;以石化厂区为例 ,非优控多环芳烃在气溶胶中的相对含量更高 ,为降尘的 2 4 .7倍。2、气溶胶中优控多环芳烃和非优控多环芳烃的分布为随分子量增加而含量增高的趋势 ,但降尘中优控多环芳烃的高含量相对集中于萤蒽至苯并 (b)萤蒽之间。3、不同功能区由于排放源的差别所表现出的气溶胶和降尘中优控多环芳烃总量及总量比值、部分强致癌和致癌物含量及含量比值均存在差异。4、对气溶胶和降尘中多环芳烃研究可以对降尘中非优控多环芳烃降解和溶解量进行估算。以石化厂区为例 ,降尘中非优控多环芳烃比原始含量已减少76%。  相似文献   

10.
采用恒能量同步荧光法检测了龙岩市大气颗粒物样品中的多环芳烃(PAHs),比较了龙岩市区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含量的差异以及不同季节对多环芳烃含量的影响,讨论了其分布规律及污染源。  相似文献   

11.
To analyze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at an urban site in Seoul, South Korea, 24-hr ambient air PM2.5 samples were collected during five intensive sampling periods between November 1998 and December 1999. To determine the PAH size distribution, 3-day size-segregated aerosol samples were also collected in December 1999. Concentrations of the 16 PAHs in the PM2.5 particles ranged from 3.9 to 119.9 ng m−3 with a mean of 24.3 ng m−3.An exceptionally high concentration of PAHs(∼120 ng m−3) observed during a haze event in December 1999 was likely influenced more by diesel vehicle exhaust than by gasoline exhaust, as well as air stagnation, as evidenced by the low carbon monoxide/elemental carbon (CO/EC) ratio of 205 found in this study and results reported by previous studies. The total PAHs associated with the size-segregated particles showed unimodal distributions. Compared to the unimodal size distributions of PAHs with modal peaks at < 0.12 μm measured in highway tunnels in Los Angeles (Venkataraman and Friedlander, 1994), four- to six-ring PAHs in our study had unimodal size distributions, peaking at the larger size range of 0.28–0.53 μm, suggesting the coagulation of freshly emitted ultrafine particles during transport to the sampling site. Further, the fraction of PAHs associated with coarse particles(> 1.8 μm) increased as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the PAHs decreased due to volatilization of fine particles followed by condensation onto coarse particles.  相似文献   

12.
南京某县空气、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分布及来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建立的采样及分析监测程序对南京某县空气、土壤中的多环芳烃进行了调查监测,探讨了多环芳烃在空气、土壤中的分布特征、相关性及可能的污染来源.  相似文献   

