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火电厂灰水回用系统严重结垢是导致冲灰水不能闭路循环的主要原因,冲灰水在电厂总用水量中占的比例很大,直接排放不仅污染周围环境,而且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本所研制的XS—100型复合阻垢剂,可有效地抑制钙类结垢的形成。只需在灰水回水泵前投加少量药剂,并辅之以简单的工艺改进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煤灰水回收系统成垢机理,通过试验研究出适合于该系统的阻垢剂的最佳配比及用量,并摸索出提高阻垢率,降低回水处理成本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3.
燃煤电厂冲灰水回用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型燃煤电厂冲灭水的不同水源及水灰比工况下,Ca^2+溶出特性的试验分析,探索冲灰水的结垢机理循环利用的最佳工况及其可行性,寻求清洁生产途径。  相似文献   

4.
白马发电厂灰水系统管道防垢和污水治理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了该灰水系统的特点,分析了输灰管和回水管结垢的原因,介绍了各种防垢方法,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提出了将灰水系统管道防垢处理与污水治理紧密结合的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5.
针对灰水闭路循环系统结垢问题,本文提出采用活性晶种与惰性晶种混合防垢法的技术方案,即利用灰水中已存在的物质,采取不加药的方式,消除灰水结垢趋势。经过实验室机理研究、影响因素与条件试验,及模拟试验与现场中间试验,证明了该方案切实可行,是一种科学、合理、经济的防垢法。  相似文献   

6.
中小规模反渗透(RO)系统处理高硬度水时往往采用投加阻垢剂、降低回收率来减少碳酸钙在膜上结垢的风险,该系统操作参数主要是阻垢剂投加量和系统回收率。目前许多反渗透系统是凭借经验或生产厂家的建议来确定这2个参数,缺少科学、快速的求解方法。就这2个参数的确定提出了便捷办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介了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应用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同时论述了冷却水系统结垢的成因和阻垢的机理,并介绍了阻垢剂的发展历程、研究进展及其特点。最后总结概括了未来阻垢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PASP、PAA与PBTCA阻垢性能的对比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静态阻垢法研究了聚天冬氨酸(PASP)、聚丙烯酸(PAA)和2-膦酸基丁烷-1,2,4-三羧酸(PBTCA)对碳酸钙和硫酸钙的阻垢性能,并用旋转挂片法研究了3种阻垢剂作用下湿法石灰脱硫浆液系统的结垢规律.研究发现:随着阻垢剂浓度的增加,3种阻垢剂都表现出溶限效应;相同实验条件下,3种阻垢剂对碳酸钙的静态阻垢性能表现为PBTCA>PAA>PASP;对中性和碱性环境,pH对阻垢剂阻硫酸钙垢的性能影响较小;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反应时间的延长,3种阻垢剂阻硫酸钙的阻垢率先增大后减小;对湿法石灰脱硫浆液系统,3种阻垢剂作用下,单位面积挂片上的结垢量均是随着阻垢剂质量浓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在浓度达到30mg/L时,挂片上的结垢量都很小.  相似文献   

9.
认为空调冷却水系统投加阻垢缓蚀剂后,结垢的成份不仅有CaCO3,还有CaSO4、MgSiO5、Ca3(PO4)2成份,为了防止空调水系统结垢,不仅要防止结CaCO3垢,也要防止结CaSO4、MgSiO3、Ca3(PO4)2垢,给了小排污水量时浓缩倍数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
部分排水法快速评价阻垢剂的CaSO_4阻垢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反渗透膜结垢现象是脱盐过程中一个很严重的问题。目前,实验室研究没有可靠的方法用来评价结垢极限和阻垢剂效果。本实验将反渗透渗透液以部分排放的方式,通过测量过程中渗透液流量随回收率的变化建立了一个快速评价阻垢剂的方法。硫酸钙开始结垢时,饱和度、浊度、渗透系数等参数会发生突变,突降点可以用来确定回收率上限。文章通过这种方法评价了三种阻垢剂对硫酸钙的阻垢效果,并描述了膜表面的结垢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解决长庆油田某作业区集输系统的结垢问题。方法采用离子色谱仪等仪器对水样的理化性质进行测试分析,采用X射线衍射仪对现场垢样进行成分分析,通过室内静态结垢实验结合滴定法,研究油井采出液混合的配伍性,并对阻垢剂进行筛选及评价。结果长庆油田某作业区集输系统结垢的主要原因为该区C6和Y9两个层系的采出液不配伍,主要结锶钡垢,且结垢量较大。温度对总结垢量的影响较小,但随着两种水样的质量比接近1︰1时,结垢量达到最大。选择加注C型阻垢剂,且加注质量浓度为90 mg/L时,阻垢率可达86.1%,比原方案提高30%左右,阻垢后最大结垢量由1678 mg/L降为233 mg/L。结论现场提供的C型阻垢剂对长庆油田某作业区集输系统具有适用性,阻垢率高,能够有效减缓现场结垢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解决曲堤油田的结垢问题。方法采用离子色谱仪,对水样理化性质进行测试分析,采用X射线衍射仪对现场垢样进行成分分析,通过室内静态结垢实验结合滴定法,研究油井采出液及联合站注入水混合的配伍性,并对阻垢剂进行筛选及评价。结果曲堤油田水样水型均为CaCl_2型,含有较多的结垢性阳离子Mg~(2+),Sr~(2+)和Ba~(2+)的含量相对较少。对于结垢性阴离子,主要为HCO_3~-,CO_3~(2-)和SO_4~(2-)含量较少。曲堤油田结垢主要是由于Ca~(2+)、Mg~(2+)与HCO3-反应,生成白云石晶体造成的。各油井采出液在低温下混输,配伍性较好;随着温度的升高,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结垢,但结垢率均小于5%。除Q10-X16油井采出液以外,其余各油井采出液与联合站注入水均不配伍,混合后结垢率达10%以上。选择7#阻垢剂,加注浓度50 mg/L作为曲堤油田的阻垢剂类型及加药制度。结论现场调研的7#缓蚀剂对于曲堤油田的环境具有适用性,阻垢率高,能够有效减缓曲堤油田的结垢问题。  相似文献   

