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的实践与态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发展不足、发展不当、发展不平衡,农业源问题要通过发展和引导来解决。中国农村的环境保护,在工业和城市环保的带动、重点流域污染治理和生态创建活动的拉动、全面小康和新农村建设的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驱动下,终于从国家层面进入全面启动阶段。实践表明,环保惠农是农业和农村环境保护的出发点和归宿。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部门协同,联合推进,是基本的工作模式;党委组织领导、政府全面负责、环保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联动、乡镇具体实施的省、市、县、乡四级管理体系,是行之有效的组织保障;建立政府补助、部门帮助、社会赞助、农民自助的投入机制和建立健全农村的环境保护制度,是农业和农村环境保护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农业环境保护协会、中国生态学会和中国生态经济学会联合筹备的“全国农村发展与环境问题学术讨论会”1986年11月10日至14日在江苏扬州市举行。来自24个省、市、自治区从事科  相似文献   

3.
“九五”以来,浙江省环境保护事业进入了一个 崭新的发展时期,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战略。贯穿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以解决流域、区域和城市环境问题为重点的大规模污染防治工作面全展开;结合经济结合调整,淘汰了一大批 技术落后、资源浪费、污染环境的小型企业 ;“ 一控制双达标”各项任务的完成,为全省实施“碧水、蓝天、绿色”三大环保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生态示范区的建设促进了各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经过5年努力,全省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坏加剧的趋势得到了基本控制,部分城市和地区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全省环境质量在经济总量年均增长10%以上的情况下总体上保持稳定,环境保护 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实现了“九五”环境保护 计划所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为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我们还要看到环境形势 依据严峻,工作中仍有不足之处。工业结构性污染未根本解决,生活和农业农村面源污染突出,局部区域和流域污染严重,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保护机构薄弱,环保投入仍然不足,一些地方领导和干部的思想观点落后,不能适应形势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实现中国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战略对策杨宏伟 周大地(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北京 100038)通过回顾发达国家在解决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阐明中国能源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应加强能源结构的优质化和能源生产、加工转换和利用过程中的污染控制,重视国内环境保护和全球环境保护对能源发展的要求,努力实现能源与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可靠的能源保障和可行的环境空间。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能源 环境 战略 中国城市水域生态化建设与管理研究初探于海霞 左玉辉(南京大学环境学院,…  相似文献   

5.
新形势下改革和加强中国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行的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已无法适应日益复杂化的环境问题,改革和强化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已迫在眉睫.分析了中国进行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改革和强化体制的总体目标和基本思路,进而从管理体系、法律体系、运行机制和能力建设等方面论述了改革和强化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6.
农村环境问题已成为中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制约因素,特别是在经济发达地区,农村环境问题尤为突出。文中以江苏省丹阳市为例,对发达地区农村环境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从保障饮用水安全、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合理布局和控制工业污染源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环境审计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环境保护形势日趋严峻.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中国党和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视和关注.系统分析了当前环境审计的现状以及环境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中国实施环境审计的对策建议.建议包括加强审计立法和环境审计的人力资源建设、积极开展环境审计理论研究和环境审计实践等.  相似文献   

8.
一部环境保护发展史就是一部经济发展史。中国环境保护的主要矛盾是环境与经济的矛盾,经济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作者探索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环境保护的新道路,决不主张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以末端治理为主的治污模式,是先污染后治理的铺路石,违背市场经济规律。新道路必然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必然反映国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代要求,必然同时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注重从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入手,即从经济发展入手,激发决策层和市场主体保护环境的内生动因,在科学发展中解决国家的环境问题,推动环境保护的历史性转变,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道路。探索的主要方法是:预防为主,统筹兼顾,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9.
随着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人们认识到保护环境决不能光抓“三废”治理,而应同时注意防治环境破坏与污染问题。在现代社会的经济、技术和生态系统的错综复杂关系中,资源、环境、人口和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关系。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中央领导同志指出: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搞社会主义建设,除了抓好工农业  相似文献   

