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大庆50”溢油事故论宁波港溢油应急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燕品 《交通环保》2000,21(4):32-35
以介绍1999年10地宁波港发生的“大庆50”轮碰撞溢油事故及油污清除行动为基础,分析了宁波港溢油应争反应能力及存在的问题。意图通过溢油应刀事件的实践分析、讨论和总结,达到完善了宁波港溢油应急反应体系、提高宁波港溢油应急反应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建立汕头港溢油应急反应体系的设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庄小洪 《交通环保》1999,20(3):38-40
根据汕头港水域状况及溢油事故概况,阐述了建立汕头港溢油应急反应体系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建立这一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舟山港潜在的溢油风险,建立了舟山港港口油污应急指挥机构、应急反应程序及应急设备配置。提供了溢油处置方案建议。  相似文献   

4.
根据我国履行《90年国际油污防备、反应和合作公约》(OPRC公约)的要求,对福州港溢油事故概率及不同规模溢油量发生概率定量计算分析,运用概率与数理统计方法计算出福州港发生溢油事故的概率基础值,并针对福州港的实际情况,提出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5.
通过"油粒子"溢油风险评价模型,模拟厦门港后石港区某码头静风、主导风向(东北风)和不利风向(西南风)3种风场条件下,一个潮周期内涨急、高潮、落急和低潮4个时段,在码头前沿溢油100t、航道交叉点溢油1000t的影响范围、影响程度和影响敏感目标的时间。本文可为溢油事故应急防范对策的制定及溢油损害评估提供科学决策和支持,提升厦门港后石海域环境风险管理应急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6.
对港址选址阶段、港区运营期如何加强海洋溢油风险管理,提高溢油应急防范能力和处理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前言 自从日本1965年在宝兰港发生亨贝尔特号溢油事故以来,接着发生迪基萨达号(1967年,在纪伊航道)、朱利亚娜号(1971年,在新海洋面)、水岛(1774年,在水岛港)等大规模溢油事故,大约每隔2~4年就发生一次。1975年以后幸好还没有大规模溢油事故发生。正因为如此,最近一段时间人们对海上溢油问题关心程度似乎什些淡薄了。  相似文献   

8.
一、海洋溢油事故及其危害 在各种类型的海洋污染中,油污染最引人注目,而溢油造成的污染尤其令人担忧。世界许多国家一方面采取各种措施减少溢油事故的发生,同时组织起有效的清除体系,以减轻溢油事故造成的后果。 海洋溢油主要是船舶(特别是油船)、海上石油平台、沿海贮油设施、输油管道以及港  相似文献   

9.
一、小引 近年来,人们日益重视水中石油的生物降解问题的研究。因为发生大规模溢油事故后,回收水中石油十分困难,既使有良好的回收设备和训练有素的抗溢油应急体系,在实际抗溢油战斗中也很难做到百战百胜。如1989年3月24日,阿拉斯加的瓦尔迪兹港附近水域发生一起美国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溢油事故,至少溢出原油1100万加仑。经抗溢油  相似文献   

10.
宁波-舟山港是我国沿海主要原油进口和中转港口,截至2010年,宁波-舟山港建成投产25万吨级及以上原油码头8座、设计接卸能力约1.2亿吨.随着《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的实施和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的设立,宁波-舟山港将迎来新一轮的大发展,而其中原油码头及后方相关的储运基地、重化工等临港产业相应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宁波-舟山港为我国沿海溢油高风险易发区域之一,2006-2010年间,仅舟山海域发生船舶污染事故21起、溢油量超过1300吨,其中单次溢油量均超过300吨以上的有3起.  相似文献   

11.
新加坡港海洋污染预防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丽娟 《交通环保》1995,16(5):23-28
作为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和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新加坡港务局深知海洋污染的危害及预防的重要性。为此它们在海洋污染控制方面采取了如下有效措施,1.加强立法和执法管理;2.加强航运交通管制,保证航行安全,减少溢油事故发生的隐患;3.提供各类含油污水的接收处理服务;4.为到港船舶闰圾接收;5.开发模拟溢油的计算机软件,制订有效的应急计划。  相似文献   

