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陆译 《劳动保护》2008,(12):84-87
1988年4月28日13点,美国阿洛哈航空公司的243号航班正在准备起飞。此刻,这架波音737客机停在希洛机场的停机坪上,这里是夏威夷最大的岛屿,位于夏威夷群岛的最南端。243号航班只需35min就能飞抵瓦胡岛上的檀香山上空。  相似文献   

2.
在纽约世贸中心和华盛顿五角大楼遭袭以及美国航空公司587航班空难发生之后,一种抢险救灾人员使用的多功能头盔在美国热销.  相似文献   

3.
<正>Manx2航空7100号航班(NM7100)是从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国际机场飞往爱尔兰科克机场的定期航班。2011年2月10日,执飞航班的一架费尔柴尔德梅特罗Ⅲ型客机在科克机场降落时坠毁,事故共造成6人遇难。科克市是爱尔兰南部的海港城市,机场时常有大雾笼罩,恶劣的天气也会给飞行员们带来额外的负担。  相似文献   

4.
1月10日下午,随着MF8102航班降落在厦门机场,厦航宋成仁副总经理笑容满面地高举着金光闪闪的"金鹰杯"从飞机舷梯上走下来,早已等候在旁的厦航领导和职工迎上前去表示祝贺.  相似文献   

5.
致命混淆     
<正>1992年1月20日,因特航空148号航班从法国里昂机场起飞。本以为可以安全降落在斯特拉斯堡机场的这架飞机,却撞上了不远处高耸的孚日山脉。原因何在?因特航空是一家总部在法国的航空公司,创建于1954年,总部设在巴黎,运营基地在巴黎奥利机场,1997年被并入法国航空公司。因特航空在43年的运营史中,共发生过3起致命事故,其中148号航班事故是最严重的一起。因特航空148号航班,是一架空  相似文献   

6.
穿越雷暴     
陆译 《劳动保护》2006,(3):76-77
1999年6月1日,美国南部的达拉斯-沃斯堡机场,美利坚航空公司的1420航班起飞晚点了,飞行员正承受着航班晚点所带来的压力。如果再过1个小时还不能起飞,航班就会被取消。139名乘客都希望能尽早回家。  相似文献   

7.
异国迷航     
陆译 《劳动保护》2012,(3):78-81
1996年4月3日,一个阴冷的春日.克罗地亚的杜布罗夫尼克机场附近,一场雨水正冲刷着机场的跑道.一群外交官在大雨中匆匆走着,他们是一个代表团的成员,来到这里是为了迎接一群特殊的客人,再一起登上IFO-21航班,前往下一个目的地.  相似文献   

8.
穿越冰点     
正1994年10月31日,美国一架通勤飞机美鹰航空4184航班在靠近目的地芝加哥时,因天气原因延误着陆,在空中等待降落。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飞机突然在几秒之内从空中坠落了……1994年10月31日,美国美鹰航空4184航班,离开印第安纳州州府印第安纳波利斯,前往芝加哥市。当4184航班在靠近芝加哥奥黑尔机场时,因天气原因,在空中盘旋等待进场着陆。突然飞机毫无预警地急速右转。接着,操纵装置  相似文献   

9.
孟博  郑岚  刘硕 《中国安防》2021,(4):77-81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渐提高,社会进步日新月异.然而,在和平安宁的背后仍存在一些不安定因素,如恐怖分子利用自制燃爆物、人体炸弹进行爆炸活动、劫持航班甚至引发空难的恐怖活动时有发生.因此在火车站、机场等重要公共场所安全检查中,准确及时地检测出燃爆物已成为紧迫且具挑战性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安全与健康》2012,(15):22
避免机场拒绝航班备降,要防止不当的"制度激励"。人命关天,哪怕是制度不尽完善,保证紧急情况下的航班备降,也应是各机场不容逾越的底线。据《新闻晨报》报道,今年2月,上海飞海口的一架客机,由于暴雨无法降落,机组连续申请备降到三亚和广州,均遭机场拒绝。无奈之下,机组只能申请飞往深圳机场备降。飞机落地时,剩余的油量已经逼近飞行的最低油量。相信听到飞机无法备降的消息,人们都会不寒而栗:要是申请的第三个备降机场再拒绝怎么办?  相似文献   

11.
为减轻灾害性天气对航空公司的影响,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构建一种天气条件下航空公司的运营成本测算模型。首先,将航空公司运营成本重新划分为常规成本和天气成本2大类;然后,分析正常天气成本与非正常航班状态成本,得到给定情景航班的天气成本,累加所有航班天气成本,得到整个航空公司的天气成本,并重点关注灾害性天气下航空公司可降低的天气成本;最后,开展国内某中型航空公司的简单仿真案例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比较合理地计算航空公司可降低的天气成本;航空公司天气成本与其计划航班起降机场的灾害性天气危险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正>4月中到月底,成都机场发生的接近10起入侵事件,全部都是因为无人机违规在机场附近起飞。最严重的的一次造成58架次航班备降,无数航班延误,超过万名旅客被滞留,经济损失达数百万元。如此集中的机场入侵前所未见,而此次事件,再次将无人机"黑飞"的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但是无人机起飞,与飞机之间有一定的高度和距离差异,为什么飞机见到无人机会如此害怕  相似文献   

