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对国内引进杜邦Belco公司EDV湿法洗涤脱硫系统治理催化裂化再生烟气运行过程进行分析,指出EDV湿法洗涤脱硫系统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中国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10000m3/h催化裂化烟气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技术提出了解决措施,以满足《石油炼制企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催化裂化催化剂再生烟气排放限值。  相似文献   

2.
根据实际烧结工况的运行边界条件对用于净化烟气SO2的SDA系统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对比分析系统各核心设备中气流速度、反应物浓度、设备内温度分布变化情况,证明SDA系统可以较好地适用于烧结工况.实际应用时应设置烟气进风分布装置;中心烟气通道对控制脱硫剂用量、降低脱硫塔高度有重要作用;为了保证塔内反应充分,反应物干燥完全,应保证烟气在塔内停留时间大于10 s;旋转喷雾器应与脱硫塔进行拟合选型设计,同时为保证烟气排放达标,除尘系统应选择防腐耐温材料.  相似文献   

3.
攀成钢公司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90%来源于烧结工序,2009年氨法脱硫在105 m2烧结烟气脱硫项目上获得成功.重点对烧结烟气氨法脱硫特点、工艺流程、系统配置、运行情况进行了阐述,对脱硫系统运行实践和问题改进做了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4.
<正>引言本文简要介绍一种石灰石湿法脱硫吸收塔内脱油除尘装置,该装置采用在吸收塔入口补偿器前2-3米左右烟道内增设喷淋洗涤管路,通过喷淋水对烟气的冲刷,将点火油的残油污染物及烟气中的烟尘去除,有效的解决主机启动时对脱硫装置运行的影响。目前国内火电厂根据环保部门相关要求已基本全部安装了烟气脱硫装置,这些已投运的脱硫装置中,绝大部分设置了脱硫旁路。脱硫旁路和旁路挡板门作为脱硫装置连锁保护单元,在脱硫  相似文献   

5.
烟气脱硫关注的是对流扩散.脱硫工艺根据双膜理论的基本概念所确定的相际传质速度关系,为传质设备设计的主要依据.烟气脱硫技术中大量采用化学吸收法.合理提高吸收塔内烟气流速,有利于提高系统传质速率,减少传质阻力;通过对塔局部优化设计,可增强系统传质性能.对石灰石-石膏法而言,液气比决定了石灰石的消耗量.烟气中的飞灰既在液相膜表面结壳,阻碍石灰石的溶解,又影响脱硫系统含尘量排放指标,降低石膏品质.石灰石粒径确定原则为在保证一定脱硫率的前提下,获取最优的经济指标.浆液的pH值是影响脱硫效率的重要因素.通过对系统操作、运行和设计中几个重要参数的分析,提出相应工程对策.  相似文献   

6.
火电厂采用湿法烟气脱硫工艺,是否设置GGH对脱硫工程的投资和经济运行有较大的影响,已引起各方面的普遍关注。结合技术、经济及对环境影响等因素分析了火电厂湿法烟气脱硫工艺设置GGH的利与弊,并根据现场的运行经验,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某火力发电厂FGD系统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FGD系统中设置有旁路挡板,在正常运行时,其脱硫效率可以达到90%以上,二氧化硫排放低于400 mg/m3,达到国家排放要求。FGD系统运行中异常主要表现在原烟气SO2浓度超标,增压风机、GGH、吸收塔除雾器等设备易发生故障,导致脱硫效率下降,不能够达标排放,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应注意防范。  相似文献   

