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科技的进步,使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使环境日益恶化,人们逐渐意识到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本文基于此,对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环境治理的问题和解决环境问题的具体措施等方面进行简要分析,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生态城市规划中的生态文明建设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地。在生态城市规划中引入生态文明建设,这是生态城市建设题中应有之义。本文阐述了生态文明的内涵、特点,以及在生态城市规划中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生态生产模式,生态消费模式,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观,生态美学观,生态教育,制度生态文明等。  相似文献   

3.
从强可持续理念出发,基于改进的SFA模型对中国2004-2015年30个省份的绿色创新效率及生态福利绩效值进行测度,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分析,同时考虑其空间特征及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中国生态福利绩效值在空间上已形成由北京—浙江—广东—陕西构成的四角极点支撑,并不断向沿线地区辐射。(2)2004-2015年两系统的耦合度均值C∈[0.666, 0.680],整体处于较高强度耦合阶段,而协调度均值则整体处于初级协调阶段 (D∈[0.512, 0.565]),未来仍有较大的优化空间。(3)从空间格局上看,地区间的耦合协调度差距显著,高值区(中高级协调)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且已形成由广东—浙江两个高级协调发展极核辐射的“U”型发展轴带;初级协调阶段的地区连片扩张趋势明显。相比较而言,西北地区仍处于中国绿色创新效率与生态福利绩效耦合协调的最后梯队,受周边地区辐射影响较小,增速缓慢。  相似文献   

4.
生态福利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备受关注的议题,是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基于DEA方法构建生态福利绩效指标体系,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两阶段Super-NSBM模型评估福建省2012—2019年生态福利绩效水平,并进一步构建Tobit回归模型检验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福建省整体生态福利绩效较高,但区域间差距较大;(2)经济规模、产业结构、人口密度、森林资源对福建省生态福利绩效产生负向作用;(3)森林生态补偿的不足阻碍了生态福利绩效的提升,绿色发展技术创新的薄弱也导致科技进步对生态福利绩效的提升作用未能发挥。提出对策建议如下:(1)强化绿色发展模式,优先推动绿色创新;(2)优化生态补偿机制,推动海陆协同发展;(3)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因地制宜推动城市扩张;(4)持续有效强化环保投入,深化对外经贸技术交流。  相似文献   

5.
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日益增长,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之心随之消失.实践活动中不合理的生产行为和社会行为导致自然背负着超越自身承载能力的重担.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已经成为跨越国界的全球性挑战,因此怎样正确的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重中之重.文章从人类发展的视野来审视生态文明,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域下探...  相似文献   

6.
各位委员、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很高兴与新朋老友围绕"区域平衡与绿色发展"的主题,进行深入研讨,为破解中国环发领域的矛盾和难题出主意、想办法、提建议。这里,我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与大家交流看法。刚刚胜利闭幕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这次大会的一个突出亮点,就是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强调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  相似文献   

7.
科学评价区域水生态文明建设绩效并明确其障碍因子,是提升区域水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的理论依据.本文应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管理"这一思维逻辑解析了人类与区域水生态间的耦合关系,建立了基于DPSIRM模型的区域水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未确知测度模型与障碍诊断模型,实证评估了石嘴山市近10年的水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8.
我们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根基。建国以来,我们国家的环保政策从无到有,环保理念逐步加强,公民的环保意识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国家层面,由原来的五位一体的国家总布局,到现在加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六位一体总布局,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我国长久发展的大计,只有这样才能建设出美丽中国,进而实现永久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态危机也演变成全球性问题。长期以来人类以掠夺自然界资源为主的工业文明发展模式引起反思,人们意识到保护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及精神文明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新型文明形态。立足我国社会现状,探索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对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朝着生态文明的现代化中国迈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全新课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我们既要继续发展工业文明,又要大力弘扬生态文明。在中国这样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实现现代化,人类历史上没有先例可循。在广阔的国土上保护生态环境,也是世界性难题。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既要有走钢丝的忧患意识,也要有登高峰的必胜信心。建设生态文明的现代化中国,重点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努力。  相似文献   

