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思想史和环境科学历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主体与环境客体的相分导致明确环境概念的产生。人类产生过“环境决定论”、“环境可能论”和“人类中心论”等环境思想。对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的认识中产生“环境报复论”和“环境和谐论”等思想,推动了环境科学的诞生和发展。环境科学发展了“环境质量学说”,正将注意力转向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上。环境科学仍处于发展与完善之中。  相似文献   

2.
环境问题已经受到世界各国政府与广大人民的共同关注。人们愈来愈认识到全球环境的日益恶化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社会的发展。为此,1992年6月1~12日,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的元首与政府首脑会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共同寻求解决全球重大环境问题的途径,并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等五个宣言与公约文件。《世界环境》是中国国家环境保护局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合办的全球环境季刊。为了向广大读者全面介绍全球环境状况,发展趋势及解决重大全球环境问题的途径,本刊开辟了“全球环境综述”,“大气”、“水体”、“生态”、“废物管理”、“危险废物”、“有毒化学品”、“工业与环境”、“生物多  相似文献   

3.
“环境与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政治家和学者所关心的重大问题。而所谓发展,不仅是指经济发展,也包括社会发展的内容。所以,“环境与发展”问题,实质上就是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而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结合和统一,就是实现这三者协调发展的基本目标,也是抓住了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根本。  相似文献   

4.
主席先生: 本届理事会将重点讨论“发展与环境”的问题。现在,我就这个问题谈一些看法。 “发展与环境”问题,是世界各国普遍关心的问题。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取得政治上的独立之后,正在加速发展民族经济,在发展中保护和改善环境,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地进行。这个问题是发展中国家和人民所特别关心的。 现在,世界上很多地区发生了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在有些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里,形成了严重的社会公害。产生环境污染与破坏的主要根源是什么?我们一向认为,环境污染与破  相似文献   

5.
唐远发 《环境》1997,(7):33-33
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问题,全球性的资源与环境危机,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构成了现实的威胁。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的历史潮流。环境保护,教育为本。早在1987年年联合国就提出把20世纪的最后10年定为“环境教育10年”,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上,环境教育被列会议议程之一,今年联合国将再度召开世界环境教育大会,并制定21世纪第一个“环境教育十年”。可见,环境教育已经引起联合国重视。随着我国“四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环保事业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样必然对环境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最近,中  相似文献   

6.
《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提出,在全国逐步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这是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决策,它不仅将促进教育事业和环保事业的发展,而且将对整个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产生深远影响,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重大影响,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全球面临的紧迫而艰巨的任务,要解决全球的环境和发展问题,学校里的学生必须要注意到当地的问题并试图解决这些问题,“绿色学校”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机会,来证券学校对当地的环境与发展会造成什么影响,并尝试找出一种使学校向好的方面变化的方法。通过“绿色学校”学生们将了解到当地、地区的乃至全球的环境和发展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7.
人与自然:环境伦理学的科学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与自然界长期演化的产物,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人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必然要改造环境以满足自己的需要,但人对环境的改造超出一定限度则会产生环境问题。人与环境的矛盾又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要求社会制定道德规范来约束人们改造自然环境的行为。环境污染所引发的生态危机日益严重,促使伦理学把自己的视角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大地伦理学”、“生态伦理学”、“环境伦理学”和“宇宙伦理学”等理论体系应运而生。在人类迈进21世纪之际,为了推动伦理学发展和社会进步,我们有必要反思这些伦理学说,使伦理学视角定位在…  相似文献   

8.
高毅 《世界环境》2006,(5):78-80
探讨环境问题成因与产业结构失衡原因。意在为二者的综合治理,即生态化产业结构法律制度构建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本文只是从制度路径来探析二者的共同原因。这一路径分析试图找寻到生态环境问题与产业结构失衡的制度根源——“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生态化产业结构法律制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双重失灵”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和产业结构失衡问题,有利于把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促进我国经济新的增长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达浩 《环境导报》2003,(24):47-48
正确处理“抓大事”与“抓好大家关心的事”的关系 所谓环保“大事”就是关系着环境质量全局、事关环境发展方向的事,而“大家关心的事”主要指发生在居民身边的,对其工作、生活和学习有直接影响的污染问题。老百姓关心关注的热点环境问题,有餐饮业的油烟扰民、夜间施工噪音污染扰民等。南京市举报中心近两年环境投诉统计数据表明,随着污染企业陆续迁出主城区,生活污染已成为百姓最为关心的污染问题,这些环境  相似文献   

