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发供电企业,操作员在倒间作业时发生操作的事故较多,针对导致误操作的几个原因如安全意识差,执行安全规章制度不严,不遵守倒闸操作规定,交叉作业多等,采取了一系列预防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电气误操作事故是人在电气设备倒闸操作过程中发生的并造成后果的一种事故。电气误操作可以造成人身伤亡、电网瓦解和设备损坏等严重后果,所以制定了操作票制度以及实施规定,同时要装防误闭锁装置,从而减少了误操作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有效保证。安全管理的内容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其中电气误操作事故往往对供电企业的安全生产产生严重的后果,而造成误操作事故的主要原因,最根本的就是倒闸操作过程中的危险点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因此,找出倒闸操作过程中的危险点,分析其形成原因,并加以实时控制,对于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发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防范电气设备倒闸误操作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气设备由一种状态转换到另一种状态,或改变电气系统运行方式所必须进行的一系列操作称之为倒闸操作,这是一项直接关系到人员安全与设备正常运行的复杂而重要的作业。发生误操作的主要表现为: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带电合上接地隔离开关;带接地线合上隔离开关而导致十分严重的后果。为了防范误操作,对于手动操作的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一般采用电磁锁进行联锁。若隔离开关与接地开关装在一起,则两者之间应采用机械联锁。因此,配电装置的防误操作联锁应具备以下“5防”功能:(1)防止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2)防止带地线合闸;(3)防止带电挂接地…  相似文献   

5.
心理因素导致误操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心理学的观点探讨生产经营企业员工在作业中因不安全心理因素导致误操作的机理.研究分析员工在生产作业过程中有关人为注意的诸因素与诱发误操作的关联,以及常见的一些可以影响和诱发员工误操作的心理因素.供生产经营企业的安全管理者在安全管理及心理分析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电气作业人员在从事电气作业时,虽知设备已停电,但如未办理工作许可手续,就应视为该设备带电。在办好工作许可手续的停电设备上作业,也还有发生突然来电的危险。其原因有:误调度、误操作;附近带电设备的存在,使设备意外带有危  相似文献   

7.
带地线或带负荷合隔离开关 ,是一种极易导致触电恶性事故的人为误操作行为 ,操作者稍一疏忽 ,其后果就不堪设想。因此 ,必须严格规范操作者的作业行为。但是完全依靠人的自我约束来避免误操作是不客观的 ,也是靠不住的。鞍钢第一发电厂的工程技术人员通过多年实践研究成功了一种用电磁锁拉出隔离开关大把插销的方法 ,来防止作业者带地线或带负荷合隔离开关的误操作行为 ,经十多年上万次的操作 ,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有效地杜绝了因误操作而导致的触电事故。此种方法的电路图及工作原理如上图 :图中 ,DX -在接地螺栓处设置位置接点。只要接地…  相似文献   

8.
王文军 《安全》2015,36(9):32-34
对变电站倒闸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害进行了辨识,并应用SEP法对变电站倒闸操作风险进行了全面评估,从而确定倒闸操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风险,为有针对性地制定控制措施提供依据,确保倒闸操作安全可靠地进行。  相似文献   

9.
着重介绍了电气设备误操作的"五防"及应对措施.从阐述电力系统供电设备电气防止误操作的重要性人手,引人"五防"概念,诠释了防误操作装置八点基本要求,列举了目前具有防止电气误操作的器件,并针对"五防"的内涵,提出了操作性强的五条相应预防措施,在文章后段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从八个层面详述了工作体会,特别提出了电力系统严格遵守避免误操作事故的五条禁令,从而探究出从实践上杜绝电气设备误操作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人的误操作一般是难以避免的。安全管理工作者的任务就是重视人在确保安全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深入研究职工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状态,尽可能排除诱发误操作的因素,减少误操作,或虽然发生了误操作,但不至于导致事故,最大限度地保障人身安全。本文应用心理学、管理学、人机学原理,讨论减少误操作,降低事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常见理解误区及应对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受传统安全管理思想的影响,许多企业在理解和运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法时,常常存在着一些理解误区,影响体系运行的绩效。本文在分析、总结这些误区的基础上,提出了理解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正确思路和方法,以使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能更好地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12.
针对安全阀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失效涉及诸多因素影响的特点,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将安全阀失效的相关影响因素作为因素集,把可能产生故障的元件作为评价集,按照权重的大小对安全阀的故障进行综合评价,以提高维修人员对安全阀故障的判断能力和综合检修能力,达到设备稳定运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人的差错行为对矿山安全有着极大的影响.对人的差错行为因素进行分析,利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某煤矿工人作业行为安全性的评判,确定该煤矿矿工行为的安全状态,从而及时了解矿工情绪、心理等状态,适时地进行安全培训教育,以保障人员安全作业.  相似文献   

