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振学  刘晓东 《污染防治技术》1997,10(4):198-200,204
研究预处理,碳化,活化条件对活性矸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各种预处理方式对活性矸吸附性能均起反作用,适当碳化可明显改善活性矸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2.
活性矸研制(Ⅰ)正交试验初步探索活化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正交试验研究了活性矸制备过程不同操作条件的影响,通过吸碘值测定比较发现,预处理方式、碳化温度、活化温度、活化时间、水蒸气通入量等对活性矸吸附性能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讨论粒度对活性矸吸附性能的影响,及几种不同来源矸石活化后吸附性能,并对活化条件进行最终优化。  相似文献   

4.
活性碳纤维吸附甲苯废气吸附等温方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固定床吸附器中粘胶基活性碳纤维(viscose rayon-based ACFs)吸附甲苯废气的特性,通过实验测定活性碳纤维吸附不同浓度甲苯废气的穿透曲线,作出等温吸附曲线。根据实验数据拟合出几个吸附平衡方程,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实验结果可为工业设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聚丙烯腈(PAN)大孔树脂为载体,将活性组分聚乙烯亚胺(PEI)通过化学涂敷手段交联在其表面,制备出一种新型交联螯合树脂。本文考察了此树脂对溶液中锌离子的吸附性能,开展了饱和吸附容量、等温吸附曲线、pH影响曲线以及吸附速度曲线等实验。结果表明,此交联螯合树脂具有对锌离子吸附能力强、吸附速度快等特点,可望用于含锌废水的处理及回收。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固定床吸附器中粘胶基活性碳纤维(viscose rayon-based ACFs)吸附甲苯废气的特性,通过实验测定活性碳纤维吸附不同浓度甲苯废气的穿透曲线,作出等温吸附曲线,根据实验数据拟合出几个吸附平衡方程,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实验结果可为工业设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Sb(Ⅲ)在不同形态MnO2表面的吸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比较了Sb(Ⅲ)在δ态、α态和β态MnO2表面的吸附行为,深入探讨了pH、MnO2浓度、Sb(Ⅲ)初始浓度和离子强度对MnO2吸附Sb(Ⅲ)的影响.结果表明,δ态、α态MnO2对Sb(Ⅲ)的吸附等温线较好地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β态MnO2对Sb(Ⅲ)的吸附等温线较好地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Sb(Ⅲ)在δ态、α态MnO2表面的吸附速率较快,吸附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曲线,而在β态MnO2表面的吸附速率较慢,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曲线;pH对3种形态MnO2的吸附活性影响很大,适当的MnO2浓度有利于对Sb(Ⅲ)的吸附,离子强度对MnO2的吸附活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光和O3降解偶氮染料水溶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300W中压汞灯为光源,研究了直接耐晒大红4BS、活性艳红X-3B、活性黑KN-B三种偶氮染料(以下分别简称为4BS、X-3B、KN-B)水溶液在有O3和无O3条件下的光降解情况。同时还做了仅用O3处理染料溶液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光照和O3联用时,它们的降解速率常数分别比仅用光处理时快26、27和15倍;比仅用O3处理时快1.2、1.1和1.1倍;它们的降解均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另外还测定了它  相似文献   

9.
利用天然膨润土、羟基铁和羟基铁铝柱撑膨润土进行了吸附有机锡废水中总锡的实验.研究了膨润土投加量、pH、吸附时间和吸附等温线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达到吸附平衡的时间为1 h;总锡的吸附去除率最佳吸附pH在6.0~9.0;膨润土的投加量大于10 g/L时,总锡吸附去除率可达到最大值;总锡在天然膨润土上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而总锡在柱撑膨润土上的吸附同时符合Freundlich和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柱撑膨润土吸附活性位的数量是决定吸附性能的关键因素.在对总锡的吸附过程中,膨润土吸附容量的大小和吸附作用强弱的顺序为:羟基铁铝柱撑膨润土>羟基铁柱撑膨润土>天然膨润土.  相似文献   

10.
以赤泥为原料采用焙烧还原-重构法制备层状金属氢氧化物(LDH)和层状金属氧化物(LDO),比较了赤泥、焙烧赤泥、LDO和LDH对活性黄KE-4R染料(KE-4R)、活性艳蓝染料(RBB)的吸附效果;考察了吸附剂用量、吸附温度、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LDH和LDO经XRD测定,证实其具有层状结构;4种吸附剂对KE-4R、RBB的吸附效果排序为:LDOLDH赤泥焙烧赤泥;在投加量0.3g温度30℃,吸附时间90 min时,LDO对50 mg·L~(-1)KE-4R的去除率达到91.1%;在投加量0.1g温度25℃,吸附时间60 min时,LDO对50 mg·L~(-1)RBB的去除率达到97.2%;LDO对KE-4R和RBB的吸附等温方程符合Langmuir型等温式。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有机有毒污染物在土壤及底泥系统中的吸附/解析行为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系统的阐述,其中包括基本概念及原理,动力学模型,与吸附/解析行为相关的作用,研究新方法及有机有毒污染物的定量结构-活性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以聚丙烯腈 (PAN)大孔树脂为载体 ,将活性组分聚乙烯亚胺 (PEI)通过化学涂敷手段交联在其表面 ,制备出一种新型交联螯合树脂。本文考察了此树脂对溶液中锌离子的吸附性能 ,开展了饱和吸附容量、等温吸附曲线、pH影响曲线以及吸附速度曲线等实验。结果表明 ,此交联螯合树脂具有对锌离子吸附能力强、吸附速度快等特点 ,可望用于含锌废水的处理及回收。  相似文献   

