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通过实际返修案例,阐述采用国产焊条及合格的焊接工艺,对进口压力容器进行焊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选用氩弧焊工艺对1o号钢换热管与16MnlI管板四种组对坡口形式(缩孔45、缩孔u型、凸孔45°、平口45°)进行了焊接,并对其进行了拉伸及低周疲劳性能研究,对断后焊缝断面进行了显微形貌观察和微观组织分析。结果表明:四种组对坡口形式焊缝结合良好,无明显缺陷。缩孔和凸孔焊接试样拉伸性能相差不大,平口焊接试样略低;平口焊接试样抗疲劳性能优于凸孔焊和缩孔焊。因此四种组对坡口形式中平口焊接试样的接头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一起反应釜燃爆事故为例,通过基于釜体残余变形、人孔装置脱落和缩颈管断裂的数值分析,得出了事故发生时反应釜内压力远大于设备正常工作压力的结论,进而确定该事故的发生是由于工艺操作不当,导致物料产生燃爆,进而造成了设备的损坏。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 我厂一台汽油贮罐.因为洇油,不得巳在今年3月停用。现在,我厂想修理利用,请了几位焊工师傅,都说不敢焊。为此,请教焊补办法。 河南省焦作水泥厂 安卫民安卫民同志: 汽油贮罐是盛装易燃物料的容器。要动火焊补这类盛装过汽油、煤油、柴油、烧碱、硫磺、甲苯、酒精等物质的容器时,必须根据具体情况,严格遵守以下几点: 一、动火焊补前,先将设备的放散管、人孔、清扫孔等一切孔盖都打开。 二、然后,把设备内部的可燃及有毒的介质彻底置换出来。在置换过程中,要不断取样分析,直到可燃有毒物质的含量符合安全要求为止。 常用的置换介质…  相似文献   

5.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化工装置大型化的要求,最大的换热器管板直径已超过6m。换热面积也超过10000m^2,对一些低温低压的设备,为避免管板与管子相焊引起的变形,仍采用胀接结构,本文对换热器胀管过程发生的一些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1 前言 为了保证球形贮罐的安全运行,必须对已检验出的危险缺陷进行返修。因返修补焊必须在原有结构上进行,其补焊工艺必须考虑原有结构的高拘束条件、焊接应力变形及其组织状态,并应考查补焊工艺的抗裂纹能力及工艺性缺陷。同时,还应考虑补焊的特殊性以及多次返修焊缝对组织性能的影响和后续的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7.
冷凝器的换热管与管板连接处是冷凝器失效率最高的部位。主要原因:管子与管板连接处的接头数量多,且大都为填角焊,焊接质量较难控制,检验方法和手段都较少,接头处极易产生制造缺陷。在工作状态下,管子与管板处的接头要受到介质的腐蚀的破坏,并要承受反复加热、冷却,管子与管板接头处的内、外压差较大,受力条件较为复杂,使该处成为换热器质量较难控制的部位。为了确保冷凝器使用寿命,除切实加强制造质量控制外,一方面应从设计角度入手,了解介质物理及化学性质、认真研究其使用工况,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另一方应在设备制造后.进行必要的工艺处理。使之符合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8.
为了防止软煤层钻孔在瓦斯抽采过程中短时间内塌孔堵死,提高钻孔瓦斯抽放效率,对软煤层钻孔钻杆内下套管设备和工艺方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常规下套管方式、原有钻杆内下套管方式和改进后钻杆内下套管方式的在软煤层试验,得出以下结论:采用钻杆内下套管设备下套管的长度远大于采用常规钻进方式下套管的长度;钻杆内下套管设备的钻头和钻杆设计对钻进和下套管长度影响较大,设计时钻头直径大小应适中,钻杆应尽量采取内平丝扣连接;采用钻杆内下套管方式的百米钻孔瓦斯抽放量要远大于普通钻进下套管钻孔的百米钻孔瓦斯抽放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将PE管的热熔焊接与金属焊接进行了区别,并介绍了其工艺过程;其次对PE管热熔对接接头的断口特征进行了分类,并分析了PE管热熔对接接头中可能产生的缺陷,虚(焊)粘、假(焊)粘是PE管存在的主要缺陷,对对接接头的强度影响较大。可以采取超声波检测方法控制PE管热熔(焊接)粘接接头的内部质量,以保证工程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10.
针对产品加强管(0Cr18Ni10Ti)与筒体(SA387Gr11C12+堆焊层)角焊缝异种钢焊接接头焊接问题,提出了先在筒体开孔厚度上焊接隔离层,然后再焊接角焊缝。实践证明,采用这种焊接工艺进行焊接,可以获得优良的焊缝,能够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1.
在修理低压锅炉时,经常采取堵塞少数暂时不宜更换、而又腐蚀严重或有缺陷的管子,有人称为闷头或闷管。如水管锅炉对流管束顺排布置,管子间距较大,可以单根换管:而错开排列或管子间距过小的对流管束内部的管子,则无法单根更换,可以暂时采用闷管的办法;火管锅炉个别有损坏的烟管也可以暂时采用闷管的方法。但是,目前闷管在方法、材质、结构或工艺方面都存在一些缺点,不符合锅炉安全技术要求,甚至酿成锅炉事故。 几种不合理的闷管方法 1.不拆除有缺陷的管子,用镟出的锥形堵头,装在管口内直接封焊,并将胀口焊死(见图1)。过热变形,周围管子胀口严…  相似文献   

