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多数球粒陨石都遭受过热变质作用,结果其结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均发生了变化。这种热变质作用是由于太阳星云凝聚产物吸积形成的陨石母体或小行星受到迅速加热所致。热能来自吸积能、中短半衰期核素的衰变能、~(235)U的诱发裂变能和长寿命核素的衰变能。由于受热程度的不同,产生了具有不同热变质程度的产物,即不同岩石类型的陨石。本文对属于不同化学群和不同岩石类型的球粒陨石的热变质特征和物理化学条件作了专门的综述,同时还对几种球粒陨石母体可能的热模型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2.
<正> 顽火辉石球粒陨石是一个具有异常化学和矿物组成的小陨石群,由于它们形成于异常的母体环境而表现出许多明显不同于其他球粒陨石群的特殊性质,例如,对它们的母体物质来源、形成区域、氧化还原条件、吸积温度、变质作用以及母体数目、与球粒陨石和无球粒陨石之间的成因联系等等,一直争论不休。  相似文献   

3.
<正> 在ⅣB 群、ⅢAB 群和异常群铁陨石中,发现了~(107)Ag/~(109)Ag 比值的异常。过量的~(107)Ag(~(107)Ag~#)据推断是早期太阳系中~(107)Pd 衰变的结果。在高 Pd/Ag 比值和低 Ag 含量的样品中,Kaiser 和Wasserburg(1933)发现了过量的~(109)Ag。他们推断这些陨石中的~(109)Ag 是在极强的太阳耀斑的持续阶段中行星表面附近的~(108)Pd 受次级中子辐射的结果。这种粒子辐射必定持续到小行星体形成之后。~(107)Pd 可能是来源于银河系核合成的晚期阶段,或者是早期行星形成之前即太阳为金牛 T 型变星阶段时在太阳系内的局部产物。在最近的研究中,为了确定  相似文献   

4.
在论文(Ⅰ)中所述陨石成因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小行易区的太阳星云凝聚模型;星云的不同氧逸度区的中间层是各类球粒陨石的形成区;各区的中心层是各类非球粒陨石的形成区。小行星区的最外部是C1陨石的形成区。各氧逸度区的边缘层则是类C1陨石的形成区。从而推断与组成原始地球的星子成分最接近的陨石(包括铁陨石、顽辉石无球粒陨石、顽辉石球粒陨石和类C1球粒陨石)的成分,并依据这些陨石的成分和地球核幔质量比等计算出近似于原始地球的成分。  相似文献   

5.
<正> 地球起源的假说根据所回答的下列主要问题,将太阳系起源的假说进行分类是有用的:1)太阳与行星起源于同一过程还是分别起源于不同的过程?2)行星是由巨大的气团形成的还是通过固体物质吸积而成的呢?本世纪40年代,Schmidt根据地球物理研究结果,而本世纪50年代Urey根据陨石的物理化学研究结果,得出了行星是由固体物质形成的结论。从这些最早的有关的重要著作问世起,人们开始对行星吸积作用理论进行了系统而详细的研究。最早开展这项研究工作的是苏  相似文献   

6.
大量研究已确证陨石是保留原始成分和结构特征最多的太阳星云凝聚物,而小行星带又是陨石的源区。因此,本研究在对陨石的化学成分、矿物学和岩石学特征,以及目前对太阳星云压力密度的计算和蒸发-凝聚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陨石的凝聚成因,从而为建立小行星区乃至整个类地行星区的星云凝聚模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产在吉南元古宙石英岩内的宇宙尘是一个宇宙尘系列 ,由 4亚型 4小类组成 :①金属球粒 :a .纯铁球粒 ;b .FCN(Fe、Cr、Ni)球粒 ;②氧化物球粒 :c.普通磁性铁质球粒 ;d .FCS(FeO、Cr2 O3、SiO2 )球粒 ;③玻璃质球粒 ;④氧化物 -金属过渡型球粒。其中FCN球粒和FCS球粒为富铬球粒 ,在地球上属首次发现 ;FCN球粒为天然的奥氏体不锈钢球粒。FCN球粒的发现表明冶金学与地外源事件地球化学有一定联系。富铬宇宙尘的发现 ,预示着地球上可能有铁铬镍型铁陨石存在。  相似文献   

