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围绕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建立过程中的热点问题,阐述了现代社会组织暨再生资源服务中心的基本特征;强调了以民主促民生的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分析了现代社会组织助力"两型社会"建设的可行性;概述了以华中资源循环利用服务中心为例的创新型现代社会组织市场化运作公共服务项目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2.
《环境》2016,(2)
正"十三五"时期,我省环保社会组织的发展要主动适应绿色发展新常态,切实肩负起环保社会组织在全省环保事业发展中的新责任新使命,要找准定位,不断发展壮大组织规模,推进组织规范建设,持续增强行动力、影响力,增强组织自身活力和专业能力。——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黄文沐1月17日,第三届广东省环保社会组织年会(以下简称年会)在广州召开。来自五湖四海的专家学者、环保社会组织成员参加了会议,并围绕"‘十三五’时期环保  相似文献   

3.
廖鸿  许昀 《环境保护》2014,(23):23-26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围绕"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新命题,就激发社会组织活力进行专章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精神、新论述、新要求。文章通过对我国社会组织发展基本情况的介绍,特别是对社会组织在助力经济发展、提供公共服务、发展慈善事业、促进社会和谐、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参与环境保护、配合整体外交等方面发挥作用情况以及存在不足的分析,指出促进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更好发挥其积极作用,需要从体制机制改革、法律制度建设、培育扶持政策、拓展参与渠道、提高规范化水平、提升服务能力等方面进一步加以努力。  相似文献   

4.
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实现美丽中国目标的重要保障。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设的重点是"多元参与""治理机制"和"监督考核",治理能力的重点是政府主导能力、企业行动能力、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参与能力。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应坚持人本治理、坚持法治思维、系统组织实施、创新技术支撑、动态学习发展。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7,(3):126-130
在法治一体建设背景下,法治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社会组织发展壮大及其依法运行是法治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国家权力的培育与扶持属于法治社会建设的辅助性和外源性动力,而社会组织自身发展壮大是法治社会建设的根本性动力。法治社会建设实践路径主要包括社会组织自身的发展壮大,社会组织依法运行以及社会组织参与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法治社会健康发展对于限制和监督国家权力的滥用,巩固法治的基础和根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党支部作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在社会基础组织中的战斗堡垒。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出"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抓好党的自身建设"。面对这一新的伟大工程,各级党务工作者应当更加注重从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入手,努力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一、抓思想建设,补好精神之钙习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  相似文献   

7.
<正>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化改革的推动下,出现了大量新社会组织,使我国的社会治理结构由以往的"一元治理"转变为"政府、市场、社会"的三元治理体系。新社会组织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自治力量,是指在各级民政部门登记或者挂靠工商联,以服务政府、市场、社会为目标,而不是以赢利为目的的组织,主要包括社会团体、基金会、中介组织以及民办非企业单位等。随着新社会组织的快  相似文献   

8.
齐晔  朱梦曳  刘天乐  蔡琴 《环境保护》2020,48(19):52-56
无废社会战略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的重要抓手。为落实和推进无废社会战略,需要在新修订的《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基础上,针对固废类型和固废问题的特定阶段,制定符合特定情形的策略和措施。按照经济价值和环境风险两个维度评估不同类型的固废,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固废治理体系。按工业化、城镇化阶段,以美丽中国蓝图为指导,规划详细技术路线图和"无废社会"指标体系。建议当前应进一步完善固废分类体系,培育固废处理市场智能化和产业化发展,定期开展试点评估工作,推动全社会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和进行多种固废处理,建设"无废社会"。  相似文献   

