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铁路安全管理与安全工程、安全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铁路安全工作中的工程问题和文化问题,提出铁路安全基础建设工程应是加强铁路安全综合性研究与综合管理,建设铁路安全文化。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国家经贸委、铁道部、交通部、公安部、农业部、建设部和劳动部,于1995年8月31日对铁路无人看守道口监护管理发布了新规定。《规定》的具体内容如下:第一条为加强铁路道口安全管理,防止无人看守道口交通事故,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运输畅通,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制定本规定。第二条铁路无人看守道口监护系指在铁路无人看守道口处,设专人对通过道口的车辆和行人实施监督和防护,以保障道口安全畅通。第三条对铁路无人看守道口实行全面监护,是现阶段解决无人看守道口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一项利在社会,为民造福的重要…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粤海铁路通道——琼州海峡铁路轮渡工程的安全评价,阐述了适合于我国海峡及内河铁路轮渡码头工程的建设方案,对铁路轮渡码头工程设计中及运营中可能出现的危险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提出了铁路轮渡工程安全设计中应重点加以考虑的问题和相应的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4.
秦沈客运专线是我国内地第一条速度达到 2 0 0km/h的新建客运专线铁路。在技术上超越了我国现有铁路技术水平 ,因此 ,该专线的修建和管理是最具创新意义的项目 ,因此 ,在进行组织设计和施工中 ,充分利用现代化科学管理手段 ,努力实现系统安全工程。本文介绍了项目建设管理目标模式 ,讨论了安全管理过程中正确处理好的各方面关系 ,以及质量控制管理等内容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 1990年9月7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对安全生产工作作出明确规定。 这个法在第一章总则第六条、第七条分别规定:“公民有爱护铁路设施的义务。禁止任何人破坏铁路设施,扰乱铁路运输的正常秩序。”“铁路沿线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协助铁路运输企业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畅通,车站、列车秩序良好,铁路设施完好和铁路建设顺利进行。” 第 二章铁路运输营业的第十条指出:“铁路运输企业应当保证旅客和货物运输的安全,做到列车正点到达。” 第三章铁路建设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分别规定…  相似文献   

6.
任乐春 《安防科技》2004,(12):44-46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是集勘测设计、施工安装、工业制造、科研咨询、外经外贸于一体的多功能、特大型建设集团。具有铁路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五十多年来,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为国家基本建设,特别对铁路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共新建、改建、扩建铁路干线4万多公里,占全国铁路里程的三分之二以上。共获建筑工程鲁班奖46项。  相似文献   

7.
通过评估川藏铁路工程建设的施工风险等级,为高质量推进川藏铁路工程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剖析了国内外学者关于风险评估研究的理论与方法,针对川藏铁路施工建设中的5座特大桥梁工程和9座超长隧道工程,分析了桥梁隧道建设工程的特征,构建了川藏铁路桥梁工程的17个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隧道工程的20个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建立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风险评估模型完成了对川藏铁路重点桥梁和隧道工程的风险评价,最后构造BP神经网络模型对风险评估结果进行验证,以川藏铁路部分重点桥梁工程评分数据和部分重点隧道工程评分数据为训练数据,以剩余评分结果为验证数据,预测桥梁和隧道工程的风险等级。结果表明:采用BP神经网络预测桥梁隧道工程安全风险等级的准确率高达98. 82%,BP神经网络对于该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价具有适用性;川藏铁路重点桥隧工程项目有50%处于较危险以上,只有20%的工程处于安全级别。  相似文献   

