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饮水中有机浓集物的致突变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外,尤其美国,在饮水中有机物的分离鉴定,饮水中有机浓集物致突变性鉴定以及饮水污染与人类癌症关系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是我国尚未见有关饮水中有机物致癌、致突变可能性的报道.为了在饮水中有机物的浓集方法和致突变鉴定方面进行探讨,我们选择有机物污染较严重并以地面水为主要供水源的某市自来水厂,于1981年8月初分别在所属A厂和B厂浓集出厂水样,  相似文献   

2.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进入环境的有机物急剧增加,特别是发现饮用水经氯消毒产生卤代物以来,饮水有机物污染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我们选择了有机物污染比较严重,并以地面水为主要供水源的某市自来水厂,在肯定了饮水有机浓集物的致突变性,并分离出了其主要活性组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文重点对重庆市大气和饮水中有机提取物的致突变性进行了抽样调查和评价。试验结果显示,两环境中的有机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致突变活性。比较而言、大气中有机提取物的致突变活性较饮水强、作者在分析和讨论了两环境中诱变物的来源及可能对人群健康产生的潜在危险以后,建议有关部门采取适当措施控制或减少有机物对我市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在20世纪以前,通过饮水对人类产生危害的主要是霍乱、伤寒等经水传播的肠道传染病。到20世纪中叶,日本由于水体受到重金属汞、镉的污染而造成震惊世界的水俣病和骨痛病事件。到了70年代初首先在美国新奥尔良自来水中检出66种有机物。以后随着监测方法提高,在自来水中测出有机物越来越多,最近有报导达700多种,它们之中有些是致突变和致癌物,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远期危害。为此,近年来各国学者进行了一些饮水与肿瘤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饮水污染与肿瘤死亡率之间有一定的相关关系。例如,我国苏德隆教授报导江苏启东居民肝癌发病率与水质污染有一  相似文献   

5.
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城自来水中的有机物用反渗透法浓集,浓集物的乙醚提取部分,呈Ames致突变性试验阳性。进一步将该提取物分成酸性和碱性/中性两大部分。用玻璃毛细管柱气—质联机—计算机系统(OC/MS/COM)分析乙醚提取物,乙醚提取物的酸性和甲基化酸性部分,未进一步分离的碱性/中性部分和经硅胶柱上进一步分离的碱性/中性部分的五个洗脱部分。结果表明,硅胶柱上碱性/中性的第二个洗脱部分中以多氯联苯(PCBs)和含氯芳烃为主,在碱性/中性第四个洗脱部分中含有许多环芳烃(PNA)。用本法从辛辛那提自来水提取物中鉴定出了近460个化合物,其中包括41个PNAs,15个PCBs和许多胺类、酰胺类和其他卤代有机化合物。饮用水中痕量有机物已引起了人们的关切,因为人们认为这些有机物可能会导致癌症或其他疾病。只有当这些化合物从水中分离出来,并被辨认后才能研究它们对人类健康究竟具有什么样的潜在影响。但是由于其中许多化合物分子量较高,不能用常规方法进行鉴定。为了满足分析要求所通用的水中有机物分离方法不能满足生物试验要求。利用反渗透法和冷冻干燥法使水样体积减小到适于实验室进行提取而同时又能保留绝大部分有机炭的浓缩技术已被研究出。 1974年,用该法每月浓集和萃取处理了辛辛那提供水系统的水样400加仑,所得浓集物,80%用于生物试验。若得到阳性结果,则留下的20%用于化学分析,对三月份和六月份两个水样作了Ames—沙门氏菌试验,所用菌株为TA100株和TA98株。不论是否加上由多氯联苯Arochlor—1254激活的大鼠肝匀浆,该两个月的水样浓集物均呈现阳性结果,两个样品相继再经石油醚、乙醚、丙酮提取。生物试验表明大部分致突变活性物存在于乙醚提取部分中。选三月份样品作进一步化学分离,以确定那些组分应对其致突变活性负责。样品分离方法用上述生物实验所用方法相似。其中乙醚部分用毛细管柱~气质联机分析。本文即报告所得结果。  相似文献   

6.
香港某地饮用水中非挥发性有机物致突变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大孔树脂吸附浓集水中有机物的技术,结合Ames致突变试验,研究了香港某地饮用水中非挥发性有机物(NOcs)的致突变性.结果表明,在加与不加代谢活化系统(±S9)条件下,1~2 L水中的非挥发性有机物即可诱发鼠伤寒沙门氏菌(TA98)的回复突变;此外,活性炭可部分吸附水中具致突变作用的有机物  相似文献   

7.
应用致突变阴性、阳性对照(Cu2+,丝裂霉素MMC和环磷酰胺CP)评价四膜虫刺泡发射试验方法的可行性,并应用该方法检测养殖水体加氯消毒后的有机浓集物对四膜虫刺泡发射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水体加氯后的有机浓集物可引起四膜虫刺泡发射,且各处理浓度与刺池发射率呈良好的相关性,表明这些有机物中含有致突变性物质.  相似文献   

8.
苏南地区部分饮用水源水的有机污染物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美国EPA建议的多污染物分析与评价系统,对苏南地区部分饮用水源水质的危险度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各水样健康危险度均>1,表明各水样对人健康均存在潜在危害,而生态风险度均<1。同时,采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彗星试验,对各水样有机浓集物的生物毒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样浓集物可对淋巴细胞DNA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存在一定的遗传毒性。试验结果与水质状况基本一致,表明上述两种方法对于评价水体有机物污染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兰州市大气飘尘中致突变物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对兰州市不同污染区(石油化工为主、燃煤、商业及农村)在不同季节时的大气飘尘,作了对比采样.飘尘样品用溶剂抽提法提取后,用化学萃取法分离为五个有机物馏分.用毛细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系统进行了定性分析,并用毛细管色谱法进行了部分定量分析.用Ames试验(用TA1537、TA98和TA100三株菌.加与不加S-1)对其致突变活性进行了研究.并对有机致突变物在不同污染区、不同季节的变化规律及其来源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水中有机致突变物综合评价指标探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朱惠刚 《上海环境科学》1995,14(10):44-46,49
目前为止全世界已在不中测定2221种有机化合物,上海市“饮水与健康”协作组发现黄浦江水中有机物约达700种。采用通常的化学方法对水中有机物进行定性定量研究比较复杂,且花费昂贵,甚至不少化合物难以测定,不适宜经常性监测。  相似文献   

