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些年来塔式起重机安全事故频发,造成了较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降低塔式起重机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辨识关键的诱发因素,根据塔式起重机安全管理相关的法律、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采用系统分析方法对事故致因进行层次分解,并以194份事故调查报告为数据样本,构建了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塔式起重机安全事故预测模型,并以某塔式起重机较大坍塌事故为例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对塔式起重机安全事故等级和类型进行预测的准确率分别达到了0.9和0.8;导致塔式起重机安全事故的关键因素为专项施工方案不完备(P_2)、人员安全意识淡薄(H_1)、安全技术交底不充分(P_3)、安全生产检查不充分(P_4)和工人无证上岗(H_6),实例验证结果显示该模型对塔式起重机安全事故等级和类型预测的准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2.
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认定定量化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我国生产安全事故的责任认定是在事故调查组分析调查事故原因后,对事故责任者承担的责任进行定性的责任认定,受一定的主观因素影响。为了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责任认定定量化方法,该方法首先从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和职业健康卫生三方面建立了完善的事故影响因素集;然后在分析事故原因后采用专家打分法(德尔菲法)确定各影响因素的影响度,并计算出与事故相关的责任者的累加影响度,即责任大小;最后根据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对事故责任者作出处理。此方法对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认定更加公正客观。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我国企业安全管理现状、特点和安全信息技术在我国企业应用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变事故后安全管理为事故前预测和控制的安全管理思想,并构建了适合于我国安全管理现状的基于SMIS的局域网络模型。该模型改变了我国企业安全管理信息流通不畅的局面,实现了安全管理信息流动的良性循环.能提高我国企业安全管理的水平,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针对装配式建筑施工的特点,采用事故树分析法(FTA)对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及原因进行了梳理,将基本事件进行归纳并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利用集对分析法(SPA)确定指标权重,运用灰色聚类分析方法对装配式建筑项目的施工安全进行测评,并根据对危险因子的识别提出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从而构建了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测评模型。通过在青岛万达小学的实例应用,结果表明,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与安全意识、吊点的确定、构件节点连接强度为主要安全影响因素,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以减少事故的发生,从而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回顾了石油化工安全管理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基于风险的安全生产管理的优点和局限性,结合灾难性安全事故的特点,提出了以事故预期后果排序预防灾难性安全事故的新思路。评估事故的预期后果,并排序;研究基于事故后果的灾难性安全事故防范技术;建立科学的绩效指标并完善设备完整性管理体系,降低一般事故发生概率,控制灾难性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管理的科学化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环节,安全管理是企业生产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搞好生产,保证生产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是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和保障职工的身心健康以及财产不受伤害的必不可少的因素。从表面上看,进行安全经济投资没有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而是无形之中增加了企业的成本,但是,如果没有恰当的安全投资,职工工作在缺乏安全保障的工作和生产环境之中,时刻与危险和不安全相随,企业的生产有可能被意外的事故所中断,有可能发生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的与间接的经济损失。现代安全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消除危险,防止危险,避免损失,保障职工的安全健康,为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服务。没有效益的管理不可能是真正的科学管理。安全工作必须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处理好防止事故和事故可能发生费用之间的经济联系。  相似文献   

7.
