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jQuery框架的AJAX网站设计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AJAX技术出发,对实现AJAX技术常用框架ASP.NET AJAX、Dojo、DWR、Prototype、jQuery、YahooUser Interface进行讨论,重点介绍了其中较为优秀的jQuery框架,并用具体实例证明jQuery可以非常方便快捷的开发网站,并将WEB设计由原来的三层变为四层,即页面设计、前台逻辑设计、业务逻辑设计和数据库设计,它们之间相对独立,网站设计结构清晰、维护容易.图1,表1,参6.  相似文献   

2.
采用人工污染土壤、尾矿砂、污泥等不同载体的污染源来模拟土壤污染 ,研究其对水稻生长、吸收养分和吸收重金属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污染载体对水稻生长的影响不同 ,其影响的大小顺序为人工污染土壤 >尾矿砂 >污泥 >尾矿砂 +污泥。不同污染载体对水稻吸收重金属的影响亦不同 ,以纯化学试剂的形式添加到土壤中的重金属最易被提取出来 ,植物从中吸收的Cu、Zn、Pb、Cd最多 ,而从以污泥为污染载体的土壤中吸收的Zn、Pb、Cd最少。研究表明 ,用添加纯化学试剂的方法来模拟污染土壤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是可行的 ,确定土壤负载容量是安全的 ,因为在实验条件下它对供试植物的影响最明显  相似文献   

3.
根据从卫星遥感影像或全球定位系统获得的凤眼莲面积变化数据,对在开放水域中大面积放养凤眼莲面积变化的研究,建立了放养凤眼莲生长的Logistic动力学模型来估算凤眼莲面积。在太湖竺山湾凤眼莲放养试验表明:从2009年8月4日到10月15日,凤眼莲面积从54 250.34 m2增加到135 525.66 m2,建立的估计凤眼莲面积的Logistic模型的环境容量k s为2 697 210.03,面积增长率rs为0.012 4,对试验数据的拟合优度检验R 2为0.975 3,F检验为78.93,均方根误差RMSE为2 705.55,表明该模型准确模拟了凤眼莲生长的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4.
赫晓霞  栾胜基  艾东 《生态环境》2008,17(1):416-421
"贫困是最大的污染者",贫困与环境恶化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互作用关系.为了进一步了解和认识贫困的环境影响,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提出了对农村环境的新定义:对农户而言,农村环境就是他们的生存环境,包括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表征农村环境的两个基本要素土地和农居环境和相应的表征指标.指出在农村环境问题的形成过程中,农户贫困的生存状态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用具体的案例研究说明,在贫困山区,农户的贫困对于农户的生产与生活进步都产生了很大的限制,因此对于农村环境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应该从改善农户的经济行为开始,并且以摆脱贫困,改善农户的生存状态为目标,才可能最终达到改善农村环境,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5.
生物炭的环境效应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1,自引:1,他引:60  
李力  刘娅  陆宇超  梁中耀  张鹏  孙红文 《环境化学》2011,30(8):1411-1421
作为新型环境功能材料,生物炭以其优良的环境效应和生态效应成为环境科学等学科研究的前沿热点.本文介绍了生物炭结构和基本特性,对其在土壤肥力改良、碳的增汇减排以及受污染环境修复的应用和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扼要分析了生物炭研究的前景和方向,为生物炭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基于视点的细节层次模型对于提高三维GIS中地形模型的漫游速度以及减少地形模型的数据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地形模型的漫游速度,开发与视点相关的细节层次模型的数据结构和算法,推导细节层次模型的误差计算公式,建立误差受控的细节层次模型,同时缝合漫游时细节层次模型中的缝隙现象。试验结果表明,误差受控的细节层次地形模型对于减少三维漫游过程中几何数据的装载量和提高漫游速度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细胞膜结合的雌激素受体(Cell membrane-bound estrogen receptor,cmER)介导了雌激素的非基因组作用,参与了乳腺癌等诸多疾病的发生,但是作用机制研究受限于能够有效区分cmER和细胞质内ER(Estrogen receptor)的标记手段.为了实现cmER的特异性标记,首先在体外分别表达含有A1、S6和ybbR三个不同短肽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融合蛋白,比较磷酸泛酰巯基乙胺基转移酶(Phosphopantetheinyl transferase,PPTase)-AcpS和Sfp对其的识别选择性.选取识别效率较高和特异性较好的A1短肽,将其构建到雌激素受体ERα的C端(ERα-A1),结果表明该偶联并不影响ERα的蛋白质表达及其在雌激素作用下的转录.进一步研究表明,来源于大肠杆菌的PPTase-AcpS可以以辅酶A-生物素(Coenzyme A-biotin)为底物,将生物素特异性标记到ERα-A1.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雌激素及cmER介导的非基因组调控机制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耐盐酿酒酵母菌株的育种对降低燃料乙醇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以具有优秀乙醇发酵能力的工业酿酒母菌株KF-7为出发菌株,通过连续发酵、产孢子及孢子培育、交配等获取稳定耐盐菌株.在盐胁迫条件下利用连续乙醇发酵驯化获得了耐盐突变菌株KF-7(4).在此基础上,通过孢子分离、培养、评价和交配,获得两株耐盐二倍体菌株KF-7(4)-3与KF-7-D1.这3株耐盐菌株在50次转接过程中保持着稳定的耐盐性.并且在9%KCl浓度下,3株耐盐菌株的乙醇发酵能力显著优于出发菌株KF-7:在15%YPD培养基中,发酵36 h时的乙醇浓度比出发菌株KF-7提高了21%.有盐和无盐条件下发酵过程中胞内海藻糖含量分析表明,突变菌株KF-7(4)和菌株KF-7(4)-3即使在无盐条件下的海藻糖积累能力明显高于出发菌株KF-7.本研究获得的变异酿酒酵母菌株具有较高的耐盐性和稳定性,耐盐性与胞内海藻糖积累能力提高相关.因此,基于连续发酵的进化工程手段可以有效地用于培育具有某种稳定性状的酿酒酵母菌株.  相似文献   

