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河流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河流生态质量的监测和评价是从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角度对河流质量进行的评价。河流生态健康的评价已经向多要素多指标综合、多种评价方法(预测模型法、生物完整性指数、多要素综合评价)、流域尺度方向发展。该文重点介绍了国外评价体系产生的背景和研究基础,分析了广泛应用的几类评价方法的特点、在不同国家和流域的应用情况以及各方法的应用前景,分析了国内开展河流生态质量评价研究的发展过程、阶段性研究进展和应用案例,并根据目前研究基础评述了我国评价体系现存问题及应用前景,为河流生态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发展方向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忻州市滹沱河主要支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河流生态健康评价体系中的水量、水质、生物、水体连通性4个指标,运用综合健康指数法分别对忻州市滹沱河4条支流进行生态健康评价。结果表明:阳武河总指标数值为34.1,呈病态状态;牧马河总指标数值为47.1,呈亚健康状态;云中河总指标数值为15.7,呈濒于崩溃状态;清水河总指标数值为75.0,呈基本健康状态。可见,该区域河流生态健康水平整体不容乐观,同时各河流具有差异性,尤其是云中河、阳武河生态修复非常迫切。  相似文献   

3.
河流水质监测与评价中生物学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黄河甘肃段水生生物的调查研究,在运用指示生物和Shannon等5种生物指数监测评价水质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灰色关联理论,找出Margalef,Simpson等生物指数与水化学指标之间的关联度,使水质生物学评价分级中,生物指数分级标准和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理化分级标准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4.
不同污染指示菌对河流的细菌学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细菌学理论为依据,以湖南沅江常德江段水体为实例,说明了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 1-1999)中粪大肠菌群指标(FC)和《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88)中总大肠菌群指标(TC)分别评价河流水体的细菌学质量所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河流水环境健康风险监测与评价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河流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的研究进展上,探讨了河流水环境健康风险监测与评价系统的设计.对系统结构和功能进行了剖析,进行了模型设计,对河流水环境健康风险预测预警进行分析和设计,并采用3S技术、通讯技术和软件开发技术结合进行该系统的集成和应用,以达到监测、评价、预测和预警的基本功能,一旦污染发生或进入预警状态时及时在界面上以图形网络或警戒色报警,并向有关责任人发送信息,并以可视化的交互模式传递给决策管理层,以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河流水质月报评价项目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三种评价项目选择法对国控河流断面水质评价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合现阶段我国的经济技术条件选择了适用于河流水质月报的评价项目即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石油类、挥发酚、汞和铅等9项。  相似文献   

7.
科学合理的河流生态环境健康评价体系不仅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河流的生态环境状况,还能为河流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指明管理方向。基于国内外河流健康评价经验,构建了以水环境、水生态和水资源“三水”为系统层,包含水质、富营养化、水生生物、生境状况和水资源5个指标层的河流生态环境健康评价体系。将层次分析法和综合评估方法相结合,计算河流健康得分。以大运河(天津段)为例,评价结果显示,大运河(天津段)总体评价结果为中等水平。该评价体系考虑了多项影响河流生态功能的指标,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河流生态健康状况,同时能够为河流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河流水质综合评价方法的统一和改进   总被引:42,自引:3,他引:42  
在分析我国河流水质综合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以及河流水质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现状的基础上 ,以国家对全国水环境质量系统管理需要为目的 ,提出了对河流水质综合评价方法的要求 ,并针对综合污染指数法的缺陷 ,提出了改进的综合水质指数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无定河流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水质状况,于2021年春秋季对无定河干流、6条支流及3个淤地坝水体展开生态调查。共鉴定出浮游动物125种,其中原生动物40种、轮虫54种、枝角类15种、桡足类16种,秋季物种数(103种)高于春季(76种),均以小型浮游动物为主。浮游动物优势种共31种,以臂尾轮虫和龟甲轮虫等富营养型水体指示生物居多,春季优势种优势度整体高于秋季。春季浮游动物平均密度(360.9个/L)和平均生物量(0.600 mg/L)均高于秋季(83.6个/L、0.298 mg/L),且春秋季淤地坝水体中浮游动物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均高于河流。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也表明:河流与淤地坝2种水体中的浮游动物群落分布存在差异,采用冗余分析进一步探明,主要差异为河流和淤地坝2种水体中影响浮游动物群落分布的环境因子不同,其中化学指标(溶解氧、盐度、亚硝氮、硝态氮、溶解磷、叶绿素a)和物理指标(水深、透明度、浊度)分别是影响河流和淤地坝水体中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水质生物评价结果显示,春秋季水质均为无定河干流最优,支流次之,淤地坝水质最差,且干流中下游水质优于上游。  相似文献   

10.
利用新疆某县境内主要河流的水质监测资料,依据水质评价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评价了某县境内主要河流的环境质量,采用季节性肯达尔法进行趋势分析检验。结果表明,新疆某县境内河流水质总体优良,水质级别为Ⅰ、Ⅱ类,可以作为饮用水源地、农田灌溉用水、一般工业用水的水源。从趋势分析检验结果看,水质基本稳定,没有受到明显的人为污染。  相似文献   

