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哈尔滨市部分新装修住宅室内空气质量的检测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量含有有害物质的装修材料的应用是引起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经过对哈尔滨市内部分新装修住宅室内空气污染状况调查后发现,游离甲醛和总挥发性有机物均存在不同比例的超标现象。本文采用客观指数评价方法对新装修住宅的室内空气质量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显示,48%的住宅室内空气质量符合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2.
室内空气质量评价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红武 《环境工程》2008,26(4):62-64
通过对室内空气监测样本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应用最高分指数与平均分指数兼顾的空气质量指数法,将所得到的室内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和甲醛质量分指数进行评价,同时比较所监测样本中综合指数与甲醛分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装修年限的延长,综合指数在逐渐减小,甲醛分指数也逐渐减少;室内空气中甲醛分指数与综合指数的曲线变化几乎一致,它们之间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室内空气品质评价及国内目前已建立的一些室内空气品质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综合指数法、动态模式法和主观评价法等。并说明了这几种方法的使用特点和优点.展望了它们在国内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现代人80%以上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室内空气质量评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以青岛市不同区市具有代表性的新装修住宅305户为例,探讨了综合指数法[1]、模糊数学法和灰色系统分析这三种常用的室内空气质量评价方法,比较并指出模糊评价法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当前评价方法没有考虑室内空气质量界线的模糊性,不能真实反映室内空气品质,导致评价结果不准确.提出基于层次分析模型的室内空气质量评价方法,建立室内空气质量评价目标层、准则层和措施层三层递阶的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判断矩阵,计算特征向量,得到各自的层次总排序结果,结合室内空气质量评价各指标权重,计算空气各污染物的隶属函数,求导室内空气质量最终评价值.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获得的室内空气质量评价值与实际调查监测值一致,能够真实反映室内空气质量状况,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根据3所室内对象的监测数据,将灰色聚类决策引入到室内空气质量的研究中,以室内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了室内空气质量聚类标准评价序列及其针对不同灰类的白化权函数,以此分析3种污染物对室内空气质量的综合影响程度,得出室内空气质量的灰色聚类决策结果,从而实现了对室内空气质量的灰色评价.  相似文献   

7.
层次分析室内评价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新的室内空气质量评价的方法———层次分析模型(IAAH)。利用IAAH法对长春部分室内空气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室内空气属中等以上程度污染。  相似文献   

8.
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研究进展   总被引:43,自引:1,他引:43  
室内空气质量的问题在世界范围内的空气净化领域已形成研究的热点。该文对于造成室内空气质量下降的各种因素及室内污染物种类和主要来源、室内空气质量的分析评价方法和室内空气质量的控制手段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
对室内中的污染物浓度进行测量,科学评价室内空气品质.分析了室内空气质量七种污染物的浓度、评价等级、权重系数三个基本要素.通过建立集对分析模型,用联系度来描述评价对象与评价标准的同异程度,评价结果清晰地显示了集合之间的关系结构.在已有基本权重的基础上,引入变权公式,使污染物的浓度随评价等级同步动态变化.并用该方法对某小区的四栋楼的室内空气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该分析结果更加科学合理.该评价方法对室内空气质量评价更加全面、直观.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人们水平的逐年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对于房间的装修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伴随而来的就是人们对于室内环境也越来越重视。对室内空气品质的评价分析是为了保障我国居民的基本安全的生活环境。它能够切实保护和增强人们的家居环境质量水平,使大众向健康安全的城镇居住环境发展。当前,我国对室内空气质量的研究主要还是停留在评价方式与标准上。对于评价系统的研究还是很少的,笔者在对我国现行室内空气评价系统进行分析比较,总结找出适应我们发展现状的室内空气品质综合评价方法,将有利于我国室内空气品质评价系统的完善。  相似文献   

11.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的升半Г型分布指数公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确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对合理、充分利用水资源以及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采用升半Г型分布曲线模拟水资源承载力各指标对评价过程的影响,并通过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规范化处理,对升半Г型分布函数进行改进,提出用于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的升半Г型分布指数公式。经过规范化数据处理方式,升半Г型分布指数公式就可以忽略指标个数的影响,具有普适性。公式中的参数采用粒子群算法优化后,得到适用于多区域、多项指标的具有通用性和普适性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公式。将优化好的指数公式应用到玛纳斯河流域和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等实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指数公式的评价结果与其他多种方法的评价结果一致,消除了评价指标数目多少的限制和区域性评价指标各异性的限制,省去了复杂的编程计算工作,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在实际评价中,待评价区域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即使与论文选定的评价指标体系不同,也能经过规范化处理后直接采用该指数公式进行评价,为评价模型的普适化、简单化提供了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12.
基于五律协同与可持续发展理论,从自然、环境、技术、社会、经济五方面出发构建大学校园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归一化、定量转化和加权综合等方法建立评估模型,对大学城这一特殊的环境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建议。将该评估体系引入大学城规划建设中,利用科学机制评判设计的可持续性,使校园管理决策模式进一步合理化。  相似文献   