9.
采用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对武术馆校的管理与学生就业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武术馆校中的管理制度不够妥善,学生就业困难,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现状提出若干改进的方法和措施,及合理解决武术馆校的管理与学生就业中的若干具体对策和应注意的问题,以期推动武术馆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有关施加电场以去除土壤中污染物的报道较多,但是关于电动力学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方面的报道很少。文章研究了电动力学(1V·cm-1)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修复前后测量的指标有土壤有机质(SOM)、pH、电导率(EC)、氧化还原电位(ORP)、有效氮、速效磷、速效钾。镉质量分数约为100mg·kg-1的模拟污染土壤经电动力学处理60h后,镉的平均去除效率为71%。土壤中的有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分别平均增加38.49%、47.55%和26.81%,同时TOC也增加了7.96%。总之,电动力学修复后,土壤的肥力有了明显的提升。研究结果表明,电动力学在有效去除土壤中镉的同时还能提升土壤的肥力,是一种可行的土壤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11.
粘土改性条件的研究Ⅰ.膨润土的改性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考察了改性膨润土的致孔剂加入量、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 (CTMAB)加入量、CTMAB溶液浓度和吸附时间对CTMAB吸附量的影响 .测得加工后的膨润土对CTMAB的饱和吸附容量为 34 0 0± 30 0mg·1 0 0g- 1膨润土 .膨润土对CTMAB的吸附表现出Lang muir吸附特征 .6 0℃ ,当CTMAB的加入量为膨润土饱和吸附容量的 1 3— 1 5倍 ,CTMAB溶液浓度≥ 2mg·ml- 1,吸附时间超过 2 0h时 ,膨润土基本达到饱和吸附 .并考察了有机膨润土对于水中苯、甲苯、乙苯、邻二甲苯 (BTEX)的去除效果 .  相似文献   

12.
以水泥为基质的稳定化 /固化 (Stabilization/solidification)的方法在国外广泛用于无机、有机、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最终处置 ,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论文较全面地介绍了拟合被这种稳定化 /固化过程处理过的污染物在自然界条件下短期和长期的污染物泄漏过程 ,即所谓短期、长期的渗漏行为的实验方法和数学模型 ,并总结了现有几种用来模拟短期或长期渗漏行为的渗漏实验方法和适用于这些实验方法的数学预测模型的应用条件。  相似文献   

