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流化床焚烧工艺在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媛 《环境保护》2003,(12):23-24,29
目前焚烧工艺被世界各国认为是污泥处理中的最佳实用技术之一。在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该工艺已日渐成熟,它以处理速度快,减量化程度高,能源再利用等突出特点而著称。并且由于近年来,世界各国的环境条件均对废弃物处理所花费的时间和所占的空间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因而污泥焚烧技术已经成为处理污泥的主流,愈来愈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  相似文献   

2.
城市污泥焚烧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污泥焚烧是可实现最大量减容的污泥处置方法,在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该工艺已日臻成熟。为了探讨污泥焚烧的可行性,阐述了直接焚烧技术、混合焚烧技术和新兴的污泥合成燃料的技术路线,重点介绍了污泥焚烧设备并指出流化床焚烧炉是目前污泥焚烧的主要设备。最后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典型的污泥焚烧系统,并指出了污泥焚烧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污泥焚烧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与堆肥、填埋等污泥处理方法相比,污泥焚烧具有减容、减量和无害化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污泥处理方法。对目前国内外污泥焚烧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污泥焚烧分类,介绍了污泥焚烧技术的研究及进展,最后提出污泥焚烧是我国污泥处理的新趋势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介绍了城镇污泥改性无氧碳化技术,并与常规污泥焚烧技术比较,分析了无氧碳化技术无害化处理城镇污泥在环保、经济和社会效益方面的优势。污泥焚烧是污泥处理技术的一种有效途径,但仍存在投资及处理成本高和二次污染问题;污泥改性无氧碳化技术不但具有污泥焚烧的优点,同时还可有效解决污泥焚烧技术所存在的经济和环保问题。  相似文献   

5.
采用焚烧技术处理污泥,并最大限度地利用污泥中的能量,可以彻底实现污泥的无害化、减量化以及资源化。在此提出一种循环流化床污泥无害化焚烧一体化技术工艺,可以实现含水率75%的污泥不添加辅助燃料,能量实现自持平衡,以350t/d污泥处理工程为例,介绍工艺的主要流程特点以及技术经济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对污泥的最终处置方法和热处置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主要介绍了德国的污泥焚烧技术和工艺,为目前在国内刚刚起步的污泥焚烧行业提供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有效实施新型、环保的污泥处置技术,充分发挥污泥焚烧技术处理速度快、还原率高、能量可重复使用等优势,对市政污泥干化焚烧系统及其处理工艺工程实例进行分析,包括污泥预处理系统,焚烧系统,余热锅炉和烟气净化系统,以期妥善处理、处置污泥,实现污泥的资源化利用,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电镀污泥是电镀废水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以铜、镍、铬等重金属氢氧化物为主要成分的沉淀物,成分复杂。其处置方法及资源化技术的研究已成为中国环境保护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采用德国贺利氏回收技术(太仓)有限公司的先进技术,对电镀污泥焚烧工艺进行改进,采用"直接焚烧灰吹"工艺。整个工艺在密闭、负压条件下进行,运营上成熟稳定、便于操作管理、运行成本较低,同时符合工艺先进性要求;采用生物质燃料代替煤和柴油供热,不仅污染物排放量有所降低,对周围环境影响有所减少,同时也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市政污泥半干化-焚烧一体化对环境影响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市政污水处理厂的不断增加,城市污泥大幅增长,污泥半干化-焚烧一体化是污泥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计算污泥半干化-焚烧过程中物料平衡和热量平衡,同时对排放物进行分析,从而评价市政污泥处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的结果表明:每处理100t湿污泥,需要掺烧4.89t无烟煤,在焚烧的过程中,在没有净化工艺的...  相似文献   

10.
印染污泥焚烧烟气污染控制案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东省某两家印染厂的印染污泥焚烧项目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污泥处理技术路线、焚烧设备及烟气处理流程等各方面入手,对各厂印染污泥与煤混烧烟气中颗粒物、NOx、SO2、酸性气体(HF、HCl)和重金属等污染物的进行采样分析,并对各厂现有烟气污染物控制设施的运行效果进行调研,结果表明,布袋除尘的效果较为理想,除尘效率可达99%以上;使用印染废水作为吸收液的湿法脱硫技术对SO2及酸性气体的去除效果不理想;SNCR对NOx具有一定的去除效果,是一种较为经济、高效的脱硝技术;焚烧后,大部分重金属最终以飞灰的形式被除尘器去除,但仍有部分重金属如Hg在出口烟气中的浓度仍然很高,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控制烟气中的重金属. 此外,基于印染污泥焚烧实例分析,提出适于印染污泥与煤混烧烟气处理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1.
上海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置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大量的污水处理厂不断建成投入运行,随之而来的城市污泥产量越来越大,对污泥的处理问题显得非常紧迫.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置的技术路线和发展方向,要以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为处理目标.常规污泥处置目标和常规污泥处置方式,主要包括填埋处理的方式、污泥焚烧的方法、污泥土地利用的措施.同时对上海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污泥干化后进行与生活垃圾协同焚烧处理是污泥最终处置较好的出路.  相似文献   

