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大姚、普洱地震前云南天文台时纬残差异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南是一个地震活动区。1985年4月18日云南禄劝6.1级地震后,详细分析了云南大地震与云南天文台天文时纬残差的关系,发现在云南及其邻近发生大地震以前均存在着时纬残差异常。总结了震前云南天文台时纬残差异常的特征和规律,并在几次大地震前提供了预测信息。天文时纬残差是从时间与纬度的观测值中扣除地球整体运动影响之后的剩余部分,它是一个与当地地球物理场变化有关的量,包括铅垂线变化。震前地震孕育过程中震区地下物质的运动可能是形成天文时纬残差异常的主要原因,所以,它可用于监测台站周围的重力场变化。2003年7月21日大姚6.2级地震与2007年6月3日普洱6.4级地震前,云南天文台的时纬残差均出现了明显的同步异常,这再次说明这种异常可用于天文台周围的强震预测。  相似文献   

2.
根据某类事件发生时的行星空间位置分布,可以从理论上建立该事件的时间预测模型.指出这一方法有可能通过计时历史资料的归算,提供未来灾害事件发生时刻的预测信息.以地震为例,给出了该方法的具体思路.处理了1900-1996年中国震级6.5及以上级的311次地震资料,据此:(1)统计得出了历史时期的地震时间与行星位置分布的相关性;(2)利用这种相关性并以7星组合作1997-2010年间6.5及以上级地震的模拟预测,给出了6个可能的危险日期;(3)采用1997年1月至2006年6月的35次M6.5级地震对模型作检验,表明总计14种单星和组合模型中日、月、水星、金星和天王星等五种模型稍好,而冥王星和海王星模型则不理想.(4)指出该模型不适用于较大区域,因其难以提供较精确的地点信息.此外,预测精度还与步长和确定的危险日期的数量有关.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鲁甸6.5级地震不同烈度区地震前后植被的变化,以鲁甸地震完整烈度为研究区,以MODIS产品中的MOD13Q1数据为数据源,通过数据预处理获得2004-2018年不同烈度区年均NDVI时间序列,并用像元二分模型计算得到地震前后的植被覆盖度,从NDVI动态变化、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布特征、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植被损毁像...  相似文献   

4.
采用云南175个历史强震的等震线图、云南数字等震线模型和云南1:400万活动断裂资料,对常规正圆法灾区范围量化与数字等震线模型灾区范围量化得到的云南宁洱6.4级地震灾区范围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地震等震线长轴方向与活动断裂的关系。结果表明,灾害地震的灾区范围用等震线模型来量化比常规用正圆来量化更加符合地震的客观情况。  相似文献   

5.
周至井气氡异常与邻近地区地震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宁夏灵武ML4.6级地震、甘肃礼县ML5.2级地震、甘肃岷县ML5.3级地震和甘肃华亭ML4.2级地震前后,周至井的气氧观数据均出现了大幅度的上升异常,说明周至井的气氧异常和邻近地区的地震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本文对出现这种对应关系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云南地震活跃期的大震加速律及对未来三年大震趋势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太阳活动与地震相关性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在周期性太阳活动的调控下,地震活动也显示出明显的周期性演化。地震除存在11年周期外,还存在22年周期,后者形成了本世纪以来地震的4个活跃期和4个平静期。云南在地震活跃期中,大震的时间间隔有愈来愈缩短的趋势,并按Tx=ΔT1/2的规律演化。在一个活跃期中,最后一个大震的时间间隔比这个规律规定的时间间隔更短。如果某个大震的爆发时间与由这个规律预测的时间相差(一般是提前)50%以上,就意味着本地震活跃期的大震从此结束。根据这个规律,对云南未来三年的大震趋势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7.
利用斜率差信息法对唐山地区准连续型大地形变资料进行了前兆信息的提取,对形变资料进行了全时域扫描,并进行了多种方案的对比筛选。对首都圈、尤其是唐山附近的5级以上地震与异常的对应关系进行了统计。由于地震活动存在阶段性差异,优化筛选方案后进行了分段扫描,取唐山附近3级以上小震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其统计结果进行了R值评分,在97.5%的置信水平下,通过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地震活动的强弱存在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而斜率差异常信息与该区域中小地震的对应关系也存在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我国涝灾主要集中在江淮地区,其中6-7月的旱涝,大部分是由梅雨异常引起的。为了研究梅雨的影响因子,利用1954-2005年太阳黑子、江淮地区33站梅雨期降水资料,分析了太阳活动对江淮地区梅雨的影响。研究表明,梅雨量趋势系数的最大值中心位于杭州地区,而太阳活动与杭州地区的梅雨基本上没有关系。太阳活动对江淮地区梅雨量、梅雨强度的影响具有地域性。太阳活动与梅雨量的相关关系由北向南,依次呈现为负相关性、正相关性和负相关性,太阳活动强的年份,江淮地区北部和南部梅雨量偏少,江淮中部梅雨量偏多;太阳活动与梅雨强度的相关关系由北向南,依次呈现正相关性、负相关性,太阳活动强的年份,江淮地区北部梅雨强度较强,江淮南部梅雨强度较弱。合成分析结果表明:太阳活动谷年江淮地区普遍偏涝。  相似文献   

9.
地震灾区现场区域环境条件复杂,人员密集程度高,具有雷电灾害防御能力弱、群众防雷避险常识淡薄、防雷设施亟待完善的特点,特别是在雷电高发季节,雷击易造成群体性雷电灾害事件。本文以2014年云南昭通鲁甸6.5级地震灾区为例,在进行现场勘察、闪电监测资料综合分析和数据统计的基础上,开展地震灾区雷电活动时空分布特征研究,探讨不同类型的雷击损害风险对灾区可能造成的影响,针对灾区雷电灾害隐患突出的严峻形势,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及建议,为有效防御和减少雷电灾害对地震灾区带来的不利影响和公共安全隐患提供技术依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震后对网络舆情信息的监控、分析、处置和引导,对于相关部门开展震灾应急救援和稳定社会情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新浪微博数据,以云南大理漾濞县6.4级地震为例,对震后24 h微博文本、发布时间、地理位置三方面进行信息提取与挖掘,研究本次地震的舆情时间、空间分布和情感极性分布特征,并结合震后时间序列,交叉分析微博热搜词条对舆情产生的影响,挖掘微博舆情与时间、用户所在地以及当前热点事件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空间分布上,发博数主要集中在云南和四川;中东部地区网络舆情信息传播量也较大,中西部地区相对较少。在舆情情感上,积极情绪占总体数量的67.16%,中性情绪占总体的6.24%,消极情绪占总体的26.60%。在震后24 h内,本次地震舆情初期表现出的多为积极情绪;中期由于伤亡情况的披露,消极情绪有上涨趋势,但很快趋于稳定;末期由于其他热点问题的影响,消极情绪大幅上涨。本文研究结果可为新时期地震震后网络舆情的引导和处置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