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当今世界,由于工业发展、经济繁荣、文化提高和人口集中,以城市数量的不断增多、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居民生活的日益现代化为标志的“城市化”,已成为席卷全球的大势所趋、历史所向。资料表明,1980年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39%,欧美经济发达国家则占70%。我国的城市数,1947年仅69个,1989年已增至450个。近几年,我国加快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工业发展的步伐,撤县设市日益增多,城市化趋势开始出现。内地农村、山区的“民工潮”涌入城市打工与日俱增,使城市实居人口猛增,目前全国实际城镇人口已上升到占总人口35%以上。  相似文献   

2.
钱红玲  杨高 《环境》2000,(11):11-12
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城市迅速发展,人口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城市人口剧增。到20世纪下半叶,发达国家将率先进入城市化的时代,目前这些国家城市人口已占总人口的70%~90%。长期以来的实践表明,城市化是社会生产、经济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探索未来城市发展的内涵和大方向,规划城市发展最美好的蓝图,就成为各国当前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3.
(六)人口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据统计,1950年世界城市人口为6.98亿,到1980年增加到18.7亿,从占世界总人口的28.1%,增加到42.2%,预计到本世纪末,城市人口将增加到32亿,超过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开始比较晚,但发展却很快,预计到本世纪末,城市人口将占其总人口的一半  相似文献   

4.
世界城市地区面积大大小于农村,但城市人口正在迅速增长。城市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发达国家1970年为66%,1985年上升到73%;欠发达国1970年为25%,1985年上升到32%;全世界1970年为37%,1985年上升到42%,预计2000年将达到50%。城市人口总数方面,1974年世界总人口44.7亿,城市人口占15.2亿,农村占29.5  相似文献   

5.
城市是人类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的中心,世界的城市化已成为一个普遍的趋势。城市数量在不断增加,规模在不断扩大。不仅有几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还有上千万人口的超级特大城市,并已出现了城市群和城市带。预计到本世界末,世界城市人口将发展到32亿,约占总人口的一半。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1980年到1990年,我国城市由223个增加到467个,增长109%;建成区面积由7200km~2增加到12400km~2,增长72%;非农业人口由0.95亿增加到1.44亿,增长52%。城市化进程对环境必然会带来巨大的影响。如何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在城市化进程中有效地保护城市环境,是当前一个重要课题。一、城市化进程对城市环境的消极影响城市化是以城市人口增加、规模扩大,经济集中为显著特征的,是人类追求规模效益和  相似文献   

6.
亚太地区拥有面积1.65亿平方公里的太平洋和面积7300万平方公里的印度洋。拥有33亿人口和世界上三个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这里的土地占全球土地总面积的23%。人口却占总人口的58%。亚太地区的经济原本很落后,但目前已变成全球经济最有生气的地区,经济年增长率多年来一直高过全球其它地区。当然,反差也很  相似文献   

7.
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陈善荣县域在我国国计民生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全国2166个县(县级市),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0%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5%以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通过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县域经济迅速发展,已成为国民经...  相似文献   

8.
中国城市中的几个环境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报中 《环境保护》1995,(12):4-5,13
中国城市中的几个环境问题与对策国家环境保护局污染控制司@吴报中当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的进程之中,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发展都很快,1989年我国城市数450个,城市非农业人口1.4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3.1%,其中非农业人口50~100万的城市28个,...  相似文献   

9.
世界正经历着快速的城市化。1800年,仅有2%的世界人口生活在城市中,200年后的今天,城市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47%,据联合国预测,到2030年,这个数字将变为60%。虽然,世界城市面积仅占陆地面积的2%,却消耗着65%的全球生活用水和75%的能源,排放了占全球总排放量78%的二氧化碳。从这个角度看,城市活动强烈地影响着世界的气候。  相似文献   

10.
城市是工业和人口聚集的场所,是人口、经济、文化、信息高度发达的地域空间。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得到了迅速发展,与建国初期相比,1988年我国城市非农业人口由2741万发展到14034万,城市数量由132个发展到434个,城市化水平由5.1%发展到12.8%(见表1)。到2000年,城市数量将达到600多座,预计城市非农业人口达到23400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19%。  相似文献   

