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洪水风险分析及近期防洪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向立云 《灾害学》1992,7(3):79-83
目前我国主要江河流域大都只能防御常遇洪水,近10a内这种状况不会有大的改观。因此,我国近期防洪的重点是尽量减少主要江河流域中下游精华地区在出现超标准洪水时的损失。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是在洪水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防御超标准洪水的预案。而减少伤亡最有效的方法是控制山洪高风险区的开发和建立预警报系统。  相似文献   

2.
西藏江河堵溃灾害及成灾环境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江河堵溃灾害指由江河两岸大规模滑坡、泥石流等在主河道形成堵塞坝和溃决造成的灾害.西藏近年发生的14次江河堵溃灾害都分布于藏东、藏南地区.根据形成江河堵塞坝的山地灾害类型其可划分为滑坡堵溃灾害和泥石流堵溃灾害及滑坡、泥石流混合堵溃灾害,形成过程各有特点.西藏江河堵溃灾害集中分布于藏东、藏南,这与这里下述因素有关:河谷深切,山高坡陡;新构造运动活跃,地震频繁;第四系冰碛等松散堆积物深厚;海岸性冰川发育,冰湖广布.  相似文献   

3.
19世纪是我国特大暴雨洪水发生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鲁烽 《灾害学》1991,6(3):25-30
本文用大量资料,论述了我国七个江河历史首位洪水均发生在19世纪。而且,洪水泛滥使得平原地区的水系迁移、湖泊淤缩极为严重。同时,存洪水年前后,伴随着一系列寒冷、干旱的气候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4.
《民防苑》2003,(1)
一种原产亚马逊河的食人鱼不久前非法入境后,在北京、昆明、长春、重庆、广州、南宁、沈阳、成都等我国多个大城市的宠物市场热卖。为防止外来生物入侵,保护我国生态环境,据媒体报道,北京市有关部门已严令规定:贩卖一条食人鱼,罚款五万元。初看起来,这罚款数目不算小,但比起食人鱼游入我国江河所造成损失,只不过沧海一粟而已。  相似文献   

5.
我国幅员辽阔,是灾害多发国家,除地震灾害外,其它如:洪涝灾害;旱灾;虫灾;雪灾;森林草场火灾;黄河凌汛;江河、湖、海、沼泽、湿地变化;土地沙化及沙尘暴等均为多发性自然灾害。长期以来,重大灾害一直是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的头等大事,也是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6.
肖西 《防灾博览》2007,(3):14-14
据报道,中国江河沿岸和沿海地区分布着2.1万家化工厂,反映出这个国家火热的经济.但这些江河自身也体现出环境为20年来肆无忌惮的发展所付出的代价.  相似文献   

7.
展华 《防灾博览》2010,(2):60-61
<正>我国幅员辽阔,每年夏季,南方大部分省区普降大到暴雨,时间长、强度大、范围广,致使一些地方江河水位猛涨,山洪暴发,农作物大面积受淹,企业生产受损,基础设施被毁,群众生活受困。为把灾情减小到最低程度,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各级政府建立了抗洪救灾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8.
我国江河众多,洪涝灾害频繁。河道堤防作为最重要的防洪工程,在防洪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因此,历朝历代对维护河道堤防安全都极为重视,并将有关河道堤防保护的规定写进国家大法——刑律之中,对盗决破坏堤防的人和维护堤防不利的失职渎职官吏予以处罚。  相似文献   

9.
《民防苑》2007,(5)
我国是一个多灾害国家,在各种自然灾害中洪涝灾害始终是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危害最大的灾种之一。近年来,特别是今年淮河、长江等江河洪水泛滥,灾情严重,而黄河却安然无恙。其实所谓"安然无恙"只是相对而言,不要因为北方缺水、黄河近一二十年来流量不足,甚至出现局部季节性断流,就以为黄河再也不可能像往昔泛滥成灾了。  相似文献   

10.
《灾害学》1999,(1)
国家计委、水利部日前召开全国灾后重建、整治江湖、兴修水利工作会议。贯彻实施最近国务院提出的“封山植树,退耕还林,退田还湖,平垸行洪,加固干堤,疏浚江河,以工代赈,移民建镇”的灾后恢复重建措施。会议明确了灾后重建工作的重点,即按照整治国土、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防治江河水患;按照江河流域规划,加固干堤和疏浚河湖,有计划、步骤地实施平烷行洪、退田还湖;按照防洪和发展经济的要求抓好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工作。会上提出灾后重建,应把握以下几个重点:一、按照整治国土、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来防治水患。下决心解决好江…  相似文献   

11.
张明  谢永刚 《灾害学》1999,14(2):69-72
根据对1998年嫩江、松花江特大洪水的详细调查资料,分析了洪水形成过程和特点。并阐述了洪涝灾害对主要受灾区黑龙江省的国民经济和粮食生产、工业交通、水利设施和人民生活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中游致洪暴雨天气气候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从建国以来长江中游地区发生的所有暴雨事件中选出四个典型年,并从这些典型年的暴雨个例中得出暴雨和大暴雨和大暴雨的分布范围和暴雨特征,由此而造成的特大洪水情况,以及洪涝灾害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最后应用天气归纳方法分析了暴雨的大尺度环流背景。  相似文献   