13.
2008年北京市PM10的粒度分布分形维数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2007年11月-2008年10月间在北京市市中心和西北城区采集了不同季节的PM10样品,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图像分析软件对其进行粒度分布分形维数分析。结果表明,颗粒物中细颗粒物越多,粒度越细,则颗粒物粒度分布分形维数值越大。2008年西北城区的PM10的粒径分布分形维数较大,市中心的较小。市中心的粒度分布分形维数在1.95~2.59之间,各个季节的分形维数呈现冬季春季夏季秋季,西北城区的粒度分布分形维数在2.58~2.72,各个季节的分形维数呈现秋季夏季冬季春季,说明在市中区冬季PM10粒度较细,而在西北城区秋季的颗粒物偏细。与2005年同季相比,2008年的总体颗粒物和烟尘集合体的粒径分布分形维数较大,矿物颗粒的粒度分布分形维数较小,并且总分布的季节变化一致。2008奥运期间的PM10粒度分布分形维数在2.28~3.39之间变化,标志着颗粒物总体变细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我国西北典型大城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我国西北地区冬季寒冷、春季多风沙天气,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较高,利用兰州、西宁、乌鲁木齐、银川、呼和浩特等城市2000年6月~2007年12月每日浓度最高的大气主要污染物(SO2,NO2,PM10)浓度资料,研究了5个省会城市PM10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五个城市PM10污染都较严重,PM10为主要污染物的日数每月平均超过20天。五个城市的季节分布特征类似,冬春季浓度较高,平均值都达到了国家二级污染标准,夏秋季相对低一些。其中,兰州和乌鲁木齐冬季浓度值远高于其他城市。五个城市均属煤烟沙尘型污染,但煤烟和沙尘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冬季大气细粒子数浓度的粒径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考虑到对人体的健康危害,大气颗粒物的数浓度值可能比质量浓度值更重要.通过对北京市交通道路边、生活区和远郊背景点大气细粒子数浓度的监测,对北京市大气细粒子数浓度的主要来源、浓度和粒径分布特征进行研究.文章认为交通源是城市大气细粒子数浓度的主要来源.城市生活区的大气细粒子主要是污染源稀释后扩散而来.远郊区既可能存在气象污染物光化学成核生成的超细颗粒物,也存在外部运移而来的细粒子.与国外其他城市相比,北京市大气细粒子数浓度在道路边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但生活区和背景点处于相当或偏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灰霾期间气溶胶的污染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颗粒物的时空分布和浓度水平方面综述了灰霾期间气溶胶的污染特征,介绍了灰霾期间气溶胶中金属元素、水溶性离子、有机碳和元素碳的浓度特征,以及颗粒物与能见度的相关性研究进展。指出:灰霾天气多发生在冬季,且气溶胶中PM2.5占的比重大;气溶胶污染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有密切关系;水溶性离子多集中在PM2.5中;能见度的下降与气溶胶特别是细颗粒物有很大关系。提出目前灰霾研究中主要存在3大问题:一是对灰霾期间气溶胶中含有的有机物类别及其对不同季节发生灰霾的贡献率仍需进一步研究;二是灰霾期间气溶胶中有机物的形成机理尚不明确;三是不同源排放的气溶胶对灰霾形成的贡献率有待探讨。建议系统地开展大气细颗粒物有害成分的鉴定、源排放颗粒物的物理化学特性、扩散过程中各种物质间的反应和转化等方面的研究,为大气污染防治法规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水环境中PAHs源解析研究方法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近年来水环境中PAHs源解析的方法,包括化学质量平衡法、因子分析法、稳定碳同位素法和比值法等,重点评述了方法的理论基础、适用条件、应用状况和存在问题,并结合我国情况分析了水环境中PAHs源解析方法的发展趋势.认为因子分析法与多元统计方法结合使用是当前我国PAHs源解析的最适用方法,可以实现对源贡献率的定量分析,与GIS技术结合应用,能实现PAHs源的空间统计分析,反映污染源影响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8.
沈阳市室内空气细菌与真菌粒子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ANDERSEN生物粒子采样器和平皿沉降法观测了室内空气细菌和真菌粒子浓度、浓度分布、粒度分布、粒数中值直径和沉降量.结果表明,室内空气细菌粒子浓度为真菌粒子浓度的2.5倍,细菌粒数中值直径为真菌粒数中值直径的1.4倍,细菌粒子沉降量为真菌粒子沉降量的5,3倍。<8.2μm的空气细菌和真菌粒子浓度差别不大,而>8.2μm的空气细苗比真苗粒子浓度高4.1倍.<8.2μm的可吸入真菌粒数百分比大于<8.2μm的细菌粒数百分比.在一天的7:00时~22:00时,室内空气细菌和真菌粒子的浓度、沉降量均呈双峰变化;细苗和真菌粒子浓度的相关系数为0.822,细菌和真菌粒子沉降量的相关系数为0.896,均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细菌和真菌粒数中值直径的相关系数为-0.096,相关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9.
于2016年11月9日—14日,用单颗粒气溶胶在线源解析技术分析保山市体育馆监测点大气中PM_(2.5)的化学组成、粒径分布、来源及典型排放源质谱特征。结果表明:采集的颗粒可分为7类,主要以有机碳、元素碳和混合碳颗粒为主,占电离颗粒数的60%以上;不同类型颗粒粒径分布差异较为明显;机动车尾气为首要污染贡献源,且呈周期性变化,每日有两个上升时段,分别为凌晨1:00—10:00和12:00—20:00;其次为燃煤源,贡献率为10%~40%;工艺过程源与生物质燃烧源贡献率相一致,总体上夜间贡献率高于白天;扬尘源、二次无机源贡献率变化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20.
采集澳门地区不同区域大气PM10样品,根据单颗粒图像分析方法分析了PM10的粒径分布,计算了各采样点PM10粒度分布的分形维数,分析讨论了PM10粒度分布分形维数的变化与粒度分布的关系,分析了粒度分布分形维数表征的澳门大气PM10不同采样点、不同季节的粒度整体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澳门地区PM10粒度分布的分形维数在2.05~3.95之间,夏季PM10的粒度分布分形维数(2.88)大于冬季(2.63),表明夏季PM10的粒度普遍较冬季的细。同一季节不同区域大气PM10的粒度也有较大变化,夏季时,澳门岛的总体颗粒物、矿物颗粒和烟尘颗粒物的分形维数较氹仔岛的偏大,即澳门岛的颗粒物比氹仔岛偏细,而冬季则相反,冬季时,澳门岛的总体颗粒物、矿物颗粒和烟尘颗粒物的分形维数较氹仔岛的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