对开阳磷矿自建矿以来所有记录在案的安全事故,按受伤严重程度、事故类型及原因、受伤部位、受伤时年龄、工龄、受伤月份等进行分项统计,找出了各分项事故的发生规律,为矿山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有用信息。然而,完整的事故统计分析需要有详细的事故原始记录,这就要求事故调查过程中不仅要有对上述各分项的记录,而且还应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及经过、事故地点、文化程度、工种、培训记录、经济损失等方面的记录,于是,构建完善的事故调查体系是为矿山安全管理提供全面信息的保障,以此来有针对性的制定对员工安全教育、培训等安全管理方面的规划。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电梯运营安全事故频发,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巨大的威胁和损失。通过统计2006—2016年我国发生的152起电梯运营安全事故样本数据,基于数理统计方法从事故的发生省份、发生场所、发生形态、发生环节、发生原因,归纳了事故发生的潜在规律、致因机理、事故逻辑和根本原因,并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从主成分角度和安全理论维度对电梯运营安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考量分析,对我国未来电梯运营安全风险进行了预测,进而提出电梯运营安全风险防控对策与建议,可为政府部门或企业单位制定科学、系统、完善的电梯运营安全管控措施提供理论支持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炼化企业在进行安全投入时,由于缺少科学的、直观的、有效的理论支持,而存在安全投入不合理,投入效能无法评估的状况,提出了炼化企业安全投入指标体系以及安全效能量化的方法,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构建了炼化企业安全投入指标与安全效能的关系模型,并通过实例对该模型的应用、演算过程做了分析说明,验证了安全管理投入、安全设施投入与安全效能的关系,从而证明了该模型能够指导企业合理分配管理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安全投入的效能,降本增效,综合提升炼化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为系统研究企业安全投入结构,基于解释结构模型(ISM)方法的特点,从人员投入、安全设备投入、安全管理投入3个维度找出影响企业安全投入的16个主要因素,初步建立企业安全投入的4级多层阶梯ISM模型;根据建立的ISM模型,采用直觉三角模糊数(TIFNs)评估企业安全投入各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分别计算直觉模糊数权重和三角模糊数权重,最后计算各影响因素的组合权重,确定正、负理想点,并引入TOPSIS方法计算各影响因素的相对贴近度。结果表明:企业安全投入的3个维度的重要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安全管理投入、人员投入、安全设备设施投入,这为合理地确定企业安全投入的结构提供了重要依据,并有效解决了信息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构建地铁深基坑复杂系统事故致因网络层次结构模型,根据地铁深基坑施工的特点,分析出地铁深基坑施工的复杂性,找出影响地铁深基坑施工事故的43个因素;通过专家打分,借助复杂网络理论,并运用DEMATEL方法构建了地铁深基坑施工事故致因网络模型,归纳出地铁深基坑事故的基础因素层、中间致因层和近邻事故层,提取了导致地铁深基坑事故的关键致因因素,并分析了地铁深基坑施工致因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与重要性;提出相应的建议与措施,对于改善地铁深基坑施工安全水平、降低深基坑施工安全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于社会技术系统理论,将事故成因要素分为社会干预和技术控制两方面,并结合突变理论构建企业安全生产系统的尖点突变模型,分析事故可能发生的突变点及演变路径,为事故防控提供有针对性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旅游安全事故致因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安全作为旅游科学研究的新兴领域,已经逐渐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方向。在分析旅游安全事故特点的基础上,针对以往研究存在的不足,结合事故致因理论、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理论,提出了改进的旅游安全事故因果连锁模型、旅游安全事故致因因素结构。该模型综合考虑影响旅游安全的人因因素、物因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以及其相互作用关系,弥补了以往研究的不足,为下一步进行旅游安全评价提供理论基础和模型框架。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加油站火灾爆炸事故致因机理,从而建立安全评价模型,在分析加油站火灾爆炸事故因素的基础上,从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视角构建加油站安全状态突变模型,并针对常用加油站安全评价中权重获取受主观影响的问题,提出基于突变理论的加油站火灾爆炸事故安全评价方法,该方法通过对评价目标进行多层次分解,利用归一化公式计算出总突变隶属函数值,实现了加油站安全等级评价与动态评判。实例验证表明:突变模型合理地诠释了加油站火灾爆炸事故形成的规律,安全评价结果是合理、可行的,为加油站安全综合评价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针对加筋板在使用工况中易发生屈曲和结构失稳,提出一种基于理想点法的屈曲承载力优化设计方法。