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体外抑菌实验评价柠檬醛单独使用以及与3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阿莫西林、头孢氨苄及头孢吡肟)联合使用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的抑制效果.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柠檬醛与3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及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用微量棋盘法测定柠檬醛与3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分级抑菌浓度(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FIC)指数;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柠檬醛和阿莫西林联合使用后对MRSA生长的抑制效果.结果显示:柠檬醛MIC和MBC分别为695-2 780μg/mL和1 390-2 780μg/mL.联合药敏试验发现柠檬醛与3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使用FIC指数集中分布在≤0.5和0.5-1;与单独用药相比,阿莫西林、头孢氨苄和头孢吡肟的MIC_(50)分别降低为原来的1/9、1/15和1/9;1/4 MIC阿莫西林与1/4 MIC柠檬醛联合用药后,显著抑制了MRSA的生长.因此,柠檬醛具有一定的体外抗MRSA活性,与阿莫西林、头孢氨苄和头孢吡肟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使用时可增强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活性,降低其用量.  相似文献   

2.
庆大霉素对E.coli的抑菌作用强,试管稀释法、琼脂稀释法和平板抑菌圈法抑菌试验得到一致的MIC(3-5μg/mL);三黄汤、小檗碱抑菌作用弱而稳定,试管稀释法测得的MIC分别为500mg/mL和2.5mg/mL,而用平板抑菌圈法得不到明显的抑菌圈.在亚MIC药物液体分批培养时,庆大霉素抑菌曲线起初2h迅速下降,而后回升到初始浓度,而三黄汤抑菌曲线平缓稳定,说明中药和抗生素的抑菌机制明显不同.庆大霉素与小檗碱混合使用时,与庆大霉素单独使用相近,而与三黄混合使用时,则主要表现三黄汤的抑菌作用.因此中西药结合时需要慎用.在接近MIC药物培养基中连续传代20次后,庆大霉素MIC提高8倍多,而三黄汤和小檗碱MIC无显著变化,无抗药性产生,也不产生对庆大霉素的交叉抗药性.研究结果还表明,在1/4MIC三黄汤中连续传代20次,能消除E.coli已形成的庆大霉素抗性,这为解决抗生素抗药性提供了线索.图4参23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尾菜表面附着的乳酸菌在重金属和抗生素协同选择下的抗性能力,以青菜尾菜为原料评价尾菜表面乳酸菌的环境安全性.通过纯培养方法对青菜尾菜中的乳酸菌进行分离,并对分离菌株进行庆大霉素、土霉素、环丙沙星、氯霉素、青霉素及磺胺间甲氧嘧啶和铅离子(Pb~(2+))的抗性能力测定.结果显示,从青菜尾菜中分离得到50株乳酸菌,有15株对上述供测抗生素均表现出抗性,10株对Pb~(2+)有抗性.其中菌株Lab99对Pb~(2+)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值达到6 000 mg/L,对庆大霉素、青霉素和磺胺间甲氧嘧啶的MIC值均达到320 mg/L以上.另外,该菌株对Pb~(2+)和庆大霉素、磺胺间甲氧嘧啶、土霉素、氯霉素均具有交叉抗性.系统发育分析显示该菌在分类属于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本研究表明青菜尾菜上具有对Pb~(2+)和抗生素有交叉抗性的乳酸菌菌株,结果可为重金属和抗生素交叉污染的环境修复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图4表2参38)  相似文献   

4.
