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我国环境信息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环境信息系统 (EIS)是为环境管理服务的 ,基于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 ,实现环境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利用的系统。本文综述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并展望了该领域的发展方向。 2 0世纪 80年代 ,是我国环境信息系统的初始研制阶段 ,主要是形成环境信息系统本体论和方法论 ,明确环境信息系统的功能和结构 ,规范开发行为。 2 0世纪 90年代 ,是我国环境信息系统的发展阶段 ,信息技术行业的迅猛发展为环境信息系统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方法和手段 ,基于GIS技术和C/S结构的环境信息系统占据了主流地位。在 2 1世纪 ,随着“数字地球”计划的实施和 3S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我国的环境信息系统必将走向网络化和智能化  相似文献   

2.
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在上海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众多领域中已成为一个独立发展的新的前沿领域。上海于80年代末开始着手在环境保护与管理中开展了环境地理信息系统方面的应用研究,并建立《上海市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等几个不同层次与专题的环境管理与辅助决策信息系统。本文分析了上海环保局系统所建立的2个信息系统的技术特征,并对建立环境信息系统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为环境监察信息化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本文基于GIS技术的空间分析功能,提出了环境监察信息系统的总体框架,并对框架的结构、内容和应用功能做了详细的分析。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系统目标、系统框架、模块和数据库设计、系统功能和统计模型库。  相似文献   

4.
基于MapObjects的城市环境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介绍了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图控件MapObjects与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相结合开发城市环境信息系统(EGIS)的方法。此法脱离了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充分发挥了地图控件显示和处理环境信息的优势以及面向对象语言编程的灵活性。所建立的城市环境信息系统具备环境信息管理、空间操作和模型分析、环境质量评价和城市环境的预测预警等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5.
浅谈环境信息中的GIS技术和中介数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在环境信息系统中GIS技术所具有的功能和中介数据的作用及其规范化问题;并结合中国省级环境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介绍了它们在环境信息中的使用。   相似文献   

6.
GIS和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的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结构和功能形式,以贵阳市的大气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为例,具体阐述了GIS基本功能应用,分析认为,深入结合地理信息系统与环境模型,才能促进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向“决策支持”型和“专家”型方向发展,同时,环境信息的收集方式、共享程度和二次开发深度也将受到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基于GIS的环境信息系统及其在我国的发展过程,并把这个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探索阶段、技术成熟阶段、两极分化阶段、市场化阶段;还介绍了两个重要的环境信息系统:中国省级环境信息系统和中国环境监理信息系统。最后,本文展望了中国环境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的黄土高原植被生态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黄土高原地区植被与环境关系研究中开展了植被生态信息系统方面的应用研究,分析了植被生态信息系统的技术特征,并对建立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生态信息系统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为西部大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增强水质预测的实时性和直观性,以胶州湾为研究对象,利用Fortran建立胶州湾水质预测模型。在Visual Studi-o.net语言环境下基于ArcGIS Engine组件技术,嵌入胶州湾水质预测模型,开发出胶州湾水质预测可视化信息系统,实现Fortran模型与GIS的集成。该系统具有用户管理、数据管理、信息查询、水质预测与预测结果的可视化,显著增强了水质预测的直观性,提高了环境管理效率。探讨了Fortran模型运行出来的结果最终以等值线和流速场的形式在GIS平台的可视化等问题,并取得了良好的可视化显示效果。  相似文献   

10.
方琼  唐仲华 《环境科技》2005,18(Z1):117-119
分析了环境模拟模型类型和GIS功能及其优势,在此基础上,根据GIS在环境领域的应用特点,对基于GIS的环境模拟系统的结构进行了研究,重点探讨了GIS与环境模型集成的2种耦合方法,并应用于地下水污染模拟与GIS的集成.  相似文献   

11.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项在环境信息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技术。根据河北省环境保护厅环境信息资源整合的需要,建立基于ServiceGIS和SOA架构的省级环境空间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空间信息资源的共享、交换与整合。  相似文献   

12.
结合辽宁省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利用先进的网络、通信、信息技术,以GIS技术为工具整合各类环境信息资源。该系统以数据库提供数据支持,对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进行信息管理,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3.
GIS技术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地理信息系统(GIS) 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在介绍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类型、功能和应用领域的基础上,分析了GIS 技术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优势.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EIA) 的局限性出发,简述了目前EIA 的研究现状,同时概述了地理信息系统(GIS) 的功能和应用,重点讨论了环境影响评价领域中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现状、必要性及其展望.  相似文献   

14.
利用GIS的有关理论和技术,选择区域环境地质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模型确立其权重系数,构造了区域环境地质评价模型。评价过程中,摈弃了常用的规则网格划分评价单元的评价方法,改进为利用GIS的空间登加功能生成评价单元,并利用GIS的属性数据库对福建省区域环境地质状况进行了定量评价。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将福建省环境地质状况分为五个区,并分析了各区主要存在的环境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环境专家系统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白乃彬 《环境科学》1993,14(1):49-53
本文对国内外环境专家系统的进展及其特点进行了综述。认为:环境专家系统可以应用于环境科学的各个领域,成为解决环境问题的有用工具。目前,基于事实的推理型专家系统是环境专家系统的主流,环境专家系统又是环境数据库、环境信息系统的进一步补充与完善。文中最后例举了如何将环境模式计算和环境专家系统结合起来解决区域大气质量评价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三S"技术应用与环境科技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叙述了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和环境科技发展的关系,以及在环境科技中的实际应用,提出了在大力开展集RS,GPS,GIS于一体,适合环境科学应用的,综合多功能的“三S”技术,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武器装备验证环境因素确定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系统的角度,分析了与武器装备环境紧密相联的4个因素,从武器装备的产品分解结构、环境分解结构、功能分解结构、状态集构建了武器装备系统、分系统、部件的试验验证环境因素确定模型,分析了模型的应用,给出了模型的工作流程。描述了基于上述模型的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思路与功能。  相似文献   

18.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及其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刘勇  井文涌 《环境科学》1997,18(2):62-65
论述了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主要功能,分类等特性,重点介绍了GIS数据库设计模型的演变及GIS空间数据模型,阐述了GIS在环境学科领域的应用现状,包括环境管理,环境影响评价,面源污染分析,水资源管理与分析,给排水管网设计和管理,近海水域管理和分析,环境监测,减灾防灾及紧急事故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发展研究等,并介绍了GIS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大气污染扩散空间信息系统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将GIS(地理信息系统)引入大气多源扩散研究领域,成功地解决了GIS与大气污染扩散数据的连接问题,实现了大气污染扩散数据的计算机图形可视化与计算机一次成图的功能。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套带GIS图形处理和分析功能的大气污染扩散空间信息系统软件包,该软件包对传统的G-H面源模式进行了改进工作,提高了其计算速度及计算精度。对线源模式进行了研究,提高了其计算速度及计算精度,解决了在普通微机上实现线源污染扩散的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内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技术应用非常广泛,制药、石油等许多行业的LIMS系统对管理实验室日常业务和数据质量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环境监测系统的LIMS项目还没有全面成功实施的范例.根据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现状调查,对环境监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采用科学系统的方法,分步实施LIMS系统;明确LMS系统设计方案和思路;开展全员培训;寻求合适的LIMS厂家合作等方面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