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水产致病菌耐药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法)研究不同来源的54株水产细菌对10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筛选获得耐药菌株并研究其耐药基因。根据GenBank中注册的耐药基因序列,针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基因设计相应的引物,对耐药基因进行扩增,检测耐药菌株中耐药基因的分布。结果由54个受试菌株中检测出42个耐药株,耐药率为77.8%。其中37株对3种以上抗生素产生耐药,多重耐药率为68.5%。以耐药菌株质粒为模板,扩增磺胺类耐药基因sul2、氯霉素耐药基因cat1、cat2、cat3、cat4、卡那霉素耐药基因aadB、喹诺酮耐药基因gyrA,结果显示:sul2基因阳性9株,3株氯霉素cat2阳性,4株氯霉素cat3阳性,1株氯霉素cat4阳性,3株aadB阳性。质粒上耐药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50%、27%、36%、9%、60%。  相似文献   

2.
麦晓蓓  陶然  杨扬  张敏  林剑华  满滢 《环境科学》2015,36(5):1776-1784
采用Kirby-Bauer纸片琼脂扩散法分析了夏、冬季节9个不同构型人工湿地中的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假单胞菌(Pseudomonas)两种土著菌对7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并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人工湿地基质中Ⅰ型整合子(int1)的丰度.结果表明,共分离出的522株葡萄球菌和543株假单胞菌,约84%的菌株对所测试的抗生素具有耐药性,多重耐药率达到68%以上,MRI指数平均为0.22,与某些环境中人源或动物源细菌耐药水平相当,表明人工湿地基质土著菌具有较高水平的耐药性;两种土著菌对氨苄西林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较高,四环素、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极低(3%),而对头孢他啶和氯霉素的耐药性呈现差别.湿地基质中int1基因的浓度为1.14×105~5.66×105copies·g-1,其相对丰度为0.54%~3.68%.季节和湿地工艺对细菌耐药和整合酶基因分布有较大影响.夏季2种细菌的抗生素耐药率、多重耐药指数和int1丰度均显著高于冬季;下行垂直流湿地中的抗生素耐药率、多重耐药指数(MRI)最高,而在水平潜流湿地中int1丰度最高.研究表明人工湿地基质的土著菌长期暴露在一定浓度抗生素和耐药肠道菌的生活污水环境下获得了耐药性,人工湿地中抗生素耐药菌和耐药基因的污染及环境风险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采用滤膜法对2012年北极黄河站科学考察采集的新奥尔松地区8个鹿粪和1个鸟粪样品进行分离鉴定,共获得84株肠球菌和85株大肠杆菌。84株肠球菌分属于10个属,其中屎肠球菌(28株)、鼠肠球菌(28株)及鸟肠球菌(10株)为优势菌。采用K-B纸片法对受试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85株大肠杆菌对利福平全部耐药,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81%;对甲氧苄啶(TMP)、喹诺酮类的萘啶酸(NAL)与环丙沙星(CIP)、四环素(TCY)4种抗生素高度敏感。84株肠球菌中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89%),对万古霉素耐药率最低(4%)。10株鸟肠球菌对利福平全部耐药,而28株鼠肠球菌对利福平耐药率最低(4%),对链霉素耐药率最高(75%)。18株其他肠球菌对利福平耐药率最高(61%)。上述结果表明抗生素耐药性已出现于北极新奥尔松地区野生动物肠道菌群中。  相似文献   

4.
对分离自广东省阳江市闸坡网箱养殖区的88株弧菌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实验。菌株通过16S序列比对法进行鉴定,结果显示:88株弧菌分别属于不同的13个种,其中12种弧菌有引起水产动物疾病的报道;药物敏感性试验通过纸片扩散法(K-B method)进行,药敏实验结果显示,本实验的弧菌对10种药物中8种的耐药率高于50%,只有对氯霉素耐药率较低(5%),并且菌株都具有多重耐药的性质。  相似文献   