8.
铁路建设项目作为大型非污染型工程,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和难点,对其评价体系研究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基础。以大化铁路专用线为例,介绍了铁路建设周围的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了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可能给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潜在影响,从设计、施工、管理方面提出了减缓不利影响的措施,其结果可供铁路选线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引言铁路建设对沿线生态环境有一定影响,生物措施是铁路防护工作关注的焦点。本文以生物措施为切入点,重点探讨了在铁路防护工程中应用生物措施的策略,以期指导实践。生物措施在铁路防护工程中的作用生物措施在铁路防护工程中主要作用为利用植物防风固沙、保护地上排水设备及路基边坡防护措施,其具体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0.
伴随新建铁路、既有线增建二线、电气化改造等项目的大规模建设,围绕铁路建设、运营由来已久的铁路噪声污染和扰民的问题却更为突出。根据铁路噪声的传播特性,合理地选取了一种噪声预测方法,即模式预测法作为铁路噪声预测方法,并重点介绍了噪声模式法的理论依据、计算公式和边界条件。以我国中西部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铁路干线之一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讨论由于工程规模、线路质量、列车速度、运输组织的变化,引起的铁路噪声对沿线声环境的影响,定量给出了典型区段距铁路外轨中心线30m、60m、120m处的昼夜间等效连续声级值。通过对噪声贡献值与声环境适应性分析,定性描述铁路噪声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有效控制铁路噪声污染、合理划分工程沿线土地利用功能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铁路建设项目种类多样化、投资建设主体多元化的新业态,以及新版环境评价技术导则、生态环境领域深化"放管服"改革对铁路建设项目环评的新要求,阐述项目合规性分析是环境评价开展的前提,对工程概况、工程方案环境影响比选,以及生态、声、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等环境要素评价的技术要点,改建铁路"以新带老"和工程变更环评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一条既有铁路改扩建工程的铁路外侧轨中心线30m处及距铁路外轨中心线65m以内敏感点的噪声监测与分析,结果表明,距离的远近是影响噪声值大小的关键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针对此,从噪声源、传播途径及接受者等方面提出了一些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隧道工程是铁路、公路、水利和矿山建设常有的施工项目。从总体上看,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安全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隧道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大大降低,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仍比其它工程作业事故的发生率相对要高。本文分析辨识了隧道施工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安全对策与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铁路建设项目环保竣工验收是近年实施的一项环境保护制度,目前尚处于发展阶段。铁路建设项目环保竣工验收是核查铁路建设过程环保防护措施落实情况的关键制度,是实现铁路建设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发展、落实环保"三同时制度"的关键保障。通过对建设项目环保竣工验收方法的浅析,提出解决环保竣工验收中存在问题的办法,尽可能减少因环保措施未完善而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促进铁路工程建设与环境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艰险山区铁路施工具有难度大、周期长、危险性高等特点,尤其是以川藏铁路为主的艰险山区铁路建设工程需要面临高原高寒、风沙气候、山川河谷、板块运动、地质灾害和生态环保等难题。通过剖析国内外关于山区铁路施工风险评估方法的研究现状,从"人-机-管-环"的角度构建了针对艰险山区铁路施工风险预警的指标体系,制定了风险预警的等级划分准则,建立了基于可拓理论的艰险山区铁路施工风险预警模型,设计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的组合赋权模型,确定预警对象与预警等级的关联度计算方法。最后通过以川藏铁路重点隧道工程施工建设为例,验证了提出的风险预警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川藏铁路9大超长隧道建设工程中有3条隧道处于Ⅱ级预警,有4条隧道处于Ⅲ级预警。  相似文献   

16.
论铁路安全管理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安全管理现代化的发展,指出安全文化是现代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建议在铁路安全基础建设过程中.依据现代安全管理原理,建设铁路安全文化,促进铁路安全管理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北京铁路局管辖铁路跨及北京、天津两市和河北、山西全省及山东、河南部分地区,是联结东北、西北、南方铁路的重要枢纽,现有铁路干线20条,支线57条,线路总延长19400.2公里,营业里程7548.4公里。承担着全国铁路约1/3的煤运量、1/4的货运量、1/5的运输进款收入、1/6的换算周  相似文献   

18.
荒漠化地区干旱少雨,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脆弱,一旦遭到破坏恢复难度极大,铁路建设临时工程又不可避免地会破坏地表保护层和土壤结构,加剧水土流失,如何恢复生态环境是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兰新二线甘青段工程,首先介绍项目概况及自然环境概况,分析大临工程环境影响,最后对适合荒漠化地区铁路施工临时占地的生态恢复技术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9.
刘刚 《劳动保护》2009,(2):52-53
石家庄铁路办事处为北京铁路局派出机构,主要负责对辖区内合资铁路、地方铁路、专用铁路、铁路专用线等的安全检查监督和事故调查处理。办事处辖区共有京广线、京九线、石太线、石德线、邯长线5条国有铁路干线和11条铁路支线,有整建制基层单位13个。自2005年以来,石家庄铁路办事处针对铁路改革的新体制、新布局给运输安全带来的影响,不断探索安全检查监督的新方法,实施并逐步完善了安全检查监督可视化管理。  相似文献   

20.
“雪亮工程”是中央政法委、中央综治委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重要指示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实现在天网工程、“平安城市”视频监控联网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全社会公共区域的延伸和应用。笔者所在城市在“平安城市”视频监控建设基础上,主动作为,勇于探索,坚持问题导向,逐步探索出一条符合实际应用场景需要的视频监控建设道路,本文从着力解决城中村乱点、注重场景功能创新融合等方面对本地区“雪亮工程”落地探索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