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人与车     
文人对许多事物总喜欢上升到一种哲理的高度,对于车也不例外。拿苏洵来说,他为儿子苏轼、苏辙取名,就全与车有关,且煞费苦心,专门作了一篇《名二子》来说明为两个儿子取名的目的。车子的轮子、辐条、车厢,都各司其责,只有用作扶手的那条横木——轼,好像没有用处。然而,去掉轼,就不是一辆完整的车。也就是说,轼的职责是隐含的。  相似文献   

2.
马与车     
古车的动力主要是马,故沿用至今尚称汽车的发动机为“马力”,各种电器的发动机、电动机功率还有几“匹”之说,而公路也叫“马路”。可见马是构成古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车也就成为古车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3.
与车情缘     
孩提时候,我就随着父母亲到省城读书了。那时的我,老是梦想着如果有一天能开个汽车回到家乡看望爷爷奶奶,那该多么神气!那是我第一次对汽车的憧憬。  相似文献   

4.
与车情缘     
我老是梦想着如果有一天能开上汽车,但看看父母每月发的那一点点工资,汽车对我而言简直是天方夜谭。 2004年底。我得到外派去北京工作的机会。既然要在这个繁华的城市生活,搭车上班再加上和客户的贸易往来,没有自己的车是不行的,更动了买车的念头。于是报驾  相似文献   

5.
与车情缘     
孩提时候,我就随着父母亲到省城读书了。那时的我,老是梦想着如果有一天能开个汽车回到家乡看望爷爷奶奶,那该多么神气!那是我第一次对汽车的憧憬。  相似文献   

6.
去年以来,不少城市(包括福州)在交通管理上倡 导"三让"文明行为,这是令人欣喜的。 机动车与行人相遇,是"车让人"还是"人让车",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大多是"人让车",而不是"车让 人"。不言而喻,车应该让人,人也应该让车。出国访问, 走在大街上,我常看到这样的情景:正在行驶的机动 车,遇到前面有人横穿马路,便放慢速度,让人从容不 迫地走过去;或有人(特别是老人)要过马路,看到机 动车来了,他们举手示意车开慢些,这时,车便会减速, 甚至停住,让行人先通过,既安全又讲文明。显而易见, 在他们的观念里和行动中,行人与车辆相遇时,首先, 是"车让人"。  相似文献   

7.
车祸与迷信     
儿子骑摩托车外出因遭受车祸在鬼门关前拣了条命回来实属侥幸,可是,迷信的母亲却听信“大仙”的话认为儿子遭受重伤却留得性命乃神灵庇佑,于是这位古稀之年的农村老太太于黑漆漆的夜晚孤身一人到国道上虔诚为儿子地去“答谢”神灵,孰料,悲剧再次上演。  相似文献   

8.
车(本文特指机动车)作为代步工具,可以说是人类社会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车改变了人们的观念,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可是,随着车的诞生,车祸也降生了。 车与祸相提并论,并非车不吉利。车本身是安全的,人在车里,只要车不与其他物体发生碰撞,人的安全就有保障。之所以言祸,是因为当车与车或其他物体发生碰撞的时候,会发生人身伤亡的结果。这在中国谓之“车祸”。  相似文献   

9.
10.
车与政治的关系除了形式政治和实质政治之外,还衍生了一种特殊的政治学说或理论,不妨暂时称之为"车政治论"。  相似文献   

11.
站在三合口中朝边界桥边一眼眺去,二百余米长的边界桥泾渭分明,中方一侧油漆成绿草的钢架护栏,朝方一侧是陈旧的水泥护栏,就连水泥桥面都相差甚远。登上朝鲜金刚山旅行社的大客车,仿佛一屁股坐回了上世纪中叶。那是一辆日产“三菱”客车,大约产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也许更早些,右舵盘,无空调,跑起来“吱嘎”作响。当然,那也许不全是车的问题,而在于路。从朝鲜边境的会宁市到该国第三大城市清津(咸镜北道州府),一路差不多全是土路,偶有车辆驶过,便尘土飞扬,遮天蔽日,同行车队的车辆也不得不拉大距离。即便进入清津市,堂堂城市马路的水泥路面上也是坑坑洼洼,净是裂缝。  相似文献   

12.
站在三合口中朝边界桥边一眼眺去,二百余米长的边界桥泾渭分明,中方一侧油漆成绿草的钢架护栏,朝方一侧是陈旧的水泥护栏,就连水泥桥面都相差甚远。登上朝鲜金刚山旅行社的大客车,仿佛一屁  相似文献   

13.
姚彭生  姚世繁 《安全》2001,22(3):36-38
由海洋引发的灾难,来势迅猛,破坏力大,影响深远。今天人类的科技水平,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预测它的到来。但是准确的预测和有效的防灾,仍是征程漫漫。  相似文献   

14.
<正>车与政治的关系主要集中在外交活动、政变、政治流亡与政治学说上。古代特别是西周与春秋战国时期,外事活动非常频繁。诸凡国君新即位、两国修好、邀约、贺庆、告请、问疾、弔灾、恤祸、弔丧、送葬、交涉、调解等,皆需派遣使节处理,往返都要乘车。古代无今日的常住大使和常设外交机构,所以国际间的外交事务,均由外交人员随时随事前往解决,有时甚至是国君亲自出马;最常见的就是朝聘会盟。  相似文献   

15.
车与政治的关系主要集中在外交活动、政变、政治流亡与政治学说上。古代特别是西周与春秋战国时期,外事活动非常频繁。诸凡国君新即位、两国修好、邀约、贺庆、告请、问疾、弔灾、恤祸、弔丧、送葬、交涉、调解等,皆需派遣使节处理,往返都要乘车。  相似文献   

16.
最近几年,森林火灾与大气环境的相互作用引起林火研究者和有关科学家兴趣和重视。本文介绍森林火场区流场的观测与研究,分析表明,最大上升气流W与林火强度I的三分之一次方成比例,与实验大体相符。在较大面积火区上方通常是对流单位,有上升与下沉气流交替出现。  相似文献   

17.
夜行车     
王永仁师傅中等个头,宽脸庞上镶嵌着一‘对赛灯的双目,不知不觉的他已在驾驶岗位上劳碌奔波了近四十年,如今已快退休啦!这天,他驾着一辆豪华人巴,连夜从闽南著名侨乡返回海滨城市。  相似文献   

18.
连续四天在单位值班,我心里总放:不下周岁五个月的儿子,也不知他感冒好了没有?妻子在电话里总说儿子感冒好多了,让我不要担心。可一周过去了,到底恢复得咋样?交接班过后,心急如焚的我马不停蹄地往家里赶。  相似文献   

19.
一、近年村镇火灾特点 2005年,广西共发生火灾2759起,死118人,伤116人,直接财产损失5089.3万元。其中,83起发生在居(村)民住宅,共造成95人死亡,亡人中以老弱病残幼等弱势群体为多数,共67起,死72人,分别占亡人火灾起数、亡人数的67%和61%:亡人火灾有一半发生在偏远的山区农村,共62起,死67人,分别占总数的62%和57%;电气、用火不慎、放火是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电气引起火灾居多,发生720起,占总数的26.1%;用火不慎引起火灾557起,占总数的20.2%;放火引起火灾116起,占总数的4.2%。村镇火灾比例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0.
这里所说的文化是"大文化"概念,车文化是"大文化"这个概念的外延部分。车与大文化之间的影响关系如前所述有些是明显的,有些是隐蔽的;有些是直接的,有些是间接的;有些是长程的,有些是短期的。这个影响也可以简化概括为三个方面的关系:文化对车的影响、车对文化的影响、文化和车的互动。这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