5.
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四环素抗性菌的生长特性与耐药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生素抗性菌的扩散已成为全世界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安全隐患.本文从某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分离出21株四环素抗性菌,对其种属、生理生化特性、抗生素耐受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1株四环素抗性菌均属于肠杆菌科,分别属于气单胞菌属(9株)、埃希氏菌属(5株)、肠杆菌属(3株)、克雷伯氏菌属(2株)、柠檬酸杆菌属(1株)和哈夫尼菌属(1株).这些菌大多属于条件致病菌,且有18株携带质粒.21株四环素抗性菌中,气单胞菌、埃希氏菌的平均最大生长量显著高于肠杆菌,大部分菌株的迟滞时间在2 h以内.抗生素耐受性试验结果表明,四环素抗性菌对氯霉素耐受能力最强,对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头孢噻吩)的耐受性次之,对利福平的耐受性最弱.75%以上的四环素抗性菌同时表现出对其它5种抗生素具有抗性.以上结果为我国污水处理厂抗生素抗性菌的风险分析与控制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大连星海浴场中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对从海水中分离出的36株疑似大肠杆菌进行生理生化鉴定和分子学鉴定发现8株为大肠杆菌,并采用K-B纸片法测定了其对12种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性。药敏实验结果显示,所有大肠杆菌菌株均表现出耐药性,并对12种所选抗生素中的10种抗生素的耐药率超过了50%,其中,对利福平的耐药率为100%;而对复方新诺明,氯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37.5%和25%。通过分析大肠杆菌耐药谱发现,100%的大肠杆菌菌株表现出了多重耐药性,其中,87.5%的大肠杆菌对3种及其以上的抗生素表现出抗性。上述结果表明大连星海浴场中大肠杆菌的多重耐药状况严重。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城市景观水体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s,ESBLs)细菌的种属分布和耐药特征,从西安市4处景观水体中分离出385株异养菌,利用双纸片协同试验筛选产ESBLs菌,并通过16S rDNA测序比对鉴定其种属.使用K-B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产ESBLs菌对氨苄西林、四环素、磺胺甲恶唑、环丙沙星和头孢唑肟的耐药表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测定这些菌株是否携带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blaTEMblaCTX-MblaSHV以及I类整合酶基因intI.结果表明:从城市景观水体中分离出19株产ESBLs菌,在异养菌中的占比为4.94%.这些产ESBLs菌株共计6属10种,主要为大肠埃希氏菌.它们对氨苄西林、四环素和磺胺甲恶唑普遍耐药,多重耐药菌占比为57.89%.这些产ESBLs菌株中I类整合子检出率高达89.47%,但3种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的检出率很低.  相似文献   

8.
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对南京CN、CE、JN和JM这4个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中分离的细菌进行鉴定,采用Kirby-Bauer纸片琼脂扩散法分析细菌的抗生素耐药性,目的是阐明该地区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细菌抗生素耐药性现状,探索污水及污泥的潜在环境风险.4个污水处理厂分别分离到7、9、8和11株菌落形态不同的细菌,上述35株细菌分属25个种,17个属.抗生素耐药性分析显示,97.1%的菌株具有抗生素耐药性,80%菌株具有多重耐药性.分离菌株对氨苄西林、卡那霉素、氯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红霉素和大观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71.4%、37.1%、37.1%、57.1%、34.3%、68.6%、94.3%和65.7%.结果表明活性污泥中细菌耐药性严重;不同菌株间的耐药性分析显示,危害水产养殖业的病原菌气单胞菌具有严重的多重耐药性,所有芽孢杆菌对氯霉素、链霉素和庆大霉素敏感;污水处理厂应加强出水的消杀工作,避免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新安江流域水体抗生素耐药菌污染状况和分布特征,该研究采集新安江流域31个不同样点的93份水样进行抗生素耐药菌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新安江流域内率水、横江和新安江的氨苄青霉素耐药菌检出率最高,检出率介于10.75%~85.45%;链霉素耐药菌检出率次之,检出率介于5.88%~83.10%;四环素耐药菌检出率第三,检出率介于0.28%~22.37%。卡那霉素和氯霉素耐药菌检出率较低,其检出率均在5%以内。综合所有样点的耐药菌检出率数据可知,该流域内氨苄青霉素和链霉素耐药菌检出率最高,显示该流域内β-内酰胺类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性最严重。该研究结果可为新安江流域内抗生素污染治理奠定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0.
染料脱色微生物的筛选及其脱色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实验通过富集驯化培养,从南昌市某织染厂废水中筛选分离到14株细菌菌株,经测定14株菌株对染料直接大红具有不同程度的脱色能力。其中脱色率在50%以上的菌株有12株,占总菌株数的85.7%;脱色率在70%以上的有8株,占总菌株数的57.1%;脱色率在80%以上的有4株,占总菌株数的28.6%。菌株Z03的脱色率达84.2%,为脱色能力最强的菌株。试验以菌株Z03进行脱色条件研究。通过采取L(93)4正交设计方案,考虑温度、pH值、溶解氧和培养时间四因素。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的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35℃,pH7,装量40mL的厌氧条件,在该条件下,菌株Z03的脱色率达到89.6%。  相似文献   

