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江苏地震监测工作始于1930年南京北极阁地震台的创建,经过几代地震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创新,地震监测能力和技术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回顾江苏地震监测系统发展历程,从1932年6月维歇尔地震仪正式投入观测,到现今在全省分布的涵盖测震、地磁、地电、形变、流体的多学科地震监测网络。地震监测历经了地震仪器从外国引进到完全自主研发,从模拟观测到数字化网络化观测,从人工识别波形到AI自动识别地震事件的飞速发展。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观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地震观测设备的不断完善更新,覆盖全省的测震台网、前兆台网、流动监测网取得了丰富的地震监测成果,获取的大量观测数据被广泛应用于地震速报、地震预测研究、地震灾害防御、地震紧急救援以及地震科学研究,为江苏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地震安全保障。鉴往知来,回顾江苏地震监测的发展历程,致敬老一辈科学家的励精图治,地震监测科技发展薪火相传,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书写江苏地震监测新的发展史。  相似文献   

2.
《防灾博览》2011,(1):89-89
2011年1月19日.中国地震局科学技术司在北京组织专家召开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强震监测预报技术研究”所属课题验收会议.对“地震立体观测技术研究”和“火山与水库地震监测预报关键技术研究”课题进行验收。科学技术部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的有关同志出席验收会议。经验收专家组认真评审。两个课题均通过财务验收和业务验收。  相似文献   

3.
<正> 华东地震地下水井建网十周年学术交流会于今年9月11日至15日在浙江宁波市举行,该区各省、市从事地下水观测预报的专家和观测员代表参加了会议;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和华南等兄弟井网的代表也应邀出席了会议;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地震出版社、《地震学刊》编辑部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和同志亦应邀莅临大会。会议人数达85人。大会始终洋溢着热烈浓厚的学术气氛,是一次成功的学术会议。  相似文献   

4.
《防灾博览》2014,(5):8-8
为促进地震监测预报管理更好地适应防震减灾工作新形势,中国地震局组织完成了地震监测预报各学科技术协调组和技术管理组的调整,并于2014年9月2日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第四届地震监测预报学科组成立大会。  相似文献   

5.
<正> 三月廿一日至廿三日来自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和国家地震局所属研究所、队的55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副司长陈鑫联同志出席并主持了会议。他在发言中指出:地震工作要监测、预报、科研三结合,重点监视地区应以监测为主,科研要服从监测、预报的需要;工作安排要长、中、短、临相结合,而以抓短临为主;观测是基础;要有专群结合;要把主要人力物力投入重点地区;凡新上项目要作出严格的进度计划,不要“力争”、  相似文献   

6.
晋城市委、市政府把防震减灾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牢固树立"弱震区防震不弱"工作理念,采取政策倾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解决地震工作发展的瓶颈问题,促进了晋城市地震工作的快速发展。地震工作从1999年正式起步,历时8年,实现了历史性飞跃。狠抓台网建设,着力提高监测预报能力晋城市数字测震台网是晋城市防震减灾领域的重要基础工程。项目总投资  相似文献   

7.
《防灾博览》2007,(1):47
2006年12月10日下午04:03分.首都圈地震台网中心的网络核心交换机引擎发生故障。首都圈测震、强震监测台网的运行受到严重影响。首都圈地震台网中心的IPserver不但承担着首都圈台网数据汇集任务.同时还承担着实时向河北、天津、北京和地球物理所四个分中心转发数据的任务。核心交换机故障使得IPServer不能正常工作.首都圈台网中心的数据汇集与转发受阻。首都圈地震台网中心的地震速报无法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8.
杜兴信 《灾害学》1991,6(2):12-16
近一、二十年建立起来的地震前兆观测台网,不仅为地震预测预报提供了大量科学数据,而且蕴藏着丰富的减灾信息,有待我们去开发。综合观测、综合分析和综合预报是防灾减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减灾短讯     
系统故障急人心团结协作排故障2006年12月10日下午04:03分,首都圈地震台网中心的网络核心交换机引擎发生故障,首都圈测震、强震监测台网的运行受到严重影响。首都圈地震台网中心的IPServer不但承担着首都圈台网数据汇集任务,同时还承担着实时向河北、天津、北京和地球物理所四个分中  相似文献   

10.
<正>为了进一步推进应急指挥系统工作,推进对各级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服务保障能力,8月10-11日,中国地震局举行了2010年度全国地震应急指挥系统演练,震灾应急救援司黄建发司长、苗崇刚副司长,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潘怀文主任、张晓东副主任和地震应急指挥技术协调组顾问聂高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地震应急指挥决策演示系统是江苏省地震局 “九五” 重点课题──江苏省地震应急指挥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主要集成了测震数据库及测震学预报软件(CAPSEIS)、 前兆数据库及前兆学预报软件(JSOMEN)、 强震中短期预报动态图像系统、 台站基础信息数据库、 地震烈度分布计算等软件系统,一旦出现震情时可以为地震研究人员提供常用的基础资料,震情分析判断工具和震害快速预测等。 本文重点介绍笔者对基础图件和基础资料信息等系统数据库整理所做的工作,同时介绍该系统的功能及其使用。  相似文献   