10.
与“十一五”相比,《规划》着重强调以“切实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原则,加强重点领域环境风险防控,推进环境风险全过程管理。环境污染损害鉴定与恢复赔偿机制的建立正是环境风险全过程管理的必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淮南矿区环境与发展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淮南矿区中长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正负面影响与重大环境问题,提出环境与发展战略和宏观调控对策,达到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双赢”目的。  相似文献   

12.
“十一五”期间,环境服务业发展取得显著进展,环境服务业发展规模逐步壮大,对实现环境保护目标提供了有效的支撑.但依然存在服务水平不高、重视程度不够、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与支撑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十二五”时期,随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崛起,环境服务业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重点就“十二五”环境服务业发展思路与发展的重点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环境服务业发展应紧密结合“十二五”环境保护重点任务,推进重点领域环境服务业发展,以夯实环境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与支撑体系,强化环境服务模式创新等为重点,全面推进环保产业业态转型.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合会”)2013年年会以“面向绿色发展的环境与社会”为主题,聚焦绿色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探讨绿色发展路程中的策略,共享绿色发展的经验,形成了前瞻性、战略性、预警性的相关政策建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并为支持和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路径在此刊载国合会2013年关注问题报告:环境与社会,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邓志敏 《环境保护》2007,(5A):66-6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环境压力也在不断加大。当前,经济与环境发展相悖的问题,已严重地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环境、生存环境、生活环境与生产环境“四生环境”相互包容、共生发展,对促进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浙江省台州市为例,论述了“四生环境”共生理念和重要意义,并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四生环境”共生发展的对策与建议。[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企业的健康发展与环境状况息息相关。一直以来,可口可乐公司通过水资源管理、使用可持续性包装材料、加强能源管理和气候保护等,积极应对一系列公众关注的环境问题。特别是通过“降低水耗增加利用”、“节能减耗持续发展”、“保护自然积极行动”、“关心社群回馈社会”等活动实现了其在中国的环保承诺。  相似文献   

16.
王娅 《环境保护》1993,(5):27-28
“贫穷与环境——摆脱恶性循环”,这是联合国环境署颁布的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在去年召开的有100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曾受到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穷国和富国都一致认为:第三世界的贫困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同时,环境的恶化又导致这些国家更加贫困,如此恶性循环,使发展中国家在环境与发展问题上陷入困境,步履维艰。  相似文献   

17.
“环境与发展”问题 ,是当今世界各国政治家和学者所关心的重大问题。而所谓发展 ,不仅是指经济发展 ,也包括社会发展的内容。所以 ,“环境与发展”问题 ,实质上就是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 ,而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结合和统一 ,就是实现这三者协调发展的基本目标 ,也是抓住了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根本。1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内涵从一般意义上来讲 ,上述三种效益都是人的某些活动(主要是人的生产和消费活动)和通过这些活动所产生的对不同领域(主要是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这三领域)的后果的比较关系。…  相似文献   

18.
近10多年来,国际环境教育的发展早已进入“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新阶段因为国际社会已经一致认识到单纯的环境保护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只有改变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人类才有可能走出环境与发展对立的困境也就是说,环境的可持续性有赖于经济的可持续性和社会的可持续性。把三者结合起来的环境教育,也就是可持续发展教育,才是环境教育正确的发展方向。我国的环境教育应该顺应这一潮流,把“根”从警示宣传和科学知识普及的浅层次牢牢地扎到可持续发展的“深层土壤”中去。当前,在环境教育中如何加强循环经济理念的教育以及教育行…  相似文献   

19.
《沿海环境》2000,(9):18-18
日本正在为走向“循环型经济社会”做准备,使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 和大量废弃”为基本特征的现代经济社会,向以“最优生产、最优消费 和最少废弃”的可持续发展的“循环型经济社会”转变。 现代经济社会的经济开发与环境破坏同步进行的恶性循环,目前已经达到 极限的程度。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1992年,联合国举行了环境与 发展大会,提出要解决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日本在六、七十年代 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曾频频发生破坏环境的事件。日本吸取了这方面的教训,一 直重视环境保护问题。 近年来,日本相继制…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人类的生物性去探索人类发展历史与环境的关系,揭示人类面对的环境问题源于其生物利益最大性。因此,要实现环境文明,应以“道法自然”为人类行为的起点,借鉴“中庸”思想,抑制生物利益最大性,提倡“制衡”思想和“家庭”观念,促进全人类的更广泛的公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