13.
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碳源浓度、培养箱转速、碱木质素浓度以及菌体活性等因素对简青霉菌丝球在溶液中吸附碱木质素的影响,并探讨其生物吸附机理;确定最佳碳源浓度和转速,分别为10 g/L和150 r/min。当碱木质素浓度小于0.5 g/L时,吸附效果较好,由菌丝球活性对照实验以及电镜照片可知吸附作用主要是由菌丝球的物理结构决定的,与其是否具有活性关系不大。通过吸附等温实验确定菌丝球的最大吸附量为30.3 mg/g,且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另外,过氧化氢对木质素降解酶影响的实验证明,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和锰过氧化物酶均需要过氧化氢的启动才能催化降解木质素,并且在降解过程中,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和锰过氧化物酶的作用远远大于漆酶。  相似文献   

14.
砂对海水中溶解油的吸附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柴油污染的海水为对象,研究了砂对海水中溶解油的吸附作用及吸附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砂对溶解油的吸附符合Henry型吸附等温式,其吸附量随着砂粒粒径的减小、温度的降低和盐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影响吸附的3种因素中,粒径对吸附的影响最大。通过吸附热力学分析,推断砂对溶解油的吸附属于物理吸附。  相似文献   

15.
选择由玉米秸秆、稻壳和稻草秸秆在825℃制成的生物质炭作为吸附剂,通过模拟实验,研究其对溶液中活性艳蓝KN-R的吸附特性,考察了pH值、时间、溶液初始浓度和生物质炭用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为2.0时,玉米秸秆炭和稻壳炭对活性艳蓝的吸附量均达到最大,而pH对稻草秸秆炭的影响不大;三者达到吸附平衡的时间分别为180、300和360 min,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14.05、54.60和68.19 mg/g。等温吸附过程可以用Langmuir方程来描述;动力学实验表明,吸附过程更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热力学数据分析发现,吸附过程是自发进行的吸热过程。  相似文献   

16.
以商品活性炭(AC)为原料,制备具有含硫官能团的赋硫活性炭(SAC),对比研究了2种活性炭对Cr(VI)的等温吸附及吸附动力学;同时,用付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分析方法表征吸附前后的活性炭表面官能团的变化。结果表明,赋硫改性使活性炭表面生成了S—S,噻吩,O=S=O等含硫官能团,为吸附Cr(VI)提供更多活性位点。Langmuir吸附模型非线性拟合能较好地描述AC对Cr(VI)的等温吸附,而SAC对Cr(VI)的吸附过程则以Freundlich吸附模型非线性拟合结果更好,准二级动力学模型非线性拟合比较吻合AC与SAC对Cr(VI)的吸附动力学。与AC相比,SAC对Cr(VI)的平衡吸附量在25、35和45℃下分别增加了55.20%、29.16%和85.76%。  相似文献   

17.
乙酸是有机废弃物厌氧消化产氢的重要代谢产物,去除乙酸对消除产物抑制,提高氢气产率有重要作用,也是当前的技术难点。首次将电吸附技术应用于乙酸的去除,探讨了该技术路线的可行性。以活性碳纤维为电极材料,考察了电压、极板间距、流量和初始浓度等因素对电吸附去除乙酸的影响,并分析了吸附过程的等温吸附特性和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在电压为0.9 V,极板间距1 cm,流量21.5 m L·min~(-1)时,可将浓度为1.75 mmol·L~(-1)的乙酸溶液pH值由3.73升高至产氢菌的最适pH范围4.5~5.5,去除率达到95%以上,电吸附消除乙酸积累是可行的;等温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方程;吸附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研究结果对优化厌氧消化产氢工艺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碱渣对锌(Ⅱ)离子吸附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锌在碱渣表面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碱渣总吸附量随体系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体系 pH 值的升高而增加;随吸附质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在 pH<5.51 时其等温吸附能较好地符合 Freudlich 等温吸附规律,而在 pH5.51 时,能较好地符合 Langmuir 等温吸附规律,吸附热随 pH 的增大而升高.当pH≤5.51时,碱渣的吸附力以范德华力平和疏水键力的作用为主,而当 pH6.17 时,以化学键力为主.在 pH 为 5.05、6.07和7.03时,碱渣对 Zn26 的吸附动力学方程都以 Langmuir 方程的拟合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以活性碳纤维吸附净化炼油厂二次生化砂滤出水的规律,并在实验中摸索出一整套工艺参数,对活性碳纤维反复吸(脱)附使用寿命进行估算,为炼油厂废水处理、回用的工业化提供参考。实验表明,每千克活性碳纤维可净化1.5吨废水,各项指标均达到循环水回用之要求,其吸附-脱附50次对废水的净化率为:CODcr51.2%,浊度80.5%,悬浮物82.1%,对挥发酚、石油类、硫化物等污染物质的净化效率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室内等温静态批量平衡吸附实验,采用2种常见的等温吸附方程(Freundlich方程、Langmuir方程)对锶在3种不同润湿性的石英砂中的吸附行为进行了回归拟合。结果表明,介质润湿性对锶的吸附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润湿性较强的亲水性石英砂的吸附性能明显优于疏水性石英砂;从Freundlich方程和Langmuir方程拟合结果来看,两者均具有理想的相关性,但普通石英砂和亲水性石英砂的等温吸附式更符合Langmuir方程,而疏水性石英砂采用Freundlich方程拟合的相关性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