以乙酸香叶酯为底物,对大肠杆菌乙酰酯酶(Acetyl esterase,AES)的酶学性质进行解析,实现将乙酸香叶酯生物转化为香叶醇.结果显示:大肠杆菌AES酶的最佳反应p H范围为6.0-7.5;最适反应温度为30℃;最佳催化时间为2 h;Mg~(2+)、Mn~(2+)、Co~(2+)对酶活没有太大影响,而Cu~(2+)、Zn~(2+)明显抑制酶的活性.对AES的动力学研究可知,其米氏常数Km、最大反应常数Vm分别为2.88 mmol/L、1.87 mmol/L.该酶同样可水解乙酸松油酯、乙酸薄荷酯、乙酸香茅酯,分别产生松油醇、薄荷醇和香茅醇.本研究得出了大肠杆菌乙酰酯酶的最适反应条件,可为后期香叶醇的生物合成优化和产量提高以及其他萜醇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蚯蚓抗菌肽EABP-1的分离纯化及部分性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经硫酸铵沉淀、超滤和阳离子交换分离 ,得到了一蚯蚓抗菌肽EABP 1,该肽的最大紫外吸收在 2 77.16nm ,SDS PAGE结果表明其Mr≈ 2 0× 10 3,精确的分子量没有确定 .最小抑菌浓度 (ρMIC)实验表明 ,EABP 1对鹑鸡肠球菌(Enterococcusgallinarum)、绿脓杆菌 (Pseudomonaspyocyanea)、鲍氏不动 (Acinetobacterbaumanii)、土生克雷伯 (Kleb siellaterrigena)的 ρMIC为 11.4μg/mL ,对粪肠球菌 (Enterococcusfaecalis)的 ρMIC为 2 2 .8μg/mL ,对真菌白色念株菌(Candidaalbicans)没有表现为完全的抑制作用 .图 1表 1参 10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蛋鸡场中抗生素、消毒剂的耐药情况,从蛋鸡场的环境(粪便、土壤、水体等)和鸡蛋中分离大肠杆菌,测定7种抗生素和2种季铵盐消毒剂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制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检测18种抗生素耐药基因和5种季铵盐消毒剂耐药基因,并对大肠杆菌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分析.共得到44株大肠杆菌;大肠杆菌对抗生素耐药率为6.82%-90.91%,对土霉素(OTC)耐药率最高,对庆大霉素(CN)耐药率最低,所有大肠杆菌对头孢噻呋钠(CFS)表现敏感,一共产生14种不同的耐药谱型,其中,AMLTMP-OTC是最主要的谱型(N=10,P=23.81%);抗生素耐药基因检出率为2.27%-84.09%,tet C检出率最高,qnr A检出率最低.消毒剂苯扎氯铵(Benzalkonium chloride,BC)、氯化十六烷基吡啶(Cetylpyridinium chloride,CPC)对大肠杆菌的MIC范围分别为8-64μg/m L、4-256μg/m L,仅检测出qac EΔ1耐药基因(N=18,P=40.91%),qac EΔ1阳性大肠杆菌与甲氧苄啶(TMP)耐药表型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44株大肠杆菌PFGE基因型相似性在32.11%-96.62%之间.本研究表明蛋鸡场中大肠杆菌存在交叉传播的情况,对部分抗生素耐药性严重,同时对消毒剂出现耐药性,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7.
在抗耐药性活性筛选过程中,发现分离自四川峨嵋山森林土壤的一株链霉菌S227(Streptomyces sp.)的发酵液具有抗细菌抗生素耐药性生物活性.利用已建立的抗耐药性的活性检测方法(专利号:ZL01128969.4)[1]为跟踪手段,采用有机溶剂萃取、硅胶柱层析以及薄层层析等方法,对该菌发酵液中抗耐药性活性物质进行分离纯化,得到了具有抗耐药性的活性单体S227-4,初步鉴定为四聚糖.利用MIC法对该样品的抗耐药活性进行研究:在证明该样品本身不具有抗菌活性的基础上,以临床分离的耐药菌株为指示菌,考察了该样品与抗生素联合使用时对耐药菌抗生素MIC(最小抑菌浓度)值的影响,结果表明,S227-4在不影响耐药菌生长的浓度下与不同的抗生素联合使用,可以明显提高不同耐药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如S227-4(200μg/mL)可以使S.aureus12334对红霉素的敏感性提高128倍.图2表2参8  相似文献   

8.