11.
应用XAD系列大孔网状树脂萃取富集法,结合GC、GC/MS/DS1的分离鉴定技术,研究了北京东郊污灌区深层(90m)和浅层(18m)地下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采用LSC-GC/MS/DS装置测定了地下水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并对水样进行了Ames试验以检验水样的致突变活性。结果从深井水样中检出32种非挥发性有机物,未检出挥发性有机物,致突变试验阴性。浅井水样中同时检出非挥发性和挥发性有机物。两种菌株在所有试验条件下均呈现阳性致突变反应。  相似文献   

12.
饮水中致癌、致突变物(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从70年代初美国环保局在自来水中首先发现66种有机化合物后,饮水中有机物对人体健康影响日益引起人们关注。随着水监测仪器发展,装备有计算机的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COM)应用于水中有机物分析,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已在水中测定出2221种有机化学污染物,最近美国卫生研究所对来自水中鉴定出767种有机化学污染物,为了探求饮水中有机污染物同可能致癌危险性之间关系,他们收集了对被鉴定出每人有机化合物的致癌、致突变文献资料,然后根据科学标准对每个化合物的致癌和致突变性进行分类,以便大家查考。  相似文献   

13.
几种消毒剂对饮水致突变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应用Ames致突变试验对武汉东湖水分别经氯、二氧化氯和臭氧消毒处理后的致突变活性进行了检测与比较。结果表明:东湖水以及臭氧消毒处理水样未呈现致突变性,氯与二氧化氯处理的水样致突变性检测结果为阳性,这3种消毒剂处理的各水样致突变比活性强度顺序由强至弱依次为氯〉二氧化氯〉臭氧;同时对东湖水用高锰酸钾预处理,以降低氯化消毒饮水致突变活性的效果也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用高锰酸钾预处理东湖水,可降低氯化  相似文献   

14.
饮水中非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致突变性的防治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饮水致突变物的主要成因研究了减少饮水致突变活性的措施。结果表明:进厂源水生物膜预处理,可使致突变前体物,如藻、腐殖酸、总有机碳等含量分别减少68.2%、23.9%、37.2%,使水厂加氯量减少50%,最终使所制饮水的致突变件减少30%。改革加氯消毒方法可使饮水致突变活性降低,不同消毒剂所致致突变活性顺序为Cl2>ClO2Cl2+ClO2>源水,Cl2+ClO2等量联合消毒优于单一加氯消毒法,既可提高所试甲型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及大肠杆菌f2噬菌体的灭活效果一至数倍;又可使饮水中CHCl3,减少91.5%-96.5%,致突变活性减少27.6%。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Ames试验法 ,对锦绣川、卧虎山水库水源水进行了致突变性研究 ,试验结果表明 ,两水库源水未受到具有致突性污染物的污染 ,但以卧虎山水库为源水的自来水具有致突变性 ,不过污染很轻 ,还不失为清洁饮用水。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Ames试验法,对锦绣川、卧虎山水库水源水进行了致突变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两水库源水未受到具有致突性污染物的污染,但以卧虎山水库为源水的自来水具有致突变性,不过污染很轻,还不失为清洁饮用水。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我国工业发达地区,河流水体中致突变性、致畸性、致癌性有机物污染较为严重,针对这一状况,本文综合国内外关于水体中“三致”有机物的研究,从行政、科技两个方面对河水中致突变致畸致癌有机污染物的控制对策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应用大孔吸附树脂分析水中有机污染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水体被有机物污染到什么程度,通常是用BOD、COD、总萤光强度等综合性指标来描述。但对很多环境科研专题的要求来说,仅有这些是不够的,还必须确切地知道水中含有哪些以及含有多少有机污染物。但是这种定性和定量的工作往往比较困难。特别是水中痕量有机物的分析,一直是环境分析化学的一个难题,至今没有很好解决。其困难之一就是痕量污染物的浓集和分离。通常水中有机污染物浓集、分离的标准方法是先用活性炭吸附,接着用氯仿萃取。这种方法不仅操作麻烦,而且还有两个严重的缺点,一是活性炭对水中有机物的吸附回收较差;二是有机物经活性炭吸附以后,其中一些会发生结构上的变化。因此使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高效吸附剂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环境医学的发展,人类对环境污染问题的认识已不仅仅注意一般急、慢性中毒,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的远期潜在影响(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目前广泛认为,城市环境与癌症高发有关,大气飘尘及其多环芳烃致癌物的含量与居民肺癌死亡率的增高呈正相关关系。因此,监测分析城市大气飘尘上吸附的各类有机物的致突变性,对于评价城市大气污染对居民健康特别是致癌作用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报告、讨论了我们利用Ames试验对昆明市大气飘尘有机提取物致突变性进行研究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扬中市地表水的致突变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诮蚕豆根尖微枋试验对扬中市不同水体的遗传毒物污染状况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扬中市水体的遗传毒物污染集中在汇集了乡镇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污河道和死水沟塘。各主要河道及通江闸口基本没有污染。除新坝大桥处,各样点底泥浸担液的微枋率均高于相应原水样微核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