12.
珠海港溢油应急项目验收会于 2 0 0 0年 4月 1 8日在珠海举行。该项目是中加政府间技术合作项目 ,交通系统培训项目TSTP(TransportSystemTrainingProject) 1 50项的 1 53子项 ,它以加拿大国际开发署CIDA(Cana daInternationalDevelopmentAgency)提供的岸线敏感图PAMAPGIS和溢油漂移轨迹模型SPILLSIM两个软件为核心 ,通过交通部水运所环保室技术协作 ,帮助珠海港建立溢油应急信息中心。会议由交通部科教司重大项目办主持 ,加方CIDA代表及水…  相似文献   

13.
X55 9601611新加坡港海洋污染预防综述/洪丽娟(厦门港务局环境监则站)//交通环保/交通部水运环保科技信息网一1995,(5)一23~25环信X一95 作为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和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新加坡港务局在海洋污染控制方面采取了如下有效借施:1.加强立法和执法管理;2.加强航运交通管制,保证航行安全,减少溢油事故发生的隐患;3.提供各类含油污水的接收处理服务;4.为到港船舶提供垃圾接收;5.开发模拟溢油的计算机软件,制订有效的应急计划。图3X55 9601612海上溢油分散剂的界面性质与分散作用/刘华(石油大学卜“//海洋学报/中国海洋学会二1995,17(…  相似文献   

14.
灰色拓扑分析方法在海上溢油趋势预测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据1973~1996 年间中国海域船舶溢油的历史数据,利用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色拓扑分析方法,以10 个不同的溢油总量作为分析采用的阈值,建立相应的GM(1,1)分析模型,对未来的溢油趋势进行预测分析。分析的结果显示未来年份的溢油量较1996 年以前的溢油量要高,表明未来的溢油趋势仍不可乐观。必须加强以大溢油量(单次溢油量>50 000 kg) 溢油事件的防止工作。  相似文献   

15.
溢油海水环境化学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海上溢油风化过程的研究是预测海上溢油归宿和影响的重要基础。溢油指示物(或指标)对溢油鉴别而言,就是如何选择那些能表征溢油图谱指纹的数据处理信息点,以便于准确地辨别溢油来源,气相色谱法(GC-FID)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文中从溢油指示物和海水环境化学指标的角度对溢油海水环境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得出了溢油的指示物和海水环境化学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6.
美国海岸警备队的溢油鉴别系统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介绍了美国海岸警备队溢油鉴别系统的发展概况,溢油鉴别策略、原理、方法,溢油鉴别数据的产生与解释、分析报告,影响溢油鉴别的因素以及溢油鉴别系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赵如箱 《交通环保》2000,21(4):15-17
在溢油模型模拟溢油扩散、漂移的轨迹及其归宿的基础上提出溢油反向运算既反推的发展设想,扩展其功能,增加其应用,形成完整的溢油模型,并将该溢油模型运用于海事管理工作中,为海事管理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18.
溢油就地焚烧的优点和缺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有控制地注地焚烧溢油作为一处抗溢油应急措施,已在世界各地引起人们的关注,科威特油井大火和艾克森.瓦尔迪兹溢油事故中,就地焚烧溢油和有控制地焚烧溢没的试验所获观测资料,为评估溢油就地焚烧的得失利弊提供了重要依据。只有对焚烧溢油所产生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进行充分的分析后,才能判断在特定的条件下溢油是否可以焚烧。本文较全面地分析了溢油就地焚烧的优点和缺点,并从经济上分析了对经了溢油就地焚烧与其它溢油清除技  相似文献   

19.
海上溢油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根据溢油扩展的动力学过程,对溢油处理方法进行分析,选择适合的处理方法并对不同类型溢油分散剂的性能进行分析,提出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20.
海上溢油事故应急反应系统框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初步给出了海上溢油事故应急反应系统的总体框架,并介绍了海上溢油事故应急反应系统的五个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溢油信息收集子系统、溢油模拟子系统、环境与资源信息数据库、溢油应急指挥中心、溢油应急处理子系统。该溢油事故应急反应系统具有功能综合、结合GIS和RS、决策支持等特点,可为建立海上溢油事故应急反应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