14.
黎伟    宋伟    李乃禾  宋金丽    黎宗琪  雷鸿翔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7,13(2):159-163
为防止井喷、保证油气井正常生产,设计了1种滑套式井下安全阀,对其结构、控制方式和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采用有限元的方法对井下安全阀由开启到关闭的动态过程进行模拟,在滑套阀不同倒角情况下,对滑套阀内部流场特性和所受压力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滑套阀关闭过程中流体最大速度达到275 m/s,滑套阀所承受最大压力超过40 MPa;流体速度和滑套阀所受压力都随着滑套阀开度的减小而增大,随滑套阀倒角的增大而减小。此滑套式井下安全阀采用压力脉冲控制方式,液压管线只需要传递压力脉冲信号,杜绝了因管线泄漏而造成的井下安全阀失效。同时,驱动方式改为电机驱动,直接控制滑套式阀门的开合,反应迅速,提高了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危化品罐车的储罐阀门管线等关键部件易损坏造成危化品泄漏的问题,基于系统本质安全原理设计1种内置自封堵式安全截断阀并对其关键部件强度进行校核计算,建立实现阀芯阀座有效密封的三维实体模型并完成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在阀座密封面与球形阀芯接触处出现最大应力,阀座承受的最大应力小于材料的最大屈服应力,内置自封堵式安全截断阀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可为危化品储运相关安全装置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安全阀型式试验数据采集系统结合安全阀开启高度与其他性能指标的关系,创新性地将开启高度、压力和流量三组数据整合到同一个曲线监控图中分别显示,根据开启高度的不同状态读取相应试验数据.从而得到安全阀各项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采用基于风险的完整性综合管理方法解决大型石化企业安A-N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建立安全阀数据库的基本原则,提出根据失效可能性和风险等级制定安全阀分类管理策略,实现分类管理,进行检验组织优化,制定安全阀失效紧急处置指南,以期形成安全阀安全保障综合管理体系,并建立包括网上报检、备阀备件统计管理、风险定量计算等功能的安全阀管理信息系统,在保障安全阀安全运行的同时,提高管理效能,降低管理成本。  相似文献   

18.
关于现行铁路行车事故分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纠正事故处理中的不正之风,促进铁路安全的科学管理,本文提出应当依照事故造成的人、财、物的损失程度进行铁路事故的分类。  相似文献   

19.
我国民航实施安全管理体系(SMS)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民航的快速发展需要一种系统的安全管理方法。本文总结了我国民航管理现状和所处的水平,分析了安全管理体系(SMS)方法的本质。同时笔者指出我国在SMS建设中一些人对SMS的建设重点、自愿报告系统等问题的认识上存在误区,最后提出了几点具有实践意义的操作方法帮助实施SMS建设。  相似文献   

20.
This review explores the social causes and psychological and organizational consequences of the criminalization of human error in aviation and healthcare. Increasing prevalence of criminal prosecution is seen as a threat to the health and safety of employees and entire safety–critical systems in many industries, but initiatives to counter or mitigate the trend are local and haphazard. Social causes such as a greater societal risk consciousness and intolerance of failure are examined, as well as organizational consequences for disclosure and incident reporting. Psych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the criminalization of human error are evaluated in terms of employee ill-health, an area that is under-investigated. The criminalization of professional mistakes seems to be an increasingly prevalent phenomenon at the intersection of safety work, sociology, criminology and legal as well as social justice. This paper reviews possible research directions into the criminalization of professional mistake in aviation and healthcare, in the hope of stimulating debate and eventually legitimating it as a topic of study in its own righ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