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探索滨海重盐碱地植物恢复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异规律,对天津滨海新区5个不同吹填年限的围海吹填区植被特征以及土壤主要理化性质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吹填年限的增加,植被群落由单一的盐地碱蓬群落向盐地碱蓬-芦苇群落及盐地碱蓬-柽柳群落演替,植被种类、植被生物量和植被盖度呈增加趋势;2)随着吹填年限的增加,理化性质发生变异的土层深度也随之增加,0~60 cm土层中土壤容重、含盐量和pH总体呈降低趋势,土壤孔隙度和有机质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总体无明显规律,且有机质含量和速效氮含量均处于缺乏状态;3)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吹填年限与植被的丰富度、植被盖度、根系深度、植被生物量、土壤总孔隙度及土壤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土壤容重、含盐量、pH、速效钾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土壤速效氮、速效磷含量无显著关系。上述研究表明,滨海围海吹填区土壤主要理化性质随着吹填年限呈现一定的差异和规律性,植被对于改善滨海吹填土壤理化性质具有直接影响。该研究结果可为滨海重盐碱地的生态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临海地区的吹填海砂资源丰富,吹填海砂用于路基填筑既能节约耕地,又能降低工程造价,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的好事。吹填海砂不是路基填筑的理想材料,需要采取加固措施。该文针对水泥加固吹填海砂,采用无侧限压缩和三轴剪切试验系统地研究了水泥含量、含盐量和击实条件对水泥固化海砂强度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泥固化海砂的水稳性好,强度满足路基填筑要求;水泥固化海砂延迟7 d压实,也不影响水泥固化海砂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3.
自 2 0 0 0年 1月开始 ,桂林市对城中“三湖”即榕湖、杉湖和桂湖进行清淤。此次清淤是采用工艺先进的水力吹驱方法 ,即用高压水吹驱湖中淤泥形成泥浆 ,然后用多组水泵通过管道将泥浆输送到 1 0多km外的市郊进行沉淀等处理 ,沉淀淤泥经处理后用作肥料。此次水力吹驱清淤工程不仅避免了由于机械挖掘清淤带来的噪声、汽车运输过程中淤泥掉漏而引起的二次环境污染及交通压力 ;同时施工不受天气影响 ,大大缩短了工期 ,节省了投资。桂林“三湖”清淤工程接近尾声@邓庭辉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某定向钻工程中黏土层、细砂中砂层、粉砂合砾地层泥浆的配制工艺及斜孔段、水平孔段、扩孔段、回拖段施工过程泥浆性能的调整方法。简述了该穿越工程泥浆的混配、回收及处理应注意的若干事项。实践表明,该水平定向钻穿越工程施工质量较好,其安全与环保工作也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5.
桩基工程泥浆水处理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一系列不同类型的絮凝剂的试验,发现高分子量的HPAM对桩基工程泥浆水的脱水最有效。对真空吸滤、压滤和离心3种干化工艺进行了比较试验,认为化学絮凝与物理离心脱水干化相结合的处理工艺在桩基工程施工现场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钻井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废泥浆,而这些废泥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针对钻井废泥浆的污染特点,文章综述了当前固化处理的一些常用的处理技术,对各种处理方法中的技术优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钻井废泥浆处理的发展方向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塔河油田钻井废弃泥浆无害化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对新疆塔河油田钻井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泥浆的污染情况进行研究,提出了以多个井场废弃泥浆为试样,采用水泥、生石灰、粉煤灰等固化剂进行固化处理,对不同井场的废弃泥浆进行泥浆固化的药剂配比试验,经试验分析确定废弃泥浆浸出液主要污染指标为COD cr和pH值,固化剂中的水泥及生石灰对固化效果起着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16%水泥+2%生石灰+8%粉煤灰+1%氯化钙+5%石膏的最佳配比方案,使固化后浸出液中各项环境指标达到排放标准,保证塔河油田的废泥浆固化处理能够有效施行。  相似文献   

8.