光能变价离子钛(Titanium ion of variable valence with light energy,TIVL)对环境友好、对人畜无害,能有效减少作物的发病率及发病症状.为了解其抑菌活性,采用不同浓度的TIVL对5种细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娄彻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rochei)、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成团泛菌(Pantoe aagglomerans)和茄科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进行平板抑菌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在一定菌液浓度(2×10~3-10~4 CFU/mL)下,16mg/L的TIVL即可显著抑制这5种菌绝大部分菌落的定植和生长.TIVL浓度为4 mg/L时,即可有效抑制娄彻氏链霉菌,抑菌率达97.33%;浓度为8 mg/L时,99.15%大肠杆菌和89.16%根癌农杆菌被抑制;浓度为16 mg/L时,87.68%成团泛菌和74.06%茄科雷尔氏菌被抑制.结果表明TIVL在低浓度下即对上述5种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推测TIVL具有广谱抑菌活性;本研究可为进一步研究TIVL抑菌机理及农业生产应用提供依据,为农药减施、绿色农作物产品生产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研究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iethylhexyl phthalate, DEHP)与双酚A(bisphenol A, BPA)联合染毒对小鼠学习记忆障碍及淀粉样前体蛋白(APP)酶解通路的影响。选用昆明种小鼠8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CT)组、BPA染毒组(1 mg·L(-1))、不同浓度的DEHP染毒组(100、250和500 mg·kg(-1))、不同浓度的DEHP染毒组(100、250和500 mg·kg(-1))与联合染毒组。经口灌胃染毒,以0.01 mL·g(-1))与联合染毒组。经口灌胃染毒,以0.01 mL·g(-1)的剂量灌胃,7次/周,持续6周。使用Morris水迷宫、避暗、跳台的行为学实验方法检测2种污染物单独及联合染毒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检测小鼠大脑组织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和单胺氧化酶(MAO)、过氧化氢酶(CAT)、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活性;采用酶联免疫分析(ELISA)法检测脑组织中的β、γ-分泌酶活性和Aβ_(1-42)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APP、PS1、BACE1和Tau的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观察小鼠脑组织海马区HE染色情况。行为学测试结果表明,与CT组比较,单独染毒处理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出现障碍,空间探索能力较弱;联合染毒组与单独染毒组相比,小鼠于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短,穿台次数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化学指标结果显示,随着毒物浓度增加,脑组织中MAD含量、MAO和AChE活性逐渐增加,CAT活性逐渐降低,联合染毒组的变化更为明显,染毒处理组β、γ-分泌酶活性和Aβ_(1-42)含量增加,联合染毒组比单独染毒组酶活性增加更明显;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EHP与BPA单独染毒,对小鼠脑组织均显示有神经毒性作用,会造成小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随着联合染毒组DEHP浓度的增加,联合染毒组与对应剂量的单独染毒组相比,小鼠行为学测试结果与生化指标变化更加明显,采用效应相加模型对其联合毒性作用进行评价,表现为协同作用;染毒组小鼠脑组织神经递质明显减少,具体机制可能与氧化应激及APP酶解通路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
浮萍(Lemnaceae)生长在微生物丰富的污水表面,为了研究浮萍抗菌机制,为浮萍抗菌物质活性筛选以及动植物病原菌和人类致病微生物感染机制研究提供依据,用不同极性的溶剂对浮萍进行提取,牛津杯法(Oxford Cup)及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比较绿萍zh0018、少根紫萍zh0224以及多根紫萍zh0003、zh0225四种浮萍提取物的体外抗菌活性,并用分光光度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分析提取物总黄酮含量以及成分差异.结果表明:浮萍甲醇提取物、95%乙醇提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农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活性,其中多根紫萍zh0225甲醇提取物抗菌活性最强(MIC:6.25 mg/mL),其次为绿萍;各萃取物中乙酸乙酯相活性最强(MIC:0.78 mg/mL),其次为正丁醇相.分光光度法测得绿萍甲醇提取物总黄酮含量较高,为提取物的9.8%,其次为少根紫萍甲醇提取物,为8.1%,其中多根紫萍zh0225乙酸乙酯相含量最高,为萃取物的22.46%,其次为正丁醇相,为17.2%.HPLC测得不同浮萍提取物黄酮成分差异较大,两株多根紫萍成分相似而含量不同.研究表明,结合浮萍自身的特性和提取物抗菌活性的大小及黄酮含量,筛选多根紫萍zh0225乙酸乙酯萃取相作为优良浮萍品种提取活性物质以及开展药物生产具有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1.
