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业教育的基本问题是人与职业的关系问题。新形势下,产业转型升级、高职诉求上移、学历层次提升迫切要求举办本科层次高职教育。高职与普通本科"3+2"人才分段培养模式的实施突破了专科层次局限,完善了职业教育层次,为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提供了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寿光市职业教育现代职教体系初具规模,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在校企合作方面,我市职业教育坚持"瞄准市场需求,优化资源配置,加强校企合作,引领专业发展"的工作方针,形成了校企合作的"五共模式",即共同办学、共建基地、共享资源、共育人才、共同研发。  相似文献   

3.
<正>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生教育集团董事长李学春在教育界别联组会上,针对近日20多所优质民办高职升格为本科院校的事放了一炮:"盲目追求本科的做法很有可能导致这批高职丢了职教优势,与现在国家的导向极不相符!"李学春说,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一直是"一条腿长,一条腿短",职业教育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国家、社会的需求。"现在,国家要汇聚全社会之力,向职业教育聚集,大力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了保住原本就很少的职教力量,有关部门三  相似文献   

4.
<正>一、进一步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江苏以课程衔接为根本、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积极探索贯通学制、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新模式、新机制。2012年全省开始组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项目,实行联合招生、分段培养。通过接续专业、连续学制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模式包括:中职与高职"3+3"分段培养;中职与应用型本科"3+4"分段培养;高职与应用型本科的"3+2"分段培养;高职独立承担的与应用型本科联合培养等。省财政每年投入2000万元开展项目对应的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研究。到2015年,所有试点项目均建立起衔接的课程体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企业视野中的利益诉求和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中利益不一致问题的成因分析,立足企业视角,提出应从加强政府的顶层设计和行业内部合作、探索"双入"校企合作模式、构建面向企业的终身职业培训体系等三方面提升职业教育对企业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6.
职业教育与产业都是社会再生产链条中的一个部门,各自承担不同的社会职责和功能,又相互协作,共同推动社会再生产协调有序发展。产教融合就是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合作,是职业院校为提高其人才培养质量而与行业企业开展的深度合作,其具体内容包括专业与产业对接、学校与企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产教融合不同于一般的产业融合。它不会让职业教育与其他产业融为一体,也不会产生新的产业,它只是职业教育与产业相互渗透、相互支持,是一种深度合作。这种合作从理论上有两条实现途径,一是要素整合,二是契约合作。: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分析吐鲁番地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概况、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和地区职业教育现状,阐述了制约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突出问题和原因,提出了优化职业教育结构、深化校企合作体制、改革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等六点建议,以推进吐鲁番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校企合作共同培养适合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如何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研究的中心课题。本文以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为参照系,围绕准入、起薪、标准、考证、整合、培训等6个关键词对我国职业教育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具体路径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4,(3):136-138
民办应用型本科培养专业人才的关键是实施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环节也是提高民办教育质量的一个切入点和突破口。民办应用型本科以实践教学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而实践课程设置、实验室建设和校企合作及师资建设则是构建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制胜法宝。  相似文献   

10.
<正>记者11日从江苏省教育厅获悉,江苏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今年开展422个试点项目,计划招收22055人,约有三成中职毕业生可升学继续深造。试点覆盖多种培养模式,构建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学制框架。2014年共制定5种培养模式,包括中职与高职"3+3"分段培养,共204个试点项目;中职与应用型本科教育"3+4"分段培养94项;高职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3+2"分段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