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议绿色大学的创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率先提出并投入绿色大学建设的是清华大学。1998年5月,经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批准,清华大学开始了“创建绿色大学示范工程的建设,并将该工程建设列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内容,规划到2006年把清华大学初步建成“绿色大学”。此后,国内其他地区的高校纷纷提出或正在建设绿色大学。只是各个地方所提出的绿色大学建设内容、建设目标、建设体系不同,有的着重于校园建设,有的针对大学生环境保护思想;绿色大学建设起步早晚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2.
在国家环保总局对"清华大学创建绿色大学示范工程项目"批复一周年之际,"大学绿色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5月26-28日在清华大学召开。一年来,清华大学抓紧建设第一课堂,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列为全校本科生的公共基础课,将(环境学导论)、(可持续发展引论)分别作为硕士生和博士生的限定性选修课程,并开设自由选修课和讲座,同时在相关课程中开设清洁生产、工业生态学等内容。在第二课堂鼓励本科生、研究生的"绿色教育"课外实践与研究活动。建设绿色教育人才培训中心,对内培训高层次环境科技与公共政策专业人才。对外开展公众绿…  相似文献   

3.
正绿色大学是培育大学生绿色视野的重要平台,探索构建一套融入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理念的绿色大学指标体系,对指导绿色大学创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学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国家提供发展支撑的重要摇篮和基础。绿色大学是培养大学生绿色视野的重要平台,创建绿色大学是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中国"绿色大学"的创建工作依然处于初创阶段,尽管清华大学早在30年前就提出了"绿色大学"建设,并在"绿色大学"理念方面进行了探索,但国家层面的创建指导工作仍是空白。  相似文献   

4.
正本文以日本冈山大学为例,展示大学如何利用可持续发展目标推动绿色发展,并提出外部环境以及内部管理等战略要素对绿色大学建设的重要意义。研究背景绿色大学:背景与研究自2001年,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教育部联合颁布的《2001年—2005年全国环境教育宣传教育纲要》中明确指出"在全国高校逐步开展创建‘绿色大学’活动"以来,以清华大学和同济大学等为代表,中国涌现出一批以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为特色的绿色大学。尤其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生态文  相似文献   

5.
清华大学绿色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华大学于1998年在国内首先提出建设“绿色大学”的理念和目标,时任校长王大中在“清华大学建设‘绿色大学’研讨会”上指出:“我们通过全面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和知识创新中应起的关键作用,结合已有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和政府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我校结合“211工程”建设规划,在一批专家学者长期酝酿及与有关部门领导多次讨论的基础上,集思广益提出了建设“绿色大学”的创意,制定了清华大学建设“绿色大学”规划纲要,计划在“绿色教育”、“...  相似文献   

7.
贵阳市有93个社区,27个社区达到了贵阳市市级生态文明绿色社区创建要求。但是,在建设过程中,各个社区特色仍不突出,建设内容的针对性不明显。通过对贵阳市生态文明绿色社区创建机遇、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调查分析,针对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绿化系统建设、垃圾处理、排污系统及创建实施保障建设进行探索研究,并就存在问题提出了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8.
1996年,国家环保总局和教育部在<全国环境教育行动纲要>中提出创建"绿色学校"以来,全国已有愈四万所中、小学被评为国家、省、市级绿色学校.随着我国加入国际环境基金会(FEE),2007年以来,我国又有200余所学校申请、注册了"国际生态学校"的创建活动.截止目前,全国有30余所学校被国际生态学校中国办公室授予了"生...  相似文献   

9.
绿色大学渗透式建设--以烟台大学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继耶鲁大学召开的“校园地球高峰会议”创作了“绿色校园的蓝图”后,美国Brown大学的“绿色Brown”、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环境议程”、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校园绿色行动”等旨在推动校园内外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进程的单项行动计划也开展起来。1998年清华大学在国内首先提出创  相似文献   

10.
广东增城市职业技术学校创办于1965年,现在是国家级重点职业技术学校.该校在创建绿色学校工作中,始终将开展环境教育和校园环境建设放在首要工作抓紧抓好,并取得了明显成效.2004年该校被评为广州市"绿色学校".2005年被评为增城市"安全文明示范校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