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石油化工再生水回用时微生物的控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石化再生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时微生物的控制,结果表明:再生水和自来水循环运行时,微生物的控制无显著差异;投加目前国内常用的杀菌剂:优氯净、“1227”和异噻唑啉酮,就能达到微生物控制的要求;COD不是细菌控制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石化再生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时微生物的控制,结果表明,再生水和自来水循环运行时,微生物的控制无显著差异,投加目前国内常用的杀菌剂:优氯净;“1227”和异噻唑啉酮,就能达到生物控制的要求,COD不是细菌控制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3.
天然降解性质粒在控制环境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我国目前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实际情况,根据微生物在生物圈内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以及自净中起的重要作用,从微生物遗传工程的角度,特别是如何利用对环境污染物有很强降解能力的质粒角度论述了利用微生物控制环境污染问题。人工构建的新功能工程菌具有降解范围广、效果好的优点,对控制环境污染具有其它理化方法所不及的优势。这无疑为解决环境污染提供了新途径,这对改善环境、控制环境污染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选用了氧化型杀生剂二氯异氰尿酸钠来控制循环冷却水中微生物的生长。分别把药剂的投加浓度、温度、接触时间、pH值 4个因素作为变量对杀生效果进行考察 ,总结每个因素及各因素的 3个水平变动对杀生率影响的大小 ,为实际生产提供参数。结果表明 ,浓度因素对杀生率的影响最大 ,其次是时间 ,再次是温度 ,最后是pH值  相似文献   

5.
高炉炉体密闭循环系统软化水水处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高炉炉体循环冷却系统改造后,为防止软化水水质失去稳定,进而对循环系统、设备造成腐蚀,故采用向循环冷却系统中投加水稳药剂的处理技术。通过实验室试验和实际生产调试,软化水系统运行良好。这是从源头解决了高炉循环冷却的水质稳定问题,实现了密闭冷却循环,并取得了经验。  相似文献   

6.
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循环冷却水处理不仅要求处理效果好,能够保证生产装置长周期运行,而且要求实现节水、减污,达到水处理技术与经济运行的综合最佳。中石化循环冷却水处理,经过20余年的努力,取得很大进步,但新形势对水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正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7.
连铸机循环冷却水水质稳定处理分析李春和赵翠荣(承德钢铁公司炼钢厂,河北067002)缓蚀阻垢是连铸机循环冷却水水质稳定处理的根本内容。由于各种天然水都具有结垢和腐蚀的特性,而循环水在不断循环使用过程中,因水温升高、蒸发、浓缩,增加了其矿物质浓度;水与...  相似文献   

8.
膜分离技术在循环冷却排污水处理回用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膜分离技术在工业循环冷却排污水处理回用中的应用,并列举了它们在循环冷却排污水处理回用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9.
引用比较丰富的资料论述了微生物参与下自然界金的循环,强调了微生物对砂金和“狗头金”形成的特殊作用,对了解金矿成因、金矿寻找和微生物浸金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长岭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开发和管理的经验,分析了取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化学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药的使用势必对土壤微生物产生影响,由于土壤中的微生物处在共生状态,而土壤中的很多物质分解是靠微生物来完成的,因此微生物受农药影响而发生的各种变化,都会对物质分解过程(如碳、氮循环),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植物病理等产生影响。该文概述了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的6个方面影响,并提出了还需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贵州喀斯特地区土壤中微生物量碳的季节性变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于贵州喀斯特地区土壤中微生物量碳,气温,土壤水份和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的为时一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量碳与气温和土可溶性有机碳之间均存在负的相关性。夏季频繁的土壤干湿循环加快了土壤微生物量碳转换成可溶性有机碳的速度,并不断地消耗微生物量碳,从而使微生物量碳含量降低,而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增加。冬季的情况则与此相反。  相似文献   

13.
主变压器是变电站内的最为关键电气设备。深圳地区电压等级高的变电站一般采用强迫油风冷循环(0FAF)的冷却方式。过去使用的继电式控制方式存在着很多缺点:比如说控制回路复杂、功能可靠性比较差、设备故障率较高、运行维护工作量大等等;基于PLc设计的变压器冷却控制系统具有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功能强大、智能化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概述了板带材控制冷却技术的发展,并介绍了控制冷却的作用、常用控制冷却方式的特点、控制冷却存在的问题和提高钢板冷却均匀性的措施。对我国板带材生产企业选择合适的冷却方式和控冷系统的改造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5.
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微生物大量繁殖,将会对热力设备的运行产生严重的影响,而杀生剂是解决微生物繁殖的最佳办法.本文介绍了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微生物的主要种类及其危害,对杀生剂的种类及其特点作了探讨,展望了杀生剂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地表环境氮循环过程中微生物作用及同位素分馏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氮循环过程中的微生物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阐述了生物固氮、微生物吸收同化、有机氮素矿化、硝化和反硝化的反应机理及反应过程中的同位素分馏 ,提出了微生物驱动氮循环的简要模型。微生物驱动的氮循环中不同过程有不同的同位素分馏特征 ,生物固氮、土壤有机氮矿化过程中分馏效应小 ,而吸收同化、硝化和反硝化过程中同位素分馏较大 ,利用各个过程不同的同位素分馏特征可示踪含氮物质的来源、转化和迁移等。  相似文献   

17.
延迟焦化装置冷焦水处理系统原采用半敞开式循环冷却工艺,焦炭塔顶高温溢流水进入冷焦热水罐及在凉水塔的冷却过程中,污水中含硫化氢的混合性气体加上罐内存有的有害气体逸放进入大气中,散发出强烈恶臭,严重污染周围环境.冷焦水密闭系统通过对冷焦水密闭控制,在冷焦热水罐顶增设胺液脱臭工艺,彻底解决了原来冷焦水恶臭污染环境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8.
底泥微生物在红树林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生物-营养物质-植物之间的紧密联系是红树林生态系统中营养物质保存和循环的主要机制之一。具有高生产力和丰富多样性的底泥微生物,不断地将红树林凋落物转化成可被植物利用的氮、磷或其他营养物质。植物根系分泌物又为该系统中微生物和其他大型生物提供营养。文章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红树林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的营养物质转化方面的主要研究结果,并阐明了这些微生物对该系统生产力的重要贡献。为了更好地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维持和恢复其微生物系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循环用水,是节省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有效措施之一。要实现循环尤其是高循环率用水,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之一,是水的循环冷却。本文就冷却塔的散热特性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微宇宙模拟实验,结合宏基因测序技术研究了不同静水压条件(大气压、0.2MPa、0.5MPa和0.7MPa)对水库泥水界面微生物群落结构、氮循环功能基因及代谢通路的影响.结果表明:参与氮循环微生物物种数目随静水压增加呈先增加至1227种后减少至1199种,古菌、真菌相对丰度占比随静水压增加分别增加0.002%、0.0006%,细菌占比减少.相较于低静水压,高静水压使微生物群落的生态网络联系更紧密,种间作用更复杂,系统稳定性更强;高静水压通过增强nxrB、narH等功能基因丰度和参与该路径的微生物丰度,来促进反硝化过程,抑制异化性硝酸盐还原作用.且在参与氮循环的微生物中,发现嗜压微生物(变形菌门、绿弯菌门、拟杆菌门等)以及嗜压功能基因(ompH、asd),嗜压基因多存在变形菌门中,嗜压基因丰度随静水压升高先增大后减小.静水压通过改变泥水界面处氮循环有关微生物种群结构以及相关功能基因丰度与参与的代谢路径,来提高水库沉积物脱氮潜力,进而控制水库的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