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6.
7.
8.
为了阐明厌氧环境下全氟羧酸(PFCAs)等全氟化合物的迁移归趋,研究了8:2氟调聚醇(8:2FTOH)的厌氧降解性能.结果表明,取自市政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在厌氧条件下可还原降解8:2FTOH,并生成氟离子、全氟类和多氟类降解产物,且降解过程可采用双指数衰减模型拟合.在为期120d的培养中,8:2FTOH的摩尔降解率高达(93.2±0.9)%;摩尔回收率则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有下降的趋势,由培养初期(1d)的(97.5±5.1)%下降至末期(120d)的(68.9±4.0)%,这说明在培养后期可能产生了未知的降解产物或生成了未知的挥发性产物.8:2不饱和氟调聚酸(8:2FTUA)和全氟辛酸(PFOA)分别是摩尔产率最高的多氟类和全氟类降解产物,分别介于(6.94±0.10)%~(24.2±1.5)%和(2.67±0.22)%~(14.9±1.0)%的范围内.多氟类降解产物的摩尔产率随培养时间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而全氟类降解产物的摩尔产率则随培养时间的增加持续增加,这说明其可能分别为中间降解产物和最终降解产物.  相似文献   

9.
以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为受试生物,研究了8:2氟调聚羧酸(8:2FTCA)在虾夷扇贝不同组织(肝脏、鳃、性腺、外套膜、闭壳肌)中的蓄积、分布和生物转化特征.结果显示,8:2FTCA蓄积浓度最高的组织为肝脏,达峰值最快的组织为鳃.在8:2FTCA代谢过程中,检测到8:2氟调聚不饱和酸(8:2FTUCA)、7:3氟调聚羧酸(7:3FTCA)、全氟辛酸(PFOA)、全氟壬酸(PFNA)和全氟庚酸(PFHpA)5种代谢产物,其中7:3FTCA和PFOA为含量最丰富的2种代谢产物.它们主要分布在鳃和肝脏组织中,鳃和肝脏是8:2FTCA进行生物转化的主要器官,并且鳃组织中代谢产物的浓度最高.推测出虾夷扇贝体内8:2FTCA的生物转化路径,与虹鳟的生物转化行为相比,虾夷扇贝在代谢产物产量和半衰期上均有差异,说明水生生物的生物转化行为具有物种差异性.8:2FTCA在虾夷扇贝体内可转化为PFOA、PFNA和PFHpA等全氟烷基羧酸(PFCAs),是虾夷扇贝体内PFCAs的一个间接来源.  相似文献   

10.
11.
以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为受试生物,研究了8:2氟调聚羧酸(8:2FTCA)在虾夷扇贝不同组织(肝脏、鳃、性腺、外套膜、闭壳肌)中的蓄积、分布和生物转化特征.结果显示,8:2FTCA蓄积浓度最高的组织为肝脏,达峰值最快的组织为鳃.在8:2FTCA代谢过程中,检测到8:2氟调聚不饱和酸(8:2FTUCA)、7:3氟调聚羧酸(7:3FTCA)、全氟辛酸(PFOA)、全氟壬酸(PFNA)和全氟庚酸(PFHpA)5种代谢产物,其中7:3FTCA和PFOA为含量最丰富的2种代谢产物.它们主要分布在鳃和肝脏组织中,鳃和肝脏是8:2FTCA进行生物转化的主要器官,并且鳃组织中代谢产物的浓度最高.推测出虾夷扇贝体内8:2FTCA的生物转化路径,与虹鳟的生物转化行为相比,虾夷扇贝在代谢产物产量和半衰期上均有差异,说明水生生物的生物转化行为具有物种差异性.8:2FTCA在虾夷扇贝体内可转化为PFOA、PFNA和PFHpA等全氟烷基羧酸(PFCAs),是虾夷扇贝体内PFCAs的一个间接来源.  相似文献   

12.
13.
14.
利用2003年-2013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检验了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与农业面源污染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农业现代化对农业面源污染有着一定的加重作用;信息化能够有效缓解因农业现代化所导致的农业面源污染,这一现象在粮食主产省同样存在,说明信息化能够发挥减污增绿的作用;农业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也得到验证.因此,应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发展,有效利用信息化对农业现代化所致农业面源污染的缓解作用,还应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民收入越过EKC曲线拐点.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