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本论文选择了涵盖18个指标的循环经济评价体系,对长江三角洲地区16个城市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实证研究,根据因子分析法找出经济发展、资源消耗程度、再利用及资源化程度是现阶段影响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它们对循环经济的贡献率分别为18.09%、17.88%、13.97%和11.16%。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按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衡量,长三角地区明显发育着三个亚城市圈,说明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的经济结构已基本形成。根据三类城市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及功能定位,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政策要有侧重,充分体现长三角大区域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上海市应当发展以金融、贸易、物流等为主的服务业,以杭州、南京、苏州等城市为主的二类城市,政策重点是支持企业用高新技术和工艺改造传统制造业,构筑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以常州、湖州、嘉兴等城市为主的三线城市重点发展资源回收产业和农游合一生态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2.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开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提升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全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在参考大量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从社会经济发展、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生态环境质量4个方面,选取18项代表性指标,建立了城市循环经济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6年的统计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计算得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各城市循环经济综合指数,并对其空间格局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各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②各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由城市群外围向中心逐渐递增;③随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上升,循环经济水平呈不规则“W”变化。循环经济发展政策、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和乡镇企业的规模和数量是影响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各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最后,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循环经济发展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山东半岛海洋经济增长与海洋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结合循环经济理论,建立山东半岛海洋循环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山东半岛近十年海洋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找出其发展的动力因素。同时通过建立"因子贡献度"和"指标偏离度"两个参数,建立关于山东半岛海洋循环经济发展的障碍模型,对各单项指标的障碍度进行排序,找出山东半岛海洋循环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为进一步分析山东半岛海洋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山东沿海海洋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支持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最后,本文在山东半岛海洋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因素和障碍因素的定量分析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山东省海洋循环经济财税政策建立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分析了资源型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特点的基础上,以PRS概念模型为基本原理,构建了资源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以贵州开磷集团旗下子公司开磷息烽合成氨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其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并进一步验证所构建指标体系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巢湖流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循环经济的3R原则,建立了巢湖流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对1990-2004年全流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进行了描述性和综合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巢湖流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程度在逐步提高,并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经济与社会发展指标成为主要障碍因素,但资源循环利用和资源减量投入的限制作用越来越大。结合评价结果,提出了促进巢湖流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物质流分析方法为基础核算我国循环经济主要指标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更好地推动我国循环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建立一套用于评价循环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介绍当前国际上通用的分析资源利用的物质流分析(MFA,Material Flow Analysis)方法,以及结合我国国情建立的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几个关于资源利用的主要指标。根据这些指标,分析了我国2000-2003年直接资源投入量的变化趋势以及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差异和差距;并通过对2000年和2003年中国物质流发展趋势的分析,对中国循环经济的进展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以上述循环经济的评价指标为基础,确立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目标,制定我国循环经济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是评判循环经济发展质量的主要依据。循环经济的发展涵盖自然、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在综合分析经济、环境和社会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了评判循环经济发展状况的综合指标——循环经济发展度。通过对循环经济评价指标的筛选,确定由经济、环境、社会三个方面的43个指标构成循环经济发展度。最后介绍了循环经济评价结果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以庄河循环经济园区为研究对象,应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对其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探索与研究,构建了该园区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并对其指标体系进行了量化,确定了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目标值,对循环经济园区的指标体系进行了计算与评价,得到了本区域实施规划后循环经济发展的总分值。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为了加快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首先要对发展状态进行评估。该文以循环经济理论为依据,探索建立表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程度的指标体系,并以山东省17市为例,进行主成分分析,评价山东省各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程度,找出各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差距,为推动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研究发现各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程度与区域总体发展水平并不一致,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忽视农业资源的节约利用导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为加快出东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建议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节约资源投入;大力推广农业清洁生产;合理规划和确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循环经济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是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实践充分证明,发展循环经济必须以创新为动力。循环经济创新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为了科学地评价循环经济创新状况,构建一套设计合理、操作性较强的循环经济创新评价指标体系,为循环经济管理及其创新提供数据支持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根据循环经济理论,依据目前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及循环经济创新情况,提出了构建循环经济创新评价指标的原则,并提出了涵盖9个一级指标、52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根据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实际以及国家经济政策等综合考量,设置出了体现我国国情的循环经济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评分标准。主要用于对全社会和各地循环经济创新状况进行总体的定量判断,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1.