实验室模拟和在东湖自来水厂现场比较研究了不同饮水消毒剂对水中指示菌、病毒的灭活和消毒副产物生成的影响 .结果显示 ,细菌对消毒剂的抵抗力比病毒低 .进一步研究表明 ,当病毒浓度为n(PFU)≈ 1× 10 5mL-1,能使脊髓灰质炎病毒 (PolioV)及大肠杆菌f2 噬菌体 (f2 )彻底灭活的各消毒剂最低浓度分别为 :有效氯 ρ(Cl) =16mg/L ,二氧化氯 ρ(ClO2 ) =8.0mg/L ,联合消毒剂 ρ(Cl+ClO2 ) =(5 .0 +5 .0 )mg/L ,臭氧 ρ(O3 ) =1.2 2mg/L ;有效氯 ρ(Cl) =8.5mg/L ,二氧化氯 ρ(ClO2 ) =5 .0mg/L ,联合消毒剂 ρ(Cl+ClO2 ) =(2 .5 +2 .5 )mg/L ,臭氧 ρ(O3 ) =0 .6 7mg/L .按以上阈浓度加氯消毒东湖源水 ,产生的CHCl3 大大高于其他消毒剂 .将水中有机抽提物进行Ames试验 ,结果显示 ,加氯消毒处理的水样致突变活性明显高于其他消毒剂处理的水样 .所获水样浓集物经GC/MS鉴定分析 ,共鉴定出 118种有机物 ,主要为多环芳烃、烷基苯、酞酸酯、烷基苯酚、醛、酮醇和烷烃类等 .主要成分酞酸酯类系美国环境保护署(EPA)确定的优先污染物 ,具有致突变、致癌、致畸作用 .表 6参 7  相似文献   

12.
我国北方呼和浩特市以黄河为水源的JH饮用水厂近年来冬季经常有醛类嗅味物质检出,常规处理工艺如混凝、沉淀等对其去除效果有限,需要对其进行其它处理工艺的探究.本文选择高锰酸钾对水厂检出频率和浓度均较高的反,反-2,4-庚二烯醛(tt24hept)、反-2-辛烯醛(t2oa)、反,反-2,4-辛二烯醛(tt24oda)、反,反-2,4-癸二烯醛(tt24dda)和β-环柠檬醛(β-cyclo)5种醛类嗅味物质进行氧化控制研究,探究其去除效果、氧化动力学和氧化机理.结果表明,20℃,pH=7时,2 mg·L-1高锰酸钾氧化5种醛类嗅味物质30 min后,去除率达75%以上.根据动力学分析可知,高锰酸钾氧化5种醛类嗅味物质属于伪二级动力学过程,其伪二级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5.25×104、2.66×104、4.50×104、2.71×104、5.37×103 L·mol-1·min-1,醛类嗅味物质结构中含碳碳双键数目越多、...  相似文献   

13.
用不同极性的试剂提取核桃青皮成分,用牛津杯法测定各成分抗菌能力,并从总酚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能力3个方面测定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核桃青皮不同提取物对不同病源菌有不同的抗菌活性,其中乙酸乙酯提取相和氯仿相对试验细菌的抗菌活性较强,乙酸乙酯相和氯仿相对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MIC分别为6.25/6.25、6.25/1.56、3.13/3.13、6.25/3.13 mg/mL;极性较小的石油醚相对试验真菌有明显抗菌活性,石油醚相对青霉菌、绿霉菌、白色念珠菌的抗菌作用MIC分别为3.13、6.25、6.25 mg/mL;同时,核桃青皮各提取相也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能力,乙酸乙酯相和氯仿相总酚含量(以没食子酸的相当值GAE表示)、清除自由基能力EC50、还原能力EC50分别为193.52/174.64 mg/g、14.05/26.11μg/mL、34.70/44.60μg/mL,乙酸乙酯相和氯仿相抗氧化能力远远高于其他各相.研究证明核桃青皮提取物有着较好的抗菌和抗氧化活性,具有资源化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DBP)单独染毒及与卵清白蛋白(ovalbumin,OVA)联合染毒对小鼠肺脏和脾脏组织氧化应激的作用,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8组:(1)未处理对照组(生理盐水组);(2)0.5 mg·kg-1DBP染毒组;(3)50 mg·kg-1DBP染毒组;(4) 50 mg·kg-1DBP染毒组;(5) 1.67 mg·kg-1OVA单独染毒组;(6) 0.5 mg·kg-1DBP与1.67 mg· kg-1OVA联合染毒组;(7) 5.0 mg·kg-1 DBP与1.67 mg·kg-1 OVA联合染毒组;(8) 50 mg· kg-1 DBP与1.67 mg·kg-1 OVA联合染毒组.