方法以加筋板的屈曲承载力最大和结构质量最小为目标,以加筋板的屈曲、最大vonMises应力和筋条压损等为约束条件,并利用理想点法将多目标优化问题转化为单目标优化问题。基于ANSYS参数化建模技术,构建屈曲分析、优化设计一体化分析与设计模型,并采用单目标优化算法——DOWNHILL SIMPLEX算法实施了优化分析。结果优化后结构质量从0.195 kg增加到0.24 kg,增加了23%,结构承载力从129.4 k N提升到235.84 kN,提高了82%。结论通过优化能够获得结构性能折中的方案,可为加筋板结构设计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港口生产作业区域空间有限、危险源众多、人员组成复杂,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有效的港口安全事故应急处理能力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港口安全事故中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因此对港口安全事故应急处理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十分必要。以烟台港港口为研究对象,在利益相关者安全诉求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危险源并构建了港口安全事故应急处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G1赋权法对烟台港港口安全事故应急处理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指标赋权、专家打分计算等过程得出当前烟台港港口安全事故应急处理能力为良好。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石化企业建立的安全生产预测预报系统普遍存在预测指标获取不全和预测模型较为简单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石化企业安全管理实际的安全生产预测预报技术方法。该方法结合我国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以及石化企业HSE管理的实际,建立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87个三级指标的石化企业安全生产预测指标体系,量化了石化企业生产过程中安全管理的各项具体内容;通过采用隐患整改率、培训教育、应急演练、安全生产事故等指数进行修正,构建了基于预测指标得分的石化企业安全生产预测指数模型,并利用灰色模型预测其未来趋势。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更符合石化企业实际,具有适用性和准确性,能够实现信息化和数据共享,可为国家制定石化企业安全生产预测预报技术指导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科学评估施工企业安全事故应急能力水平,促进企业应急体系建设。在统筹考虑指标因素关联性、评价过程模糊随机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测量-云模型(M-CM)的施工企业安全事故应急能力评价方法(即简称M-CM方法)。首先,界定安全事故应急能力内涵,建立施工企业安全事故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采用测量模型确定指标权重,并运用云模型算法得到标准云和指标云参数;最后,通过云发生器绘制综合评价云图,结合云相似度确定施工企业安全事故应急能力评价等级。应用M-CM方法对某施工企业安全事故应急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施工企业安全事故应急能力评价等级为较高,该评价结果与企业实际安全检查报告基本一致,从而验证了M-CM方法和指标体系的科学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李俊禹  刘书明  吴雪  谢涛  金晔 《环境工程》2022,40(6):226-232+153
城市供水管网的优化调度模型,需要反复调度水力学模型来计算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从而产生巨大的计算和时间成本。在优化迭代过程中,为了获得更优秀的优化结果,通常在搜索空间中约束条件的边界进行搜索,产生了大量不满足约束的样本和较低的优化效率。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基于约束条件的动态剪枝方法,在运行水力学模型前,利用优化计算过程中积累的数据来判断样本是否符合约束条件,从而剔除不满足约束的样本,提高优化效率。模型分别在1个案例管网和1个真实管网上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使用朴素贝叶斯、决策树和支持向量机作为动态剪枝算法,在获得和原始优化模型几乎相同结果的同时,分别减少56.4%、58.5%和56.8%的计算次数。  相似文献   

20.
为有效地预防危化品事故,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水平,基于AQ 3013—2008和GB/T 33000—2016两个现行标准,根据事故致因"2-4"模型,以事故分析为目的,通过对比分析两个标准的差异性并将关键要素整合,构建了危化品事故根本原因的判定标准,并应用该判定标准对2012—2017年间我国发生的8起危化品事故的根本原因进行分析即确定安全管理体系的缺欠项。结果表明:整合后的判定标准在确定危化品事故根本原因时更为全面,其中每起事故案例补充的判断标准项占总判断标准项数量的比例为25%~40%,平均值为32%。强调指出危化品企业必须注重安全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加强安全生产预测预警系统、应急救援信息系统的建设,营造全员参与的良好安全文化氛围,以促进危化品企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