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选择透过性材料在生化防护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面临着有毒化学品和生物制剂的威胁。多年来,生化防护服广泛应用于工业、医学和军事,性能也在不断发展。过去的防护服材料主要是隔绝式材料和活性炭复合透气织物。隔绝式防护材料虽然能提供良好的防护性能,但是它制成的防护服笨重、不透气、穿着不舒适、限制肢体活动,  相似文献   

2.
3.
4.
5.
6.
防护服装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综述了防护服装的需求和分类,分析了防护服装的组成部件和面料层次设计,以阻燃隔热防护服中常用功能材料为例详细分析了纤维性能。并论述了未来防护服装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8.
高分子膜在防护服防水透湿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 前言 防水性和透湿性是防护服用性能中性质相反而又紧密联系的两个重要指标。单纯对织物进行防水处理是很容易的,例如,对织物进行橡胶或树脂涂层,防水效果极佳,但透湿性很差,穿着有湿闷感。如何既保证织物的防水性又使织物具有透湿性,科研工作者经过长期努力,开发了一系列具有防水透湿性的高分子薄膜,采用涂层或层压的办法复台到织物上,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服装人体工效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服装-环境”系统.它从适合人体要求的角度出发,对服装设计与制造提出要求.使其最大限度地适台人体的需要,达到舒适卫生的最佳状态。由于防护服装以适合特定工作环境(或空间)并对穿用者提供特定保护为目的.因此.在职业防护服装的设计活动中,“3P”原则构成它的特定内容:“处境”(phce).以人所  相似文献   

10.
热防护服是热环境下人体安全防护的主要装备,其标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对热环境下的人体安全防护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国外对热防护服相关的技术标准予以充分重视,以性能测试技术方法为主体,建立了较为科学、完善的标准,并体现出新的发展趋势.通过对国外热防护服技术标准的调研,总结性能测试标准的共性内容,包括主要性能测试方法、实验设备、实验步骤、烧伤评估、人体模型和测试报告等.整套防护服装的性能测试技术及标准是研究的重点,出汗暖体假人将在防护服装性能测试领域被更为广泛的应用.最后,提出我国研制热防护服性能测试技术标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防护服装的全面评价通常涉及安全性、工效学特性等多个方面。在常用高、低温防护服隔热性能研究基础上,对服装的舒适性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为高低温防护服的选用和设计改进等提供依据。本研究应用热平板仪、人工气候室等研究设备以及真人着装实验,对高低温作业典型工种常用的耐高温防护服和低温防护服的舒适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类型高、低温防护服的透气性、透湿性、着装压力、肢体活动角度等均表现出一定差异,防护服的面料、结构和工艺等均影响到其整体舒适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解析化学防护服防护性能的重要指标--穿透性和渗透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我国不断发生各种化学品泄漏事件,如氯气车间爆炸事件,以及危险品运输过程中因交通意外而发生的泄漏事件,设计开发出更科学、可靠的防护服产品使之在突发事件中能够保护现场人员以及应急处置人员的安全,成为安全工程师以及许多技术人员共同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为评价常用类型高、低温防护服的防护性能,本研究应用热平板仪、人工气候室和暖体假人等研究设备,对高低温作业典型工种常用的耐高温防护服和低温防护服的隔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类型高、低温防护服的服装面料、服装整体的隔热性表现出一定差异,模拟环境下的着装生理学测试结果也存在不同,防护服的面料、结构和工艺等均影响到其整体隔热性能。防护服装的全面评价通常涉及安全性、工效学特性等多个方面,有必要从服装的舒适性、工效学特性等方面进一步研究,并开展大规模的现场人体穿着实验,从而为高低温防护服的选用和设计改进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Phase-change materials (PCM) can be used to reduce thermal stress and improve thermal comfort for workers wearing protective clothing.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CM in protective clothing used in simulated work situations. We hypothesized that it would be possible to optimize cooling performance with a design that focuses on careful positioning of PCM, minimizing total insulation and facilitating moisture transport. Thermal stress and thermal comfort were estimated through measurement of body heat production, body temperatures, sweat production, relative humidity in clothing and subjective ratings of thermal comfort, thermal sensitivity and perception of wetness.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using 2 types of PCM, the crystalline dehydrate of sodium sulphate and microcapsules in fabrics. The results of 1 field and 2 laboratory experimental series were conclusive in that reduced thermal stress and improved thermal comfort were related to the amount and distribution of PCM, reduced sweat production and adequate transport of moisture.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不同温度条件对化学防护服(CPC)气密性的影响,以3种不同材质(聚乙烯、丙烯、氯化丁基橡胶)的化学防护服为研究对象,利用气密性测试仪和环境实验舱,在10~66 ℃温度条件下处理2 h后,分析环境温度对3种化学防护服样品气密性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环境工况处理后化学防护服气密性能在10~25 ℃段上升,在25~50 ℃段下降;聚乙烯材质化学防护服失效温度为66 ℃,其他2种材质的服装失效温度为50 ℃。研究可为防护装备环境适应性测试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为开发高性能防护服以提升救援效率,基于人体试验,测量受试者穿戴灭火防护服、半封闭防化服、全封闭防化服以及基础服装(对照组)时静态条件下左右手握力值、疲劳度(RPE)和活动受限程度,通过方差分析、接受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图、相关性分析进行定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灭火防护服对消防员工效性能影响大于防化服,灭火防护服较对照组握力减小32%、RPE增大54%、活动受限程度增大35倍,且RPE和活动受限程度均与握力呈显著负相关(p<0.001)。研究结果可为消防员个体防护服装设计、测试、性能提升等提供理论支撑,也可为消防员生命安全保障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7.
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在工作、生活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威胁。如物理因素(高温、低温、风、雨、水、火、粉尘、静电、放射源等)、化学因素(毒剂、油污、酸、碱等)和生物因素(昆虫、细菌、病毒等)。为了抵御这种威胁,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人们运用了各种防护装备,防护服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它能有效地保护作业人员现场作业免受环境中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的伤害。但是传统的工作服无论是从性能还是款式上均不能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相变调温防护服的阻燃性能,以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系统开展阻燃型相变微胶囊涂层织物的制备与阻燃性能研究。选取2种相变温度的相变微胶囊、2种阻燃基布,利用干法涂层工艺制备相变微胶囊涂层织物;选取2种阻燃剂,以45%和75%的比例涂覆在相变微胶囊涂层的表面,制成16种阻燃型相变微胶囊涂层织物。基于锥形量热仪进行涂层织物阻燃性能测试,分析阻燃剂对涂层织物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进行阻燃整理的涂层织物相比,有机硅阻燃剂涂层织物的总热释放量平均下降42.22%,磷氮型阻燃剂涂层织物的总热释放量平均下降25.07%,并且随着阻燃剂含量的增加,总热释放量呈下降趋势。另外,有机硅型阻燃剂明显降低了热释放速率与总热释放量,而磷氮型阻燃剂有效地延长了织物开始释放热量的时间和热释放速率达到峰值的时间。因此,2种阻燃剂从不同角度优化了相变微胶囊涂层织物的阻燃性能,提高了相变调温防护服的使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国内外工业化学防护服标准体系的对比分析,归纳了欧美对工业用化学防护服性能控制的不同出发点,检测检验依据的标准,以及严格防护、严格评估的共同点,提出我国工业用化学防护服无产品控制标准、检测检验方法和设备落后,劳动者防护、产品生产、检测检验、监督管理无标准可依的事实,提出在工业用化学防护服方面迫切需要进行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