Resource-based cities face vital economic,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during their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Urban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a traditional primary industrial pattern, which is resource-based and resource-intensive economy with low level technology and efficiency. They encounter tremendous pressure of unemployment and social security. Resources of such cities are on the verge of extinction, in addition,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ecological conditions are becoming worse. The cities have significant institutional issues and their innovation capacity is inadequate.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strategic innovations to realize the successful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of resource-based cities. The strategic innovations include innovation of development goals, equalization of social welfare,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coordinative development between eco-environment and socioeconomy, and circular economy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ptimizing diversified industrial structures. In addition, forming eco-industrial system and changing traditional growth pattern, strategy of resource and industrial substitution and supplement,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trategy —late-comer's advantages of development of new high-tech ecocity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innovation of institutional mechanism and systems.  相似文献   

12.
国外资源型城市发展与转型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资源型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问题.目前我国资源型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为借鉴国外相关领域最新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促进我国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国外资源型城市研究中引用率较高的文献作为主要参考,结合一些新近发表的相关论著,对国外资源型城市发展与转型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分析.结果表明:国外资源型城市研究经历了理论奠基与初步发展、理论规范性研究、转型研究和可持续发展研究四个阶段,各阶段在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理论基础、研究重点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进而开展国内外资源型城市研究的对比分析,发现它们在资源型城市的定义和范畴、城市特征、企业与城市关系,以及研究领域和研究传统、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联系与差异.最后提出应从完善研究内容、改进研究方法等方面出发,构建符合我国国情和资源型城市特征的资源型城市发展与转型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3.
资源型城市产业协同机会和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资源型城市在建设过程中为国家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能源和原材料,但随着资源的耗费和受经济体制改革等因素的影响,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关注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协同发展可以为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但如何发现并开展资源型城市产业协同项目尚缺乏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本文在重点关注开展产业协同影响要素的基础上,借鉴澳大利亚奎纳纳地区的产业协同实践和产业协同能力评价模型,通过国外产业协同机会确认模型的介绍,结合澳大利亚奎纳纳地区的三个产韭协同实践案例,分别介绍伴生产品协同和基本生产资料协同两种产业协同的主要实现方式.通过产业协同实现地区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可行的技术、可靠的企业和运行许可.这些模型运用到实践均可促进我国资源型城市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部地区资源型城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动态耦合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构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模型,利用中部地区37个资源型城市2005—2014年城市化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的30个指标数据,对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动态变化进行测度,并比较分析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城市化水平、生态环境水平及其二者耦合协调度的变化。结果表明:(1)2005以来人口城市化对资源型地区城市化综合水平的影响力减弱,社会城市化的影响力逐渐加大并趋于比较重要的地位。尽管资源条件对资源型城市的生态环境综合水平影响最大,但生态环境治理水平对资源型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水平的影响力正变得日益重要。(2)各城市间城市化综合水平差异较大,而生态环境综合水平差异较小。自2005年以来城市化发展综合水平的城际差异无较大改变,但生态环境发展水平的城际差异正变得日趋缩小。位于山西省的资源型城市城市化综合水平和生态环境综合水平的变动较之其他省份更为显著。(3)中部地区资源型城市的协调类型处于勉强协调、初级协调和中级协调,并以初级协调型为主。2005以来中部地区多数资源型城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关系保持不变,关系恶化的资源型城市主要分布在安徽、江西和湖南,关系更为协调的资源型城市主要位于山西。(4)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的城市化综合水平差异显著,而生态环境综合水平差异并不明显。再生型和衰退型城市的耦合协调度水平较高,成熟型城市的耦合协调度较低。(5)城市化滞后仍是资源型城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关系不协调发展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中国资源型城市CO_2排放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特别是资源型城市,作为践行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行动的重要主体,在绿色发展转型以及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正面临诸多现实挑战。资源型城市能否实现低碳发展转型,关乎我国在国际社会上承诺的中长期碳减排目标能否最终实现。为此,本研究基于中国高空间分辨率网格数据(CHRED),综合运用DPSIR(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分类比较研究和情景分析等方法,对我国126个资源型城市的CO_2排放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揭示了这些城市在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方面面临的诸多挑战,分析了这些城市未来碳排放趋势和碳减排潜力。研究结果显示:在正常达峰情景下,2030年126个资源型城市将以72.65亿t的CO_2排放量达峰,约占当年全国CO_2排放总量的60%;在提前达峰情景下,资源型城市将在2025年以53.78亿t的CO_2排放量达峰,约占当年全国CO_2排放总量的45%左右。最后,针对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绿色低碳发展转型以及碳排放达峰管理提出几点建议:一是加强能源统计工作,促进资源型城市碳排放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二是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健全资源型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制度体系;三是改善以煤炭等化石燃料为主导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燃料利用的比重;四是加快绿色低碳技术发展,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和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6.