11.
利用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河流健康状态,对于水环境管理决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基于大型底栖动物构建生物完整性指数(B-IBI),并评价松花江流域的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在松花江主要干支流设定37个采样点,分别于2016年6、9月进行环境因子和大型底栖动物调查研究。最终从28个候选参数中确定了种类总数、摇蚊种类数、敏感种百分比、Hilsenhoff指数、Marglef指数作为核心参数构建B-IBI。通过0~10赋分法,计算得到了松花江流域全部采样点的生物完整性评价得分。结果显示,松花江流域内60%区域生物状态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害。另外,B-IBI能够综合反映松花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生境质量、理化水质等,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应用生物完整性理论和方法,研究基于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Phytoplanktonic Index of Biotic Integrity,P-IBI)在海湾生态评价中的方法构建,通过生境区域划分、评价因子选择、阈值确定等构建适合海湾的P-IBI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北部湾为例开展应用与验证。基于P-IBI的北部湾生态健康评价结果显示:3个水期中枯水期相对较好,丰水期次之,平水期最差,钦州市茅尾海海域内4个采样点在3个水期评价结果大部分为\"差\"和\"较差\",其余大部分采样点都在\"一般\"及以上。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P-IBI均与水质类别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P-IBI指数在北部湾生态健康评价应用与验证结果基本符合实际,应用P-IBI能够较好地开展海湾的生态健康评价,可因地制宜应用于近岸海域生态评价。  相似文献   

13.
辽宁大伙房水库水质健康风险评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大伙房水库水质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水库水质中各类污染物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年总风险为1.0×10-6/a。水质中基因毒物质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由大到小排列为六价铬>砷>;躯体毒物质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由大到小的排列为铅>汞>氰化物>氨氮>挥发酚。因此在管理上应重视对基因毒物质中化学致癌物排放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14.
水质生物监测是水生态环境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构建实用性强的生物指数有助于推动中国的水质生物监测工作。根据江苏、浙江、辽宁、江西和湖南等省份的溪流与河流湖泊共计839个底栖动物数据,将中国已有的底栖动物科级分类单元水质敏感性分值打分表扩充和修订至159个科。采用统计法分别构建了符合中国可涉水水体(溪流等)和不可涉水水体(河流、湖泊等)底栖动物分值指数(Chinese Macroinvertebrate Score Index,CMSI)和底栖动物平均分值指数(Average Chinese Macroinvertebrate Score Index,ACMSI)及水质评价等级体系。CMSI和ACMSI与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和溶解氧之间Pearson相关性显著,表明研究构建的CMSI和ACMSI是可以反映水质变化的。建议通过实践进一步验证CMSI和ACMSI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在北京选择密云水库、昆明湖、福海和北运河水系河流等9个典型水体,利用基于不同水生生物的多样性指数法和综合指数法开展水生态健康评价.结果表明,基于浮游植物和底栖动物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所指示的水生态状况分别对应轻污染~中污染和中污染~重污染等级,而结合生境、水质和水生生物指标的两项综合指数反映出的水生...  相似文献   

16.
水质指数(WQI)在环境保护的日常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鳌江为例,运用加拿大环境部长理事会水质指数(CCME WQI)方法,选取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氮、总磷、石油类、氟化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粪大肠菌群10项水质监测项目,评估了入海河流干流感潮河段4个监测断面的地表水环境质量,并对CCME WQI与最差因子法以及CCME WQI优缺点进行比较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2014年埭头、江屿、方岩渡、江口渡监测断面水质分别为良好、较差、中等、中等。与传统水质评价最差因子法比较,运用CCME WQI评价结果容忍度较高,更贴近实际水质状况。CCME WQI量化形式为属地流域环境管理带来便利。监测断面水质目标和参评项目对CCME WQI评价结果起决定性作用。针对CCME WQI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综合污染指数评价与水质类别判定的关系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对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定性、定量方法作了详细说明 ,并就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方法与水质类别判定之间的相互关系、矛盾及总体的量化关系进行了分析 ;同时 ,对目前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方法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8.
All six ecosystem initiatives evolved from many years of federal, provincial, First Nation, local government and community attention to the stresses on sensitive habitats and species, air and water quality, and the consequent threats to community livability. This paper assesses water quality aspect for the ecosystem initiatives and employs newly developed Canadian Council of Ministers of the Environment Water Quality Index (CCME WQI) which provides a convenient mean of summarizing complex water quality data that can be easily understood by the public, water distributors, planners, managers and policy makers. The CCME WQI incorporates three elements: Scope – the number of water quality parameters (variables) not meeting water quality objectives (F 1); Frequency – the number of times the objectives are not met (F 2); and Amplitude.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objectives are not met (F 3). The index produces a number between 0 (worst) to 100 (best) to reflect the water quality. This study evaluates water quality of the Mackenzie – Great Bear sub-basin by employing two modes of objective functions (threshold values): one based on the CCME water quality guidelines and the other based on site-specific values that were determined by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historical data ba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water quality of the Mackenzie-Great Bear sub-basin is impacted by high turbidity and total (mostly particulate) trace metals due to high suspended sediment loads during the open water season. Comments are also provided on water quality and human health issues in the Mackenzie basin based on the findings and the usefulness of CCME water quality guidelines and site specific valu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