12.
《防灾博览》2015,(3):6
2015年4月24日,中国地震局在北京国家地球观象台举办国家测震台网波形数据共享成果展示与交流活动,中国地震局副局长阴朝民出席活动并做重要讲话。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国土资源部、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石油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中南大学和地震局系统有关单位的120余位院士和专家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此次活动重点展示了中国地震局最新投入运行的"全国测震台网波形数据共享服务系统"。该系统具备  相似文献   

13.
《防灾博览》2018,(5):6-7
2018年5月,监测预报司组织西藏自治区地震局和地球物理研究所启动了依托西藏地区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共址建设地震站点工作。根据勘选结果,优先选取了10个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作为首批共建站点。10个宽频带地震观测站点全部建设完成,产出的数据连续可靠并实时接入西藏自治区地震局和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相似文献   

14.
《防灾博览》2006,(1):46
为进一步提高《防灾博览》及全国地震系统报刊质量.围绕全面贯彻落实防震减灾会议精神,《防灾博览》暨全国地震系统报刊工作研讨会于2005年12月14-16日在北京召开。中国地震局副局长刘玉辰.震害防御司司长卢寿德.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党委书记李强华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各省,市地震局有关领导及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中国地震局形变学科组首席专家张晶、闻学泽、祝意青研究员来到河源新丰江水准测量站指导工作,对台站观测数据的分析做出了专业性的技术指导,提高了台站预报分析人员的应用分析能力。省地震预报研究中心主任邓志辉研究员陪同调研。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台网密度、观测资料质量及中强以上地震前兆展布范围内的异常数等5个方面作为评定一个地区前兆观测台网监测能力的主要依据,用罗咏生等给出的通用计算方法,对我省前兆观测台网的监测能力作定量的分析与评定,认为,我省现有前兆台网对于5—6级中强地震的监测能力属 B 类;前兆观测台网的地震监测能力分布是不均匀的,苏南略强于苏北和沿海地区。对于5—6级中强地震,苏北和沿海地区只能提供少量的异常,而且异常的可靠性较低。文中还用相同的计算公式、计算参数和评定方法对现有台网的观测资料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调整后的台网监测能力比现有台网监测能力提高一个类别。  相似文献   

17.
会议简讯     
<正> 中国地震学会第二届地震前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于五月四日至七日在安徽省太平县召开。前兆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主任梅世蓉同志出席和主持了这次会议。在会议上有16位委员就重力、地倾斜、大地形变测量、水化、地电、测震学前兆、前兆的观测研究、综合分析预报研究等方面交流了国内外的最新进展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通过交流,大家感到七级以上强震的前兆是比较丰富的,预报是有希望的;同时对前兆的复杂性有了更深入更系统的认识,对干扰的识别、信息的提取、前兆机理  相似文献   

18.
2011年3月23-27日,中国地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阴朝民同志一行5人赴云南省,以实地考察、走访、听取汇报、座谈等形式,调研了川滇交界年度地震重点危险区市县监测预报工作情况,考察了基层地震部门及台站工作情况,听取了一线干部职工对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近年来,云南省市县防震减灾工作基础能力不断提升,围绕年度地震重点危险区在监测台网建设、提高观测质量、强化震情跟踪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细致工作,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值得重视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这样一个多地震的国家,遍布全国各地的地震台站担负着地震活动监测、前兆信息探索,为科学研究提供各类观测数据的重要任务。为了贯彻中国地震局关于加强防震减灾文化建设的要求,本刊在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的支持下,组织专业作者,深入基层台站,采访撰写反映全国台站十年来变化的系列专辑,从历史发展与现实环境相结合的角度展示历代台站人由奉献坚守逐渐发展为开拓创新的精神面貌。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全国台站已由模拟观测技术转为数字观测技术模式,观测环境、技术标准的改变使台站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如今遍布全国各地的地震台站是如何继承传统、开拓创新的,本专辑将向您讲述一个个真实的台站故事。  相似文献   

20.
MapInfo是目前流行的地理信息系统 (GIS)应用软件之一 ,由于其强大的地图功能 ,在地震监测预报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安徽省地震局合肥遥测台网不久前完成了台网自己的速报软件的开发研制工作 ,其中运用了MapInfo部分图形操作功能。本文介绍MapInfo技术在台肥遥测台网地震速报中的一些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