11.
1社会经济发展“九五”期间江苏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提高,人口城镇化进程加快。2000年江苏人口总数达7438万人,较“八五”末增加5%,城镇人口2157万人,较“八五”末增加23%,城镇人口已占全省总人口29%。江苏人口总数在全国继河南、山东、广东、四川之后排名第五,全省平均每平方千米达725人,是全国人口密度最高的省份。全省国内生产总值(GDP)持续稳定增长,2000年达到8582.7亿元,其中第一(农业)、第二(工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例分别为12.0%、51.7%和36.3%…  相似文献   

12.
武汉在1949年,城区面积仅有34.7平方公里,城区人口约94万,是以商业为主的消费城市,工业基础十分薄弱,主要有一些纺织、印刷和食品加工行业,生产规模较小,一般对环境影响不大。三十多年来,随着城市经济建设现代化,城市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当前属有六个城区、两个郊区和四个县,总面积为8220平方公里,其中建城区面积已达174平方公里。是解放初期的五倍,城市绿化面积达到4345公顷,绿化复盖率为22.80%。全市总人口为586.97万,城区人口260.63万,密度为1.5万人/平方公里,人口自然增长率为960‰。在城区逐步建成  相似文献   

13.
我国历来是个人口大国。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人口已达5.4亿。此后,又经历了50年代和60年代两次人口增长高峰:到1990年7月,达到了11.6亿,占世界总人口的22%左右。我国也是一个自然环境大国。陆地面积(包括内陆水域)约为960万平方公里,占全球陆地面积的6.44%,居世界第三位。地形地貌多种多样。山地约占33%,丘陵占10%,高原占26%,盆地占19%,平原占12%。海岸线长达1.84万公里。我国人口与环境之间,有着比较多样和特殊的关系。这些关系,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人口与自然环境之间进行双向选择的结果。各种  相似文献   

14.
晓钟 《环境》1999,(12):15-16
美国是个工业占绝对主导的国家,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仅占3%左右。从数字上看,与工业相比,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似乎微不足道。但是,在实际当中,美国农业却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这主要得益以美国农业的高效率。美国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2.5%,农业劳动力占全国就业劳动力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是指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城市转化的过程。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农业人口减少,城市人口增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增大,农业用地向非农业用地转变。城市化水平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它反映了社会发展的水平。2011年12月,中国社会蓝皮书发布.中国内地的城市化水平突破50%,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中国的城市化进入关键阶段。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城市无序扩张,城市的基础设施跟不上,环境保护建设不完善,必然会出现一系列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6.
黄卫 《环境导报》2002,(9):10-12
“九五”期间江苏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提高,人口城镇化进程加快。2000年江苏人口总数达7438万人,较“八五”末增加5%,城镇人口2157万人,较“八五”末增加23%,城镇人口已占全省总人口29%。江苏人口总数在全国继河南、山东、广东、四川之后排名第五,全省平均每平方千米达725人,是全国人口密度最高的省份。  相似文献   

17.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口众多的大城市将越来越多,这一趋势将是人类下个世纪面临的最大威胁。 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资料,从1950年到1995年这45年间,发达国家超过百万居民从49个增加到112个,发展中国家从34个增加到213个。预计到2000年,世界将有24个人口超过1000万的城市,到2025年城市人口将占世界总人口的61%。 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将使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空  相似文献   

18.
台湾经济的高速发展,却付出了环境严重恶化的代价,农业方面的单一农作生产及农药、化肥的滥用,加速了土地的酸化,报废了无数良田。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高速增长的机动车数量。机动车密度已达每平方公里422辆。台北市300万人口就有100万辆机动车。汽车排放的废气占大气污染量的70%。工业产生的“三废”污染使岛内环境质量日趋恶化。  相似文献   

19.
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城市迅速发展,人口剧增。到20世纪下半叶,发达国家率先进入城市化的时代,目前这些国家城市人口已占总人口的70%~90%。预计到21世纪初,我国和其他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将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研究人类居住环境并获得显著成绩的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1999年10月在其调查报告《为人类和地球彻底改造城市》中指出:无论是工业化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均必须将规划本国城市放在长期发展战略的地位,而其大方向只能选择走生态化的道路。报告还指出,尽管城市面积仅占地球表面积的2%,但目前城市所排放的碳约占全球总排放量的78%,76%…  相似文献   

20.
问题的起因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也是现代社会政治、经济、贸易、金融、文化、教育和生活的中心。截至2008年底,全球总人口已经有超过一半居住在占全球陆地总面积仅仅3%的城市。据联合国组织预测,从2007年至2050年,全球总人口将从67亿增加到92亿,净增25亿人,而同期全球城市人口将从33亿增加到64亿,净增31亿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