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埃留特雷.伊雷内.杜邦(人们习惯将之称为E.I.杜邦)是法国人,在1802年从法国移民到美国,建立了杜邦公司,开始以生产黑火药为主,到1880年为止,黑火药一直是其主要产品.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木薯原淀粉的着火过程特征,用粉尘云引燃温度装置和粉尘层引燃温度装置,对木薯原淀粉的最小引燃温度(MIT)进行实验研究.分别研究喷吹压力、质量浓度、粉尘层厚度对MIT的影响.结果表明:设定质量0.4 g时,木薯淀粉粉尘云的最小引燃温度随着喷尘压力的增加先减小再增大,此时最小引燃温度458.5℃;设定喷吹压力30 ...  相似文献   

3.
电焊操作、烟花燃放、工业磨削和高压电线碰撞等过程容易产生高温热颗粒。这些热颗粒一旦接触可燃材料就有可能引燃材料,导致火灾。该文对热颗粒引燃可燃堆积材料的行为进行实验研究,从而为工业堆积材料的火灾防控方法提供参考。实验加热一系列不同直径(6mm,8mm,10mm,12mm,15mm,20mm)的黄铜金属颗粒作为热源,并采用三种常见的工业堆积材料(木粉,炭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作为可燃材料的代表物,研究不同功率金属热颗粒对材料的引燃行为,分析金属热颗粒引燃材料的临界功率。结果表明,材料本身的性质会影响热颗粒的引燃行为,HPMC的引燃时间最长,木粉的引燃时间最短。随着热颗粒直径的增加,热颗粒引燃三种材料所需的功率值整体呈增大的趋势。由于燃烧空腔的形成,HPMC的引燃临界功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三七粉着火燃烧的参数,用粉尘云引燃温度装置和粉尘层引燃温度装置,对三七粉的最小引燃温度(MIT)进行实验研究。分别研究喷吹压力、质量浓度、粉尘层厚度对MIT的影响。结果表明:三七粉尘云的质量在0.2 g时最小引燃温度随着喷尘压力的增加先减小再增大,在0.3 g到0.6 g时最小引燃温度随着喷尘压力的增加而增大;在压力20 kPa、30 kPa时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大,粉尘云引燃温度先减小后增大,在40 kPa到60 kPa时,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大,粉尘云引燃温度增大;粉尘云最小引燃温度高于粉尘层最小引燃温度;三七粉尘云的最小引燃温度399℃,粉尘层最小引燃温度240℃。  相似文献   

5.
油品引燃时间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激光作为强辐射源对煤油,轻柴油和重柴油进行了直接引燃试验,研究了引燃时间受入射辐射热强度,油品性质和热辐射入射角度影响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田稻  王廷奇  李俊侃 《火灾科学》2010,19(3):165-170
通过针对典型硝胺类易燃易爆材料黑索今(RDX)和奥克托今(HMX)的引燃性能实验,研究了掺混碳黑和反应体系的封闭对上述药剂引燃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碳黑对硝胺类易燃易爆材料的激光吸收率有重要影响;反应体系的密封可以有效提高激光引燃感度,缩短激光引燃延迟时间,改善硝胺类易燃易爆材料的激光引燃性能。  相似文献   

7.
在本研究中,对碳钢、铍青铜和铜镍锰合金等三种金属与砂轮和45号钢轮摩擦时产生火花的能力和引燃能力作了对比实验。用于实验的可燃混合气为液化石油气/空气和氢/空气。实验表明,碳钢和砂轮摩擦产生的火花最强烈,但仍很难引燃液化石油气/空气混合气;铍青铜与砂轮摩擦时几乎看不到火花,铜镍锰合金在同样条件下产生火花的几率销大。在摩擦时间较长的条件下,两者均能引燃极易爆炸的氢/空气混合气,但爆炸却并不是在火花出现时立即发生的。可以推断:在上述条件下,摩擦造成的炽热表面是引燃的主要原因,而材料的引燃能力的强弱,不能只以是否产生火花为判断基准。  相似文献   