13.
在进行水体研究的过程中,选择适当的评估方法对水体进行评估必不可少。为寻找更加适用于高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较高的水体的水质评估模式,在分析现有水质评估方法的基础上,对评价安全性最高的单因子评价法和最能体现生态修复能力的有机污染综合指数评价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建立了单因子-有机污染综合指数耦合方法,建立了基于两种方法联合使用的水质分析模式。利用监测数据,分析了该模型应用于高溶解氧与高锰酸盐指数的地表水水质评估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高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的地表水水质评估。  相似文献   

14.
一种装备战场电磁兼容性综合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衡量和论证复杂电磁环境下单个装备的综合电磁兼容性和战场己方所有装备系统的整体电磁兼容性。方法结合电磁兼容性综合评估需求,建立对装备电磁兼容性评估指标体系,研究综合评估方法。结果给出了装备战场电磁兼容性评估指标,建立了基于多指标的战场电磁兼容性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并从多属性决策角度,提出了基于网络分析法(ANP)和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的装备战场电磁兼容综合评估方法,通过评估实例验证了方法的实用性和正确性。结论装备战场电磁兼容性综合评估方法可以为装备、平台和集群的战场运用方式论证提供决策依据,评估结果具有一致性和可重用性。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可再生能源GIS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可再生能源资源具有的可再生性和清洁性,使其逐渐成为世界性的能源建设发展方向。根据可再生能源的特殊自然属性,建立了包括:资源监测指标、设备指标、经济评价指标、环境评价指标的一套稳定、可操作的指标体系,并依照此体系开发了中国可再生能源地理信息系统。系统采用GeomediaProfessional平台,基于Client/Server模式,是第一个全国范围的可再生能源资源GIS,它实现了对中国可再生能源资源中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四种能源资源的空间、属性数据的统一管理和动态监测。同时,利用GIS特有的空间分析功能,结合资源开发评估模型,为中国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评价主体、评价对象、介入时间、评价内容、公众参与、技术方法、政策制度等方面构建了包括"评价人员素质、早期介入、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公众参与方式、工作程序完整性、法律法规、替代方案"等19项评价指标,提出了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并以南阳石化专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实证案例进行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发展方式转变与能源结构转型的深入推进,能源消耗“双控”与燃煤替代供热清洁化、集中化成为必然趋势。清洁供暖效益评价研究是一个动态的系统性问题,涉及技术、财务、经济和社会评价等方面。目前,有关供热模式评价一般集中在经济和技术视角,难以系统反映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等深层次问题。以空气源热泵、燃气锅炉和浅层地热能为主多能互补的供暖方案为评价对象,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基于DPSIR模型构建清洁能源供暖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利用AHP-POS灰色关联度模型定量评价西安市商业建筑清洁能源供暖方案综合效益和D-P-S-I-R子系统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在经济、技术和投资环境等条件允许情况下,应优先实施以浅层地热能为主的多能互补供暖方案,依次实施煤改电和煤改气方案。进而提出关中地区清洁能源供暖监管体系对策建议,以供决策者和投资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DPSIRM概念框架模型的岩溶区水资源安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水资源安全评价中存在的评价指标片面性、单个指标隶属信息遗漏及权重确定主观性问题,以岩溶典型区-贵州省为例,结合岩溶地区水资源的特点,构建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管理(DPSIRM)概念框架的岩溶区水资源安全DPSIRM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灰色-集对模型对贵州省2005~2012年水资源安全进行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 2005和2006年整个贵州省水资源安全处于临界安全状态,2007~2012年处于较安全状态,贵州省水资源安全呈现整体转好的态势.水资源的状态和水资源管理是目前影响贵州省水资源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继续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同时,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大水资源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强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和提高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是贵州省水资源安全的根本保障;该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适用性较强,评价结果较为客观,为岩溶地区水资源安全评价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New emergy indice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he emergy indices for the evaluation of system‘ 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bility were studied.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emergy indices are simplified and merged, and a new emergy index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EISD) is deduced. Employing EISD, two cases areconducted. The first one is to compare three different dike-pond agro-ecological engineering modes, which are: melon-melon-cabbage-four domestic fishes (mode I ), melon-melon-cabbage-pig-four domestic fishes (mode H ) and melon-melon-cabbage-pig-four domestic fishes combined with Siniperca chuatsi B. ( mode Ⅲ ).The result is that the EISD of mode I is 0.53. Mode Ⅱ‘ s EISD is 5.26 times of mode I ,and mode Ⅲ‘s EISD is 6.83 times of mode I The second one is to evaluate the development of Zhongshan City, Pearl Delta, during 1996 to 2000.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the EISD of Zhongshan had appreciably declined from 1996 to 1998, and quickly improved from 1998 to 2000, partly because of its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product construction. Both of the two cases studies showed that EISD can assessmen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bility more roundly, with the consideration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nd social-economic effect at the same ti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