9.
我国社会组织在突发性海洋灾害应对中存在着参与水平不高、有效配合不足的问题,这与"强国家-弱社会"的传统格局、社会组织相关立法不健全、志愿者动员不充分因素有关。因此,需要通过整合社会组织内部资源,强化自身力量;优化权责分配,建立健全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应对的机制;强化公民参与的主体意识,提高公民参与能力等途径,来加强社会组织应对突发性海洋灾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2017年5月环境保护部发布了《"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合作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本文对《规划》编制思路进行了解读,认为《规划》以多维度合作共赢为抓手,强调充分发挥政府、企业、智库、环保社会组织、金融机构等各方力量,统筹国内和国外两个空间合作格局,从全面服务"五通"和加强地方能力建设等方面提出六大合作重点任务,对推进绿色丝绸之路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核安全事故具有高度的社会敏感性和广泛的影响性,事后处理任务艰巨、难以恢复。我国是核技术利用大国,在核与辐射监管实践方面形成了"三司、六站、两中心""审批、监督、审评"三位一体的监管组织格局;法律体系建设方面,形成了  相似文献   

12.
《环境保护》2011,(1):8-9
环保社会组织是以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为宗旨,从事各类环境保护活动,为社会提供环境公益服务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包括环保社团、环保基金会、环保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多种类型.为促进环保社会组织的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环保社会组织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作用,制定本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3.
环保社会组织是以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为宗旨,从事各类环境保护活动,为社会提供环境公益服务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包括环保社团、环保基金会、环保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多种类型。为促进环保社会组织的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环保社会组织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作用,制定本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4.
《环境保护》2009,424(1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党的十七大强调,必须把建设"两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相似文献   

15.
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是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中之重,对于保障人体健康、防范环境风险、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普遍关注,为"无废城市"建设提供了重要的顶层设计引领和良好的公众参与基础。危险废物种类繁多、来源广泛,涉及"无废城市"建设的全部任务领域,是决定"无废城市"建设成败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危险废物法律制度和标准规范体系日趋完善,危险废物利用处置逐渐向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发展,但仍然存在利用处置不均衡、资源化产品标准缺失、部分类别准入门槛过低等问题。在构建"无废城市"过程中,危险废物环境管理的核心目标是环境风险控制,需要通过顶层制度引领、模式创新、试点示范等,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危险废物风险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16.
列宁认为增强由工人、农民、士兵等建立的"非党组织"的党性是党领导阶级联盟并赋予"非党组织"革命行动意义的必然逻辑。在实践运作中,强化组织体系建设是党在思想、政治、行动、情感方面赋予"非党组织"政治性、阶级性、思想性等党性意义的具体路径。确定组织功能性塑造方向、保持政治与思想上的独立性、批判"非党性"、运用红色文化符号宣传鼓动是发挥党组织引领功能的基本依据。列宁"非党组织"党性思想在党组织体系化构建的实践、塑造党组织吸引力与凝聚力、"非党组织"党性诉求方面为巩固"党领导一切"的社会基础给予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朱狄敏 《环境保护》2014,(13):58-60
嘉兴市在"治理"理论基础上探索出的社会复合主体组织架构,倡导在政府和社会之间建立一种平等的"伙伴关系",通过培育社会组织和推进协商民主,以实现对环境事务的复合治理。这种有效的组织架构,实现了环境保护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不仅适用于嘉兴,也昭示着未来中国环境治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群体传播系统与社会信息系统和整个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及群体传播系统的特征。群体传播系统是"自组织"与"它组织"的统一,是一个开放性和非线性的结构,同时也受到社会信息系统和整个社会系统的制约。  相似文献   

19.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众充分发挥各自作用,形成攻坚合力。目前,中国有近3万家在生态环保领域开展工作的社会组织,因其特殊组织方式、工作特点、关注领域,已经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绿色发展等方面开展了各种各样的工作和活动。社会组织在污染防治和保护生态环境领域,充当着监督者、倡导者、推动者的角色。当前,社会组织应积极作为,继续走在"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前线,发挥好瞭望哨和加速器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生态环境在不断恶化,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日渐突出,面临生态风险.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转型的主题之一.广西在适应这一转型、努力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建设"美丽广西"的过程中,"五位一体"整体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不均衡给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应积极反思工业文明发展进程中社会结构失衡所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非持续发展现实困境,科学认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积极探索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联动发展,协同推进广西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