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文人与车     
文人对许多事物总喜欢上升到一种哲理的高度,对于车也不例外。拿苏洵来说,他为儿子苏轼、苏辙取名,就全与车有关,且煞费苦心,专门作了一篇《名二子》来说明为两个儿子取名的目的。车子的轮子、辐条、车厢,都各司其责,只有用作扶手的那条横木——轼,好像没有用处。然而,去掉轼,就不是一辆完整的车。也就是说,轼的职责是隐含的。  相似文献   

2.
<正>林彪——中国现代史上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一个具有极高军事天才的人,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军事史上的奇迹,是共和国最年轻的元帅。但是在政治上,他却是一个完全的失败者,而其一生所划出的婚姻轨迹也颇为传神离奇。林彪1907年12月7日出生在湖北省黄岗的一个大户人家,其父林明卿当时已30岁。望着黎明前漆黑的夜空,听着初生婴儿清亮的哭声,经过一番苦思之后,给儿子取名"林育蓉",或许是"育蓉"这个名字太过于女性化,幼年的林彪一直是体弱多病,大病不少,小病不断。  相似文献   

3.
惨状:苦命人任由铁水烫 故事的主人公叫张洪昌,1977年出生在四川省都江堰市石羊镇复兴村6组一个农民家庭.2000年,家里修房欠着1万多元,父亲死后又留下几千元医药费,为了偿还债务,张洪昌只好外出打工.他曾在德阳、阿坝等地的建筑工地打杂,在阿坝认识了金川县的藏族姑娘尹才兰,并于2004年结为夫妻.2005年9月,尹才兰生了个儿子,取名张和元.尹才兰嫁到张洪昌家后,在家做农活干家务,照顾张洪昌的母亲.张洪昌则全身心在外打工.  相似文献   

4.
打工致残 ,用人单位仅一次性给付1 2万元“处理费” ,亲友讨说法 ,3年来先后5次往返于四川、山西、河北、北京、天津等省市 ,行程25000多公里 ,传真发了十几份 ,信函60多封 ,电话打了100多个 ,索赔仍然遥遥无期好端端出门打工 ,回来时却成了终身残疾……现年67岁的丁吉昌 ,住资阳市丰裕镇农权村5社。早年因为家贫 ,直到1976年43岁了才得一子 ,取名丁庆云。谁知命运残酷无情 ,儿子4岁时 ,妻子即不幸病故 ,丁吉昌含辛菇苦 ,好不容易把丁庆云拉扯成人。1995年1月 ,经好心人介绍 ,年满20岁仅小学文化的丁庆云 ,…  相似文献   

5.
编辑同志:前不久,我儿子在一次交通事故中致腿部多处骨折,后被送到医院抢救。医生说我儿子要马上做手术,要我在一份"手术同意书"上签字。由于当时情况紧急,我想都没想就在上面签了字。手术后,我儿子伤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加重。我带他到医院检查后得知,原来当初给我儿子实施手术的医生在手术中将一枚螺钉的固定位置弄错了。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2010年2月份,我还在上高中的儿子无证驾驶一辆无牌摩托车交通肇事,造成李某受伤,交警部门认定我儿子负事故全部责任,因对赔偿问题协商未果,李某将我儿子跟我一并告上法庭,法院判决由我代儿子承担垫付赔偿款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那年少的梦     
逢休假,到机关幼儿园接儿子放学,和老师聊起儿子在园的表现。老师提及她拿出一张各种行业形象的挂图,问班里的小朋友长大后要干什么的时候,儿子倏地站起来,抢先回答他要当警察!平日里,他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哪个小朋友坏坏,我就把他抓起来,送到公安局!"言语间,儿子一脸严肃,双手紧握拳头,一副正气凛然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  相似文献   

8.
近日有篇报道耐人寻味:一位剑道大师有3个儿子,都在学习剑道.一天,大师在门框上放了一个枕头,想测试孩子们的水平,只要有人进门时稍动门帘,枕头就会落下来.大儿子走近房门时,发现了枕头,便将枕头取下,进门后又放回原处.二儿子进门见枕头落下迅速用手抓住,又放回原处.三儿子进门眼看枕头就要砸在自己头上时,便挥剑将其斩为两截.测试完毕,大师评价:"大儿子已完全掌握了剑道,二儿子还要苦练才行,三儿子根本不懂剑道."  相似文献   

9.
妈妈是交警     
“穿上了这身警服妈妈只能笔直地站立尽管心中的双臂早已拥抱了我的亲亲”这是我写给儿子一首小诗中的句子。记得那天下午,在正站岗,恰巧婆婆抱着我两岁多的儿子经过。婆婆怕儿子看见我,疾步快走,可儿子还是看见了,“妈妈抱,妈妈抱。”儿子伸着两只白胖  相似文献   

10.
生活在今朝     
有一对夫妻离婚了,儿子归女方抚养.父亲每月除了25元的抚养费.再没有其他的表示,不管是儿子生日,过年过节或是从外地出差回来,从没有给儿子买过一件小礼物.是父亲没钱吗?不是.是父亲不爱儿子吗?也不是.父亲没日没夜地挣钱.已经给儿子存了一笔钱.“儿子大了得花钱”,就是这位父亲的想法.结果前妻怨气冲天,对父子见面都加以限制.儿子跟父亲也缺少情感的交流.如果这位父亲不是生活在明天,而在现在就能更充分地表现出他对儿子的爱,相信会更加有利于孩子健康,使之幸福地成长.那么,  相似文献   

