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4年3月在加拿大渥太华召开了有加拿大、奥地利、丹麦、芬兰、法国、荷兰、挪威、瑞典、瑞士和西德十国参加的环境部长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关于酸雨污染问题.出席会议的部长或代表都表示,要尽可能的加强控制污染物的排放.会议签署了一项联合声明,主要内容是各与会国到1993年底,同1980年水平相比较各自承担降低30%的二氧化硫排放量.联合声明的内容还  相似文献   

2.
据最近报载,“八五”期间广东酸雨呈上升趋势,几乎每降两次雨就有一次是酸雨,全省酸雨覆盖率达90%以上。据有关资料表明,广东每年因酸雨导致建筑物腐蚀、森林减少、农作物减产和耕地减少所造成的损失达40亿元。这还未包括水生生态系统的损失以及对人类健康危害所造成的损失。可以说一场酸雨一场祸。酸雨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主要通过三种方式:一是经皮肤沉积而吸收;二是经呼吸道吸入。主要是硫和氟的氧化物引起急性和慢性呼吸道损害。原先就有肺部疾患,特别是年幼的哮喘病人受酸雨影响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美国酸雨项目报告取得成绩美国环保局(EPA)在其第二次项目最新根告中称,1994年酸雨前体物质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比1985年减少了的25%。EPA的酸雨办公室(OAR)的MelanieDean说:"看来我们减少得比原先预期的要多。"环境保护基金会(ED...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美国每年的硫氧化物排放总量超过2000万吨,其中75%来自火力发电广,50家设备落后的老火力发电厂的硫氧化物排放量就占了总排放量的1/2.  相似文献   

5.
国家"十五"计划提出,2005年全国SO2排放量要比2000年实际排放量减少10%,总量控制在1800万吨,其中工业企业SO2排放量要比2000年实际减少20%,总量控制在1450万吨;国家划定的酸雨控制区和SO2污染控制区SO2排放量要比2000年实际减少20%,总量控制在1053万吨以内,酸雨污染有所减轻,80%以上城市的SO2浓度达到国家空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特别要求电力行业以削减SO2排放量为重点.  相似文献   

6.
据报道,美国总统于1999年12月21日宣布了一些将普遍实施的新规定,包括大幅消减汽车尾气的排放量和减少汽油中硫的含量,以改善美国的空气质量。根据这些新规定,汽车制造商必须根据与轿车同样的国家污染控制标准来生产轻型卡车和赛车。就汽油而言,这些新规定要求从2004年开始的5年期间逐步将硫的含量减少90%。克林顿说:“这些措施将确保每一个美国人呼吸着更加清洁的空气进入21世纪。这将是自25年前使用催化转换器以来空气质量最大的一次改善。美国将大幅消减汽车尾气排放量  相似文献   

7.
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负责人于1986年8月29日在日内瓦要求14国在1986年11月召开环境委员会讨论世界主要大气污染物控制会议前,签署酸雨条约。 14国已经拟草但尚未签订这个条约,该条约要求14国到1993年底要把它们的二氧化硫排放量比1980年减少30%。这14国是奥地利、比利时、保加利亚、白俄罗斯、  相似文献   

8.
人们已经知道,作为全球环境问题的酸雨,是矿物燃料燃烧时生成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经过比较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形成的。据最近研究,在形成酸雨的过程中,氮氧化物起的作用比硫氧化物大。因此,减少和脱除矿物燃料燃烧时生成的氮氧化物,是防治酸雨的最好办法之一。减少或脱除矿物燃料中有机氮的含量,是减少氮氧化物生成量的重要措施。传统作法是使用以氧化铝或二氧化硅-氧化铝为载体、以钴或镍作为助催化剂的硫化钼或硫化钨做催化  相似文献   

9.
1999年11月加拿大和美国政府对两国空气质量协议进行了评议,环境保护积极分子和加拿大环境保护部门的官员认为若要不损害加拿大的湖泊,还需要再减少75%SO2的排放.1991年两国曾达成协议,要在1980年基础上减少40%SO2排放.加拿大已经达到了到2000年减少40%的目标,美国则到2010年也将实现其承诺.但即使这样,据加拿大环境部的科学家MikeMoran说,在加拿大东部约有面积相当2个德克萨斯州大的地区的95000个湖泊继续受较高酸度之害.美国政府一份报告也表明,酸雨问题比原先想像的更广…  相似文献   

10.
澳大利亚科学家研究成功一种防污染的催化剂,它将帮助解决酸雨问题,同时使矿物燃料,页岩油和煤汽成为更吸引人的石油化学工业原料.氮、硫氧化物直接与酸雨形成有关,其中氮氧化物是最有害的.当矿物燃料中含有有机碳化物时,其燃烧过程中即会产生氮氧化物.在英国,大约55%的氮氧化物来自发电站,汽油机的工作也是其中一个原因.目前  相似文献   

