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全》2005,26(2):49-49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社区安全是生产安全、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基石。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和改革的不断深化,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社区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直接利益,关 系到社区和政府的形象,同时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社区建 设工作必须重点考虑安全方面的建设,只有安全,才能够安定;只有安全,才能够和谐。 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范围内重点推广的"安全社区"建设项目,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2.
冯铁成 《安全》2007,28(6):68-69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为人们集中生活的主要场所--社区是组成现代城市的基本社会群众组织,是构成社会的细胞,社区的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和整个社会的稳定与繁荣.社区安全包括交通、家居、学校的安全等,涉及社区内每个人.因此,搞好社区安全建设及应对,是强化社区基础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社区工作的重中之重,事关社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区稳定.近年来社区内发生的危及安全的事件和刑事案件居高不下,严重影响和制约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南通市通州区安监局在促进全区安全社区创建过程中,紧紧同绕人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将安全宣传教育的触点向社区、村居延伸。利用好礼区、村居基层平台,向社区居民和农村村民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做到村居干部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知识培训率达到100%.社区居民和农村村民安全生产参与率、知晓率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4.
陈欣 《安全》2010,31(5):44-45
安全是和谐的基础,社区是社会的细胞,在安全社区建设中,北京市西城区卫生局注重以服务求发展,坚持以"安全、健康、和谐"的理念为指导,着重强化理念、以点带面、项目引领、持续改进,以社区居民伤害监测工作为切入点,逐步提高安全社区内涵。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人口向城市的不断涌入,近年来,城市居民火灾也趋多发现象。据统计,2002年江苏省城乡居民住宅的火灾共2431起,伤亡221人,直接财产损失756.4万元,火灾起数、伤亡人数分别占火灾总数的40.2%、53.1%,居各类场所之首。这些火灾的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是城市社区居民消防组织网络缺乏,  相似文献   

6.
美国把每年6月份作为国家安全月,成为帮助美国人防止在道路、家庭、社区和工作场所发生伤害事故的一个月。美国国家安全月的主题是:知识、行动,贡献和社区安全。反映了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在安全方面90年的历史经验。在4个星期的“国家安全月”中,每个星期有不同的内容,分别为交通安全周、家庭和社区安全周、紧急事故准备周和工作场所安全周。同时在安全月中,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提醒人们,安全问题不应该只是安全月的事情,而是一生的事情。  相似文献   

7.
《江苏劳动保护》2013,(5):14-14,28
仙林街道2010年6月启动全国安全社区创建工作并始终坚持“跨界合作、资源整合、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理念。以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为助推.在两年的时间中边探索边实践边完善,建立了街道主导、各级部门联动、广大驻街单位和居民群众踊跃参与的工作格局.2012年8月23日被正式命名为“全国安全社区”。通过创建工作.仙林街道把安全社区理念引入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建设之中,同步推进,持续改进.有效促进了辖区内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相似文献   

8.
创建安全社区之伤害调查与风险辨识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事故与伤害预防和干预的角度,提出社区事故和伤害的种类,风险识别的范围和内容。依据较为成熟的伤害流行病学和系统安全工程理论,结合中国社区的构成特点,指出以社区事故预防为目的,不仅要提高社区居民的安全意识、行为和能力,更要为居民提供安全的工作场所和居住环境,加强危险因素的识别和控制。强调对设备设施、环境进行风险识别时,应采用安全检查表法和经验法;社区人群伤害基础调查可采用普查、随机抽样、医疗机构诊疗记录、特定人群调查、特定场所调查和伤害类型调查等6种方法;同时介绍了上述方法的基本原理、内容、实施步骤和适用范围,可供安全社区创建时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构建良好的社区安全氛围,提高社区安全管理水平,探究社区安全氛围与居民参与、社区归属感之间的关系。明确居民参与包含居民参与意愿和居民参与能力2个维度,社区安全氛围包含安全意识、安全交流、安全教育、风险准备和管理重视5个维度,进而提出居民参与、社区归属感和社区安全氛围的关系假设;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应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问卷数据,并检验以上假设。结果表明:居民参与意愿对社区归属感和社区安全氛围有直接正向影响;居民参与能力对社区归属感和安全交流、安全教育、风险准备、管理重视有直接正向影响;社区归属感在居民参与对社区安全氛围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丁辉 《安全》2005,26(1):12-14
1 安全能力建设 一个社区就是一个具体的小社会,是大社会的缩影,是城市的基础构成.城市化、工业化、产业化本身都与社区紧密相连.社区问题不解决,城市化是一句空话.社区建设的兴起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是人类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因而人类安全能力建设离不开社区安全建设的发展,社区安全能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现代安全是一种安全文化的理念和安全的习惯,安全的概念不仅仅体现在生产工作中,而且渗透于家庭、社区、公共场所以及道路交通方方面面。人类正在获取越来越多的保护自身安全的技术措施和能力,用以保护他们的家庭、社区和生产工作场所。  相似文献   