11.
三亚市是我国唯一的国际性热带滨海旅游城市,也是我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其生态文明建设备受关注。针对三亚市区域特征,分别从制度、环境、经济等层面识别其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尚不健全,绿色经济发展任务艰巨,局部生态环境质量下降,旅游业发展水平不高等;在明确区域功能定位的基础上,根据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结合三亚市独特的地理区位和优越的生态资源,提出“山海河城”模式的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在此基础上,提出制度革新、生态修复、绿色发展、环境改善、理念宣传、特色构建六大方面的具体任务措施。“山海河域”模式的生态文明建设各项任务顺利实施并取得实效,为将三亚市打造成为世界级滨海旅游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研究长江经济带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可为下一步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供指导。选取生态环境、经济社会方面的6个关键指标,分析了各示范市县生态文明发展时空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各示范市县6个指标基本能实现稳定向好,到2019年指标值优于本省(市)平均指标值的示范市县数量分别占81.25%、87.50%、87.50%、68.75%、90.91%、56.25%。构建了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协同模型,将长江经济带16个示范市县分为4种类型,分析了各类示范市县2017年和2019年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状况,以及在发展中注重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而经济社会发展缓慢或注重经济社会提升而生态环境改善较慢的问题。结果表明,大多数示范市县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同发展状况有所提升。到2019年,31.25%的示范市县和谐发展程度较高,17.65%的示范市县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发展较靠后,51.10%的示范市县在发展中侧重一方面,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度较低。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分析仪征市创建国家生态市在实践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效、获得的经验和面临的困难,提出相关思路和对策,为该市生态文明建设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随着西部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越来越受到关注,生态文明建设是解决西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的重要出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边疆稳定、人民生活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但同时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加大,出现了不少亟待解决的障碍。本文分析了西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障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西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15.
在定量测度生态福利绩效基础上,借助修正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了中国生态福利绩效空间关联网络演变特征与形成机制。研究发现:(1)中国生态福利绩效空间关联网络呈现“东密西疏”的空间分异规律,关联网络有“扁平化”发展趋势,网络稳定性亟待提升。(2)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处于网络核心位置,具有较强的溢出效应,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处于边缘位置,贵州和甘肃是联系西南和西北省区的关键节点,生态福利绩效在省际间的传输多通过南部省区的中介作用实现。(3)北京、天津和上海构成净溢出板块,珠三角和江浙地区属经纪人板块,长江中下游及西南地区为净溢出板块,东北、黄河中下游及西北地区构成双向溢出板块。(4)资源禀赋差异、市场调节、政府宏观调控和科学技术推动是空间关联网络演变的主要驱动机制。研究成果可为推动生态福利绩效的跨区域协同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臧漫丹  高易  李金 《自然资源学报》2022,37(12):3201-3216
基于广义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和随机抽样Bootstrap法,使用2015—2018年全国28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研究行政等级、城市规模对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分析城市规模在行政等级影响生态福利绩效中的路径作用。结果表明:我国28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生态福利绩效水平整体均值不高,但随时间推移呈上升趋势且近年来增速逐渐加快;行政等级和城市规模均对生态福利绩效起显著正向影响,技术进步显著提升城市的生态福利绩效,外资依存度显著降低城市的生态福利绩效;城市规模是城市行政等级影响生态福利绩效的重要路径,行政等级越高,城市规模越大,生态福利绩效水平越高。基于以上结论,为协调经济、环境、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流域综合管理是维护流域生态系统健康和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现代流域管理应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阐释了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流域综合管理内涵,即流域综合管理应从整个流域全局出发,统筹保护与发展,采取行政、法律、经济、科技、宣传教育等综合手段,统筹协调社会、经济、环境和生产、生活、生态用水等各方面的关系,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洱海流域水环境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生态文明视角下洱海流域水环境管理应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各生态要素,协调上下游、水陆域及相关部门和行业间的关系,通过健全机制体制、严格执法监管、提升监测能力、加强科技支撑、夯实监管基础,全面提升流域综合管理水平,以推进流域水生态文明的实践。

  相似文献   

18.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各地区背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不能照搬一种模式,精准分析区域特点及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问题是编制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方案的必然选择。以浙江省文成县为例,探索性地提出了适合地方特色的生态文明规划方案编制总体框架,围绕文成县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两大优势,对其生态文明建设中空间格局、产业发展、环境质量、宜居生活等方面的限制性指标进行分析,结合国家关于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的要求,构建了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指标体系;针对限制性指标,提出了优化生态空间格局,加快发展生态产业,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加强制度、文化和生活建设等方面的任务措施,并对规划实施的效益及规划目标可达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系统耦合协同评价体系,构建一个适宜大区域的评价生态文明建设和城市化情况的指标体系,借助该指标体系,从时空两个维度分析黄河经济带2008—2016年生态文明建设和城市化耦合协调发展状况、格局及空间关系。实证结果表明:(1)2008—2016年,黄河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并不显著,压力依然很大;城市化有所提升,但发展速度依然偏慢。两方面均不存在明显的龙头城市,且空间差异明显。(2)2008—2016年,研究区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化处于低度耦合阶段,协调度处于轻度失调状态,生态文明建设普遍滞后于城市化,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和行政指向性。(3)协调度表现出一定的空间依赖,存在一定的空间溢出效应,地理临近的区域更容易受高协调度区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秦岭在中华文明的繁衍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誉为"中华龙脉"。秦岭既是中国南北分界线,也是"天然中药库"和"世界生物基因库",在以建设文明生态环境为主旋律的新时代,秦岭南北麓依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无序开发和违章建设别墅等有悖生态文明建设的乱象,如何保护秦岭,协同推进秦岭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非凡的意义。为此,本文从人类社会发展史和科学史维度上,阐述了生态文明与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各阶段在解决的关键问题、文明的标志与内涵、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的本质区别;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维度上(水源涵养、环境净化、生物多样性维护、生物固碳与气候调节等),阐明了秦岭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从思想、行动和科学三个维度上,指出了秦岭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提高思想认识,一以贯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高政治站位,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用系统论思想制定科学规划,以水环境、土壤环境、大气环境、植被以及野生珍稀动植物的保护为根本目标,从工业活动、农业活动、资源开发利用、人类日常生活干扰等多个方向协同推进,为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