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一、前言本文以尼日利亚为对象,着重论述了由于盲目,过快地发展经济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文章谈到经济发展、工业结构和环境污染的紧密关系,以及象尼日利亚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迅速发展经济过程中环境保护的一些问题和经验.编译此文的目的是针对目前我国乡镇企业发展过猛所带来的区域性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警惕.笔者认为对于发展中国家环境经济问题具有惊人的相同之  相似文献   

2.
贫穷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不是一个能在短期内解决的问题,而由贫穷带来的环境问题又加重了前者,形成恶性循环。然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仍不会因此停顿。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全球化浪潮?如何解决贫困与发展的瓶颈问题?联合国有什么针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方案和措施?就这些话题,记者近日采访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  相似文献   

3.
由于儿童的低水平铅污染可能导致智力伤害,其对于环境和公共健康的意义受到关注。关于铅污染以于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的实际心理影响存在着争论。对于血液中铅含量有中等程度增加的儿童来说,在进行监测、检测和干预的同时,应该考虑后其它社会、文化、人种、经济和发展因素的影响。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于儿童血液铅含量与其它因素之间的关系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而发展中国家(如非洲)却没有。对于非洲,尤其是对于过去和现有的工业  相似文献   

4.
邹晶 《世界环境》2004,(3):26-31
一提起加拿大,首先映八人们脑海的一定是其巨大的国土面积、稀少的人口密度,还有那红白相间十分醒目的枫叶旗。此外,众所周知的是,加拿大有着十分秀美的自然环境,同时也是一个相当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在发展与环保成为众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提升经济速度的“障碍”,特别是目前全球正面临气候变化的困扰时,加拿大的情况又如何呢?近日笔者随中加气候变化合作项目记者考察团(由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组织)对温哥华进行了一  相似文献   

5.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我们要现代化也要天蓝水清。这句话对于公众来说,更多的是一种概念,而对学者来说,如何在发展的经济的同时实现生态现代化,就是一个定量化的研究课题。如何实现这样的目标,这样的目标可以分解为哪些生态指标,中科院现代化研究中心几年来不断追踪现代化这一研究课题,对人与生态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提出了我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保护生态环境的对策,希望这些谋略和建议能够启迪开拓我们的一些工作思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通过论述片面强调行政手段和行政强制机制在环境保护中的不足及对环保环境成本内部化的介绍.阐述了在环境立法中运用市场机制的必要性和意义.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要顾及到对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这是来自发达圆家的前车之鉴.市场机制的运用则提供了一条既能够促进经济良性发展.又能保护环境的绿色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
环境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谋取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环境破坏的日益严重,环境问题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社会现象了,它更和国家经济增长方式、政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基于此种情况,笔者对污染物排放环境治理与经济增长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浅见,希望能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环境评价工作,即:人类从事的社会经济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资源的变化对于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影响的规范化把握,无论是对于经济建设,还是对于环境本身来说都有着其不可撼动的重要作用和地位.而环境评价工作中的公众参与是其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从环境评价工作本身的合理合法性、可执行性,还是从体现其民主性几个方面来说,公众参与对于环境评价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环境评价工作的组成、和重要性两方面,论述了公众参与在环境评价工作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本报告将集中讨论贸易在这一领域可起的关键作用。整个讨论将从发展中国家的观点来考虑问题。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贸易是挣取所需外汇的途径,而外汇将用于当地人民的一般福利。Dr.MartinNoldafe(1993)恰当地阐述了发展中国家的需要。“世界的四分之三地区,其中包括大多数非洲国家尚未实现工业化,如果工业化是产生经济财富所必需遵循的发展道路,这些地区就必须进行工作化,因为没有经济财富,有关国家就不能实施保健、教育、社会服务和基础设施,而这些是对其日益增长的人口提供体面的生活质量所必需的。”发展中国家的环境保护涉及…  相似文献   

10.
美食背后     
李琪 《环境》2009,(6):72-72
中华美食在世界上是享誉盛名的。在国外,有华人的地方就会有中国的餐馆,有中华的美食:在国内,仅从“民以食为天”就可知食对中国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的需求更是越来越大,每逢佳节喜事,大宴亲朋几乎已经摆成为中国人的一种习俗,但是在人们享受美食的背后,有着发人深省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