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根据标准要求,采用单排驱动链的自动扶梯,须设置附加制动器。本文讨论了对于早期生产的某品牌自动扶梯,如何利用其本身的驱动链断链检测及其保护装置,将其改造成为符合要求的附加制动器,并对其结构图和电气原理图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最后还提及了在改造之后如何进行检验其功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对不同使用年限的20A-2型号自动扶梯双排驱动链及其零部件进行损伤观察、缺陷分析、机械拉伸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测试,研究了在役自动扶梯驱动链表面脱碳和贫碳缺陷、表面磨损、先期微裂纹等损伤模式及其成因。分析了在役自动扶梯驱动链可能存在的失效风险,揭示了在役自动扶梯驱动链及其零部件的主要损伤模式与溜梯事故风险二者的内在联系,提出如何对自动扶梯驱动链质量进行有效控制的建议,给出防范因驱动链断裂而造成溜梯事故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胡金堂 《劳动保护》1993,(10):37-37
不少地区每年都发生锅炉缺水事故,轻者烧坏部分受热面,重者引起锅炉爆炸。 为减少和杜绝这类事故。国家劳动部1987年修订的《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中增加了对2吨/小时以上锅炉加装低水位联锁保护装置的要求。但是对小于2吨/小时的锅炉未提出要求,根据实际情况,似应以补充。 笔者通过几年的实践,研究出一种简易的低水位联锁保护装置,经多家使用,效果较好,而且所需费用很少,这个装置是由一只带有传感电极的水位表和一只小型继电器组成,其工作原理和电路图如下图所示,它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 1.正常水位时,电极通过锅水导通继电器KA的线…  相似文献   

4.
谈电梯安全钳——限速器联动装置的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牟擎  梁丽华 《安全》2010,31(6):37-38
安全钳限速器联动装置是电梯超速下行的最后一道下行保护装置,属强制性机械保护。它的失效给电梯乘客及电梯设备造成严重安全隐患。在电梯正常运行过程中,该装置容易被忽视,电梯监督检验规程将该装置的空载联动试验作为一项否决项,以保证其可靠有效。  相似文献   

5.
国家标准《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2003)中9.10规定.曳引驱动的电梯应装设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9.10.4规定,该装置应作用于:轿厢、对重、钢丝绳系统或曳引轮(例如直接作用在曳引轮,或作用于最近曳引轮的曳引轮轴上)。按此标准。近几年出现的小机房和无机电梯的驱动主机,  相似文献   

6.
电梯是载人的垂直交通工具.必须将安全运行放在首位。防止超速和继绳的保护装置是安全钳——限速器系统,安全钳是一种使轿厢停止向下运动的机械装置.限速器是限制电梯运行速度的装置。限速器是保障电梯安全运行的五大部件之一,是检测电梯轿厢运行是否超速、在达到限定速度时首先动作并操纵安全钳制停轿厢的重要安全装置,无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电梯超速运行或坠落,限速器都应动作。南此可见,限速器对保障电梯的安全运行是非常重要的.没有性能优良的限速器,安全钳也就形同虚设。  相似文献   

7.
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UCMP)是近几年来增加的1种保护装置,包括检测(如果有)、制停和自监测3部分.本文首先从UCMP的设置要求及不同型式下UCMP的型式特点,分析了影响检验的主要因素:检验人员、UCMP装置的型式、试验方法.其次,根据实际检验对流程进行了总结,对不同型式不同试验方法的UCMP制定了检验流程.  相似文献   

8.
正主持人,你好:请问锅炉安全附件及保护装置,存在的较大危险因素和易发生的事故类型有哪些?如何预防?易安网友易安网友,你好:锅炉安全附件及保护装置,存在的较大危险因素和易发生的事故类型有:安全附件及保护装置失效,导致锅炉内超压或缺水而引起爆炸。主要防范措施有:(1)安全阀、压力测量装置、水位测量与示控装置、温度测量装置,以及其他保护装置的设置、技术参数、运行和检验应符合相关规定;锅炉及附件应定期检验。  相似文献   

9.
曳引驱动电梯上应装设符合要求的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使轿厢制停或使轿厢速度降低至对重缓冲器能够承受的设计范围内,防止“冲顶”事故。本文阐述了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设置历程,概述了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构成及现状,分析失效原因,提出检验方法。在此基础上指出检验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认为缺乏统一定性定量的试验方法及判别标准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关键,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电梯是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电梯的上行超速保护装置是电梯重要的安全部件。1电梯上行超速保护的定义解释及其要求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是安装在曳引驱动电梯上,在电梯上行超速到一定程度时用来使轿厢制停或有效减速的一种安全保护装置。它一般由速度监控装置和减速装置两部分组成。通常采用双向限速器作为速度监控装置检测轿厢速度是否失控。  相似文献   