疏浚底泥的资源化利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各种各样的疏浚工程产生的疏浚底泥量日益增加,以往的底泥堆放,吹填和抛海等常规处置方式对环境造成了潜在的不利影响.因而,疏浚底泥资源化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本文总结了疏浚底泥资源化的途径,对土地利用、制造填方材料和建筑材料等资源化利用进行了讨论,并对疏浚底泥的资源化利用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有效地减少电力建设工程施工(简称为电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事故的概率,将可拓优度方法应用于电建工程施工过程的风险评价。首先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构建电建工程施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依据该体系设计问卷调查表进行专家问卷调查,并邀请专家对某公司下属5个电建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风险因素进行打分;最后结合其中某一电建工程项目的得分情况,得到该电建工程施工过程的风险评价值,对该电建工程施工过程的风险进行可拓优度评价,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改进的熵权法确定各风险因素的综合权重,利用关联函数确定风险等级,结果表明该电建工程施工过程的风险等级为较安全。该评价方法实现了电建工程施工过程风险评价的定量化,为电建工程施工过程的风险评价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辽河油田产生泥浆的12家单位的无害化处理的钻井泥浆进行了采样,完成了泥浆样品的各项检验指标的分析测试,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掌握了废弃钻井泥浆的污染现状和污染特征。并对废弃泥浆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探讨其潜在的危害,提出钻井泥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洋山工程影响海洋环境关键因子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洋山工程群可能对近海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就目前而言,洋山工程群对近海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期。主要的影响有大堤修筑、码头和桥桩钻孔、航道疏浚、炸礁清石、爆破挤淤、海底管道铺设和陆域吹填等作业,并由此产生的水下振动、冲击波、高浓度悬浮物、石油烃、有机物和生物填埋等因子。高浓度悬浮物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浮游生物、鱼卵、仔稚鱼和游泳动物幼体等生长;冲击波直接引起一定范围内鱼类的死亡;水下振动对鱼群有驱赶作用;石油烃和有机物污染水体;填埋导致底栖动物死亡。洋山工程群建设和营运过程中污水排放量较少,有机污染物对海洋环境影响有限。悬浮物和生物填埋是工程影响海洋生态环境的关键因子。施工期结束,洋山海域生态环境可能较快地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12.
高速铁路选线要充分考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路基、桥涵、隧道等形式通过环境敏感点时,要从工程技术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避免高速铁路建设和运营对当地的水资源环境、自然保护区造成破坏。根据高速铁路周边的环境信息,在路基填土高度上结合地形、地质和水文自然特征确定合理的填土高度。在高速铁路跨越生态保护区和湖泊等线路中,贯彻生态选线的原则,准确确定桥涵净空,在工程设计、施工上采用系列的生态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3.
基于机载LIDAR技术的海岸带防风暴潮能力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载LiDAR技术具备快速、精确获取地面高程信息的特点,在海岸带风暴潮灾害防御能力评估方面可以发挥重大作用。本文以惠东县盐洲岛为研究区,基于机载LiDAR点云数据和航空影像数据,提取研究区的路堤、海岛高程,土地开发利用等信息,利用DEM模拟风暴潮淹没范围,评估研究区路堤建设情况及其面临风暴潮灾害的防护能力。实验表明:盐洲岛12.54%的路堤缺乏防御风暴潮灾害能力;在水位达到3.5 m、4.4 m、4.6 m时,分别有71.38%、83.17%、84.18%的海岛范围面临遭受风暴潮灾害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护砌方式对模拟城市河道水质净化及稳定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构建中试规模河道模拟传统"三面光"河道、仿自然的生态型河道及自然河道,考察了3种护砌方式对模拟城市河道水质净化及稳定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自然条件下,"三面光"河道对COD、NH4 -N、TP的去除率分别为10.4%、4.7%及2.5%,仿自然的生态型河道为18.9%、13.4%及11.6%,自然河道为20.5%、14.5%及7.7%.护砌方式对城市河道水质净化影响明显;自然或仿自然的护砌方式,可明显改善水质.在5个月的试验期内,"三面光河道"出现藻类孳生的情况,而仿自然的生态型河道及自然河道内的藻类始终得到有效控制,表明自然或仿自然的护砌方式可保持水质稳定.基于城市河道景观和水质稳定的需要,堤坡或河床覆盖一定数量的水生植物是必要的,仿自然的生态型河道和自然河道植物覆盖分别达到水面的40%、70%时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生态护砌模拟河道对氮系污染物的去除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杨辉  吕锡武  吴义锋 《环境科学》2008,29(8):2172-2176
分别应用生态混凝土预制球型砌块、板状砌块及4球联体砌块构建3条中试规模的模拟河道,定量研究生态护砌河道对氮系污染物的去除特性,并与"三面光"护砌模拟河道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自然条件下,水力停留时间2 d时.生态混凝土预制球型砌块护砌河道对黄浦江原水中NH 4.-N、NO2-.-N、NO-3.-N、TN的去除率分别为83.6%、75.2%、37.1%、47.5%,生态混凝土预制板状砌块护砌河道为83.4%、53.0%、30.6%、40.4%.生态混凝土预制4球联体砌块护砌河道为88.1%、72.4%、33.0%、40.9%.在相同的条件下,"三面光"护砌河道对NH 4.-N、TN的去除率分别为61.1%、9.1%,而NO-2-N、NO-3-N由于受到NH 4-N转化的影响,浓度产生了累积,分别增加了7.4%、3.4%.护砌方式对水中氮系污染物的去除影响显著,生态护砌方式可在短期内有效去除水中氮系污染物,故可作为河流等地表水体水质净化与修复的重要措施.护砌结构孔隙率和植被覆盖率的提高有利于生态护砌河道对氮系污染物的去除.  相似文献   

16.