8.
<正> 各国在分析月球样品和陨石方面的一致努力,导致了实验研究早期太阳系物质的多方面复杂技术的发展。在过去的十多年中,这些技术非常成功地用于研究月球和陨石母体的物理性质与演化史。目前,这些分析技术正被用于行星际尘粒样品,对于进入地球大气的微流星体已作了实验研究。在不久的未来,它们也可能用于由宇宙飞船取得的大量微冲击坑中的陨石残留物。最终,有希望直接从黄道尘云源即慧星和小行星取到尘粒样品。  相似文献   

9.
<正> 地壳中铀含量(2.5×10~(-4)%)几乎比地幔岩中的(3×10~(-7)%)高三个数量级,并且在酸性岩中最高(3.5×10~(-4)%),这在地球化学上迄今还是一个谜。下面我们将根据地球是由冷却的原始星云凝聚而成的观点,来谈谈地壳富铀的可能设想。在这种情况下,铀在地球物质中的富集应大致是均一的。铀在球粒陨石型的陨石中(1.5  相似文献   

10.
<正> 引言自H.Wnke(1966)从轨道的考虑第一次提出某些陨石可能来自火星后,科学家对这一假设进行了检验。反对这一假设的传统论点是动力学问题,包括物体需加速以克服火星的逃逸速度(5km/s)。1981年以前未发现月球陨石的情况,意味着收集来自火星的陨石的可能性很小。海盗号空间飞行器1976年在火星表面着陆,为科学家提供了将来自火星的火成陨石与  相似文献   

11.
陈可 《环境》2013,(4):77-79
人类初步观测探测表明,太空中的小行星可能蕴藏着丰富的燃油和贵重金属等矿产资源,如果情况属实的话,太空岂非可以成为人类取之不尽的巨大淘金场?2013年1月15日,一颗编号为2012DA14,直径约45米的小行星与地球擦身而过,这颗体积与足球场相当的小行星距离地球最近时仅有27000千米,甚至比人造地球同步卫星的距离还近。也就在同一天,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陨石雨,陨石在空中  相似文献   

12.
加拿大安大略省萨穗伯里是一巨型的硫化物型铜镍矿床。它产于元古代萨德伯里苏长岩体中,一直被认为是深成岩浆矿床。六十年代中期,在很大程度上由于为月球研究而进行的宇宙飞行所获资料的影响下,以及与核爆炸对岩石的冲击变质作用相类比,对萨德伯里喷发岩体及其矿床提出了一个新的成因假说,即陨石成因假说。 据这一假说的奠基者P.迪茨(Dietz,1964)的计算,如有一直径为4公里的小行星,以15里/秒的  相似文献   

13.
<正> 本文扼要地阐述苏联学者近年来(1954—1980)深入研究的变质成矿作用现代理论的基本原理。在这以前存在过一种概念,即认为在岩石变质作用时可能形成矿床,但与这种矿床有关的多半是大理岩、板岩和铁质石英岩。 20世纪,特别是50—70年代,在地盾和古地台发  相似文献   

14.
长江中下游中酸性侵入岩中的黑云母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区中酸性侵入岩中的黑云母属镁铁系列。有铁叶云母、铁黑云母、铁质黑云母及镁质黑云母四种类型。Ⅰ型长江系列为镁质黑云母;江南系列为铁质黑云母。A型苏州式为铁叶云母和铁黑云母;大龙山式则为镁黑云母—金云母。黑云母的成分与其生成条件有关,在榍石—磁铁矿—石英—角闪石矿物组合中,黑云母含铁度高者(ΣFe/ΣFe+Mg>0.5)其氧逸度随温度上升而增高,形成温度低则压力高,岩体侵位深。含铁度低者(ΣFe/ΣFe十Mg<0.5)氧逸度随温度上升而降低,形成温度高则压力低,岩体侵位浅。各类云母均有自己的成矿专属性。  相似文献   

