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入21世纪以来,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 EDCs)逐渐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为系统梳理EDCs领域文章的知识结构与研究脉络,探究EDCs的研究热点与未来趋势,以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CNKI)与Web of Science (WoS)数据库中关于EDCs的文章为原始数据,分别检索到1 952与11 646篇相关文章,检索截止日期为2021年6月25日.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使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分析文章的关键词、来源期刊、学科领域、国家机构和引用文献等,结果表明:①国际上对EDCs的研究已有近30年的历史,大致可分为早期探索(1991—2000年)、深入研究(2001—2011年)和扩展研究(2012—2021年)3个阶段,其研究热度与每年发文量均呈稳定增长趋势. ②EDCs的环境行为与毒理效应机制是国内外研究的焦点,尤其是双酚A类似物和苯甲酸酯类物质. ③美国和中国发表的EDCs相关文章较多,发文量分别为2 483和1 822篇. 关注EDCs研究的国家以欧美地区的发达国家为主;中国科学院大学与美国环境保护局为发表相关文章较多的机构,发文量分别为319和222篇. ④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是发文量最多的期刊,“环境科学”与“毒理学”是发文量最多的学科领域. 研究显示,国内外在EDCs领域的研究脉络大致相同,主要集中在双酚A、壬基酚等EDCs的毒性效应、机制以及环境检测领域,未来还应加强EDCs复合暴露及毒性修复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水环境中抗生素污染特征及发展趋势,基于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2000—2020年发表的水环境中抗生素污染研究的相关文献信息,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发文量、引用频次、作者、发文国家、研究机构、发文期刊、关键词等进行分析,解析近20年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建议。结果表明:2000—2020年共发表水环境中抗生素污染研究相关文献3 312篇,年发文量呈上升趋势;文献涉及全球108个国家,其中中国发文量为1 208篇,占总发文量的36.46%;antibiotic resistance(抗生素抗性)、diversity(多样性)、drinking water(饮用水)是中介中心性较高的关键词,也是抗生素污染研究的核心内容;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和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是该领域文献的主要期刊载体;抗性基因对水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抗性基因在食物链中的富集迁移特征等为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锑对农作物影响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了1991~2021年该领域的文献,利用文献计量学软件CiteSpace对年发文量、发文国家/地区、研究机构以及关键词共现网络、突显关键词、文献共被引网络和关键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并总结了未来研究发展趋势.结果显示:1991~2021年,本研究领域发文量整体呈快速增长模式,中国、美国、巴西、印度、意大利、西班牙等发文量较多,是推动该领域发展的主要国家.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是全球发文数量排名前10的中国研究机构,占总发文量的10.5%.基于关键词共现网络及突显词分析,锑对农作物的影响研究从主要考虑农作物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发展到考虑土壤、作物、水体、沉积物等环境中锑的迁移转化机制研究,土壤微生物群落活性的响应机理以及锑对人类健康的风险评价研究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4.
铁载体是地下生物驱动过程的重要参与者,为全面了解铁载体的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利用知识图谱工具VOSviewer、CiteSpace与HistCite对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1980—2021年发文的数量与学科分布、主要国家(地区)与机构、主要发文期刊与研究学者、研究现状及其变化趋势等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1)近40年铁载体研究的发文量整体呈持续增长趋势,2010年后中国中英文发文量均明显增多,成为WOS数据库中该领域发文量排名第4的国家.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英文发文量排名靠前的学科,而生物学、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是中文发文量较多的学科.国外机构间关于铁载体研究的合作较为紧密,我国与国外机构的合作整体上有待加强.铁载体研究发文的主要中英文期刊有微生物学通报、Journal of Bacteriology、Biometals等,Budzikiewicz H、Haas H和张福锁等分别是WOS和CNKI数据库中该领域发文较多的研究学者.(2)关键词聚类网络主要可分为铁载体的配位化学、生物合成机制及其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3类...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淡水中微塑料的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以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为数据源,使用Citespace和VOSviewer文献计量工具,对2010—2023年淡水中微塑料领域的发文量、作者、国家/机构及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在发文量、作者和国家/机构等方面占据重要地位;关键词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为“微塑料的取样、预处理和表征”、“微塑料在淡水环境中的污染、丰度及分布”、“微塑料的生物毒性”及“微塑料的来源”4个方面,并结合相关关键词对各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综述.关键词突现和相关文献综述分析显示,微塑料研究趋势概括为“微塑料与COVID-19”、“污水处理厂中微塑料研究”及“微塑料对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未来的研究应重点集中在淡水环境微塑料的检测标准建立、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中微塑料与新兴污染物的相互作用及生态风险、COVID-19背景下微塑料与药物残留的污染问题、微塑料对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王娅  张燕 《环保科技》2024,(1):59-64
以CNKI数据库2002-2021年土壤镉污染研究文献为样本,利用CiteSpace文献可视化软件对其进行数据挖掘和定量分析,借助统计及文献计量学知识,统计并绘制有关国内土壤镉污染研究文献的发文数量、主要发文机构、发文作者、载文期刊和关键词情况,研究了20年来土壤镉污染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研究表明,我国土壤镉污染研究经历了萌芽起步、平稳上升和井喷上升3个主要阶段,载文量最多的期刊为《农业环境科学学报》,该领域的代表性学者为中国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的徐应明,且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为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目前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镉的迁移转化、钝化剂、镉污染土壤修复等方面。该研究有助于了解国内土壤镉污染研究现状及进展,为后续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沉积物微塑料的研究现状、热点和未来发展趋势,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和CNKI(中国知网)的文献资料为数据源,利用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工具,从年发文量、作者群体、发文机构、关键词聚类及突现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微塑料的相关研究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且以外文文献快速增长为主要特征。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力,发文量位居首位,且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及华东师范大学的发文量位列前3;作者群体呈多而分散的特点,发文量最高的作者来自中国科学院。关键词聚类分析和突现词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沉积物微塑料研究主要集中于海洋沉积物中微塑料的量化方法、微塑料的生物摄入与富集等方面,而淡水沉积物中微塑料的统一定量分析方法、微塑料对生物的毒性效应及其与典型污染物的复合毒性效应等将是该研究领域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和热点。  相似文献   