13.
刘玄  陈涛  杨旭  王滨  杨德敏 《环境工程》2012,(Z2):385-387,395
N和R都是工业上常用的阻垢剂。N是一种磷酸钠盐,具有抑制晶核生长的效果,R是一种磷酸酯盐,具有分散效果。通过使用油田上典型的易结垢盐水配方,采用静态瓶试验和动态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讨论了N和R以及其不同比例混合物的阻垢效果,考察了硫酸钡垢的成垢机理和阻垢剂的阻垢机理。结果表明,在70℃,250PSI条件下,混合物N∶R为3∶1时的阻垢剂效果最好,具备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铝渣处理是废铝回收利用中重要组成部分。从铝渣中除回收金属铝外,对渣灰的有效利用也是我们研究的目的,渣灰已经开始在水泥、研磨剂、肥料等方面获得应用。从渣中回收铝要求回收率高、成本低、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不污染环境,这就要求开发铝渣处理新技术和新设备。本文重点介绍铝渣回收技术中的MRM法、IGDC法、AROS法、SPM法、ECOCENT法、ALUKEC法、等离子处理法和渣灰处理与利用。铝渣分为白渣、黑渣、盐渣饼和渣灰。最后介绍铝渣回收处理设备生产情况。  相似文献   

15.
用循环水排污水冲灰,会造成输灰管线结垢,改用烟道气洗涤水冲灰,可以防止结垢的发生。此法投用后,既有一定的经济效益,还会带来较好的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6.
燃煤火电厂闭路除灰系统结垢及其防治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燃煤火电厂闭路除灰系统结垢及其防治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叙述和分析,对该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动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丙烯腈和进行了大型蚤21d和14d存活繁殖试验,试验的质量控制要求参考美国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制定的试验方法;试验数据采用统计分析,繁殖指标用steeГ Many-One Rank方法进行检验,存活指标用FishersExact方法进行检验,得出NOEC、LOEC、ChV及ACR值。研究结果表明,2种试验方法的敏感性基本接近,可以用14d试验替代21d试验,评价和监测污染物的  相似文献   

18.
WHO-IRC和IAEA-AQCS国际比对样品的γ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本实验室1991-1994年间参加WHO-IRC和IAEA-AQCS组织的环境样品放射性测量国际化对工作。用2台HPGeγ谱仪,相对方法和效率曲线方法测量了土壤样品,用自吸收校正方法测量了生物样品。对WHO-IRC No.57Vi300号样品,在28个报出实验室中,本实验室测量值与推荐值的平均相对偏差最小,为3.04%。  相似文献   

19.
针对水源为运河水的江苏某电厂循环冷却水,通过静态、动态阻垢、缓蚀试验对常用的单体阻垢荆及其复配阻垢荆进行了阻垢、缓蚀性能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阻垢剂总浓度为4 mg/L,缓蚀剂BTA浓度为1 mg/L时,两阻垢剂复配配方HPMA+HEDP和PBTC+HEDP的阻垢、缓蚀效果较好,浓缩倍率分别可达到3.1和3.2,满足了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经济、高效运行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结合热力学和动力学影响因素,综合考虑碳酸钙结垢的结晶、沉积和剥蚀过程,建立了油气田产出水系统中碳酸钙结垢的预测模型,运用编制的软件对某气田产出水井筒进行了碳酸钙结垢预测,选取靠近井口、井筒中部和井底的三个典型部位进行了室内模拟结垢实验和饱和指数法结垢趋势预测。结果表明,井筒结垢量随着井深增加而增大,在一定时间后达到垢物附着与脱落的动态平衡状态,软件模型预测法与实验测试结垢趋势相吻合,能够较好地预测油气田产出水的碳酸钙结垢,对产出水系统防垢除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