15.
ODP 184航次 114 4孔位于南海北部陆缘 (2 0°3.18′N ,117°2 5 .14′E ,水深 2 0 37m) ,在岩心样品中发现的微玻璃陨石主要赋存于 386 .17~ 386 .2 7mcd处 ,这些玻璃陨石主要以球形和椭球形为主 ,可见泪滴状、马鞍形、扁豆形、圆盘形、哑铃形、翼形、异形等形态和不规则状碎片。通过微玻璃陨石主量元素电子探针分析 ,并用Harker图解讨论了主量元素氧化物之间的相关性 ,同时结合Niggli参数进一步深入探讨微玻璃陨石的母源物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ODP114 4孔微玻璃陨石属于澳亚散落区内的普通型微玻璃陨石 ,其母源物质成分复杂 ,可能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一种可能是化学成分没有太大变化的碎屑沉积岩 ,另一种可能是粘土及杂砂岩等。  相似文献   

16.
<正> 普通球粒陨石约占降落陨石的80%。这些陨石实际上是不同比例的硅酸盐、金属(铁镍合金)和硫化物的混合物。这种混合物从未经过熔融和分异,故被认为是最原始的太阳系冷凝物质。普通球粒陨石有3个化学群:高铁(H)、低铁(L)和低铁低金属群(LL)。它们  相似文献   

17.
黄土中微玻璃陨石和微玻璃球的发现与意义(摘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正> 1 引言玻璃陨石是地外物体撞击地球时形成的玻璃物质。微玻璃陨石是指在地层或沉积物中找到的微细玻璃陨石,其粒径常小于1mm。无论就数量还是就重量而言,微玻璃陨石都远远大于狭义的玻璃陨石(粒径>1mm),它更能反映玻璃陨石群和地外物体撞击事件的原貌。  相似文献   

18.
<正> 在所有的陨石中,铁陨石是最大的单个陨石体,也是居第二位较丰富的陨石类型。据海伊(Hey)的统计,观察和发现的铁陨石占陨石总数的33%(王道德等,1983)。近年南极考察,发现了大量新样品。铁陨石含Fe和Ni98%以上,含有主要矿物如表1,对它们的  相似文献   

19.
<正> 陨石可划分为球粒陨石及分异的陨石两大类。球粒陨石是由星云形成的,而且从未熔融过,球粒陨石可以看成是太阳星云内的沉积岩.其它主要的陨石类型是由分异的陨石构成的,这些陨石通常是在行星体内导致分异作用的熔融过程形成的.分异陨石是重要的,因为它们提供了有关火成岩分馏作用的过程怎样在行星体内发生而不是在地球内部发生的证据。另一方面,球粒陨石给我们提供了关于古老的太阳星云作用过程的信息,这种作用过程导致形成第一个岩石,并由这些岩石导致形成行星。  相似文献   

20.
地壳花岗质岩石源区的Nd同位素体系可用来估算与陆壳年龄呈函数关系的陆壳Sm/Nd比值。现已发现,从早太古代到晚元古代,陆壳内花岗岩岩浆源的Sm/Nd比值随年龄的减小而增大,即从球粒陨石值的47%增至64%。这一变化趋势与根据沉积岩的稀土(REE)模式推测的变化趋势相反。观测到的这一变化趋势可能仅适用于地壳的长英质部分,但只要较老地壳比较年轻地壳含有更多的镁铁质(50%对0%),该变化趋势也可应用于整个地壳。因为地球上最古老地壳的某部分可能已被继后的地质过程所破坏,所以该变化趋势可能是地壳组成的保留倾向所致(preservational bias),而不是地壳组成真正随时间发生了变化。同位素数据和地壳年龄的分布表明,整个陆壳的Sm/Nd比值不低于球粒陨石值的60%。地壳的Nd浓度的这个极限值和估算值与质量平衡(要求大陆的Nd含量与约700km深处的地幔中丢失的Nd的量相等)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