8.
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对锑生态环境风险和水质基准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通过检索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2000—2022年的相关文献,分析文献数量、作者、机构、期刊、关键词等指标,并采用共现分析、聚类分析和关键词演化分析来揭示研究热点和前沿。结果表明:锑生态环境风险和水质基准研究领域文献数量自2000年以来呈逐年增多的趋势,中国和美国的科学家贡献最多。其研究点主要集中在锑污染的来源、传输、转化、生态效应等方面。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锑在环境中的分布特征和健康风险是当前研究的热门方向,而锑在土壤、水体和大气中的分布与迁移成为研究的重要问题。关键词演化分析发现,锑污染物的检测与监测、锑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锑的生物富集与转移、锑的迁移转化与去除技术等逐渐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锑生态环境风险和水质基准研究领域的发展动态和趋势,为锑的科学利用与管理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二种国际环境伦理学主要期刊发表的论文(2000-2019年)为样本数据,借助CiteSpaceV软件,通过文献计量、关键词聚类分析、知识图谱、文献内容分析等多种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展示近二十年来国际环境伦理学研究的特征、热点及走向.经研究发现:目前国际环境伦理学表征出注重与实践相...  相似文献   

10.
为掌握我国安全风险预警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基于2003—2016年CNKI数据库国内学者发表的374篇文献,应用文献计量法以EXCEL软件为工具,从文献的发表年份、发文作者、来源期刊、研究机构和关键词5个维度分析其特征,得出近年来我国安全风险预警研究的热点。结果表明:我国安全风险预警研究起步于2003年,主要呈现作者较多、核心作者少、发文量低、研究不够深入的特点;发文作者和研究机构分析显示,当前我国该领域研究的主要研究机构是高等院校;关键词分析显示,该领域研究热点涉及预警方法、预警指标确定方法、风险识别、风险管理等,且主要是针对煤矿安全、施工安全、建筑安全等行业进行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城市空间形态与碳排放的关系是低碳城市建设的理论依据。基于WOS和CNKI数据库,采用CiteSpace软件对1991—2022年城市空间形态与碳排放的关系进行了综述。从发文趋势、合作网络、突现词探测、关键词分析等角度,分析了该领域的发展动态、研究热点,并通过关键词聚类对文献相关内容进行综合解析。结果表明:(1)1991—2022年该领域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在国际重要事件节点上,发文量有大幅上升。(2)中国是该领域发文最多的国家,发文量达34.03%,美国发文中心性最高,为0.48,且国家、机构合作紧密。(3)关键词共现表明探究城市形态对碳排放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突现词探测表明研究重心逐渐从与交通碳排放相关的城市空气质量转移到与城市形态和碳排放有关的内容上来。(4)从关键词聚类标签来看,国内外将城市碳排放测算作为重中之重,并通过指标量化城市空间形态分析城市形态对碳排放的驱动作用;通过建立模型定量探讨城市空间形态与碳排放的关系是未来的研究趋势。未来应编制规范的城市层面碳排放清单以提高测算精度、拓宽城市形态与碳排放关系的研究尺度、深入挖掘三维城市空间形态与碳排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以环境损害赔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CNKI(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英文文献的梳理,对国内外环境损害赔偿文献年代分布、文献的机构、期刊分布与研究热点趋势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国内外环境损害赔偿的发文量呈显著上升趋势且国外研究时间较早;文献发表机构主要集中在中国和美国,其中英文文献主要集中在环境管理、生态经济、污染效应、政策实施等研究领域,中文文献则更注重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法律制度构建和责任保险制度的实施;近几年,随着区域性环境污染的逐渐增多,跨界环境污染损害赔偿以及系统、完善的制度建设、保障实施的机制构建等会成为未来学界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碳中和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对于全球气候治理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国内外学者对碳中和的研究也在持续进行。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的SCI-E与SSCI网络数据库进行检索,利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1991—2021年碳中和研究相关论文进行数据分析与挖掘。结果表明:1991—2021年碳中和研究领域的发文量呈现显著上升趋势,研究主要集中在自然科学领域,发文量排名前3的期刊分别是Sustainability、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和Applied Energy;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资助该领域459篇研究论文,远高于其他国家的相关机构;研究的中坚力量集中在美国和英国,其论文篇均被引频次分别为51.24、43.21次,远高于中国(16.91次);目前碳中和的相关研究可以概括为碳中和技术与碳中和政策两大方面,而生物质、氢能源、碳捕集和封存等将会成为未来实现碳中和的关键性技术和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对SCIE数据库中1988—2017年收录的以"电渗析"为主题的4 115篇文献进行了检索与计量分析,研究了文献的成长趋势、学科及期刊分布、主要研究机构、地域分布及国际合作和关键词。结果表明:近三十年来,电渗析技术研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年发表文献量由1988年的36篇增至401篇;研究文献共涉及170个学科领域,主要发表在以《脱盐》、《膜科学杂志》为代表的4种核心区期刊;文献的研究机构主要为学术院校和科研机构;发表电渗析技术研究文献的国家/地区由1988年的10个增至2017年的56个,国际间合作日益密切;通过关键词分析,电渗析技术主要研究方向为离子交换膜、电渗析过程、工艺创新和技术应用等,"离子交换膜"、"脱盐"等一直是近三十年来电渗析技术研究的重点,"反向电渗析技术"在2007年之后逐渐发展成为该领域新的研究热点。电渗析技术研究现状的明确,可为其今后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徐德生  杨可  段玮 《环境工程》2022,40(1):207-215
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SCIE)数据库文献,运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1991-2021年钢铁行业碳排放相关文献的发文机构、作者、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探析其研究特征及发展脉络,以期为中国未来的钢铁行业碳排放研究及实践提供参考.研究表明:1)以中、美、英、日等国为核心的科研力量为该领域...  相似文献   