12.
安全社区中居民安全感测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完善现有安全社区评审工具,使之更具可操作性,对安全社区中居民安全感测量方法进行研究。通过选取安全社区评审中的"居民安全满意度"指标,界定居民安全感概念,运用查阅文献、专家访谈、头脑风暴、问卷调查、数据包络分析、方差分析、贡献率分析、区组因子分析、公式编写等方法与手段,建立以调查问卷及运算规则为基础的居民安全感指数评价模型。通过对安全社区建设不同阶段的3类社区样本均值及样本标准差的假设检验分析,验证以居民安全感程度为考察对象的安全社区评审工具在安全社区评定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一谈安全,人们总会想起矿山、井下这样的高危行业作业场所,而实际上.在我们居住的社区,也有安全问题和安全工作。最近,北京市昌平区一户人家的藏獒两度冲出家门,咬伤近20名路人。事故震惊各方,给相关百姓带来的伤害和惊吓余波未平。虽然这是极端事例,但在我们每个人居住的社区,确实潜伏着许多危险因素,比如,煤气泄漏、  相似文献   

14.
为弥补安全社区现场评定指标体系中过多依靠人为主观因素的不足,客观反映并优化安全社区建设成效的评价结果,构建安全社区居民满意度(SCRSI)评估模型。运用AMOS17.0和SPSS17.0l软件分析从不同类型安全社区回收的280份调查问卷,验证该模型的合理性,得出SCRSI回归方程,并以此作为安全社区评估标准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在安全社区建设过程中,应重视对居民期望的管理,确保宣传信息是准确和客观的,抓住影响居民满意度的关键因素,重点根据居民意见、建议和抱怨情况制定相应的预防和纠正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正VR、AR、3D、4D、大数据、云计算……,不再"高高在上",中安华邦重磅打造的社区安全宣教VR体验馆,让这些炫酷的高科技走近了你我身边。社区是社会构成的基本单元,社区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居民切身利益。社区安全教育如何深入人心、切实可行且有效?专注安全教育18年的中安华邦(北京)安全生产技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安华邦"),致力于将虚拟仿真技术和  相似文献   

16.
杨璇 《劳动保护》2009,(9):42-44
“社区是社会的基层单元,居民的安全和健康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所以我们要将安全工作做到社区,做到最基层,让安全走进千家万户!”提起国家级“安全社区”创建工作,河北省石家庄市安监局副局长姚爱军这样说到。  相似文献   

17.
《江苏劳动保护》2013,(10):36-37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安全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安全社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和平安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正>安全社区建设是一项崭新的社会系统工程,新的一页,要有新的思路,和谐是主线、安康是目标、为民是基石,进程中需要我们一点一点地筑起居民心中这座向往已久的美丽家园。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安全是人们生产和生活安全的基石,是保障城市平稳、安全、有序发展的前提,是社会安全、稳定、和谐的基础。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提高,  相似文献   

19.
欧阳梅 《安全》2007,28(1):53-55
建立跨部门合作的组织机构负责安全社区的策划和实施工作,是安全社区标准的首要要求.所谓跨部门合作就是将驻社区的政府部门、安全、卫生、社区行政管理、民政事务、劳动和社会保障、消防、公安、交通、科研、教育、医院、房管、企业、商业机构等部门联合起来共同组成安全社区推进机构,明确相关部门与人员的作用、职责和权限,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创建安全社区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发挥各自的优势,利用各自的资源为社区提供安全服务,并视实际情况设工作场所安全、健康促进、家居安全、学生安全、道路安全、宣传教育、治安、伤害统计分析等执行机构,实施安全促进,为社区内居民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及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20.
<正>笔者一直认为,提高居民的自救互救能力,是降低灾难事故损失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要使居民在灾难事故发生后,能够沉着应对,并能采用一些科学的方法处置问题,并最大限度地确保自身不受伤害。今年"5·12"全国防灾减灾日提出的口号是"防灾减灾从社区做起"。的确,作为居民聚居区,社区的安全影响着辖区内每家住户,每一个家庭的安全则决定着整个社区的平安。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总结以往的工作经验,结合什刹海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