13.
黄河北干流与渭河相遇洪水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玉芳  邢大韦 《灾害学》1995,10(1):57-62
黄河北干流与渭河位于黄土高原,暴雨是洪水的重要成因.本文分析了近2000年的历史资料,提出该地区的洪水具有周期性,19世纪洪水达到高峰,20世纪洪水规模有所降低,并分析了黄河北干流与渭河及其支流径、洛河洪水相遇问题:四河相遇的概率很小,多形成特大洪水,两河相遇是较常发生的事件,多形成中等以下洪水。三门峡水库的淤积使该地区洪水灾害加剧.同时还分析了该地区洪水对黄河下游洪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洞庭湖区退田还湖的洪水效应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洞庭湖多年平均削减入湖洪峰流量约10000m3/s,这对于保护长江中下游,特别是中游地区的防洪安全十分重要.但由于泥沙的严重淤积,以及湖泊湿地被大规模垦殖,使洞庭湖的调蓄功能下降,江湖洪水威胁加剧.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中央及时提出了"退田还湖、平垸行洪"等长江流域洪水治理的32字指导原则,洞庭湖区是实施该原则的重点地区.应用数值模拟方法,通过建立洞庭湖与长江耦合的水动力学数值模型,针对1998年洪水,模拟研究了洞庭湖区退田还湖的洪水效应,并设计了8种方案分别进行定量评估.结果显示,退田还湖工程的实施,对降低洞庭湖区江湖洪水位,缓解江湖洪水威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典型年梅雨洪涝灾害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雨期降水形成的洪涝和枯梅年产生的干旱是江苏省主要的气象灾害.为了能客观地划分各年梅雨的旱涝等级,从而为防灾减灾决策提供依据,利用江苏省近50年来的梅雨资料,考虑梅期持时长短、梅期平均日雨量及暴雨日数等3个因子,给出了梅雨强度计算模型及梅期旱涝指标,较好地反映了江苏省每年各地的梅期旱涝状况.结合实际灾情,确定了典型梅雨洪涝年的标准.针对1954,1991和2003年3个比较典型的梅雨洪涝年,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长江及淮河流域上游的客水、入梅之前的降水量和梅期降水会直接影响该省梅雨期的洪涝灾情;(2)1991年的洪涝是历年来最为严重的,1954年的洪涝稍重于2003年;(3)3个典型梅雨洪涝年中全省最涝的地区都位于沿淮地区或江淮之间地区的北部,淮北地区这3年中都出现了较重的涝灾,淮北南部的灾情重于北部.  相似文献   

16.
霍有光 《灾害学》1999,14(4):59-64
利用清代在治黄斗争中留下的历史文献, 对清代治理黄河的系统科学思想进行初步的研究与总结, 目的是鉴古知今, 为当代治理好黄河提供借鉴与创意。  相似文献   

17.
高山区冰川突发洪水混沌机制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首先,介绍了重构相空间技术,并揭示了混沌特性的主要定量指标,即关联分维数D2,李雅普诺夫(Lyapunov)指数和柯尔莫奇诺夫(Kolomogorov)熵。然后,对叶尔河冰川突发洪水这一典型自然系统的无序现象,从洪水时序列出发,通过对上述指标的分析,讨论了高山区冰川突发洪水过程和形成的混沌机制,表明该类洪水时间序列具有混沌动力系统的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18.
基于GIS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洪灾风险分区及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国内外近几年的发展表明,在所有可能避免和减轻自然灾害的措施中,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在科学研究基础上进行风险区划,将自然灾害管理提高到风险管理的水平.在长江流域数字化地图的基础上,选取不同重复期(20,50,100年),及包括1870年历史洪水和1931,1935,1954,1991,1995,1996,1998,1999和2002年共10次洪水,借助Arcview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和叠加功能,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水灾害危险性进行了初步评价.首先参考洪水灾害淹没图和相关历史文献记录资料,构建10次洪水受灾县(市)分布图;其次对这10次洪水受灾县(市)分布图进行叠加,得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风险性评价图.分析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水风险的分布是有规律的,而且具有明显的地理意义.有4个明显的高危风险区,分别是洞庭湖、鄱阳湖两湖平原的湖滨地区和公安以下的长江中游河段的沿江一带,尤其是荆江河段以及两江相夹地势低洼的江汉平原;沿高危风险区外侧为高风险地区,重点在汉江下游、资、沅、澧水、清江流域、皖沿江地区以及太湖流域的部分地区;沿长江于高危风险和高风险地区两侧分别为风险较小地区;其他地区对于洪水灾害而言则为安全地区.评价结果与长江中下游的实际情况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9.
嘉陵江流域洪水等级的建议划分标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洪水重现期可以将洪水划分为12个等级,也可根据年最大流量距平值将洪水中长期定性预报分成7个等级.探讨了嘉陵江流域的洪水等级和中长期预报定性分级标准,还对嘉陵江流域1981年7月发生的洪水等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汉江上游暴雨洪水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楷 《灾害学》2006,21(3):98-102
汉江是长江的最大支流。由于汉江上游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形条件和大气环流条件,暴雨洪灾频发。汉江上游是陕西省重点防洪河段之一,中下游地区地处江汉平原.是湖北省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防洪作用更为重要。通过对汉江上游暴雨洪水特性的研究分析,提出了防御措施.可为防汛部门有效防御汉江上游洪水、水资源部门充分利用汉江水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