13.
随着民航运输业的发展,航班密度不断增加,相邻停机位间推出冲突概率不断增加。为合理分配大型繁忙机场停机位,兼顾安全与效率,建立基于运行安全的停机位分配问题优化模型。在模型中加入约束条件以避免潜在的推出冲突,以及考虑将重要航班优先分配到指定的旅客行走距离较短的停机位,来提高旅客的整体满意度。通过分析机位分配特点,选择性能比较优越的遗传算法进行求解。最后用实际算例进行验证,得到停机位分配甘特图以及算法收敛曲线。从结果中可以看到,停机位分配比较合理,算法收敛性能良好。就整体而言,达到了预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正>1979年5月25日,美航191次航班从芝加哥奥黑尔机场起飞,准备飞往洛杉矶。飞机离开跑道以后,只爬升了100 m高,就坠落到了地面上,机上271人全部罹难。1979年美国航空管理局召回全部DC-10客机,引发航空业剧烈震荡。可以想象,充当航运主力的机型被叫停会是什么情况,一起空难是这一切的原因。事故经过1979年5月25日,晴空万里,美航191次航班从芝加哥奥黑尔机场起飞,准备飞往洛杉矶。  相似文献   

15.
某航班在机场起飞滑行过程中,座舱冒烟,机上应急逃生滑梯放出,部分乘客带着行李滑下滑梯,有的乘客因此受轻伤,有乘客因身体姿态失控造成擦伤。意外发生时飞机上有哪些救生设施?碰到紧急情况时怎么做才能让自己得以幸存?本文在此介绍飞机上的救生设施和逃生技巧。  相似文献   

16.
机场周围飞机噪声评价指标的应用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某机场周围飞机噪声一个完整航班周期的监测,分析现有飞机噪声测量方法和评价指标(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声级LWECPN)的局限性,对比了连续监测24 h与连续监测一周评价结果的差异,提出以最大A声级LAmax作为补充评价指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机场道面的外来物(FOD)防范是保障民航飞行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航业不断壮大,航线网络日臻完善,航班数量快速增长,机场改、扩建项目不断增多,鸟击、雷击、扎伤飞机轮胎等事件也随之增多,且世界各国的机场均有外来物侵袭事件发生,并呈逐年递增的趋势,现已成为世界民航业关注的焦点。作为机场安全的重大隐患,FOD风险已不容忽视。由于航空器相对于外来物而言非常脆弱,一只飞鸟或一小块塑料布被吸入发动机都可能引起空中停车,一个小小的螺钉、一片小的金属片、一颗尖锐的石子都会导致轮胎损伤甚至爆裂,爆裂的轮胎碎片又会打伤飞机机身、发动机或油箱、液压管等重要部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酿成安全事故。FOD威胁着飞行安全,不仅影响机场经济效益,也影响安全效益,因此减少FOD事件的发生刻不容缓。本文通过对机场外来物含义、种类及危害性案例分析,提出防范FOD的重要性,同时也阐述了防范FOD的常用方法与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航班空中备降无序的问题,缩短备降时间进而降低运行风险,严格遵照实际飞行运行要求,综合飞行时长、机位属性、备降机场容量等运行限制,将可用机位设为动态调整项,运用整数规划方法,借助Matlab工具构造以备降总时间最短为目标的优化模型。通过对历史运行数据的整理,对2016年3月19日西南地区某日的备降状况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当备降机场成都、贵阳和西安的使用机位集合为{3:2:2}时,7个航班备降时间平均可缩短12 min,此时优化效果最佳。实际航班数据验证结果较为理想,表明该方案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9.
陆译 《劳动保护》2014,(8):80-82
<正>1987年8月16日,美国密歇根州底特律机场,西北航空公司的255号航班在起飞时失控。飞机撞上高架桥后爆炸解体,只有1名乘客生还。飞机究竟为何会突然失控?这起事故暴露了哪些潜在隐患?1987年8月16日,在美国密歇根州底特律机场,西北航空255号航班即将飞往亚利桑那州的菲尼克斯。飞机开始缓缓驶向跑道,但由于天气原因,地面管制员在最后一刻更改了跑道指示,要求他们改从中央3号跑道起飞。飞机到达新跑道后开始滑行,速度达到313 km/h后,飞机抬起  相似文献   

20.
针对航班备降突发性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为准确选择备降机场,降低运行风险,通过梳理可获取的运行数据,初步筛选出机场备降保障能力指标;基于粗糙集理论,利用遗传算法和Johnson算法筛选得到关键指标,使用熵权法建立机场备降保障能力评估模型(方法1);同时,使用神经网络,通过历史数据训练得到评估优选模型(方法2);最后,统计2015—2016年备降航班数据,与两种方法的评估值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方法 1更适用于大规模备降的极端情况,而方法 2更适用于常规备降情况。两种模型评估结果与实际运行结果趋势一致,证明了评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