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种用箱模式与高斯模式结合计算大气环境容量的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质量守恒原理,综合考虑污染物浓度的上下不均匀分布、污染物的衰减、沉降过程、侧向扩散等诸因素,建立了大气环境容量计算模式。用高斯扩散模式确定环境容量计算模式中的有关参数。通过实例介绍了区域大气环境容量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分析水体环境容量的动态特性,论文以引江济淮工程涡河段为例,首次提出MIKE 11模型结合稀释流量比m值法计算河流水环境容量。计算结果表明:1)基于MIKE 11模型的m值法计算环境容量来分析河流水体环境容量的动态特性是可行的,它综合了环境管理中的总量控制和质量控制思想。2)通过对参数的合理取值,可建立客观反映模拟河段水动力、水质时空演变规律的模型;MIKE 11模型综合考虑河床糙度、纵向扩散系数、综合衰减系数、地表储水层最大含水量、土壤或根区储水层最大含水量等因素,水深的绝对误差(Re)、确定性系数(R2)和Nash-Suttcliffe系数Ens分别为3.30%、0.990和0.984;流量的Re、R2和Ens分别为9.8%、0.969和0.997;义门大桥断面COD模拟误差为13.7%,氨氮模拟误差为14.7%。3)基于MIKE 11模型的m值法计算谯城区COD的月均环境容量为-220.48 g/s、氨氮的月均环境容量为-10.97 g/s;涡阳县COD的月均环境容量为-17.05 g/s、氨氮的月均环境容量为2.56 g/s;蒙城县COD的月均环境容量为30.58 g/s、氨氮的月均环境容量为4.47 g/s;怀远县COD的月均环境容量为176.59 g/s、氨氮的月均环境容量为10.67 g/s;与传统的一维模型计算值相比,计算精度更高。结论认为,此方法可为MIKE 11模型的应用拓宽新思路,为引江济淮工程中河流水体的动态水环境容量计算提供依据,为污染物在横断面均匀混合的非感潮河流水体的环境容量计算和流域水污染治理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潮汐河流水环境容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潮汐河流因吋变水流带来的非稳态水质变化情形下环境容量的计算方法。首先分析影响潮汐河流环境容量的主要因素,接着讨论潮汐河流环境容量要素的设计,建立相应的计算方法,并用苏州河资料进行实例计算和分析成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大气环境容量系数A值频率曲线拟合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大海  王郁  朱蓉 《中国环境科学》2016,36(10):2913-2922
在用A值法确定大气环境容量的方法研究中,给出了大气环境容量系数的理论定义、特性及其累积频率曲线的PIII型拟合,同时证明该系数亦可定义为空气自洁指数.以北京为例探讨了各重现期的大气环境容量系数在不同控制区面积、时段所对应的容量及其相应空气质量的关联.按1951~2014的气象数据计算的北京百年一遇的年均A值为4.47,而百日一遇的日均A值仅为0.23.研究结果表明大气环境容量系数的频率分析或可成为大气环境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5.
基于修正A值法核算成都市季节大气环境容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选取成都市2010-2012年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及温江站探空资料,通过重新计算成都地区季节A值建立修正A值法,再对成都市的季节环境容量进行核算。研究结果表明:1成都四季A值分别为1.01、1.28、0.46、0.38;2成都市各污染物均为夏季环境容量最大,冬季环境容量最小,各污染物的夏季环境容量均约为冬季的5倍以上,其中SO2的夏季环境容量达到了冬季的13倍;3季节间大气环境容量的差别主要源于湿沉降在年内分布的不均匀,其次通风量季节间的不同也是其中一个重要诱因。  相似文献   

6.
目前海洋环境容量研究中"本底浓度"选取方法不统一,采用外海现状浓度、监测值平均浓度和现状监测值最高浓度均存在不合理性,导致海洋环境容量计算结果与海洋环境质量评价结果不相符,使得海洋环境容量计算与分配缺乏科学性.通过对比国内外对海洋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和标准的研究,结合海洋环境容量研究案例,对海洋环境质量的评价方法以及环境容量的"本底浓度"确定进行探讨,提出以80%~90%保证率下的观测值作为环境质量评价的结果,并同时作为海湾环境容量计算的"本底浓度"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7.
胶州湾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张学庆  孙英兰 《海洋环境科学》2007,26(4):347-350,359
在胶州湾水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建立了污染物总量控制模型.计算了各个点源的响应系数,分担率及环境容量.结果表明,胶州湾内COD各入海污染源均有余量,不需要削减.胶州湾东北部N、P污染较严重,污染物入海总量已经超过海域的环境容量.研究结果将为胶州湾污水排海、海域水质管理、总量控制规划编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滨江水体水环境容量计算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华  逄勇  丁玲 《环境科学学报》2007,27(12):2067-2073
针对滨江水体感潮特性明显、水流运动复杂等特点,考虑污染物质输运过程平面分布的不均匀性,提出了基于非均匀分布系数的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以镇江内江为研究区域,建立了二维水流水质耦合数学模型.通过对内江2004年4月及8月两个典型全日潮流场特征及相应污染物迁移扩散过程的数值模拟,建立了排污量与污染带响应关系曲线,求得内江洪、枯两季非均匀分布系数分别为0.18与0.25;对内江不同水位条件及不同典型年水环境容量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内江维持水位对其水环境容量影响较大,洪季维持平均水位4m时的容量值约比1m时增加了33.5%;不同典型年,内江水环境容量相差也较大,丰水年容量值较平水年增加了110%,而枯水年则比平水年减少了32.8%;各年内总容量的84%主要分布在5月至10月.该方法运用非均匀分布系数综合体现了滨江水体水动力条件复杂及潮汐作用下污染物迁移扩散规律多变对水环境容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昆明市主要供水水源(松华坝水库)的总氮、总磷、氮氨、高锰酸盐指数为研究对象,借鉴水文界经验,应用集中度、不均匀系数和调节系数概念,计算并分析比较了集中度、不均匀系数和调节系数在水质指标年内分配规律中的适用性。研究表明:集中度、不均匀系数和调节系数可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水质变化的年内分布特征,且3个指标在不同时间尺度间具有明显的一致性,因此,在水质监测中只需要应用每个季度的监测数据就能反映出水质变化的年内分配不均匀性。  相似文献   