11.
近日有篇报道耐人寻味:一位剑道大师有3个儿子,都在学习剑道。一天,大师在门框上放了一个枕头,想测试孩子们的水平,只要有人进门时稍动门帘,枕头就会落下来。大儿子走近房门时,发现了枕头,便将枕头取下,进门后又放回原处。二儿子进门见枕头落下迅速用手抓住,又放回原处。三儿子进门眼看枕头就要砸在自己头上时,便挥剑将其斩为两截。测试完毕,大师  相似文献   

12.
妈妈是交警     
“穿上了这身警服 妈妈只能笔直地站立 尽管心中的双臂 早已拥抱了我的亲亲” 这是我写给儿子一首小诗中的句子。记得那天下午,在正站岗,恰巧婆婆抱着我两岁多的儿子经过。婆婆怕儿子看见我,疾步快走,可儿子还是看见了,“妈妈抱,妈妈抱。”儿子伸着两只白胖胖的小胳膊喊着。当时我有一种冲动,多想将儿子紧紧地抱在怀中啊,可是不行,脚下的车水马龙使我必须目不斜视,有条不紊地挥动手臂做手势。儿子大哭着硬是被婆婆抱走了,我的心中也汪洋一片,回到家,我一气呵成了“交警、母亲、儿子”的小诗。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我5岁的儿子在一家幼儿园就读。幼儿园为招揽生源,给出了让家长免于接送孩子的优惠,即专门配备了校车用来接送孩子上下学。四个月前的下午放学时,校车与一辆小车发生碰撞,导致3名孩子受伤。我儿子即为其中之一,且伤情最重,先后花去3  相似文献   

14.
1992年11月22日,河北省大名县孝连村的王风奎老人为操办儿子次日婚事忙碌了一天。时数深夜,还在床上翻来复去睡不着。他数着钟点.等待着在邯郸地区轧钢厂上班的儿子王军民和上临时班的未婚儿媳回来完婚。 军民是王风奎老人最小的儿子。老人想到自己几年来牵肠挂肚的儿子的婚事天明就要办了,心里不由得阵阵激动。恍惚中,他看到儿子、媳妇披红挂喜,向自己施礼……他带着老辈人特有的幸福和喜悦进入梦乡。 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把他从梦中惊醒。 “军民,你这么早就回来了!”老人说着就下床开门。 没想到迎面进来的不是军民,却是工厂办公室的干…  相似文献   

15.
说句比较肉麻的话,我常常为自己的职业骄傲,“看呐,扛摄像机的交警是我妈妈。”这也是六岁半的儿子长期向小伙伴们炫耀的资本。但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会有这么一天,在忽如而至的不幸面前,我与儿子来了个角色互换,他救助了我,也成为了我的骄傲。  相似文献   

16.
说句比较肉麻的话,我常常为自己的职业骄傲,“看呐,扛摄像机的交警是我妈妈。”这也是六岁半的儿子长期向小伙伴们炫耀的资本。但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会有这么一天,在忽如而至的不幸面前,我与儿子来了个角色互换,他救助了我,也成为了我的骄傲。  相似文献   

17.
换休日     
城南交警中队长曾飞忙里忙外无暇休闲,特别是春运期间.听说娘家腊梅香、雪景美,妻子茜吵着全家仨回娘家一次,说趁儿子学校放寒假带回去看望外公外婆,赏花玩雪机会难得;儿子更是在老爸面前放肆,非回去不可,要么我一个人走路回去!娘家在远效山村近百里路程怎能让儿子?!  相似文献   

18.
父亲死于一场意外的车祸。本以为是件普通肇事案,可谁能想到,一封遗书道出了惊天秘密,这场意外竟是这名绝症父亲蓄意制造的!目的就是为给即将上大学的儿子留笔学费。17岁的儿子知道真相后内心十分矛盾:他明白父亲此举是一种无私的爱,又是一种卑鄙自私的手段,如果说出去,他从此就没钱上大学;如果不说,虽然没任何人知道,但内心深处的负罪感像大山一样压得他抬不起头做人。最终,他选择了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桩本来十分简单的工亡赔偿纠纷,却人为的复杂化到差点闹出人命的地步,内中很多东西值得深思——爱子工亡:不幸寡母苦,有冤无处诉出生于四川省乐至县的宋道素,1978年经人介绍与成都龙泉驿区西平镇鹿角村三组村民陈绍艮结了婚,1983年生了儿子陈鸿雁。1996年,陈绍艮因患肝硬化告别人世。宋道素强忍悲痛,起早贪黑靠种菜供儿子读书,并偿还了丈夫治病时欠下的一万多元债务。2000年春节过后,初中毕业已年满16岁的儿子陈鸿雁为减轻母亲的负担,去阙家村12组的西平镇金鸡新型建材砖厂  相似文献   

20.
很久很久以前,中原一户农家有个顽劣的子弟,读书不成,反把老师的胡子一根根都拔下来;种田也不成,一时兴起,把家里的麦田都砍得七零八乱。每天只跟着狐朋狗友打架惹事、偷鸡摸狗的。他的父亲,一位忠厚的庄稼人,忍不住呵斥了他几句,儿子不服,反而破口大骂。父亲不得已,拎起菜刀吓唬他,没想到儿子冲过来抢过刀子,一刀挥去。老人捧着受伤的右手倒在地上,鲜血淋漓,痛苦地呻吟着。而铸成大祸的儿子,竟连看都不看一眼,扬长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