在绿色增长理念和“分类引导、特色发展”的指导原则下,如何科学地识别资源型城市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压力,从而确定未来转型升级方向,是引导资源型城市摆脱传统发展模式的关键。本文在绿色增长的理论框架下构建了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的能源节约、附加值提升和环境友好三维空间,从方向向量内生化、引入相对距离和外生权重三个方面对方向距离函数加以改进,提出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压力的测算方法,讨论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选择问题,进而以2008—2016年中国283个城市(包括115个资源型城市和168个非资源型城市)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①资源型城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在0.4~0.5区间内,明显低于非资源型城市;②根据修正后的转型升级压力测算结果,考虑能源和环境因素后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压力巨大,80%以上处于中效区和低效区,49个城市选择单向转型,53个城市选择多向转型;③来自不同地理区位和成长阶段的测算结果表明,东部资源型城市的绿色生产率水平最高,东北地区要致力于附加值提升和节约能源,衰退型资源型城市应选择多向转型,不同主导资源型产业的城市则需因地制宜,选择差异化的转型升级策略。  相似文献   

17.
企业是经济发展主体.国家加快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必须落实到企业的行动中。新汶矿业集团适时提出了“煤炭产业集中化、非煤产业集优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新思路.创新发展模式.改变单一的产业和产品结构.围绕煤炭生产这一主导产业.积极延伸产业链.着力构建“煤、电、化(煤化工、盐化工)、建材”的新型产业格局。着眼于煤炭相关产业的全面升级.大力发展“煤基多元化”产业集群;着眼于资豫型城市的转型.全力构筑“非煤集优化”产业链条;着眼于提升矿井技术创新能力.全面提高矿区煤炭资豫综合利用水平。以四大工业园区为依托.构建特色区域经济.探索出一条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8.
对于中国多数资源型城市来说,改善生态环境与促进经济增长是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一些研究认为治理环境污染可能加重"遵循成本",进而不利于经济增长;也有研究认为环境规制会通过"创新补偿"效应,增进当地产品竞争力,弥补企业成本负担并促进经济增长;此外,还有研究认为环境标准提高有助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进而带动经济增长。为验证中国资源型城市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本文基于2004—2014年资源型城市数据,以样本城市GDP为被解释变量,以工业污染治理设备运行费用为解释变量,进行了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并观察了科技行业人员比重和第三产业比重的中介效应。结果显示:(1)资源型城市工业污染物治理对GDP总量和人均GDP的影响均显著为正;(2)在环境规制与GDP(或人均GDP)的正向关系中,科技行业人员比重的提升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即存在显著的创新补偿效应;(3)除了传统观点看到的创新补偿效应,污染治理对产业结构的积极影响也在二者正向关系中有重要的中介作用,而且比创新补偿效应的作用更显著。本文的结论是,资源型城市环境规制未对经济增长造成不利影响,主要是由于经济资源从效益不佳的工业企业流向了第三产业,同时工业部门自身的创新潜力也已逐步凸显。因此,面对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压力,资源型城市要取得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双赢,应当强化污染治理成本对企业技术进步的倒逼机制,进一步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同时要构建多元产业体系,促进资源型行业与现代服务业的有效对接和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9.
China's circular economy is still at the initial stage, whose development has many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requiring immediate resolution theoretically and practically. Due to the differences of regions on the scale of land, endowment of resources, economic basis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the developmental levels and capabilities of circular economy are inevitably different. Based on establishing the indicator system for assessing the developmental level of regional circular economy, spatial variation of China's circular economy is measured by the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us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re also analyzed and discussed. On one hand, the differences of the development capability of the circular economy of different provinces (cities) are profound in China; ①Difference between the first category (strong) and the second category (relatively strong) is 1.1264 points.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econd category and the third category (relatively weak) is 0.3867 points.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hird category and the fourth category (weak) is 1.0238 points.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irst category and the fourth category reaches up to 2.0869 points. Averag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rea where the developmental level of circular economy is relatively strong and the area where the developmental level of circular economy is relatively weak is 1.3617 points. ②The differences of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areas, with different development capability of circular economy, which are located in the three economic regions of China, are also profound. The regions with a relatively strong development capability of circular economy are mainly located in the eastern economic area, which account for 22.58% of the whole regions, while only account for 12.90% in the middle and western economic areas. On the contrary, the regions with a relatively weak development capability of circular economy account for 48.39% in the middle and western area, while account for 16.13% in the eastern area. On the other hand, among regions with different development capability of circular economy, the regions with a relatively weak development capability of circular economy are in a dominant position, which accountfor 64.52% of all the provinces (cities),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a's circular economy still has a long way to go. Though certain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ircular economy, in general, there are still some obstacles to be tack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ircular economy which require the economic, legal and administrative metho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