12.
污泥焚烧大气污染物排放及其控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污泥焚烧技术是处理城市污泥的一种有效方法,但由于焚烧过程会产生严重的大气污染,因而也是一种备受争议的方法。论文对污泥焚烧大气污染物的排放种类、产生机理及其减排控制技术等进行了国内外文献综述,结果表明污泥焚烧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粉尘、重金属、二英、酸性气体等,其中重金属汞和二英最受人们关注。研究表明在污泥焚烧过程中重金属的迁移转化主要受重金属的种类、存在形态、焚烧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针对重金属的控制目前主要采用"活性炭喷射+除尘"的组合技术进行控制;污泥焚烧过程中二英的生成和释放主要由污泥的组成和特性、燃烧条件、烟气组成、颗粒去除装置的运行温度等因素决定,其控制技术目前主要有焚烧过程控制和活性炭吸附等方法;而针对粉尘和酸性气体的控制目前已有成熟的技术可以应用。此外,通过国内外已有工程实例分析表明只要采用合适的烟气治理技术,完全可以控制和避免污泥焚烧烟气污染的产生。同时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污泥焚烧烟气处理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3.
城市污水厂污泥热干燥处理技术及其应用分析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提出采用热干燥处理技术进一步降低脱水泥饼的含水率,介绍了现行的污泥热干燥处理技术,并就该技术在污泥处理中的应用尤其是在焚烧预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杭州市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城镇污水处置工程的快速发展,杭州地区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行了15座城镇污水处理厂,目前污泥产生量已达89.8万t/a,污水厂污泥处置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在分析杭州市污泥处置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杭州市的实际情况,指出杭州市未来污泥处置的发展方向为干化焚烧、卫生填埋、建材利用等多种处置途径相结合,并从污泥专项规划、处置技术、价格补偿机制、扶持政策、监督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推进杭州市污泥处置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南通市污泥现状,在分析传统污泥处置方法利弊的基础上介绍了循环流化床污泥焚烧技术。对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技术改造后,将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进行焚烧处理,经检测锅炉尾气和灰渣中重金属等污染物指标全部合格。  相似文献   

16.
文章阐述了循环流化床技术在污泥焚烧领域的应用及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针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系统的气动分配阀在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进一步分析了气动阀存在的问题对整个系统的影响,确定了对其改造的方案,并付诸实施,气动阀的改造不但稳定了系统操作,亦使各项排放指标达到了国家标准,获得了循环流化床技术应用于污泥焚烧的操作经验,同时使得循环流化床技术在污泥焚烧领域的应用趋于成熟,并为循环流化床技术在污泥处置领域的推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岳宝  张耀峰 《环境工程》2015,33(2):88-91
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厂产生的湿污泥数量巨大,但大多未能得到安全处置。污泥干化作为解决城市污泥最终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和资源化的重要处理方式,近年来得到广泛推广。与其他污泥干化工艺相比,"二段法"干化工艺在能耗、安全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青睐。但另一方面,某些地区的污泥出现纤维含量高、易混入硬物、黏性高等问题,又阻碍其生产稳定运行。通过苏州工业园区污泥干化项目的实践,因地制宜,对"二段法"干化工艺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采取了针对性改进措施,实现了生产连续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对策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近几年上海市水污染控制工程建设发展较快。根据测算,到 2 0 2 0年,各污水厂年产含水率为 97 5 %的污泥将达到 4 4 36 0m3/d,污水厂污泥处置问题日益突出。在分析上海市污泥处置现状、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结合上海市的地理及经济特点,提出了上海市未来污泥处置的发展方向,提出以土地利用为主,焚烧、卫生填埋、用作建材等多种处置途径  相似文献   

19.
Possible solutions for sludge dewatering in China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In China, over 1.43×107 tons of dewatered sewage sludge, with 80% water content, were generated from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 in 2007. About 60% of the COD removed during the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 becomes concentrated as sludge. Traditional disposal methods used by municipal solid waste treatment facilities, such as landfills, composting, or incineration, are unsuitable for sludge disposal because of its high water content. Disposal of sludge has therefore become a major focus of curr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olicies. The present status of sludge treatment and disposal methodology i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Decreasing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sludge dewatering from 80% to 50% has been a key issue for safe and economic sludge disposal. In an analysis of sludge water distribution, thermal drying and hydrothermal conditioning processes are compared. Although thermal drying could result in an almost dry sludg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needed for this process is extremely high. In comparison, hydrothermal technology could achieve dewatered sewage sludge with a 50%–60% water content, which is suitable for composting, incineration, or landfill.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hydrothermal technology is lower than that required for thermal dry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