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采用臭氧氧化—曝气生物滤池联用处理实际生产中排放的含硝基苯类化合物废水。实验结果表明:臭氧氧化过程可破坏硝基苯类化合物的苯环结构,显著提高有机物的可生物降解性;单独采用臭氧氧化法,在臭氧氧化柱进水pH为9、臭氧加入量为200m g/L的条件下,硝基苯类化合物的去除率可达98%;采用臭氧氧化—曝气生物滤池联用处理含高浓度硝基苯类化合物废水,COD去除率可达80%以上,处理后废水COD稳定在50m g/L以下。  相似文献   

2.
我国应用树脂吸附法处理有机废水的进展(续)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我国应用树脂吸附法处理有机废水的进展(续)张全兴,刘天华(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南京210093)(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常州213016)(续1994年第6期)2.4含硝基物废水的处理2.4.1对硝基苯乙酮生产废水我国大多采用乙苯硝化、氧化合成对硝...  相似文献   

3.
硝基苯生产废水处理技术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宗红鹰  谢强 《化工环保》2003,23(5):265-269
介绍了硝基苯废水的主要处理方法——化学氧化法、生物降解法和物理法,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这3种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指出目前尚未出现具有显著经济和环境优势的处理方法,同时还指出硝基苯废水处理技术近期的进展可能将更多地取决于现有处理技术的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4.
谭江月 《化工环保》2011,31(1):61-65
分别采用单独臭氧氧化、单频超声协同臭氧氧化、双频超声协同臭氧氧化处理含对硝基苯胺和硝基苯的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双频超声协同臭氧氧化处理废水的效果明显优于单频超声协同臭氧氧化和单独臭氧氧化.在废水初始 pH 为 11、臭氧流量为 30 mg/min、反应时间为 50 min、HT-50 型超声波发生器功率为 50 W、N...  相似文献   

5.
结合NDA-150型树脂(简称树脂)选择性吸附和生物降解的优点,对含硝基苯和苯酚的模拟混合废水(简称混合废水)进行处理。通过树脂的选择性吸附,使混合废水中的硝基苯和苯酚分离,随后用高效菌对树脂所吸附的硝基苯进行生物降解,同时实现树脂的再生。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调节混合废水的pH,树脂可有效地将混合废水中的硝基苯和苯酚进行选择性吸附分离;树脂对硝基苯的吸附是可逆的;树脂的再生程度受微生物对可利用硝基苯质量浓度的下限(1.2mg/L)限制;吸附-生物再生循环实验结果表明,该树脂可有效抵抗微生物的生物降解与破坏。  相似文献   

6.
用HSB微生物处理高浓度苯胺废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彭锡源  黄京生  宣志刚  吕权 《化工环保》1999,19(3):184-185,180
硝基苯气相加氢法生产苯胺(An)过程中排放的废水,虽然水量不大,但苯胺含量较高,且外观发红,色度较高。南化集团有限公司磷肥厂采用蒸汽汽提-树脂吸附法处理装置及缩合-氯氧化剂氧化中试装置处理苯胺废水,出水苯胺含量<1mg/L,但COD不能达标,而且存在...  相似文献   

