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通过介绍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后发生的种种变化,阐述了区域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给秦皇岛经济开发区带来的巨大变化。开展区域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好处主要体现在:提高了区域竞争力和招商引资的条件;有利于实现区域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了区内企业部分管理水平的提高;增强了全区员工的环境意识;对企业环境管理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当前的长三角区域环境治理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其治理成本过高且难以达到持久改善的效果。长三角环境污染的根源在于投资驱动型增长导致的结构性污染锁定,以及低端经济导致的能源升级障碍。因此,环境治理应着眼于区域增长方式转型和环境与发展关系的优化,关键问题在于如何改变经济增长的推动方式与路径依赖,如何在新常态经济格局下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及如何协调好不同行政区划之间的利益冲突。当前长三角区域需建立区域一体化的环境协同治理机制,推进能源升级与产业去重化进程,促进地区间错位发展与联动发展,以新型城镇化调动新的增长潜力,结合智慧城市建设转变公共服务供给方式,优化城市布局。  相似文献   

3.
针对城市化进程加快引发的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指出了加快污染防治设施社会化运营的必要性,并从污染治理设施的种类、污染治理设施的社会化运营分析和运作模式三方面论述了如何进行污染治理设施的社会化运营,从经济发展、污染防治设施运行、引入竞争机制等方面概述了污染防治设施社会化运营对区域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随着 2000年年底所有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期限的日益临近,经过各级政府、环保部门、污染企业等多方面的努力,已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提前实现了达标排放。如何继续抓好这些企业的环保工作,巩固已经取得的成绩,这是环保部门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继续加大环保宣传力度,使企业始终绷紧环保这根弦   在达标排放的过程中,环保部门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各种手段展开了强大的宣传攻势,唤起了广大民众的环保意识,“企业不消灭污染,污染将消灭企业”,“加强环境保护,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犯罪”等观点已被广大群众所认识…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尤其是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保护农业生态环境,防治乡镇企业污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特别是198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乡镇、街道企业环境管理的规定》以来,各级政府及乡镇企业主管部门逐渐  相似文献   

6.
污染权交易市场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改革进一步加深,环境保护与发展经济这两道严峻的课题一同摆在了企业的面前。在这种情况下,考虑、酝酿、设计“环境污染权交易市场”的模式已迫在眉睫。中国的现实国情决定了我国的“污染权交易市场”既不能像西方国家那样是纯粹的交易市场,也不能像过去中国那样单独地征收排污费。而应当是污染机交易和征收环境税(其主要用途与排污费的用途一致)有机结合的市场。国家根据污染权价格的波动,适当地调整环境税的税率,并对污染的防治提出相应的措施;企业根据污染权价格的涨跌和环境税率的变化,兼…  相似文献   

7.
我国加入WTO对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将产生深远影响,对海南环境保护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要充分认识入世后对海南环境保护和管理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影响,采取主动的对策和措施积极应对;要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要正确运用绿色壁垒,争取经济与环保双赢,加强监管,防止污染转嫁;要在发展产业方面积极采用国际环境标准,提高海南产品和企业竞争能力;要加强立法和加快环境标准制定,提高入世环境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平遥县城及周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为依据,采用具有全局优化的遗传算法(GA)对平遥县及周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污染现状进行评价。用大气污染危害指数的普适公式和参数优化后的污染危害指数公式确定污染危害指数的取值范围与评价级别之间的对应关系,由此得出较符合平遥县及周边区域实际的评价结果,同时针对具体情况对此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行动网络牵头发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数和指示板报告,对中国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状况进行了分析,认为尽管中国的SDG指数在全球整体排名中呈逐步上升趋势,但生态环境相关指标总体依然面临严峻挑战:中国与生态环境相关的目标评级偏低;SDG指数和指示板报告采用的评价指标与中国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关联性不强;中国的统计数据难以满足测量2030年议程的数据需求等。为实现联合国倡议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国应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高环境治理水平,加快建立中国本土化评估指标体系,形成SDGs指标年度报告制,建立SDGs实施机制,建立与2030年议程相适应的统计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对周围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在城市老的噪声污染源尚未得到完全控制的情况下,新的噪声污染源又不断增加,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与纠纷与日俱增。创造一个良好的城市生活声环境已成为广大市民的强烈呼声和迫切需要。我们衡阳市为了改善城市声环境质量,认真履行《环保法》赋予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这一重要职责,把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的划分(以下简称“噪声区划”)作为突破口。早在1985年底,我市就开展了…  相似文献   