四川九寨黄龙机场高填方地基变形与稳定性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宏 《地球与环境》2005,33(Z1):133-135
<正>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多山的西南地区机场建设进入迅猛发展阶段。这些机场的特点是高填方、高地震烈度、场区地质条件复杂、常分布有软弱土层,且机场建设周期短。因而妥善解决机场高填方地基的稳定与变形(沉降与差异沉降)是该地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粉煤灰掺入量对煤矸石水力学性质和导气率的影响,设计9种矸灰比的粉煤灰-煤矸石混合物,运用室内一维定水头法和压力膜仪(DIK-3423)以及一维瞬态法测试了混合物饱和含水量、饱和导水率、水分特征曲线和导气率等指标,并与土壤、粉煤灰和煤矸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粉煤灰的掺入可以提高煤矸石的饱和含水量,矸灰比3∶7~2∶8的混合物的饱和含水量为36.9%~41.4%,数值上最接近土壤;2)混合物的饱和导水率受粉煤灰掺入量和容重影响,相同粉煤灰掺入量下提高容重会降低饱和导水率,而饱和导水率变化的整体趋势随粉煤灰掺入量的增大而减小;3)混合物的持水性能随粉煤灰掺入量的增大而增大;4)混合物的导气率随粉煤灰掺入量的增大而减小,粉煤灰掺入量<40%的混合物导气率对含水量的敏感度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其余比例混合物导气率变化较均匀;5)矸灰比(煤矸石与粉煤灰体积比)在3∶7~2∶8混合物的植物有效水含量为17.3%~17.6%,数值上最接近土壤,选用粉煤灰-煤矸石混合物充填塌陷土地时可控制矸灰比在3∶7,此时渗透性小,且可以保证有良好的土壤有效水供给。研究结果可为塌陷区土地复垦质量的改良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8.
香根草系统在宁合高速公路边坡防护上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宁合高速公路南京段易塌方地段土壤的基本性质,探讨了该地段频繁塌方的原因,以及香根草在该地区引种的情况。研究表明,香根草在该地区生长良好,有较强的适应性,并可在短时期内在边坡上形成稠密的绿蓠,既绿化了边坡,又能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和稳定边坡。这一廉价的生物工程技术为香根草系统在该地区公路边坡防护上的应用和推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水利工程建设与现行政策和相关规划的协调性是决定项目建设可行性的关键环节之一。简要介绍了云南省香格里拉小中甸水利枢纽工程和所在的金沙江一级支流硕多岗河流域概况,就该工程建设与现行政策和相关规划的协调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分析结论显示:小中甸水利枢纽工程与国家现行政策和相关规划具有较好的符合性。本文的分析视角与方法对水利水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生态护岸是目前河、湖治理与修复过程中削减面源氮营养盐的重要措施之一。而筛选高效、低耗的生态护岸基质材料是其关键环节。通过优化复配矿化垃圾、沸石和砾石,研制一种基于矿化垃圾的新型强化脱氮生态护岸基质材料,并从其透水和持水性、抗剪、抗压和抗冲刷性、生态安全性、植被相容性和氮削减特性等方面对该材料进行了性能评定。结果表明:该新型基质材料的透水(渗透系数为1.31~2.55 cm/min)、持水(持水度为5.87%~8.02%)、抗剪(抗剪强度大于60 kPa)、抗压(抗压强度大于380 kPa)以及抗冲刷的性能均满足生态护岸基质材料的要求;发光细菌毒理实验证实其生态安全性;该材料适于护岸植被芦苇、鸢尾和麦冬的生长;具有优良的氮削减性能(氨氮和总氮的削减率分别为95%和70%)。静态经济评价表明,该材料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该新型材料的研制对于生态护岸脱氮功能拓展以及解决河湖治理中面临的"氮超标"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