未处理对照组和DBP染毒组每天按体质量给予生理盐水和DBP灌胃.2周后,测定肺脏组织活性氧物种(ROS)、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脾脏组织ROS、GSH含量.结果显示,联合染毒组相较于其他组的肺脏组织各指标均有不同的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染毒组的脾脏组织中ROS含量较其他组有显著差异(P<0.05),而GSH含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说明,DBP与OVA联合染毒能够增强肺脏组织的氧化应激作用,对于脾脏组织的氧化应激作用不明显;DBP在联合染毒中显示一定免疫佐剂效应.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phthalate,DBP)单独染毒及与卵清白蛋白(ovalbumin,OVA)联合染毒对小鼠肺脏和脾脏组织氧化应激的作用,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8组:(1)未处理对照组(生理盐水组);(2)0.5mg·kg-1DBP染毒组;(3)5.0mg·kg-1DBP染毒组;(4)50mg·kg-1DBP染毒组;(5)1.67mg·kg-1OVA单独染毒组;(6)0.5mg·kg-1DBP与1.67mg·kg-1OVA联合染毒组;(7)5.0mg·kg-1DBP与1.67mg·kg-1OVA联合染毒组;(8)50mg·kg-1DBP与1.67mg·kg-1OVA联合染毒组。未处理对照组和DBP染毒组每天按体质量给予生理盐水和DBP灌胃。2周后,测定肺脏组织活性氧物种(ROS)、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脾脏组织ROS、GSH含量。结果显示,联合染毒组相较于其他组的肺脏组织各指标均有不同的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染毒组的脾脏组织中ROS含量较其他组有显著差异(P<0.05),而GSH含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说明,DBP与OVA联合染毒能够增强肺脏组织的氧化应激作用,对于脾脏组织的氧化应激作用不明显;DBP在联合染毒中显示一定免疫佐剂效应。  相似文献   

16.
利用微量热法研究Cd2 和Cu2 对嗜热四膜虫BF5(TetrahymenathermophilaBF5)生长代谢毒性效应 ,结果表明 :①低浓度的Cd2 (0~ 0 .4mgL-1)和Cu2 (0~ 10mgL-1)对四膜虫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而高浓度的Cd2 (0 .8~ 3.2mgL-1)和Cu2 (2 0~ 2 0 0mgL-1)则产生抑制作用 ;②Cd2 和Cu2 的半抑制浓度IC50 分别为 2 .0 4mg/L和15 5 .5mg/L ;③联合毒性为协同作用 ;④微量热法所得Cd2 和Cu2 单独作用时的IC10 分别为 0 .96mg/L和 19.9mg/L ,高于种类损伤法结果 ;⑤微量热法所得Cd2 和Cu2 单独作用时的IC10 均高于II级饮用水水质标准 .而Cd2 和Cu2 间的协同作用使Cd2 的IC10 降低为 0 .31mg/L ,高于水质标准 ;Cu2 的IC10 降低为 1.16mg/L ,与水质标准相近 .总之 ,微量热法不仅是一种快速评价污染物毒性效应的新方法 ,而且可用于相关的环境毒理学理论研究 .图 1表 5参 16  相似文献   

17.
利用微量热法研究Cd2+和Cu2+对嗜热四膜虫BF5 (Tetrahymena thermophila BF5)生长代谢毒性效应,结果表明 ①低浓度的Cd2 + (0~0.4 mg L-1)和Cu2+(0~10 mg L-1)对四膜虫的生长有促进作用,而高浓度的Cd2 +(0.8~3.2 mg L-1)和Cu2+(20~200 mg L-1)则产生抑制作用;②Cd2+和Cu2+的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04 mg/L和155.5 mg/L;③联合毒性为协同作用;④微量热法所得Cd2+和Cu2+单独作用时的IC10分别为0.96 mg/L和19.9 mg/L,高于种类损伤法结果;⑤微量热法所得Cd2+和Cu2+单独作用时的IC10均高于II级饮用水水质标准.而Cd2+和Cu2+间的协同作用使Cd2+的IC10降低为0.31 mg/L,高于水质标准;Cu2+的IC10降低为1.16 mg/L,与水质标准相近.总之,微量热法不仅是一种快速评价污染物毒性效应的新方法,而且可用于相关的环境毒理学理论研究. 图1 表5 参16  相似文献   

18.