8.
火灾中摩擦火花和热表面引燃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摄影和热点偶等方法在一个有磨削轮的容器中研究了机械摩擦火花和热表面的引燃能力。在本研究中发现,对于某些材料,如碳钢等,由摩擦产生的磨屑可以被周围空气中的氧氧化而放出大量的热,从而使屑粒温度升高,达到白热程度。通常我们把一簇这样的颗粒中做“摩擦火花”。  相似文献   

9.
刘洋  陈杰  李陈莹  陈红  刘凯  谢启源 《火灾科学》2020,29(4):214-221
膨胀型防火涂料在电缆防火工程中有较广泛的应用,在使用过程中确保电缆涂料的效果与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对喷涂不同厚度膨胀型高氯化聚乙烯防火涂料的高压电力电缆开展了在典型强度外加辐射热流条件的着火引燃实验,分析了电力电缆点燃时间、受热期间涂层对电缆外护套的保护与涂层受热后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电缆的着火行为与涂层厚度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0.
膨胀型防火涂料在电缆防火工程中有较广泛的应用,在使用过程中确保电缆涂料的效果与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对喷涂不同厚度膨胀型高氯化聚乙烯防火涂料的高压电力电缆开展了在典型强度外加辐射热流条件的着火引燃实验,分析了电力电缆点燃时间、受热期间涂层对电缆外护套的保护与涂层受热后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电缆的着火行为与涂层厚度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1.
本课题在摩托车防护服装设计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对摩托车防护服装的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探讨了能够实现安全防护性能和舒适性能的摩托车防护服的设计方法。通过系统完整的设计过程,设计人员能够形成一个正确的设计理念和体系化的设计步骤。  相似文献   

12.
顾广悦  李磊  相坤  端木祥玲  刘海静 《安全》2020,(2):27-35,10
为了能够有效提升综合管廊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文采用火灾实体试验的方法,通过对各类型火灾自动报警探测器响应时间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研究综合管廊电力舱内常用探测器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接触式缆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可以较早的探测到电缆温度异常变化的现象,可用于早期预警。点型感烟探测器对烟粒子浓度较为敏感,可用于综合管廊电力舱室的空间探测。分布式光纤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对明火温度的变化较为敏感,作为空间型的火灾探测器比较可靠。  相似文献   

13.
利用扫描电镜及激光粒度分析仪,探究了不同生产工艺条件下医药中间体菌粉A和菌粉B的表面形状及粒径分布,并进行了热解分析,证实上述特征参数存在一定差别。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爆炸特性参数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上述两种菌粉爆炸下限处于70~90 g/m3,最大爆炸压力峰值0.4~0.5 MPa之间,爆炸性相对较弱,但也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与菌粉B相比,菌粉A相对安全,因此条件许可时优先采用菌粉A生产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铝粉尘云燃烧火焰形态和灾变演化,基于改造的竖直开口实验管道,借助高速摄像仪和离子探针,研究火焰结构及变化,分析粒径因素对铝粉火焰前锋形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铝粉燃烧能量的释放和空间束缚使燃烧转为爆燃,火焰前锋下方存在大片的燃烧反应区;铝粉粒径越小,颗粒氧化层破裂需要的热应力越小,越容易被点燃;随着铝粉粒径减小,...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干熄焦焦粉燃爆的可能性,在某焦化厂干熄焦输焦皮带机头和除尘站两个位置,取焦粉尘样进行工业分析和粒度分析,并测量地下皮带通廊代表段的焦粉尘浓度。分析显示,干熄焦地下皮带通廊焦粉水分较低,均低于3%;所选两个位置的粒度分布较为接近;实验测得所取焦粉尘的爆炸下限质量浓度在160~180 g/m~3之间。现场地下皮带通廊焦粉质量浓度值最高为8.95 g/m~3,远低于其爆炸下限,燃爆的可能性较低。  相似文献   

16.
化学纤维栅湿式除尘是一种复合机理的新型湿式过滤除尘技术,其过滤风速为2~10m/s,阻力仅为200~500Pa,除尘效率达到99.62%,能很好解决矿山溜井卸矿产生的粉尘,使溜井含尘气流经净化后达到新鲜风流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