11.
一美国电力研究院与英国中r央电力局研究实验室1978年开始了一个为期2年半的计划,共投资约100万美元,目的是了解产生酸雨的大气化学反应。为此研究人员将直接从云层采取大气水样。用特殊装备的飞机从英国飞越北海至挪威海岸,以便计算英国在挪威酸雨中所占的份量。电力研究院环境评价部执行主任R.Perhac说,1980年可能在美国也要进行类似的云雾化学实验。酸雨是在输运过程中形成的。例如美国东北部的酸雨的来源,不仅要在东北  相似文献   

12.
酸雨主要来自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因此,要防治酸雨的污染,最根本的途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据1981年的统计,我国全年二氧化硫排放量是1400万吨,超过世界陆地平均负荷的一倍,是排放量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是一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煤在能源中约占70%.  相似文献   

13.
从燃煤电厂和工厂烟囱里排出的废气中含有较多的硫氧化物。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这种硫氧化物作为酸雨中最有害的组成部分。但是,最近许多科学家对北美的阿巴拉契亚山脉中的树木和德国的树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由发电厂、机动车、施过肥的农田和畜牧场中散发出来的氮氧化物,在酸雨中所起的危害作用比硫氧化物还要大。这一新论点的出现,为酸雨成因的研究又打开一个新视野,吸引了很多森林和环境科学家的注意力。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大学森林病理学家罗·布鲁克在温室进行跟酸雨相同条件下的模拟试验,给一些树喷硝酸盐溶液,给另一些树喷硫酸盐溶液,进行对比,经过五周的定时喷洒,他发现,氮氧化物对树木造成的损害比硫氧化物更大,很多树的根部受到损害死掉了,特别是对树木摄取水份和营养十分重要的菌根——真菌和树根共生结合体几乎没有了。值得注意的是,硝酸雨对树木的损害比硫酸雨要大一倍。布鲁克还提出,pH值为4.0时对树木就达到最有害的效应,而今天美国东部的森林地带降雨的酸度就是这个值。在阿巴拉契亚山脉北部,红云杉的数量已持续下降了20年。迹象表明也是氮在起作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安·弗里德兰德和  相似文献   

14.
欧洲酸雨重点从硫化合物转向氧化氮和氨虽然自1980年以来欧洲硫排放几乎减少了三分之一,酸化仍是该地区一个严重环境问题。主要由矿物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与氧化氮引起的酸沉降继续损害水生和陆地生态系统,特别在中欧和北欧。除上述氧化物外,氯化氢、挥发性有机...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有些专家和官员提出我国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用意无疑是好的。"低碳经济"概念最早见于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英国提出创建低碳经济的直接目的是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为此,英国政府提出了明确的行动目标:201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990年水平上减少20%,2050年减少60%。应该说,英国提出发展低碳经济对本国乃至部分发达国家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加拿大的环境保护负责人John Roberts在6月21日批评美国对酸雨问题所采取的消极态度。 2月份,加拿大方面曾提出方案,声称,若美国能使SO_2在密西西比河东岸的排放量减少50%的话,加拿大方面可相应地使在萨克其万州与曼尼拖巴州的交界线以东的SO_2的排放量在1990年以前下降50%。  相似文献   

17.
<正> 最近研究表明,大面积森林毁坏与氮氧化物有关。花费巨额美元立法来从酸雨中挽救美国的森林,目标可能是错误的。过去一直认为,火力发电厂和工厂烟囱排放的副产物——硫氧化物(SO_x)是酸雨中最危险的成份。但是,最近对阿巴拉契亚山和德国森林的调查发现,由发电厂、汽车、肥田和牲畜饲养场释放出的氮氧化物(NO_x)在酸雨中起的危险作用比原来所认为的要大。  相似文献   

18.
在加拿大和美国之间,进行着一场“酸雨战争”。加拿大科学家认为:酸雨降落在加拿大国土上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美国工业生产所排出来的硫和氮的氧化合物而造成的。因此,加拿大政府要求美国政府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但是,美国政府却采取了拒绝的态度。从1980年起,两国政府就开始对这个问题进行交涉,虽然已经举行了四次会议,但是,还没有确定交涉进展的目标。在此期间,两国科学家小组努力工作,对于实际情况取得了一致看法。去年秋天,  相似文献   

19.
英国过去一商拒绝参加“降低空气污染物俱乐部”。但近来态发有所转变,在防治夫气污染方面缓和了与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对立立场.英国环境部长已同意减少它的大气污染物向挪威的排放量,欧洲经济共同体主张到1995年的SO_2排放量比1980年  相似文献   

20.
由工业排放物中的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形成的酸雨,可能对水生和陆生生物产生不利影响。淡水生物学家的有关酸雨对水生生物群落影响的研究取得了许多宝贵数据(Hendry 等1976;Haines1981),但很少有人了解酸雨对微生物的影响;相比之下,酸雨对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