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了DBTCl对妊娠d6雌小鼠和成年雄小鼠外周血液中雌二醇和睾丸酮水平的影响.每天按小鼠体重一次腹腔注射0.025~0.400μg/kgd-1DBTCl,共染毒7d.实验条件为(22±2)℃和光暗=12h12h.结果表明,处理组睾丸酮和雌二醇的含量随处理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当w(DBTCl)≥0.05μg/kg时,二者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雌二醇含量的增加比睾丸酮更为显著CK雄性小鼠睾丸酮浓度为(2.88±0.72)ng/mL,在0.40μg/kg剂量组达到(9.95±2.5)μg/mL时,约为CK的3.5倍;而CK和0.40ng/kg剂量组妊娠小鼠雌二醇浓度分别为(30.32±5.43)ng/mL和(287.57±51.13)ng/mL,相差约9.5倍.文中还就DBTCl对小鼠血液中激素含量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图1表2参20  相似文献   

19.
环境中同时存在着多种重金属元素,联合暴露与单独暴露时,重金属在体内的蓄积分布情况也可能有所差异。为探究重金属元素(汞、铬、砷、铅)对镉(Cd)在体内分布的影响,建立了大鼠在Cd暴露下的药代动力学(PBPK)模型,并进行了包括Cd在内5种重金属的联合毒性实验,比较了Cd单独给药与重金属混合物给药2种方式下大鼠肝脏、肾脏中的Cd浓度水平。结果表明,联合暴露高(Hg Cl23.67 mg·kg~(-1),NaAsO_2 3.67 mg·kg~(-1),CdCl_2 10.55 mg·kg~(-1),K_2Cr_2O_7 6.40 mg·kg~(-1),Pb(OOCCH_3)_2·3H_2O 133.33 mg·kg~(-1))、中(HgCl_20.367 mg·kg~(-1),NaAsO_2 0.367 mg·kg~(-1),CdCl_2 1.055 mg·kg~(-1),K2Cr2O70.640 mg·kg~(-1),Pb(OOCCH_3)_2·3H_2O 13.333 mg·kg~(-1))、低(HgCl_2 0.0367 mg·kg~(-1),Na As O20.0367 mg·kg~(-1),Cd Cl20.1055 mg·kg~(-1),K_2Cr_2O_7 0.0640 mg·kg~(-1),Pb(OOCCH3)2·3H2O 1.3333 mg·kg~(-1))剂量组大鼠肝脏中Cd浓度分别为13.37、0.78和0.06μg·g~(-1);肾脏中Cd浓度分别为14.41、1.64和0.15μg·g~(-1)。与对照组相比,暴露组中Cd浓度有显著升高,且不同剂量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同剂量Cd单独暴露的PBPK模拟结果显示,肝脏及肾脏中的Cd浓度水平落在联合毒性实验结果的浓度范围内,初步推断其他4种重金属的联合暴露并没有影响Cd在大鼠肾脏和肝脏中的浓度分布。  相似文献   

20.
植物挥发性物质成分分析及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薇  程政红  刘云国  吴际友  贺迪 《生态环境》2007,16(5):1455-1459
对植物挥发性物质的化学成分及其抵抗微生物的能力以及与生态学相关可能产生的增效作用进行了研究。通过采用活体采气法收集20种园林植物的挥发性物质,利用气质联用仪测定物质成分结果,再进一步做抑菌作用研究。根据测定结果,实验最终确定的抑菌化学成分有:间羟基苯甲酸(m-hydroxybenzoic acid),水杨酸甲酯(methyl salicylate),邻苯二酚(catechol),乙酸(acetic acid),乙醚(acetaldehyde),丙烯酸(acrylic acid),乙硫醚(diethyl sulphide),莰酮-〔2〕(camphanone-2),莰醇-〔2〕(borneol-2)。同时,采用纸片扩散法和MIC(最小抑菌浓度)法对药品进行抑菌实验。结果表明:莰酮-〔2〕(樟脑)的抑菌效果最显著也最全面,水杨酸甲酯的抑菌效果最不显著也最不全面。丙烯酸、邻苯二酚、莰酮—[2]的最佳抑制细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酵母菌,质量浓度为0.156×10-3 mg.L-1时即可有效抑制这些微生物的繁殖,可根据这一特点,在医疗、食品中加以运用。从环境生态学角度看,在某些以空气传播的流行性疾病的多发地,特别是在呼吸道疾病曼延的地区,多栽种一些抑菌作用较强的植物(如银杏、香樟、枫香、海桐等),对疾病的控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