13.
人工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工纳米材料由于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其对人体健康及环境的潜在影响也已引起科学界及政府部门的关注.通过总结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资料,分类归纳了目前国内外对一些常见的人工纳米材料如富勒烯、碳纳米管、量子点、二氧化钛、纳米铁材料及纳米铝材料的生物和生态效应研究,详细总结了纳米材料毒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最新研究成果,同时分析了各种纳米材料生物毒性的可能机制,最后对纳米材料安全性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ROS介导的氧化应激在异烟肼(INH)诱导L-02细胞毒性中的作用及槲皮素的干预作用,建立体外培养INH诱导L-0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A)、INH组(B)、槲皮素低剂量组(C)及槲皮素高剂量组(D)。采用生化分析法检测L-02细胞培养液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活性;利用荧光探针检测L-02细胞线粒体内活性氧(ROS)水平;应用比色法检测L-02细胞内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的含量以及主要抗氧化物酶的活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INH能显著增加L-02细胞培养液中AST和ALT的活性、细胞线粒体内ROS水平及细胞内MDA的含量(P0.01),并显著减少L-02细胞内GSH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P0.01)。与INH组比较,槲皮素低剂量组L-02细胞培养液中AST的活性、线粒体内ROS水平及细胞内MDA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而细胞内SOD的活性明显增加(P0.05);高剂量槲皮素能显著降低L-02细胞培养液中AST和ALT的活性、细胞线粒体内ROS水平及细胞内MDA的含量(P0.01),并能显著增高L-02细胞内GSH的含量和主要抗氧化物酶的活性(P0.01)。与槲皮素低剂量组相比,槲皮素高剂量组的保护效应更明显(P0.05)。可见,ROS介导的氧化应激在INH诱导的L-02细胞毒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且槲皮素对INH诱导的L-02细胞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媒体教学,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文、图、声、像等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可以解决常规教学难以解决的问题.但是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并不是万能的,不要过于依赖多媒体课件,一定要正确认识到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辅助性的作用.参3.  相似文献   

16.
藏羚羊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濒临灭绝,如何保护拯救它是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在分析藏羚羊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栖息地圈养的保护措施,并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17.
壳聚糖的化学改性及其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赵春禄  刘辉  刘振儒 《环境化学》2005,24(2):209-212
以脱乙酰度90%的壳聚糖(CTS)与硫氰酸铵和氯乙酸反应,合成了一种带有硫脲基和羧基双官能团的水溶性中间产物,再经戊二醛交联,制备了水不溶性的可用于处理含重金属废水的颗粒状树脂.用FTIR,SEM及比表面法对中间产物及颗粒状树脂进行了表征,表明—HN—C(S)—NH—CH2—COOH基团接枝到CTS链上并进行了交联.吸附实验表明,该化合物对Cu2 的吸附量(248mmol·g-1)比Ni2 (135mmol·g-1)高得多,这可能与离子的核电荷数和螯合体的配位相关.在两种金属离子的混合液中,该化合物对Cu2 的初始吸附选择性更强.吸附金属离子的树脂经3次盐酸洗脱再生后,吸附性能几乎没有下降.  相似文献   

18.
本文总结了影响有机化合物沸点的主要因素, 详细地概括了沸点与有机物质结构的关系.尤其是在此基础上找到一种估算沸点的方法,并给出了估算式:Tb=Km·e(W/M). 利用该式,可以更准确地计算出许多有机物质的沸点.  相似文献   

19.
五氯酚钠对鲫鱼的急性毒性:悬浮颗粒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悬浮颗粒物在水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为了研究悬浮颗粒物对氯酚类化合物生物毒性的影响,以高岭土为模拟悬浮颗粒物,考察了不同浓度的悬浮颗粒物(0、25、50、100、250和500mg·L~(-1))存在条件下五氯酚钠(NaPCP)对鲫鱼(Carassius auratus)的毒性效应。等温吸附实验结果显示,悬浮颗粒物对水体中五氯酚钠的吸附作用不明显(P>0.05)。96h急性毒性实验结果显示,五氯酚钠对鲫鱼的96h-LC_(50)随颗粒物浓度([SS])的增加而减小,两者间的关系为LC_(50)=146.7exp(-[SS]/186.8)+121.7,r~2=0.99。等效线图法评价结果表明,悬浮颗粒物可增强五氯酚钠对鲫鱼的急性毒性,两者呈毒性增加作用。  相似文献   

20.
植物排放的羰基化合物及其与大气的交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植物来源的羰基化合物的研究结果,并着重总结了植物与大气之间羰基化合物的交换研究.羰基化合物在植物与大气之间的交换包括植物本身排放羰基化合物、羰基化合物沉降到植物叶片以及植物对羰基化合物的吸收和代谢3个过程.在植物周围空气中羰基化合物的浓度与交换补偿点的关系决定交换的方向:羰基化合物是被植物排放到大气中,还是沉降到植物叶面.当其在空气中的浓度低于补偿点时,植物排放羰基化合物;而当其在空气中的浓度高于补偿点时,羰基化合物沉降到植物叶面.作者还提出,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景观植物的排放应受到格外的重视.利用植物代谢有害污染物的能力来净化空气,是植物修复技术在大气污染环境中的应用.筛选吸收、代谢污染物强的植物种类,科学搭配种类组成,建立不同类型的人工植物群落,以实现最佳植物净化效果.将环境科学与生态学、遗传学等多学科结合起来,探索更为理想的植物修复方法是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