7.
简述了零价铁(ZVI)处理废水的机理。综述了ZVI、纳米零价铁 (nZVI)对焦化废水、军火厂废水、制药废水、橄榄油厂废水、染料废水、含盐类废水及含重金属废水处理的研究进展以及ZVI复合材料处理废水的研究进展。指出将ZVI与超声波、微波及Fenton法等技术联合,形成具有各自优点的新处理技术,将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8.
针对原油及油砂洗脱废水中的环烷酸所具有的酸性、毒性、腐蚀性等特点,介绍了多种降解环烷酸的高级氧化技术,包括Fenton氧化法、臭氧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超临界氧化法、微波辐照法等。评述了高级氧化技术降解环烷酸的最新进展和发现,分析了各种技术的处理效果,并总结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最后,提出了处理石油行业环烷酸废水的一些思路,为现阶段石油行业环烷酸废水的处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宋扬  汪晓军 《化工环保》2008,28(1):54-58
采用絮凝沉淀-Fenton试剂氧化法处理含高浓度硫酸盐的洗涤剂生产废水(简称废水),考察了各种因素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根据实际废水的水质情况,选用聚合氯化铝(PAC)为絮凝剂,PAC最佳加入量为0.3g/L,经絮凝处理后COD去除率为42.3%;Fenton试剂氧化的最佳操作条件为:n(H2O2):n(Fe^2+)=0.5、H2O2加入量为7mmol/L、反应时间为2h,不调节废水初始pH,经Fenton试剂氧化处理后COD去除率为70%以上。经絮凝沉淀-Fenton试剂氧化法处理后,废水COD由1950mg/L降至240mg/L,总的COD去除率为87.7%,废水处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Fenton氧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甲醛和乌洛托品废水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采用Fenton氧化一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含甲醛和乌洛托品的模拟废水(简称废水),在H2O2(体积分数30%)加入量2.5g/L、H2O2与Fe^2+质量浓度比3.75、反应时间3h、不调节废水初始pH的Fenton氧化预处理最佳操作条件下,废水COD从1000mg/L左右降至300mg/L,COD去除率达72%。原废水完全无法直接进行生化处理,经Fenton氧化预处理后其BOD,/COD约为0.5,易于生化处理。Fenton氧化一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废水,生物接触氧化停留时间为12h时,废水COD去除率高达94%,处理后出水COD小于70mg/L,处理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1.
印染废水深度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介绍了印染废水的水质特点及深度处理的主要目标。综述了近年来印染废水深度处理技术(包括物理法、高级氧化技术、高效生物技术等)的研究进展。结合各深度处理技术的特点分析指出:污染的源头控制、分质处理回用以及以膜技术为核心的组合工艺的优化和集成,是印染废水深度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简单介绍了炼油碱渣废水的来源及特点,综述了近年来炼油碱渣废水中硫化物的去除技术(包括沉淀技术、氧化技术、生物技术、超声波技术、电化学技术等)的研究进展。结合各技术的特点分析指出:以催化氧化为核心,以高效、经济、条件缓和为主要目标的组合工艺的优化与集成以及新型催化剂的研发,是炼油碱渣废水中硫化物去除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陈瑞勇  林芸  张荣  毕继诚 《化工环保》2004,24(5):331-335
湿式空气氧化法(WAO)和超临界水氧化法(SCWO)废水处理技术近年已有广泛研究。当催化剂存在于氧化体系时,不仅能降低反应温度、压力,而且可提高废水中有害物质的降解效率。介绍了氨的湿式空气氧化和超临界水氧化催化剂应用的研究进展、各种催化剂在超临界水中的稳定性能及氨的催化超临界水氧化情况。  相似文献   

14.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之一。对现有工业VOCs处理技术进行了归类及概述,总结了各类技术中主要方法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适用范围和应用现状,包括吸收法、吸附法、膜分离法、冷凝法等回收技术,热氧化(燃烧)法、生物降解法、低温等离子法、光催化法等非回收消除技术,以及工业上典型的VOCs集成组合治理技术。指出,集成组合治理技术的研发是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谭彪  李杰  朱泽敏  白廷洲 《化工环保》2015,35(6):599-602
结合我国腈纶废水的特征,系统归纳了近年来我国腈纶废水常用物化预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物化预处理方法包括内电解法、混凝法、Fenton氧化法、电解法、臭氧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微波法等。这些方法普遍存在高成本、高能耗、实际运行费用大等问题。对未来物化预处理方法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最后指出,腈纶废水的处理应朝着节能高效和资源化的方向发展,推动我国腈纶废水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赵毅  惠尉添 《化工环保》2012,40(3):225-231
针对燃煤烟气中SO2、NOx和重金属Hg等污染物,可将多个单一污染物控制系统串联进行脱除,但存在系统庞杂、运行成本高等问题,因此开发经济高效的一体化脱除技术十分必要。液相催化氧化法能够在液相中对多污染物进行联合脱除。根据使用氧化剂的不同,对不同的液相催化氧化法进行了详细论述,包括H2O2氧化法、次氯酸盐及亚氯酸盐氧化法、过二硫酸盐和过一硫酸氢盐氧化法等,总结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秦彬  谷晋川  殷萍  张瑜 《化工环保》2021,41(1):9-18
染料废水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对生态危害极大,未经处理就排放将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本文综述了染料废水各种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物理处理(吸附、膜过滤),生物处理(厌氧、好氧、厌氧-好氧联合),化学处理(混凝-絮凝、电絮凝、高级氧化);总结了多种组合工艺对实际染料废水的处理效果;对比分析了各种处理技术的优缺点.最后,对...  相似文献   

18.
电镀污泥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陈永松  周少奇 《化工环保》2007,27(2):144-148
电镀污泥中含有大量的铬、镉、镍、锌等重金属,是一种典型的危险废物。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电镀污泥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固化/稳定化技术、热化学处理技术、有价金属回收技术和材料化技术等。对主要处理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认为热化学处理技术将成为未来电镀污泥处理领域内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简要介绍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来源、危害以及控制的意义,对VOCs现有处理技术从回收方法和消除方法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评述,并指出其优势和不足。同时,着重阐述了光催化氧化法以及变压吸附技术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