11.
侯文 《安全》2009,30(4):53-54
1 电热水器的使用安全 一般来说,质量较好的电热水器应具有以下一些性能:①在电源插头上装有漏电保护器。一旦发生漏电,安全装置瞬间切断电源;②温控装置。使热水温度保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之内;③过热保护装置。水温一旦过热,该装置便立刻切断热水器的电源;④防干烧装置。如果热水器突然断水或水箱里缺水,该装置立刻切断电源;⑤接地保护装置。  相似文献   

12.
当电气装置发生接地故障,如人畜单相对地触电、电气装置对地绝缘损坏、金属性接地短路时,会产生接地故障电流。电流动作型漏电保护装置(包括漏电开关和漏电继电器)能够检测交流低压电气装置的接地故障电流。当该电流达到漏电保护装置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值时,漏电保护装  相似文献   

13.
最近,江苏省清江拖拉机制造厂研制成功脉冲自检式光电安全保护装置。用于冲床,安全可靠,可避免工人伤手事故,而且操作方便,具有良好的自检性能和较高的抗干扰能力。当保护装置发生故障,失去保护作用时,还能自动发出报警信号,同时使冲床自动停止工作。该装置经江苏省机械厅、江苏省劳动局邀请有关科研单位专家、工程技术人员鉴定,认为达到设计技术指标,具有较先进水平。脉冲自检式光电安全装置@清拖  相似文献   

14.
固定式全淹没EBM自动灭火装置(以下简称EBM灭火装置)由反应室、导流简、分流罩和监控电器系统四部分组成。产品结构简图见附图。EBM灭火剂是由各种“微粒”为主要组分,通过机械加工成固体药柱,此药柱固定在EBM灭火装置的反应室内。EBM灭火装置系采用固体火箭推进剂技术,利用负催化原理实现灭火。它的结构设计以燃烧化学、空气动力学为基础,其工作程序为:一旦发生火情,监控电器系统首先自动报警,然后装置点火启动,在常压下产生大量气溶胶烟雾,通过导流筒,经分流罩导向灭火空间,并迅速地向四周扩散。该气溶胶微粒有很大的…  相似文献   

15.
杨芳  刘玉波 《安全》2009,30(11):15-18
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增加和城市建设的发展,我国加油站消防安全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本文根据我国加油站火灾危险性的特点和阻隔防爆装置的技术特征,重点阐述了阻隔防爆装置对于提高加油站消防安全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结合阻隔防爆装置在加油站中的应用现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阻隔防爆装置应用环境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6.
快开门式压力容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材、纺织、橡胶、医药、食品、玻璃等行业的固定式压力容器,因其结构的特殊性,对安全联锁保护装置和作业人员操作及应急处置能力要求较高,一旦安全联锁装置失效或作业人员应急处置不当,极易发生安全事故。本文针对快开门式压力容器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要求、几种典型快开门式压力容器现状及存在问题,从设计、制造、检验、监管等环节提出快开门式压力容器安全管理措施及建议,以确保其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7.
一、概况 架空乘人装置(俗称猴车)是一种便捷的井下运输设备,主要由驱动装置、钢丝绳、钢丝绳导向装置(包括驱动轮、变坡点托轮组、中间托压轮和托轮架、尾轮)、固定转动式抱索轮器、吊椅、张紧装置、安全保护装置及电气控制系统等构成.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出现吊椅脱落、吊椅滑落、驱动化的驱动片损坏、钢丝绳跳线等不安全问题,影响着猴车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8.
《现代职业安全》2008,(8):91-91
随着世界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的不断加剧,人们迫切希望找到各种绿色环保的可替代能源。日前,英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可以利用海水起伏产生的波浪来发电的独特装置。这种形如海洋生物水蟒的管状发电装置被取名“水蟒”。该装置长约182米、宽约6米,由橡胶制成。“水蟒”工作原理非常简单:将“水蟒”安装在距离海岸1.6公里-3.2公里远、  相似文献   

19.
张慧军  李艳南  赵俊燕 《安全》2010,31(9):20-22
吐哈油田甲醇厂利用天然气生产甲醇,该厂主要包括240kt/a的甲醇装置、10km^3/h的空风装置、9.5km^3/h的循环水处理装置。该厂配套建有一个较为综合的化验室,主要分析甲醇装置生产的甲醇产品、天然气,空风装置生产的液氧、液氮、液氩,循环水处理装置的循环水,以及分析各装置中间过程产品和辅助用料质量。日常分析样品有19种,分析项目多达90项。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集散控制系统作业安全人机环工程中存在的匹配情况,采用自制《集散控制系统作业安全人机环工程》调查表,对某石化企业390名DCS作业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85.5%的操作者认为操作室的空气不新鲜,57.4%的操作者认为DCS操作系统的性能不够完善,55.3%的操作者认为DCS操作劳动强度大,90.5%的操作者认为DCS显示屏产生直接眩光,87.2%的操作者认为下肢活动空间过小,85.2%的操作者认为下肢活动深度过浅,72.7%操作者认为下肢活动高度过低,56.6%的操作者认为装置区的噪声对控制室有影响。由此得出结论,集散控制系统在人-机-环诸方面不同程度的存在失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