8.
火电厂湿法烟气脱硫工艺是国内主流的烟气脱硫工艺,针对脱硫系统中不同部位的腐蚀情况进行了分析。对目前湿法烟气脱硫工艺中吸收塔的不同材料的防腐施工工艺及质量验收要求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电力行业烟气治理主要问题包括烟尘有超标排放现象、脱硫系统因煤质大幅波动带来的运行不稳定问题、部分存在"石膏雨"现象、低负荷条件下的脱硝系统运行问题、系统运行管理存在问题等。针对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提出了烟尘控制、SO2控制及NOx控制技术的集成,其中湿式电除尘是技术集成的核心。同时,针对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技术的实行条件和保障,从重点区域规划范围内电厂环保措施、燃煤电厂环保电价政策、电厂运行管理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由于部分火电厂燃煤锅炉采用低氮改造+SNCR或SCR脱硝技术的氮氧化物排放浓度达不到现行超低排放标准,因此就必须采用脱硝效率更高SCR脱硝技术对原有系统进行改造,由于SCR对烟气温度要求和厂区场地限制,SCR脱硝系统烟气的引出和接入位置空间狭小(2m~4m),进出烟道甚至要共用烟道壁板,这样就产生烟气偏流和烟道内积灰现象。本文首先以某燃煤锅炉烟气脱硝工程的直角弯头改造为研究对象,采用FLUENT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直角弯头烟气的流动分布,在此基础上,对导流板进行优化设计,直角弯头在改造前积灰严重,影响锅炉工况,经改造后积灰状况得到极大改善,保证了系统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1.
干法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的应用及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大部分燃煤电厂都将面临加强控制SO2和NOX排放的问题,因此开发经济高效的脱硫脱硝新技术、新设备已迫在眉睫.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干法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详细介绍了各种技术的反应机理、研究现状及最新进展,并分析了这些技术的优点和缺点,最后对其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重点进行SO_2浓度、液气比、浆液浓度、pH值对脱硫效率影响的试验研究,验证硫化矿活性矿浆脱硫技术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该技术适用于低浓度烟气脱硫工艺,pH值在6.0~6.5,液气比在8~10 L/m3范围内,实现了高脱硫效率、低能耗、安全稳定运行,为行业内低浓度SO_2烟气脱硫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基于活性炭吸附剂存在再生成本高、高温吸附能力差以及在高湿高温下脱附后性能严重下降等问题,研究采用MCM-41材料作为新型烟气脱硫吸附材料,该材料具有表观均匀、比表面积大、耐高温、脱附后能高效利用等优点,该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MCM-41材料的烟气脱硫吸附装置。介绍了该烟气脱硫吸附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并对MCM-41材料和活性炭在烟气中二氧化硫吸附效果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MCM-41吸附剂脱硫性能优异,相比活性炭吸附剂,脱硫效率提高了4%~8.4%,基于MCM-41材料的烟气脱硫吸附装置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吸附剂更换方便、脱硫效率高,在烟气排放量较小的各类工业企业脱硫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探讨Na HCO3的加热分解特性并将其负载于陶瓷管表面进行了脱硫实验研究,发现Na HCO3在合理的灼烧温度下将在热分解为Na2CO3的过程中形成多孔结构,可在没有液相水存在的情况下成功实现SO2去除,灼烧温度过高则发生颗粒烧结从而降低脱硫效果;进口气流SO2浓度150 ppm的情况下,陶瓷管表面厚度仅仅50μm的Na HCO3粉体可以在20~40 min内将出口气流中的SO2限制在17.5 ppm(50 mg/m^3)的超净排放限值以下。Na HCO3作为干法脱硫剂可在不明显提高烟气湿度和降低其温度的条件下成功实现脱硫,结合陶瓷过滤管的除尘作用,有望实现烟气的深度除尘和脱硫操作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15.
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脱硝工艺技术的特点与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力发电厂是我国最主要的烟气排放源,产生大量的SO2及NOx,给大气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简单阐述了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脱硝技术的一些特点,介绍了目前几种常见的循环流化床脱硫脱硝技术.  相似文献   

16.
烧结烟气脱硫技术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凌源钢铁公司烧结烟气特点,SO2的来源,并根据国内外烟气脱硫技术现状,提出了烧结烟气脱硫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7.
在自行设计和搭建的模拟湿法脱硫烟气系统中,研究了基于控制冷凝法原理的SO_3/硫酸雾采集装置对湿法脱硫后SO_3/硫酸雾的捕集性能,重点考察了螺旋管与石英棉冷凝温度、采样枪温度、采样流量、采样时间和SO_3/硫酸雾质量浓度对SO_3/硫酸雾捕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研究范围内,湿法脱硫后SO_3/硫酸雾采集装置优化的操作参数为:螺旋管及石英棉冷凝温度95℃,采样枪温度280℃,采样流量17 L/min,采样时间30 min。SO_3/硫酸雾质量浓度较高时,螺旋冷凝管对SO_3/硫酸雾的捕集起主要作用,其捕集的SO_3/硫酸雾比例在75.8%~80.8%,远高于螺旋冷凝管与石英棉捕集SO_3/硫酸雾的比例;SO_3/硫酸雾质量浓度较低(约1mg/m3)时,采样枪对SO_3/硫酸雾的捕集起主要作用,其捕集SO_3/硫酸雾的比例大于50%。  相似文献   

18.
荷电喷雾烟气脱硫技术是在喷雾湿法烟气脱硫基础上引入荷电效应,使之在较低的喷雾量下获得较高的脱硫效率.为了研究其脱硫机理,以实验室小试装置为基础,从气液传质人手对雾滴传质过程进行简化,考虑静电场中雾滴所受的库仑力与极化力,利用双膜理论建立荷电喷雾烟气脱硫过程的数学模型,对脱硫效率进行预测与分析.模型计算及实验结果表明,模...  相似文献   

19.
干法与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几种干法、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对各种工艺进行了分析,认为干法、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应用将对我国控制SO2排放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20.
海水烟气脱硫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O2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的大气污染物,它对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故必须予以脱硫.介绍了海水烟气脱硫工艺的原理、系统及海水脱硫对周围海洋环境的影响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