16.
<正>国内外公开发行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核心库)·ISTIC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环境工程》创刊于1982年,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主管,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工程分会主办,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环境科学类期刊,以工程科技创新、服务工程应用为宗旨,已发展成为本领域科技发展的重要展示和促进平台。期刊定位随着“环境工程”内涵的不断丰富而延伸。目前期刊主要围绕环境工程科学、环境工程技术、环境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三个方面进行选题策划、热点组织和内容建设,报道内容涵盖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控制、固废处理与资源化、环境生态工程、  相似文献   

17.
基于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的SCIE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91—2015年全球发表的10 437篇脱硫领域研究的SCI文献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并从文献数量的增长趋势、中美文献的对比、文献的期刊分布、文献的地区分布及国际合作、文献的研究机构、文献的高被引论文和文献的关键词角度,分析了脱硫科研领域的研究现状并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近25年来全球脱硫领域的研究发展迅速,发表的脱硫主题SCI文献的数量快速稳定地增长;25年间,美国脱硫领域研究的SCI文献的数量基本保持不变,而中国21世纪以来发表的脱硫主题SCI文献的数量飞速增长,且SO2年均排放总量呈下降趋势;10 437篇脱硫领域研究文献发表在1 141种期刊上,主要涉及能源、燃料和化学等领域;参与脱硫领域研究的地区分布呈现出扩大化趋势,主要位于北美、西欧、东亚和南亚4个区域;脱硫领域的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中国高校和科研院所,中国对脱硫领域的投入力度稳居世界前列,发表的脱硫领域研究的SCI文献数量位居世界第一,但论文的质量仍有待提高;通过文献的关键词和高被引论文分析,预测机动车石油燃料脱硫、催化剂脱硫和深度脱硫是脱硫领域未来的研究热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18.
纤维素类物质作为一种可再生生物质能源,对于解决世界能源紧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因而纤维素类物质降解技术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从文献计量角度定量分析纤维素降解物质研究趋势。数据来源于Web of Science中Science Citation Index-Expended,对1992-2009年间该库收录的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近几年,纤维素降解领域发文量显著增长。统计时间范围内,美国发文量居榜首。研究机构中,日本东京大学发文量位列第一;环境工程领域中影响因子较高的期刊《Bioresource Technology》对该领域的发文量较大。环境、生物及相关的能源学科和材料、医学学科是纤维素降解的主流领域。涉及的学术领域刊主要有《Biotechnology&Applied Microbiology》、《Polymer Science》、《Biochemistry&Molecular Biology》。此外,关键词分析结果表明:生物量、生物降解、热解、发酵、酶解等研究方向在近18年内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9.
正环境保护部主管和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办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原《环境科学动态》,CC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于1976年创刊,现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期刊"。我刊定位为"国家级政策指导性学术期刊",依据从环境保护的视角报道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办刊宗旨,  相似文献   

20.
土壤生物修复技术因其成本低、不易造成二次污染,已成为世界各国研究的热点。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土壤生物修复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对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2000—2019年收录的有关土壤生物修复的25174篇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在该领域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成为发文量最高的国家(3680篇),发文机构中中国科学院占据发文量榜首,且被引次数最多。Chemosphere是该领域发文量最多的期刊(963篇),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期刊近几年发展最为迅速;土壤生物修复的最新研究热点集中在微生物群落、基因测序、代谢途径分析以及新材料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