11.
环境统计是环境保护的基础工作和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统计工作,就能摸清区域内的排污状况、污染情况、环境容量等,为区域环境与经济和谐发展提供基础台账。当前的环境统计工作仍存在着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环境管理》1995,(3):42-44
吉林省三岔子林业局位于长白山西麓,是一个建局比较早的老局.是以木材生产为主的木材加工、林产工业、综合利用、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大型森工企业。现经营面积为24.1万公顷,全局职工两万余人、全年工业总产值15568万元,已晋升为国家二级企业。在目前林业行业经营不景气的情况下,仍年_〔缴国家利税1929.5万元。十几年来,三岔子林业局积极开展污染防治工作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走出了一条清洁生产的路子,实现了防治污染与企业经济协调发展。具体作法是:一、认清形势,加强领导,落实资金,是防治工业…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资源过度消耗与环境恶化成为中国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虽然现有研究从多方面探究了环境污染的治理机制,但对政府推动型城镇化这一重要的宏观政策的关注不足。本文以中国工业企业为研究样本,利用撤县设区改革的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考察政府推动型城镇化对企业污染排放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撤县设区改革显著地减少了原县辖区内企业的污染排放量,即政府推动型城镇化对企业污染排放具有“治理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撤县设区改革对企业污染排放的“治理效应”来源于主动推动型撤县设区而非被动实施型撤县设区;相比于在非重污染行业的企业以及隶属于县级以上的企业中,撤县设区改革对企业污染排放的“治理效应”在重污染行业的企业以及隶属于县级以下的企业中更强。影响机制分析发现,撤县设区改革后,原县级政府的财政收入显著下降、基础建设性财政支出显著减少而民生性财政支出显著增加,说明撤县设区后,原县级政府财政收入的经济激励弱化,财政支出目标亦从基础设施建设转变为提供公共服务,从而有助于治理企业污染排放问题。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氮肥厂是一家年产4万吨合成氨的化工企业.该企业过去是常德市的环境污染大户。年排放工业废水556.5万吨.废气1330万立方米,固体废物1.4万吨。近几年来,他们坚持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之路、在治理污染.综合利用“三废”上大作文章‘先后投资535.3万元.完成重点环境污染治理项目8个.逐步甩掉了污染大户的帽子,步入清洁文明工厂之列。连续6年被评为市环保先进企业。作为一个化工企业.他们是如何甩掉污染大户帽子的呢?其成功的做法是;管住源头,花大力气开展“三废’除合利用;舍得投入,全面治理环境污染‘重…  相似文献   

15.
区域污染源的管理和治理既涉及到广域的地理空间实体又涉及到众多相关的环境因素。改善区域环境质量需要高效适用的空间分析技术,统计分析与GIS平台有效集成是解决区域环境各类问题的突破口和发展趋势。本论文及其工作构建了基于GIS的区域污染源统计分析系统,并在平台基础上以北京市某区域的环境污染分析为例,对该区域的主要污染因子与相关变量进行了尝试性的分析评价。为区域环境管理及环境质量改善打造了高效的数字化管理平台与可借鉴的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6.
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管理的合作机制与政策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区域环境管理与合作有助于从区域的角度出发解决由于跨界污染引发的利益冲突和纠纷;同时由于有效的区域管理和合作有可能基于区域间污染治理成本的差异,制定最小成本的污染防治战略,可以因此推动整个区域的协调发展。2010年以来,中国大气污染防治已经开始向区域管理转化,并开始步入跨地区合作的新阶段。但这种转型,尚缺乏有效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手段的支撑。已有的区域环境管理合作实践所存在的诸多不足和障碍主要源于缺乏不同主体进行有效合作的激励机制,一方面由于各地区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地方环境保护意识等方面存在差异,往往很难促成真正的整合管理与合作;另一方面体现在相应的责任-利益协调机制缺失,致使跨地区合作难以常规化和长效化。因此,构建合理的区域大气环境管理与合作机制至关重要。本文分析和讨论了区域环境管理与合作中的关键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区域环境管理与合作机制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7.
可持续发展与区域环境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区域环境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介绍了可持续发展与传统发展模式的不同之处,并对如何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区域环境规划的各个阶段中,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国家非常重视环境影响评价。l97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就明确将环境影响评价规定为必须遵守的制度。之后,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联合颁布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规定:“凡从事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都必须执付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制度”。目前,全国大中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近100%,项目环评在控制项目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上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在协调区域经济与环境持续发展方尚则存在严重不足。而区域环境…  相似文献   

19.
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共同推动下,大量污染密集型企业从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迁移。中西部地区如何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迁移企业的环境行为改善成为问题的关键。本文以江西省G市H电源公司为案例,研究迁移企业环境行为改善的阶段特征,分析各利益相关者的相互作用以及企业响应,探讨促进企业环境行为改善的驱动机制。研究发现,迁移企业的环境行为优化和环境绩效提高不是自发的,是各利益相关者多次博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严格的环境规制和民众环保意识的提高是重要的推动因素;地方政府具有执行环境规制和追求经济增长的双重角色,使迁移企业环境行为的改善进程更加复杂,污染密集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新的思路。在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试图探索中西部地区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路径,为实现中国经济的绿色转型和升级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大庆油田为例,通过在区域环境安全信息管理与建筑物环境安全信息管理系统中采用环境地理信息系统(EGIS),构建大庆油田环境地理信息系统(DOFESIMS),并阐述了其技术结构、数学模型、功能及功能扩展,为区域环境安全信息管理的规划与实现提供科学依据。在实现对油田环境有效管理的基础上,对大庆油田污染物排放进行了预测与分析,并将结果进行空间可视化展示,以此证明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可有效解决区域环境安全的信息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