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琪 《环境保护》2012,(15):23-26
目前我国固体废物管理的重点是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产业(国际上通行称为"固体废物管理业")是一个正在发展的产业,同时也是一个与其他产业产生大量交叉的产业。在我国,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产业已经取得了较大幅度的发展,但是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我国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产业发展现状目前我国固体废物管理的重点是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农村生活垃圾、农业废物(包括禽畜养殖废物、林业废物、渔业废物等)的管理还处于空白状态。  相似文献   

2.
循环经济在我国农村固体废物污染治理中的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珂  武亦文 《环境保护》2007,(20):12-14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固体废物污染环境已经成为固体废物污染中一个新的问题.而我国现行有关固体废物污染立法及相关研究大都集中在工业固体废物和城市固体废物上,有关农村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立法及相关研究相当缺乏.本文认为,循环经济理念的运用是我国农村固体废物污染治理的根本途径,农业循环经济的实施应当是中国循环经济的特色之一,农村固体废物污染治理应当成为优先行动的领域.本文还对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的配合提出了初步分析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特征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业固体废物是固体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国最近10年发布的工业固体废物统计数据,全面分析了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特点,研究了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利用量和处置量、工业固体废物区域和行业分布特点以及与工业产值的关系,并针对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总结天津开发区"中欧环境管理合作计划"工业发展试点项目--工业固体废物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实施情况,初步探讨区域工业固体废物管理系统的建设模式,重点提炼出工业固体废物交换平台、废物最小化俱乐部和工业固体废物标识管理三方面的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5.
2005-2015年,我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年平均增长率为9.8%,海南省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年平均增长率为23.5%,工业固体废物的利用处置已成为经济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海南省"十二五"期间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处置利用变化情况分析,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我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进行了预测,分析了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利用产业未来十年的产业规模和产业发展影响因素.2022年我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将达到拐点,达到43.9亿吨,此后进入高位波动期,保持在43亿吨左右.2019年,我国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利用产业规模已达7038亿元,预计将在2030年达8117亿元,工业固体废物综...  相似文献   

7.
沈阳市工业固废现状及“十二五”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沈阳市工业固体废物的现状调研和分析,确定沈阳市典型工业固体废物,并根据对近几年沈阳市工业生产总值与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的数据相关性分析,科学预测未来工业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压力,提出"十二五"期间工业固体废物管理的控制目标和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肖蓉蓉  潘钧 《环境工程》2013,(Z1):557-560
随着贵阳市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综合利用处置量也随之增加。调查和分析了近年来贵阳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利用和处置的相关现状,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和建议,对贵阳市工业固体废物的有效管理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中国工业固体废物的现状和对策探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从固体废物的产生、分布、利用与处置、排放、污染以及危险废物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的现状,得出了相应结论,即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增长势头得到了一定控制,与地区和行业有很大关系,其组成相对稳定,以及危险废物状况令人担忧等,最后提出了“九五"期间解决工业固体废物问题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0.
我国工业危险废物产生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工业生产是危险废物的主要来源,工业危险废物是世界各国固体废物管理的重要方面.以我国历年环境统计数据为基础,全面分析了我国工业危险废物产生现状和特点.研究了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利用量和处置量、工业危险废物区域和行业分布特点、工业危险废物与工业固体废物的关系、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与工业产值的关系及工业危险废物产生的变化趋势等.提出今后我国既要重视对传统的石油化工、化学工业和冶金工业等行业产生的危险废物管理,又要重视对高新技术产业和西部资源省份产生工业危险废物的管理.  相似文献   

11.
随着工业的发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问题日益受到世界各国人们所重视,许多国家都相继制订了固体废物管理的法规或标准。我国近年来也在制订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其中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组织制订的GB5085-85《有色金属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下称《标准》)及三个配套方法标准:《有色金属工业固体废物  相似文献   

12.
循环经济在我国农村固体废物污染治理中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珂  武亦文 《环境保护》2007,(10B):12-14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固体废物污染环境已经成为固体废物污染中一个新的问题。而我国现行有关固体废物污染立法及相关研究大都集中在工业固体废物和城市固体废物上,有关农村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立法及相关研究相当缺乏。本文认为.循环经济理念的运用是我国农村固体废物污染治理的根本途径,农业循环经济的实施应当是中国循环经济的特色之一.农村固体废物污染治理应当成为优先行动的领域。本文还对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的配合提出了初步分析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工业所产生的大量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极为严重,为保护环境,节约自然资源,需要对工业固体废物进行综合利用,变废为宝,以推动我国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目前我国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的综合利用现状进行了概述,并对未来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以铁岭市2006-2009年固体废物产生及排放数据为依据,侧重于分析了固体废物产生量及综合利用情况变化趋势,提出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途径。目的是为"十二五"期间铁岭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提高,工业领域的生产规模也随之扩大,在带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也为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尤其是工业生产中固体废物的排放,不仅占用较大空间,处理技术也相对复杂。本文针对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性提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的防治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为应对日益严重的固体废物环境问题,推动形成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的绿色生产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近期我国提出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为迈向"无废社会"奠定基础。本文分析了我国固体废物管理当前的国内外背景,对欧盟"零废物计划"及"循环经济一揽子计划"、日本"循环型社会"、新加坡"可持续发展蓝图"的内涵、目标和措施分别进行了梳理,明确我国开展"无废城市"试点建设的内涵和目标,分别提出工业领域、农业领域、生活领域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主要建设路径,以及危险废物全过程规范化管理与全面安全管控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现代工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工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污染问题,比如产出的工业固体废物大幅度提升,如何妥善处理这些固体废物,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是工业生产领域需要深入研究的内容。实现固体废物的科学处理,在不对环境产生污染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回收再利用,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因此,文章将对工业固体废物处理问题及环境保护措施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并结合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希望对相关行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环境保护》2015,43(3)
欧盟开展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的实践较早,经过40多年的发展,水泥工业已经成为其工业领域处置废物的龙头行业.本文对比分析了欧盟与我国水泥窑协同处置行业的发展现状、影响因素和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促进我国水泥窑协同处置行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对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状况以及相关政策要求进行了梳理,对已经开展的绿色矿山建设、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发展、扶持综合利用产业等工作进行了分析。针对我国固体废物管理和利用处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修订完善固体废物管理和资源化法律法规体系;重视数据统计,强化经济政策的分类引导;建立健全资源化利用技术标准体系,推动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利用处置;在生产过程中,强化工业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要求,统筹一次资源和二次资源开发利用,减少存量、控制增量等。  相似文献   

20.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为我国环境管理"老三项"制度之一,在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控制污染"增量"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环境管理的基础性制度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较为科学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体系,各类编制规范日趋完善,但现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缺少固体废物部分,导致建设项目特别是工业项目固体废物部分的评价深度不够、评价依据不足,为后续环境监管留下隐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