12.
某些工业锅炉的主汽阀管座采用了补强圈进行开孔补强,但在制造过程中没有借鉴压力容器的压缩空气检漏规定,当铆工及焊工水平不足以保证一次合格时,易导致出现泄漏事故,返修耗时较大,且可能遗留隐患从而未能保证使用安全性能。本文结合工业锅炉制造过程中出现的一次泄漏事故,对补强圈的焊接、检验工艺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根据锅炉受压元件强度计算的要求,当锅壳、联箱、封头或管板的开孔尺寸超过强度计算中所规定的允许值时,对于开孔必须采用焊接短管、加强孔圈、加强板等予以加强。各种加强件与锅壳、联箱、管板等的连接,无论国内还是国外,一般都采用填角焊缝的结构型式。实践证明,只要符合设计上的要求,这种填角焊缝是不会发生问题的。 一、英国标准BS2790I-1969中人孔加强的几种型式及焊按(至1977年5月未修改)。 1、锻造拼成的扁圆形人孔加强圈,如图1所示。 这种型式的人孔加强圈是先锻成两个半圆型,而后沿着X轴熔焊拼接,为了消除焊接中的残余应力,在与…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双金属衬里复合管堆焊及对接焊焊接后焊接处应力变化,针对Φ89(8+2) mm尺寸衬里复合管,基于热-力耦合理论,建立瞬态热-固耦合管端堆焊与对接焊V型槽环焊缝轴对称力学模型。探讨衬里复合管堆焊及对接焊过程中整个焊肉及热影响区的应力变化并对应力区进行完整、详细分析。结果表明:衬里复合管焊接完成后焊区产生较高的残余应力,最高达463.47 MPa;热处理工艺消除了90%的残余应力,然而投入使用的复合管仍然存在3个高应力区:对接焊焊肉内、过渡区中靠近对接焊焊肉的基管上及2次堆焊起始点,其中应力最大的位置在2次堆焊的起始点,最高达46.63 MPa。建立的模型和计算结果可为实际工况下衬里复合管焊接部位的力学性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稳定塔定期检验中发现的裙座与封头连接角焊缝整圈表面裂纹,进行了裙座角焊缝应力分析、结构分析和解剖分析,得出角焊缝裂纹是由于制造时根部未焊透以及运行中风载荷的交变应力共同造成的,鉴于塔器裙座角焊缝的应力特点,提出了可行的返修方案,对裂纹进行了修复,最后对此类焊缝施焊及检验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卧式锅壳锅炉的锅壳与管板的连接,在国内基本上还是采用将管板弯边与锅壳对接焊接,而在国外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中,大量采用填角焊缝的连接型式。采用填角焊缝,只要严格按有关规范的规定进行设计和施焊,保证焊缝质量,是可以保证锅炉安全运行的。 1.锅壳与不扳边的管板的连接 英国标准BS2790I-1969年版中,对于锅壳与不扳边的管板采用填角焊缝的连接,推荐了两种型式,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说明:当管板的厚度小于或等于19毫米时,管板内侧焊缝小焊脚长为5毫米;当管板厚度大于19毫米而小于或等于32毫米时,管板内侧焊缝最小焊脚长为6毫米。 当r取…  相似文献   

17.
一、单层卷焊容器的制造单层卷焊的压力容器是制造和使用最多的一类容器。近年来,随着冶金工业的发展,出现了调质高强度厚钢板,而且重型机械部门有了大型卷板机和压弯管机械,使单层卷焊式压力容器的应用范围又扩大到了新的领域,例如核反应堆的压力容器就可采用单层卷焊结构。此类容器的制造工艺成熟,工艺流程比较简单,现简要介绍如下。 1.划线、下料、边缘准备钢板进入车间的第一道工序是划线。最简单的手工划线、放样,目前仍普遍采用。手工划线的劳动量很大,技术要求高。近年  相似文献   

18.
问:《容规》第118条第5款所提“新安装的或移装的”,所谓“移装的”是指什么? 答:是指本厂内重新调配而移装的,而不是从厂外购来的。 问:《容规》第69条中的“焊缝返修”指的什么焊缝?是否包括角焊缝的返修? 答:《容规》第69条提及的焊缝,指压力容器受压元件之间连接的焊缝和非受压元件与压力容器壳体相连接的焊缝,角焊缝也不例外。 问:《容规》第69条中规定“要求进行焊后热处理的压力容器,如在热处理后返修,返修后应再做热处理”,这里指的是什么种类的热处理? 答:此时进行的热处理,可以是整体热处理,也可以是局部热处理。进行局部热处理时…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要介绍了膜式水冷壁管屏制作工艺过程和珠光体耐热钢水冷壁管屏制造过程中易产生的缺陷分析,通过改进优化成排弯曲模具,焊前清理、预热,避免外侧管椭圆度、焊接气孔、咬边等缺陷。结合工艺试验分析了珠光体耐热钢管屏热矫正后不恰当的冷却方式引起延迟裂纹的原因,从而总结出珠光体耐热钢水冷管屏焊后热矫正时需特别注意的加热方法、加热温度及冷却方式,确保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介绍大型煤化工核心设备锁斗的功能、结构及技术特征,通过制造规范和技术要求及各项工艺评定试验,对设备嵌入式人孔加强法兰与简体焊接结构适用性进行说明并进行改进,采用分段加工制造,降低锻造材料难度,节省制造成本;并对与壳体对接坡口进行优化,使坡口加工和焊接过程便于操作和过程控制,保证设备焊接质量,顺利完成设备制造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