10.
正《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并对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作出了具体部署。这对于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作用。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重大意义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保护环境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我国环境形势依然严峻,老的环境问题尚未得到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又不断出现,呈现明显的结构型、压缩型、复合型特征,环境质量与人民群众期待还有不  相似文献   

11.
3种典型地区农村污水排放特征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前,我国农村污水的处理率很低,农村污染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为了深入了解我国农村污水特征,在北京、浙江和云南等地分别选择水库水源地保护区、河网地区和风景旅游区内的村庄进行农村污水排放特征的调查研究,以期为农村污水治理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调查方法包括资料调研、入户调查和现场采样监测。结果表明,生活污水和畜禽养殖污水与粪便是村落的主要点污染源,不同区域农村用水习惯不同,污水排放规律差异较大;河网地区的村落对河浜污染状况非常严重,成为隐性污染源;旅游风景区内村庄污水特征受季节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2.
农村小型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农村的实际情况,寻找高效低耗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是很有实际意义的。本文主要从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人工湿地和组合工艺这几方面介绍了农村小型生活污水的处理现状,介绍了近几年来国内外的一些农村小型生活污水处理的研究发展情况。采用生物生态组合工艺,操作管理简单,投资和运行费用较低,适宜在农村小型生活污水处理中应用。  相似文献   

13.
漂浮植物塘协同处理农村分散生活污水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实验考察了漂浮植物塘对经模拟化粪池简易处理的农村分散生活污水的深度净化效果,结果表明:水葫芦、大薸、聚草塘对上述污水均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水葫芦塘对TP的去除效果最好,大薸塘对TN和NH+4-N的去除效果最好。当水力停留时间为20 d时,3种漂浮植物塘的出水污染物含量可低于GB/T 18921-2002观赏性景观环境用水河道类标准。在南方农村宅沟园河内种植漂浮植物是构建农村实用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控制农村生活污水对河道污染的一种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对昌东村生态农业建设和自然资源保护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取得的成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生态村建设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必由之路,昌东经验对亚热带丘陵地区发展农村经济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控源-截污-资源化”模式处理面源污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农村面源污染的时空范围广,不确定性大,成分、过程复杂,难以控制的特点,同时考虑废物资源化的问题,提出了"控污-截污-资源化(再利用)"CIR模式,包括三方面:通过改变不良用水习惯及耕作方式等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排放;利用植物缓冲带、自然塘、沟渠湿地和表面流湿地等达到截污的目的;将畜禽养殖废水及生活黑水集中处理,产生沼气,变废为宝,于湿地内种植经济类水生植物,兼性塘内水产养殖,最终实现废物资源化(再利用)。经过将近一年半的运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整个模式不仅除污效率高,而且可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王青颖 《污染防治技术》2007,20(3):68-70,93
简要分析了江苏省农村地表水环境现状及其成因,对目前的处理对策作了介绍,并指出今后治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Policies and strategies for tree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on a national, regional, and local level have not sufficiently considered differences between rural and urban areas. We used expert knowledge to compare rural and urban areas in a case study evaluating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ecosystem services (ES) in policy development.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and focus group discussions were used to rank 17 ES, representing four classes of services: provisioning, regulating, habitat, and cultural.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effective protection strategies, beyond simply increasing general tree cover, should consider specific benefits trees provide to local communities. We discuss the role of objective prioritization of ES delivered by trees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their consequences for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Supplementary InformationThe online version contains supplementary material available at 10.1007/s13280-022-01722-2.  相似文献   

18.
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处理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状况,介绍了三种典型的分散处理技术,并指出这三种技术的有机组合,将成为未来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处理技术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Wang C  Yang Y  Zhang Y 《Ambio》2011,40(1):78-87
This article uses a case study in Southeast China to demonstrate how the substantial changes in rural livelihoods have been driven by a combination of “pull” forces from exter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ush” forces from local areas, leading to a shift in rural household economic activities: household outmigration and de-population of the countryside, changes in energy consumption, and most importantly, changes in land uses and eventually, ecological restoration. Such dramatic changes are becoming common across the Chinese countryside. It is pointed out that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generally caused a deterioration of the environment at least at the early period of economic growth, but the positive impacts, especially in some ecosystem in rural areas, have become more appar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