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在2010年6月7日召开的中科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上,胡锦涛主席就当前重点推进的科技发展工作提出八点意见,共涉及"安全持续"、"安全农业"、"生物安全"、"食品安全"等关键词,其中第八点是:"大力发展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科学技术,提高对传统和非传统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监测、预警、  相似文献   

2.
许晖 《防灾博览》2004,(2):12-12
2004年2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胡绵涛等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温家宝总理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1月9日,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等领导同志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王涛研究员团队完成的"大型复杂结构在线混合试验关键技术与应用"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大型复杂工程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机理十分复杂,传统的数值计算和物理试验方法均难以准确模拟其大震损伤破坏全过程。王涛研究员团队历经12年的研究与实践,创新发展了协同数值域与物理  相似文献   

4.
前几周全球陆续发生离奇的动物集体死亡事件。碰巧的是,1月14日,在北京举行的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完成的中国的乐平统和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荣获国家自  相似文献   

5.
正2020年1月10日上午,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工力所作为参加单位完成的《高层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的理论、技术与工程应用》科研成果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工力所林旭川研究员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获奖。这是工力所继201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16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后,再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相似文献   

6.
鲁实  晓禹 《防灾博览》2008,(1):13-14
何为"巴厘岛路线图"?2007年12月3—15日,在印尼巴厘岛举行了由180多个国家代表参加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大会包括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  相似文献   

7.
正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于2021年2月2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大会还对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进行表彰。中国地震局扶贫干部徐鑫同志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相似文献   

8.
《防灾博览》2012,(4):6-7
2012年7月6-7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在北京举行。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是一次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动员大会。大会深刻分析我国科技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就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做出全面部署,这对于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型国家建  相似文献   

9.
《防灾博览》2012,(4):10-15
在2012年7月初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体系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胡锦涛在会上强调"科技是人类智慧的伟大结晶,创新是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更加广泛地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科技发展水平更加深刻地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多年来,地震部门始终坚持以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作为防震减灾事业的支撑,注重科研与任务相结合,在推动地震科技发展、强化管理等方面落实了新举措,进行了新探索,取得了一批重要科技成果。在本期关注中我们将向大家介绍部分中国地震局所承担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及首批局属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10.
李志强 《灾害学》1995,10(4):78-79
灾害信息网络与internet李志强(国家地震局地质所,北京100029)不久前,以人口、资源、环境为主题的第十八届太平洋科学大会成功召开。大会的第六个减灾主题会专题讨论了现代通讯革命对减灾事业的巨大推进作用。来自世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介绍了各个...  相似文献   

11.
《防灾博览》2012,(6):8-17
十八大报告要点解读大会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历史定位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相似文献   

12.
编辑寄语     
《防灾博览》2012,(4):2-2
2012年7月6-7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在北京举行。党中央、国务院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体系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胡锦涛在会上强调"科技是人类智慧的伟大结晶,创新是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更加广泛地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科技发展水平更加深刻地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多年来,地震部门始终坚持以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作为防震减灾事业的支撑,注重科研与任务相结合,在推动地震科技发展、强化管理等方面落实了新举措,进行了新探索,取得了一批重要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13.
《防灾博览》2015,(3):88
美国每日科学网站称,在美国航天局的喷气推进实验室合作下,美国国土安全部科学技术司近日宣布将"在灾难和应急响应中发现个人"(简称"发现者")技术的最终样品移交给商业市场。"发现者"是一种雷达技术,旨在发现被困在废墟中的受灾群众的心跳。早些时候,科学技术司和航天局在位于弗吉尼亚州洛顿的弗吉尼亚第一行动队的训练场展示了该技  相似文献   

14.
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已成为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否有强大竞争力的根本标志。世界各国在争夺人才的同时,都在致力于普及和提高全体国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以增强国家韵综合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加强科普教育工作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期盼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新的跨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已成为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否有强大竞争力的根本标志。世界各国在争夺人才的同时,都在致力于普及和提高全体国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以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加强科普教育工作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2011年11月28日—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召开。来自约200个国家和地区的官员、专家学者以及非政府组织成员参会。本次大会共分两个阶段,从11月28日—12月5日是小组谈判阶段,12月6—9日是高级别会议阶段。这次大会被各界誉为是人类为拯救地球达成共识的最后一次机会。  相似文献   

17.
正2019年10月16~18日,第五届全国防灾减灾工程学术会议在南宁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和工程单位的230多位专家、学者及研究生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开幕式上举行了《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5-2016年度优秀论文颁奖仪式。本次评选工作设置"杰出贡献奖"、"热点论文TOP10"和"优秀论文TOP10"三个奖项,名单公布如下。  相似文献   

18.
纵观历史,人类一直在和各种自然灾害顽强地做斗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我们人类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和方法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今,各国政府对于如何应对灾害都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同时,从一个国家应对灾害的态度和能力上,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国家的综合实力。我国是一个国土辽阔的国家,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6月20日,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地震应急救援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京召开。中国地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常务副会长赵和平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赵和平副局长在成立大会上强调,专业委员会的发展要与国家总体防震减灾工作体系发展规划相适应,从体制机制上与各级政府开展的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实现对接。着力构建地震应急救援行业职业道德准则统一、  相似文献   

20.
2017年6月7日,中国地震局、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召开全国地震科技创新大会,决定实施"透明地壳""解剖地震""韧性城乡""智慧服务"四大科技创新工程,目标是把我国建成地震科技强国.其中"透明地壳"计划是以"地下清楚"为目标,计划用10年的努力,发展新一代观测技术,完成重点地区地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