11.
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 ATCC23270 and Acidithiobacillus thiooxidans TM-32 were used for bioleaching of spent refractories of aluminium and copper melting furnaces for their recycling.Firstly,penetration of elements into aluminium melting furnace refractory was investigated and it was found that up to 7 cm from surface was contaminated.Comparison on leaching efficiency by the strains ATCC23270 and TM-32 found that the strain ATCC23270 could treat larger amount of the refractories than the strain TM-32 could do.In the experiment of bioleaching of spent refractory aluminium melting furnace by the strain ATCC23270,high leaching efficiency were obtained on Al,Si,and Ca,and extremely low leaching performance was,however,shown on the rest of elements i.e.,Na,Mn,and Zn.Under the strain TM-32 use,relatively high leaching performance was recognized on Al,Si,Ca,Na,Mn,and Zn.In the experiment of bioleaching for spent refractory copper melting furnace,almost the same leaching trends were shown on Cu,Zn,Al,and Si under the strains ACTT23270 and TM-32 uses.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珠江口水域细菌耐药性分布情况,将海水中细菌分离鉴定并进行细菌药敏实验.结果检出细菌22种120株,检测得120株细菌的抗生素谱,具有较高细菌耐药性的抗生素为:青霉素G耐药菌株的百分比为43.30%、氨苄青霉素AM的为 51.70%、头孢唑啉CI的为44.20%、卡那霉素K的为 46.70%、阿米卡星AN 的为50.80%、新生霉素NOV的为 60.00%、四环素TE 的为60.80%、复方新诺明SX的为 43.30%.细菌对链霉素S、诺氟沙星NOR、氯霉素C、环丙沙星CIP的耐药性比较低,分别为16.70%、16.70%、14.20%、13.30%.本实验对海洋微生物的研究、抗生素的安全使用以及环境保护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电磁脉冲对计算机设备的易感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电磁脉冲对电子设备威胁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对高性能、复杂的电子设备提出了更加苛刻的可靠性要求。就当前测试用电磁脉冲环境以及电磁脉冲的测试情况做了简要的介绍;在引述相关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通过比对不同的试验结果,从网络链路的后门耦合效应到计算机频率与电磁脉冲影响的关系等多个方面,分析并阐述了电磁脉冲条件下计算机设备的易感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采用铁炭微电解法预处理浆纱废水.试验结果表明,经微电解处理后的废水,COD的去除率达到67.2%,BOD5/COD从0.07提高到0.32,废水的可生化性得到显著提高.通过正交试验考察pH、反应时间及铁炭对比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对各因素作了单因素影响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5.
刘晨旭  白晓慧 《环境科学》2023,44(3):1537-1541
为了研究不同材质供水管道内壁生物膜中抗生素抗性基因分布特征和水平转移潜力,利用宏基因组测序对304、316 L不锈钢管和PPR、PE塑料管内壁生物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种管材内壁生物膜中共检出17类146种抗生素抗性基因.多药类抗性基因在不同管材生物膜中的丰度最高且差别较大,是不同管材生物膜抗生素抗性基因差异的主要原因.不同管材生物膜中可移动遗传元件的总丰度水平较高,但整体上和抗生素抗性基因共存的比例较低,其中整合酶基因表现出和抗生素抗性基因更加密切的关系,可能在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水平转移上发挥重要作用.不同的抗性基因拥有不同种类的潜在宿主,水杆菌属(Aquabacterium)、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等高丰度宿主是多药类抗性基因大量存在的基础.不同管材管壁生物膜中抗生素抗性的首要影响因素是细菌群落组成,其次是可移动遗传元件介导的基因水平转移;物种组成和可移动遗传元件共同塑造了抗性基因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6.
参考美国核管制委员会(NRC)的行业规范RG 1.180,对比研究该规范中涵盖的两大标准体系,并以射频辐射抗扰度试验作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MIL-STD与IEC标准在干扰信号特性、试验布局、测试方法以及结果评价等关键技术上的差异。举例说明了具体测试中的技术细节以及试验结果的评估和使用方法。最终,形成试验实施的指导建议,为核电设备电磁兼容试验提供技术支持,并最终实现核电站的安全目标。  相似文献   