10.
河口的混合与离散特性是河口污染治理及合理开发其环境容量的一个基本问题。本文综合分析了国内外的研究工作,对河口混合的成因与特点,研究途径,混合输移方程,离散的机制,离散系数的概念与计算方法作了概括与总结,在此基础上对今后河口混合的研究工作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感潮河网水环境容量数值计算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对感潮河网水环境容量和污染物允许排放量的概念进行了分析,考虑了感潮河网水环境容量的时空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基于感潮河网水质模型的水环境容量数值计算方法。该方法不公反映了感潮河网地区水流运动复杂、流态不稳定、流向多变的特点,而且反映了感8潮河网水环境容量受边界水质变化、河段水质目标不一致、水利工程运行等多种因素影响下的时空变化规律,该方法经过实例计算验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河流水环境容量安全边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环境容量安全边际是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关键。运用河流二维稳态水质模型,计算大宁河回水区内COD环境容量,并采用一阶误差分析法分析模型关键参数对大宁河COD环境容量影响程度,科学计算大宁河水环境容量安全边际值。结果表明,三峡库区坝前水位175 m时,大宁河回水区内COD环境容量为729.06 t/a;模型参数对环境容量影响顺序为:背景浓度(C0)>混合区长度(x)=水深(h)>流速(u)=扩散系数(E)y>降解系数(K);大宁河回水区内安全边际值为84.06 t/a,占环境容量的11.53%。文章科学地计算大宁河回水区内COD环境容量安全边际,而非人为定性提出,为三峡库区河流水环境容量安全边际确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从社会经济、资源利用、与环境管理等角度分析了胶州市水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综合构建了胶州市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向量模法对胶州市2007~2011年水环境承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胶州市水环境承载力评价值范围为0.061~0.080,胶州市水环境承载力水平较低,总体上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其中,水资源短缺为制约胶州市水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跨流域引水工程对晋江水环境容量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概率稀释模型(PDM-PS)计算方法,在设计条件为流量7Q10、达标率100%的情况下,计算该工程建设前后东溪和晋江干流水环境容量,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引水工程年平均引水3.5亿m^3,分别为东溪及晋江干流增加水环境容量(以CODCr计)5446.1kg/d和4293.4kg/d。  相似文献   

15.
应用蒙特卡罗方法对BODs容量计算的不确定性,作出定量估计。结合算例,讨论了主要参数的统计检验,随机变量生成等。给出了以容量——概率曲线估计不确定性的定量结果。  相似文献   

16.
在排污权交易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文章探讨了苏州高新区大运河段氨氮环境容量合理分配方法.在确定分配原则、识别影响氨氮容量分配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容量分配的指标体系,并通过改进的AHP法确定、各因素权重,运用该体系确定各企业分配比例,最后通过优化方法获得出京杭运河水环境容量最佳分配方案.该方案较为全面合理地反映了公平、...  相似文献   

17.
潮汐河口水文、水质要素具有日内、月相周期性的时变特征,不适用恒定流的计算方法和评价标准进行水质达标控制,从而无法科学核定河口的水环境容量用于水污染防治管理。本文针对潮汐河口的非恒定往复流特性及水质的时变特征,提出了适用于潮汐河口水质达标控制的时、空双重控制标准;建立了钱塘江河口潮流水质模型,基于水质时空双重达标控制标准核定了各水功能区的环境容量。其中时间控制标准采用1d内超标小时数和月内超标天数两个指标控制,空间控制标准采用功能区空间平均水质、交界断面水质、混合区面积和敏感点水质等4项控制指标进行控制。水质时、空双重控制标准能够更全面更真实的反映潮汐河口水质达标情况,从而有效保护河口水资源水环境质量。其计算思路和方法可供相关水环境研究人员和环境管理人员借鉴。  相似文献   

18.
基于基尼系数法的九龙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分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借鉴经济领域评价收入公平性的方法——基尼系数法,对九龙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总量进行分配。选取土地、人口和GDP为控制指标,绘制各控制指标与水污染物排放量的络伦曲线,计算相应的基尼系数并分析其合理性;建立以各控制指标环境基尼系数之和最小为目标的优化模型,设定合理的约束条件,获得基尼系数优化值。根据优化后总量分配结果,结合流域水环境容量测算结果,确定流域各县市区排污量的最终削减分配方案。结果表明,削减后的排污总量既能满足国家"十二五"总量削减目标,又可以确保流域水环境功能达标。  相似文献   

19.
水库的出流是影响水库流场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水库水环境容量的重要因素。文章以某水库为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及水质计算软件计算了水库在不同泄流宽度下出流的流量,并根据不同泄流宽度下水库的流场和浓度场计算了对应的水库环境容量值,分析了出流宽度、出流流量和水环境容量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