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PCO技术,针对现有的室内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设计一种能与建筑空调系统的通风换气设备相结合的折流式管状反应器,以甲醛为目标污染物,对其净化效果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折流式管状反应器对于甲醛的降解处理效果高于传统的管状反应器,其转化率及矿化率均大于传统管状反应器;相较于波长较长的黑光灯,波长为254 nm的杀菌灯利用率更高,实验效果优于黑光灯;不同初始浓度下甲醛的反应有效度η基本不受催化层厚度影响;以波长254 nm的杀菌灯为紫外光源时,由于光强衰减快,使得催化层厚度对传质速率无明显作用;以波长为365 nm的黑光灯为紫外灯源时,甲醛η值随催化层厚度增加而增大,故在此实验条件下的光催化反应中,紫外光吸收量、反应速率以及反应有效度均会随催化剂负载量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2.
从工程实例介绍折排流式厌氧反应器 (ABR)工艺与间歇式活性污泥反应器 (SBR)工艺在处理干法纤维板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从中可以看出 ,ABR与SBR在处理高浓度有毒有机废水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ABR-SBR工艺处理高浓度纤维板有机有毒废水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工程实例介绍折排流式厌氧反应器(ABR)工艺与间歇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工艺在处理干法纤维板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从中可以看出,ABR与SBR在处理高浓度有毒有机废水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在常温下的启动情况,在22.5~30.2℃条件下,对不加填料的5隔室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和加填料的4隔室复合式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同步进行了启动实验。实验用水为高浓度淀粉废水,两反应器采用相同的启动策略,即梯度增加进水COD浓度与降低水力停留时间相结合的方式。两反应器有效容积均为47.8 L,启动初始负荷为0.6 kg COD/(m3.d),逐渐增加到10 kg COD/(m3.d)。实验表明,经过6个阶段87 d的运行,反应器启动完成,并成功培养出颗粒污泥,两反应器对COD的去除率都能达到85%以上。在启动过程中两反应器对COD的去除效率相近。  相似文献   

5.
以一种新型折流式管状光催化反应器为研究对象,选择甲醛、苯和甲苯为目标污染物,以紫外光源、催化剂负载量和反应器内循环流量为关键影响因素,利用非密闭型环境舱,分析了反应器降解室内VOCs特性。结果表明,在254 nm和365 nm紫外光源照射下,VOCs的总衰减系数随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且254 nm紫外光源照射下的总衰减系数更大。365 nm紫外光源照射时,VOCs的反应有效度随催化剂负载量的增加而增大;254 nm紫外光源照射时,反应有效度受催化剂负载量变化的影响很小。VOCs的转化率随循环流量的增加而增大,而反应速率受循环流量的影响较小;相同的循环流量下,转化率和反应速率均随着VOCs初始浓度增加而增大。由于增设肋片,折流式管状反应器比传统无肋片管状反应器的洁净空气量提升60%,且反应有效度更接近0.5,说明前者的传质-反应速率更加匹配,降解性能明显更优。  相似文献   

6.
折流式水解反应器处理印染废水水温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温为5℃、9.7℃、14.9℃、19.7℃、23.5℃和31.1℃6种温度的条件下,应用折流式水解反应器对印染废水进行水解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提高水温可增大COD、色度及UVA254的去除效率,相应的ORP值变小,pH值升高,水解程度加深.水温5℃时,水解效果较差;水温在10~23.5℃内,水解效果相对较好,31.1℃水解效果最好,研究结果能为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根据推流式超临界水氧化 (SCWO)反应器处理有机废水的动力学方程式 ,结合近年来超临界水氧化降解各种有机废水的实验研究情况 ,对超临界水氧化有机废水的反应动力学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 ,同时指出了该技术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优势和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8.
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效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人工湿地占地面积大、处理效率低、容易堵塞,往往需要间歇运行等问题,通过对传统的人工湿地进行改造,设计一套新型人工湿地床系统——折流式湿地床 侧流式湿地床,并通过试验对其处理城市污水的运行效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降雨、蒸腾和蒸发、温度、植物收割及堵塞作用对人工湿地运行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人工湿地受降雨因素的影响,其出水COD值比降雨前低,同时较人工湿地由于降雨作用所导致的COD稀释浓度高2.4~5.7 mg/L,而降雨使出水SS比降雨前高5.0~7.2 mg/L;堵塞缩短了折流湿地床的运行周期及降低了COD的去除,水力负荷为102.87 cm/d时,运行周期为20 d,水头损失由5.2 cm增至14.8 cm,COD去除率由84.35%降至21.19%;水力负荷为137.16 cm/d时,运行周期为16 d,水头损失由5.0 cm增至15.0 cm,COD去除率由81.26%降至7.35%.  相似文献   

9.
超临界水氧化有机废水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推流式超临界水氧化(SCWO)反应器处理有机废水的动力学方程式,结合近年来超临界水氧化降解各种有机废水的实验研究情况,对超临界水氧化有机废水的反应动力学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同时指出了该技术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优势和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0.
折流式水解-复合膜生物法处理印染废水的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折流式水解-复合膜生物法处理印染废水,COD与色度去除效果显著.组合工艺出水COD在100 mg/L以下,总去除率90%以上,出水色度为6倍以下,色度去除率达97%以上,达到纺织印染行业一级排放标准(COD≤100 mg/L,色度≤40倍).其中,ABR段的COD去除率在50%~65%,MBR段的COD去除率在78%~85%,COD的去除主要在MBR段,而色度去除主要在ABR段.此外,还对MBR段的HRT、污泥浓度、曝气量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MBR段适宜的HRT为8~12 h,污泥浓度为3~8.6 g/L,气水比为23:1~3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