17.
核电设备射频辐射抗扰度试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参考美国核管制委员会(NRC)的行业规范RG1.180,对比研究该规范中涵盖的两大标准体系,并以射频辐射抗扰度试验作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MIL-STD与IEC标准在干扰信号特性、试验布局、测试方法以及结果评价等关键技术上的差异。举例说明了具体测试中的技术细节以及试验结果的评估和使用方法。最终,形成试验实施的指导建议,为核电设备电磁兼容试验提供技术支持,并最终实现核电站的安全目标。  相似文献   

18.
耐药性病原菌的出现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为揭示耐药性沙门氏菌在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存在和分布特征,从2座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不同处理单元中分离得到81株沙门氏菌,采用Kirby-Bauer纸片琼脂扩散法考察它们对四环素和磺胺甲恶唑的耐药性. 利用PCR检测方法,分析耐药基因tetA、tetB、sul1、sul2和sul3在耐药沙门氏菌中的分布情况. 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沙门氏菌对四环素和磺胺甲恶唑的耐药率分别为53.1%和40.7%,其中大部分菌株同时对这2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从氯消毒出水中分离到的沙门氏菌对四环素和磺胺甲恶唑的二重耐药率比原污水中的高30.7%;城市污水中耐四环素和耐磺胺甲恶唑沙门氏菌中主要的耐药基因分别为tetA和sul3,经过污水处理系统之后耐药基因的分布发生了显著变化. 研究表明,污水处理厂的原水和排放水中沙门氏菌的耐药性问题已十分突出,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较大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贫营养和痕量抗生素对质粒抗生素抗性适应度代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文芳  陈胜  万堃  王春明  林惠荣  于鑫 《环境科学》2016,37(8):3224-3228
本文针对饮用水系统中营养和抗生素水平对质粒抗生素抗性的适应度代价进行了研究.选取了p ACYC184、RP4和PBR322这3种不同的抗性质粒,发现在不同的营养水平下,抗性质粒的适应度代价具有普遍性.而且,营养水平越低,其适应度代价表现得越明显.另外,痕量浓度的抗生素也会影响抗性质粒的适应度代价.本研究中,小于50%MIC的抗生素浓度对野生菌的损伤或抑制作用不足以抗衡抗性质粒的适应度代价,质粒难以维持.因而,推断在饮用水系统(贫营养和ng·L-1水平的抗生素)中,质粒抗生素抗性的适应度代价较大,质粒不易维持,在饮用水系统中传播和扩散的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